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廢棄地危害巨大,對當地人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不僅不美觀還危險到人類以及其他動植物的生存。所以礦山生態修復還是十分必要的。
01
對水資源的影響
礦區的塌陷,裂縫和礦井排水會改變礦區的儲水結構,導致地下水位下降,乾涸形成大面積的漏鬥,地表徑流的變化導致水源枯竭,水利設施功能喪失。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同時,採礦過程中產生的礦井水和廢石浸出水通常不能滿足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嚴重影響了動植物以及人類的生存。
02
對土地資源的影響
礦山活動,特別是露天採礦,嚴重破壞了山坡的土壤結構,大型採礦設備的沉重壓力導致地面塌陷和土壤裂縫。土壤中的養分也隨著裂隙和地表徑流流入採空區或窪地,導致許多地方土壤養分不足,降低了土壤的承載能力,導致土壤和植被受損,最終導致形成大面積土地裸露使土壤和水更易流動,土壤侵蝕加劇。礦山的固體廢渣被雨水洗滌和浸出,很容易將有毒有害成分滲入土壤,造成酸鹼汙染(主要是強酸汙染),有機毒物汙染和重金屬汙染。由於地下採空山和斜坡的穩定性受到影響,導致地面塌陷,開裂,塌陷和滑坡頻繁發生,並且發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增加。
03
對大氣的影響
礦山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特別是在露天煤礦中產生的粉塵、煤矸石的氧化和自燃中放出的大量有毒氣體會在乾燥氣候與大風作用下產生礦塵暴,不僅汙染礦區大氣,破壞礦區環境,損害工人身體健康,而且由於風的流動,也是礦區周圍和全球大氣的汙染源之一。
04
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
植被破壞、土壤汙染、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水資源的短缺與水資源的汙染,對礦區生物多樣性的維持都是很大的打擊,嚴重威脅了當地動植物生存和發展,從而對生物多樣性造成損害。
礦山生態修復的限制因素非常多如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條件、潛在汙染等。金屬礦山,礦山汙染土地主要受重金屬汙染,而重金屬的修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一般生態修復率不會很高。所以對礦山進行生態修復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是結合當地水文、地理、氣候條件來進行的一項複雜工程。儘管修復困難重重但是與其危害相比,礦山生態修復更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因為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發展。
來源:自然資源課堂
【來源:廣東省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服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