採用哪些標準可以判斷礦山土地生態系統正在退化?

2021-01-09 騰訊網

礦山土地生態系統退化尚無統一診斷標準。而診斷礦山土地退化的關鍵在於3個方面:參照系選取、診斷方法與尺度、診斷時間與頻次。

1.診斷參照系選取

1)以歷史時期的狀態為參照系。退化是自身的由優變劣的過程,對研究區長時間序列的監測應用較為廣泛。該參照系可分為2種類型:靜態參照系,即與該區域的初始研究期或某個歷史期的背景值比較。動態參照系,即與上1個研究期狀態比較。該類參照系可識別礦山土地生態系統的退化程度與退化速度,但仍存在弊端:如歷史時期數據較難全面收集;囿於自然因素波動影響,難以單獨診斷採礦擾動的影響。

2)以周邊穩定的生態為參照系。參照曾受相似擾動的臨近恢復區、或周邊未退化及退化程度較輕的區域、以及周邊較穩定的生態系統,通過對比診斷退化狀態。此類參照系應與研究區相似,包括氣象、水文、土壤、植被等。而對比相同時序、不同區域的退化狀態,可剔除自然條件影響而引發的退化。此外,依託穩定的生態,可初步擬定理想的[JP]修複目標與成效。其缺點是:周邊穩定生態指標繁多,難以界定與研究區的關鍵環境因素及本底條件是否一致;只能判定退化程度,無法診斷其退化速度。

3)以人為定義的標準為參照系。不同區域的資源本底條件差異大,難以形成統一的標準。但可通過區域劃分、人為定義的方式界定退化程度。以土壤侵蝕為例,其分級標準即是依據侵蝕類型及區域的差異,劃分侵蝕模數。該類參照系可較直觀地判斷當前狀態,但其難點在於如何減少主觀因素的幹擾,提高劃分標準的科學性,進而被廣泛地接受與認同。

上述參照系各具優勢及不足,具體選擇哪類參照系需結合實際。選取2種及以上的參照系,可分別識別因採礦擾動、氣候波動等壓力,對礦山土地生態系統退化綜合診斷更具現實意義。

2.診斷手段與尺度

彭蘇萍等提出要運用四維綜合監測,揭示採礦全周期生態系統各要素的演變規律。因此,礦山土地生態系統退化診斷可從生境質量、生態系統服務、景觀生態健康等綜合等視角著手。主要手段包括實驗測試、遙感監測、數值模擬,診斷內容包括退化的狀態、過程及其機制。其中,試驗測試包括室內試驗與場地試驗,通過測試分析土壤理化性質、地表水/地下水狀況、植被種類與性質、碳源/匯等,可較為直觀的獲取試測數據,進而揭示土地生態系統的變異規律與退化程度。但是,囿於土地生態系統的異質性,試驗結果易受樣地選取、採樣方法等影響,且僅可從較小尺度的結果反映區域性退化狀況,而大尺度的實驗會耗費極大的人力、財力、物力。

RS和GIS技術是多尺度、長時序、大範圍監測土地生態系統的有效工具。MODIS、Landsat、SPOT系列等遙感影像可較長時序的監測土地生態系統的狀態等高解析度遙感數據可以更為清晰地反映地物狀態變化,高光譜遙感、無人機航拍、地探雷達等技術可反演部分參數。基於數值模擬分析採礦擾動的控制因素,可預測生態系統動態演變以及採礦存在潛在退化風險。而礦山土地生態系統涉及多個因素、多個過程,故多因素或系統性的診斷結果更具典型性與代表性。因此,宏觀與微觀、現狀與預測相結合的多因子、多尺度、多手段、多源數據融合的診斷方式,可以更清晰的揭示礦山土地生態系統退化狀態及其速度。

3.診斷時間與頻次

不同尺度、不同指標的診斷的時間與頻次存在差異。例如,地表植被的蒸散實驗需選在植被生長季節;土壤養分受季節性影響較大,因此同一批樣品採集也需在相近的時間完成,否則便缺乏橫向的對比性。同樣,基於遙感反演也有不同的時間要求,如植被監測一般選取生長季節,而土壤有機質、土壤水等反演則選取裸土季節(春、秋季)更為適宜。

在診斷頻次方面,土壤樣品採集一般選取同一年份的典型季節、不同年份的相同月份或季節進行縱向對比,診斷退化演化的方向、速度;同時,基於遙感影像的年際變化也需選取相同時相、相同月份或季節開展,或基於遙感長時序連續監測,揭示礦山土地生態系統退化的演變規律。應結合診斷因子的需要,選取典型時間點,開展多時段、多時相的監測診斷。

相關焦點

  • 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技術與治理方案
    對開採礦山進行植物修復,不但恢復了生態環境,而且對特殊環境進行的綠化(如陡坡的垂直綠化等)還可以產生新的景觀,開闢新的旅遊資源。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旅遊業已成為一個新興的方興未艾的經濟產業。據聯合國有關人士估算,早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旅遊業已超過鋼鐵工業,成為比鋼鐵工業更大的產業。
  • 從生態系統健康視角看土地綜合整治
    為了加強對生態系統健康及可持續性的保護修復,聯合國機構先後推動了生物多樣性公約、土地退化中性和聯合國十年生態系統恢復等承諾和計劃,並開始協同進行生態系統恢復,保護生物多樣性,恢復和提升生態服務功能,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 地質科普|礦山廢棄地有哪些危害?
    礦山廢棄地危害巨大,對當地人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不僅不美觀還危險到人類以及其他動植物的生存。所以礦山生態修復還是十分必要的。同時,採礦過程中產生的礦井水和廢石浸出水通常不能滿足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嚴重影響了動植物以及人類的生存。02對土地資源的影響礦山活動,特別是露天採礦,嚴重破壞了山坡的土壤結構,大型採礦設備的沉重壓力導致地面塌陷和土壤裂縫。
  •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中英對照)連載之八:生態系統退化
    >2.1.3 Gradual ecosystem degradation不合理的發展方式,除了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還對各類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結構性的破壞,最終導致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目前,中國十大陸地生態系統都處在不同程度的退化過程中。除了眾所周知的森林銳減、荒漠化擴大外,連高寒草甸、溫帶草原和紅樹林等生態系統,也受到了嚴重威脅。
  • 防止環境破壞 夯實生態屏障——內蒙古加快綠色礦山建設
    目前,勝利能源以「露天礦、發電廠、輸煤系統」為主體的「兩輪一軸」煤電一體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礦區成為具備工業、文化、旅遊功能,兼具草原特色風情的大型煤電開發、環境治理與觀光旅遊一體化的「生態、環保、綠色」示範區。2019年,該礦入選自治區綠色礦山名錄,2020年入選國家綠色礦山名錄。
  • 鳳陽縣修復礦山生態,重塑綠水青山
    鳳陽縣礦產資源豐富,其中以南部和西部山區分布的石英巖、石灰巖為縣兩大優勢礦種,多年前,由於粗放式開採,造成很多山體滿目瘡痍,千瘡百孔,極大破壞生態環境,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很大影響。為了加強礦山治理,該縣成立了全縣礦山生態修復工作領導小組,縣鎮村三級林長和林長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負責人通過義務植樹、林長調研、責任區巡查、林長聯席會議等形式積極履職,全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建設。
  • ...專訪蒙草生態扎賚諾爾露天礦礦山生態修復產業創業人才團隊
    針對這些難題,蒙草生態技術團隊本著「先數據、後科研、再修復」的方式,首先在項目區調研、選樣、分析研究,並將結果上傳到蒙草生態大數據平臺,制定方案開展植物適應性種植和治理實驗,再參照實驗結果生成修複方案落地實施,逐一破解礦山修復技術難題。團隊負責人黃楚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道:「團隊採用階梯降坡,分層修復,利用原始地貌整理坡面進行露天煤礦土地修復。
  • 綠色發展要聞丨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印發
    以推動高寒生態系統自然恢復為導向,立足三江源草原草甸溼地生態功能區等7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面保護草原、河湖、溼地、冰川、荒漠等生態系統,加快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進一步突出對原生地帶性植被、特有珍稀物種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力度,科學開展天然林草恢復、退化土地治理、礦山生態修復和人工草場建設等人工輔助措施,促進區域野生動植物種群恢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高原生態系統結構完整性和功能穩定性
  • 美刊:中國海洋生態系統退化速度驚人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 攝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8月8日發表題為《沿海的中國人在增加,海裡的魚在減少》的文章稱,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說,雖然中國的總人口保持穩定,但旺盛的經濟增長正在助長中國沿海海洋生態系統以驚人的速度退化。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名錄及其生態系統評估標準
    他們將其定義為:「長期致力於恢復森林採伐跡地或森林景觀退化區域生態系統完整性,同時造福於人類的過程」。而森林景觀恢復全球夥伴關係(GPFLR)是由IUCN領導的組織網絡,積極致力於全球的森林恢復和生產力建設活動。早在2011年9月,森林景觀恢復全球夥伴關係在德國波恩推出了一個「波恩挑戰」(Bonn Challenge),當時提出到2020年恢復1.5億公頃退化和遭砍伐林地。
  • 「專家視角」廢棄土地如何做生態修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01廢棄土地的成因和主要類型(一)廢棄土地的成因辨析廢棄土地,又稱廢棄地,是指因採礦、工業和建設活動挖損、塌陷、壓佔(生活垃圾和建築廢料壓佔)、汙染及自然災害毀損等原因而造成的不能被直接利用或嚴重功能退化的土地。
  • 我國數百億噸礦山固體廢棄物,成災還是成金?
    在各類情況綜合作用下,經過逐年不斷累積,我國剝離廢石的堆存總量達到數百億噸之巨,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廢石排放大國。  棄之為害大量堆存帶來隱患重重   礦山固體廢棄物大量堆存帶來各類隱患。它們在佔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與空間的同時,所產生的次生危害以及對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時刻影響著人們。
  • 礦山綠了 珍稀鳥類回來了
    正在建設中的大寶山國家礦山公園。通訊員供圖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建設進展如何?筆者從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31日,該項目已完成實際投資71億元,已到位的10億元國家專項資金共支持49個試點工程子項目建設,實際支出近7億元。
  • 「花甲」礦山換新顏——中鋁礦業有限公司鄭州區域事業部綠色礦山...
    這裡是依著行政區劃綿延的礦山,這裡是新中國鋁業崛起的血脈,這裡是新時代生態文明的新樣板。  始建於1958年的中鋁礦業有限公司鄭州區域事業部,是中鋁礦業有限公司的第一座自建礦山。為這座60多年的礦山添彩的是,已累計治理和恢復復墾土地面積5200畝,昔日滿目瘡痍的荒山、廢棄礦坑,改頭換面,生機盎然。
  • 淺談微生物菌劑對礦山修復的作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因此,在礦山的修複方面,人們更加的關注,也更加的重視。對於礦山的修復,簡單來說,就是將礦山在開採挖掘過程中所造成的破壞進行修復,實現土地資源的二次利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近年來,礦山修復的專家們研究出許多修復手段,進行了大量的修復實驗和效果對比,其中,微生物菌劑的修復技術是效果最好的一種。
  • 小草染綠大生態--人民網環保頻道--人民網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小小草正在發揮著大生態的作用。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和企業將草應用到礦山環境治理、生態修復、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中心的區域系統治理、水體淨化、生態農業種植中,正在將「山水林田湖草」中的「草」變成生態治理中的「寶」。
  • 福建多舉措保護生態系統 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著力保護資源、保護生態、保障發展、保障民生,改革創新、銳意進取,自然資源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首先,保護資源成效明顯。福建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完成國家下達1895萬畝耕地保有量和160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連續20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 物種消失、土壤退化,再不補救就晚了
    除了地球兩極與開放海域,報告評估了陸地、淡水、濱海、海洋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功能,以及人類對於自然系統的依賴。尤其是農田和牧場的快速擴張及不可持續的管理全球土地退化造成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重大損失,涉及糧食安全、水淨化、能源供應和其他自然界對人類至關重要的貢獻。
  • 以先進理念建設一流綠色礦山——對話亞特集團董事長、甘肅金徽...
    2018年,甘肅省委書記林鐸給我們作出批示:可推廣經驗,樹立標杆,並予以宣傳;2019年,成功入選為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問題:綠色礦山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過程。在綠色礦山創新過程中,金徽礦業公司從哪些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溼地生態系統
    溼地生態系統中的土壤,是動物和植物生長和生存的物質基礎,是溼地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的主要場所。退化溼地生態系統可以是某一要素的退化,但通常是三大要素同時退化。其基本特徵是系統的組成和結構單一,生態聯繫和生態過程過於簡化,對外界幹擾較為敏感,系統的抗逆性和自我恢復能力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