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科普|礦山廢棄地有哪些危害?

2021-01-08 湘湘帶你看社會

礦山廢棄地危害巨大,對當地人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不僅不美觀還危險到人類以及其他動植物的生存。所以礦山生態修復還是十分必要的。

01

對水資源的影響

礦區的塌陷,裂縫和礦井排水會改變礦區的儲水結構,導致地下水位下降,乾涸形成大面積的漏鬥,地表徑流的變化導致水源枯竭,水利設施功能喪失。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同時,採礦過程中產生的礦井水和廢石浸出水通常不能滿足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嚴重影響了動植物以及人類的生存。

02

對土地資源的影響

礦山活動,特別是露天採礦,嚴重破壞了山坡的土壤結構,大型採礦設備的沉重壓力導致地面塌陷和土壤裂縫。土壤中的養分也隨著裂隙和地表徑流流入採空區或窪地,導致許多地方土壤養分不足,降低了土壤的承載能力,導致土壤和植被受損,最終導致形成大面積土地裸露使土壤和水更易流動,土壤侵蝕加劇。礦山的固體廢渣被雨水洗滌和浸出,很容易將有毒有害成分滲入土壤,造成酸鹼汙染(主要是強酸汙染),有機毒物汙染和重金屬汙染。由於地下採空山和斜坡的穩定性受到影響,導致地面塌陷,開裂,塌陷和滑坡頻繁發生,並且發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增加。

03

對大氣的影響

礦山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特別是在露天煤礦中產生的粉塵、煤矸石的氧化和自燃中放出的大量有毒氣體會在乾燥氣候與大風作用下產生礦塵暴,不僅汙染礦區大氣,破壞礦區環境,損害工人身體健康,而且由於風的流動,也是礦區周圍和全球大氣的汙染源之一。

04

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

植被破壞、土壤汙染、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水資源的短缺與水資源的汙染,對礦區生物多樣性的維持都是很大的打擊,嚴重威脅了當地動植物生存和發展,從而對生物多樣性造成損害。

礦山生態修復的限制因素非常多如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條件、潛在汙染等。金屬礦山,礦山汙染土地主要受重金屬汙染,而重金屬的修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一般生態修復率不會很高。所以對礦山進行生態修復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是結合當地水文、地理、氣候條件來進行的一項複雜工程。儘管修復困難重重但是與其危害相比,礦山生態修復更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因為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發展。

來源:自然資源課堂

【來源:廣東省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服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廢棄礦山點綠成金
    海南在礦山生態修復上有何作為……2020全國首屆礦山生態修復可持續發展研討會日前在儋州市蘭洋鎮舉行,來自環保、旅遊、地質等國內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相關政府部門代表80餘人齊聚一堂,解析全國礦山生態修復案例和經驗,探討未來發展模式。
  • 贛州市廢棄稀土礦山環境治理工作掃描
    近日,信豐縣學堂嘴、桐木廢棄稀土治理項目通過科學改良土壤、完善水土保持設施,復墾治理獲得成功。昔日溝壑縱橫、寸草不長的「江南沙漠」變成了「山頂綠樹成陰、山腰果樹纏繞」的「聚寶盆」。信豐縣學堂嘴、桐木廢棄稀土礦區的變身只是贛州市全面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
  • 城市化進程下徐州礦業廢棄地治理模式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 通過對徐州眾多礦業廢棄地治理示範工程的總結,提出不同礦業廢棄地的典型治理模式。採空塌陷型礦業 廢棄地的治理模式有溼地公園建設、光伏發電基地建設、富硒耕地開發和土地復墾整治; 開山採石型礦業廢棄地的治理模式有遺址公園建設、地質公園建設、文化遺蹟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
  • 陝西省自然資源廳關於印發《陝西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技術要求...
    第二十一條 礦山閉坑後或是廢棄的井(硐)口應進行治理恢復。(一)廢棄或閉坑的立井可用廢石、廢渣、廢土(礦井有防氧化要求時,應用粘性土)填實,或在井口地面高程50cm以下澆注半徑大於井筒半徑50cm、厚度不小於30cm的鋼筋混凝土蓋板,蓋板上覆土,立井口應設置柵欄和標誌。(二)廢棄或閉坑的斜井應填實。
  • 礦山修復治理 (「 三區兩線」 復綠) 學習資料
    堆放在溝道中的土石渣在暴雨山洪作用下,可能形成泥石流地質災害,不但直接危害礦山生產安全,還直接或間接危害交通安全。(2)地貌景觀破壞:露天開採直接剝離地表土石和植被,形成裸露的邊坡及大量的廢棄土地,高陡立的巖面或圈椅狀形態,造成山體破損,改變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景觀,影響了視覺景觀,與周邊環境極不協調。
  • 薊州這座廢棄礦山將變「深坑酒店」
    迫不及待的想告訴你 薊州的「深坑酒店」 正在加緊施工建設 津雲新聞訊: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薊州區的旅遊項目建設也逐漸恢復,作為該區重點項目的薊州區伊甸園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該項目將把因為礦山開採留下的創面
  • 南京六合全面完成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
    至此,南京市六合區長江經濟帶10公裡範圍內12個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全面完成,修復治理總面積144.757公頃,佔南京市總任務34%,修復後新增農用地77.19公頃、耕地(旱地、水田)面積65.13公頃,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民生效益的疊加呈現。
  • 長沙跳馬鎮龜坡廢棄礦山舊礦坑變綠 鳥兒蟲兒都回來了
    12月13日,長沙跳馬鎮龜坡廢棄礦山,工人正在礦山邊坡上澆水。它是長沙綠心第一個已完 成的礦坑生態修復項目。礦山修復後,鳥來了蟲也來了長沙綠心區第一個已經完成的礦坑生態修復項目位於雨花區跳馬鎮跳馬村,龜坡廢棄礦坑是上世紀80年代末採石形成的廢棄礦坑,由於露天採石場已關閉多年,礦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隱患大。該礦坑施工項目負責人呂平波介紹,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人民政府為建設單位,湖南中和建設工程公司承擔設計和施工任務。
  • 北京房山地震系廢棄礦山礦震 科普:震源深度0千米代表啥?
    圖片來源: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北京房山2.7級地震調查:多年廢棄礦山發生礦震  北京房山區政府官方微博對房山區地震情況通報稱,此次地震發生地位於房山區大安山鄉,經北京市地震局核實,此次地震屬於非天然地震。截至上午8時,大安山鄉所轄8個村未發現塌陷和人員傷亡。  隨後,房山官方微博通報了「4.19」震情:關於媒體和社會各界關注的「4.19」震情,據了解,此次事件發生地隸屬京煤集團北京昊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安山煤礦。
  • 鳳陽縣修復礦山生態,重塑綠水青山
    「以前這裡是廢棄的礦山,山石裸露,坑坑窪窪,現在建成了公園,滿山樹木,鬱鬱蔥蔥,紅色步道環山而上,這裡成了我們休閒放鬆的好去處。」近日,在鳳陽縣新城區北側的鳳凰山上,市民李女士一邊散步,一邊感慨地說。上下齊抓共管治理效果良好。
  • 環保科普 | 土壤汙染究竟有哪些危害?
    環保科普 | 土壤汙染究竟有哪些危害?這對食品原料的生長、加工、食用等過程都有影響。02危害健康土壤汙染的危害真是防不勝防。03嚴重的會造成中毒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環保科普 | 土壤汙染究竟有哪些危害?》
  • 我國數百億噸礦山固體廢棄物,成災還是成金?
    棄之為害大量堆存帶來隱患重重   礦山固體廢棄物大量堆存帶來各類隱患。它們在佔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與空間的同時,所產生的次生危害以及對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時刻影響著人們。  治病良方加快工礦廢棄地復墾和生態修復   與此同時,加強工礦廢棄地復墾和生態恢復,也是有效減少礦業固體廢棄物危害的「治病良方」之一。  近年來,「復墾」和「覆綠」兩個詞頻繁出現在和土地有關的政策文件中,而且越來越具體,也越來越有針對性。
  • 冒險島2廢棄礦山地下4層副本 附路線圖
    冒險島2廢棄礦山地下4層副本 附路線圖 礦山鑰匙如何獲取?
  • 冒險島2礦山挖寶玩法攻略 礦山挖寶獎勵一覽
    冒險島2遊戲更新後推出了全新福利活動礦山挖寶。很多玩家對這個新玩法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怎麼玩?有哪些獎勵?想知道詳細情況就隨小編一起往下看吧! 完成以下遊戲行為時均有機會獲得: 開啟野外黃金寶箱、木寶箱; 釣魚成功時; 演奏(每15秒)時;生活玩法(收穫/採集/製作)成功時。 2.鑑定<破舊鑰匙> 在特萊雅主城NPC考古學家娜塔莉處,進行免費鑑定和金幣鑑定。
  • 「礦業瘡疤」綠蝶變 「廢棄礦坑」變公園
    礦坑主題動物園的「涅槃」是我市大力實施礦山生態修復的縮影。近年來,我市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原則,持續推進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實現生態環境治理、地災隱患消除、土地資源盤活「共生共贏」。
  • 「花甲」礦山換新顏——中鋁礦業有限公司鄭州區域事業部綠色礦山...
    這裡是依著行政區劃綿延的礦山,這裡是新中國鋁業崛起的血脈,這裡是新時代生態文明的新樣板。  始建於1958年的中鋁礦業有限公司鄭州區域事業部,是中鋁礦業有限公司的第一座自建礦山。為這座60多年的礦山添彩的是,已累計治理和恢復復墾土地面積5200畝,昔日滿目瘡痍的荒山、廢棄礦坑,改頭換面,生機盎然。
  • 河北省地礦局創新「地質+」機制助力破解資源環境難題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賈瑞婷、李宏波)冬日的尚義縣小蒜溝鎮缸房村天空湛藍,綠油油的松樹林為礦山披上了新裝。「以前我們村旁邊有好多廢棄的礦坑、礦渣堆,環境髒亂差,誰也不願意來。現在治理好了,還種上了松樹、杏樹等,我們沒事了就來這兒轉悠轉悠。環境好了,心情也好。」
  • 廢棄礦山變身探險樂園 來建德「懸崖鞦韆」玩心跳
    就在剛才,她坐在離地100米的「懸崖鞦韆」上,迎風開懷大笑,笑聲迴蕩在山谷裡。「懸崖鞦韆」位於建德市航頭鎮石屏村獅子巖。這裡原本是一處廢棄了10多年的礦山,經過兩年多的改造和開發,搖身一變成了運動愛好者的「探險樂園」。除了黃金周期間剛開放的「懸崖鞦韆」,這裡還有「飛拉達」攀巖、玻璃景觀臺、樹上探險樂園等體驗項目,吸引了成百上千名遊客紛至沓來。
  • 地學博士做地質公園科普 年入超2000萬元
    李鑫產生了一個新想法,「何不建立一個網站,將資料和信息及時上傳更新,為地質公園管理負責人搭建行業交流平臺,讓他們能夠快速下載使用?」  說幹就幹,一個面向全國的地質(礦山)公園,免費提供技術支持、行業資訊、地學科普、公園宣傳推廣的公益性網絡平臺搭建起來,取名為「地質公園之家」,並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手段向公眾推介。
  • 地學博士做地質公園科普年入超2000萬元
    李鑫產生了一個新想法,「何不建立一個網站,將資料和信息及時上傳更新,為地質公園管理負責人搭建行業交流平臺,讓他們能夠快速下載使用?」    說幹就幹,一個面向全國的地質(礦山)公園,免費提供技術支持、行業資訊、地學科普、公園宣傳推廣的公益性網絡平臺搭建起來,取名為「地質公園之家」,並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手段向公眾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