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演員」和「演技」之間的討論,還能有新意?
經過三季的打磨和耕耘,《我就是演員》已為觀眾留下了一個個「表演教科書」式的舞臺片段,也為行業挖掘出大批專業能力和品格素養皆過硬的好演員。
這個冬天,「演員」與「演技」再一次成為觀眾討論的焦點。在Q4季度的火熱綜藝之爭中,全面升級的《我就是演員3》在備受期待下回歸螢屏,節目首期CSM59城收視高達2.585,登陸微博綜藝話題榜TOP1、綜藝榜TOP1。伴隨節目而來的闡釋和討論也持續升溫,#張頌文教科書級即興表演##演員軋戲是缺少職業素養嗎#等話題引發網友熱議。
在「尋找最會演戲的人」這條路上,《我就是演員3》如何繼續錘鍊發光的表演舞臺?在全新賽制下,這一季節目又將向大眾和行業拋出哪些值得深思的問題?
來演技「鍊金場」一較高下,
詮釋綜N代續航力
煥然一新的賽制是本季節目的關鍵。
新一季節目中,共33位演員來到《我就是演員3》的舞臺,在第一輪比拼之前,他們被分為兩個層級,更高者擁有預先選擇劇本和搭檔的權利。如果在表演過程中三顆星全部滅掉,表演即刻終止,而順利完成表演的小組則有機會接受導師和表演指導的星級分配。
從最初的原創節目模式研發,到每一季的不斷升維,《我就是演員》用全方位突圍真正詮釋著綜N代的續航力。
許君聰、姜潮演繹的《西遊降魔篇》還未表演出後半段的設計就被叫停,金莎、金子涵的《三十而已》剛開機不到幾分鐘就被迫中止表演。新賽制無疑給演員們帶來了更大的挑戰,但這實際上也更加貼近當下真實的市場環境,看到不喜歡的電視劇觀眾會立即換臺,網絡電影也要在6分鐘內吸引到受眾的目光。
但節目中,仍有人用表演打動人心,將一段段經典片段再度演繹出全新高度。
當王自健飾演的餘歡水掛掉朋友電話,蜷縮在牆角,終於再也無法抑制住內心崩潰而掩面痛哭,觀眾無不為之動容。但更擊中內心的,是之後他仍然掙紮起身,站在窗前和兒子告別,甚至若無其事地對兒子做起鬼臉。
在放棄尋子計劃後,潘斌龍飾演的父親韓德忠在酒桌上與尋親團的其他成員相逢。在《親愛的》片段演繹中,他的細膩表演不僅體現在下意識想要伸出撫摸孩子但又收回來的手,更在於導演喊停之後他依靠在牆上的畫面。「分不清此刻是角色,還是我的生命,這個融匯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演員最美妙的部分。」張頌文讚賞道。
伴隨著賽制升級的,是新一季的導師陣容。
演技考核官章子怡,表演指導郝蕾、張頌文、劉天池,演員召集人李誠儒,全新的組合能夠在鮮明的個人特色和風格下產生新的化學反應,專業內容也得以全方位輸出。「年齡對女演員來說是障礙嗎?」「當演員苦嗎?」「天賦對演員來說有多重要?」三位表演指導在節目開播前分別回答了廣受爭議和備受關注的問題,通過觀照行業引人深思。
章子怡說:「演員對於角色的理解是第一步。」張頌文說:「要做演員,就要有職業演員的心態面對這個世界。」劉天池說:「『當我拿到一個角色的時候,我要先建立起一個人物的自我感覺。』這句話永遠都要記得。」在節目中,來自表演前輩們的金句高能頻出,這些引人深思的肺腑之言都是他們在這個行業中摸爬滾打多年沉澱下來的寶貴經驗。
從內容到話題,
讓「現實痛點」被社會看見
「很多人覺得年齡是女演員的障礙。」郝蕾不僅帶來的精彩的表演,一番真誠的述說,更想告訴這個舞臺上的演員們,「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接受、享受就好。」她認為,能夠藉由演員這一職業,記錄從少到老每個年齡段的自己,是一件充滿幸福感的事情。張頌文以自己的經歷激勵演員們,勇敢去做自己所熱愛著的事情,「一百次崩潰也應該一百次自愈」
更為重要的是,節目中選取的經典作品片段也具有關注當下、觀照現實的重要意義。
無論是馬嘉祺和謝可寅以滿星表演感染全場觀眾的《少年的你》,還是王自健抓住小人物的複雜性傾情演繹的《我是餘歡水》;無論是潘斌龍完全入境奉上《親愛的》,還是包貝爾、李晟讓導師們眼含淚水的演繹《最愛》,《我就是演員3》在對這些作品的致敬中完成正向價值引導。
新一期節目中,李晟、包貝爾合作表演的《最愛》片段以超高完成度拿下滿星,面對兩位演員感人至深的演繹,章子怡坦言,《最愛》是一部在當時「被低估」的作品,在對愛情的坦蕩描摹下是其對特殊群體的關注和尊重。
在這些片段的演繹中,《我就是演員3》在舞臺上勾勒出演員的初心。
在孫堅和張超《鬢邊不是海棠紅》片段表演結束後,飾演商細蕊的孫堅介紹到自己今天換了另外一種表演方式。對此,張頌文說:「有時候,演員的選擇至關重要,即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演繹作品。」他提到,在國內絕大多數的影視創作中,老百姓是能夠在生活中找到與角色相對應的職業和人物的。因此,在飾演這類有職業特點的角色時,演員要找到共性。
張頌文也在舞臺上給剛表演完《鹿鼎記》的李汶翰出了一道考題,並自己獻上了一段教科書級別的表演:家境一般的男孩一直很努力,在又一次試戲被拒後突然母親電話如何反應。被拒絕後的無助、心有不甘的委屈、面對親人的自尊心、不想讓家人擔心的堅強,都在張頌文的生動刻畫中清晰勾勒。
但讓觀眾們沒想到的是,在最新播出的一期節目中,張頌文介紹到,這正是他的學生包貝爾所親身經歷過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是真正的現實;而由此構成的藝術再現,才讓節目具有了真正的現實意義。
一場「演員」的正本清源,
在鏡子互鑑中找到前行答案
2017年,演技競演類節目《演員的誕生》開播,讓真正有實力的演員走到更多觀眾面前,這檔節目憑藉全新模式與視角實現關注度與口碑的雙豐收;2018年,全面升級後的《我就是演員》攜誠意與匠心歸來,更進一步地聚焦「表演是什麼」,以影視化的呈現方式探討專業實踐。
行至第三季,這檔節目似乎已經成為「演員」的試金石,在這樣一個綜合舞臺劇、電影、電視的舞臺上,不單單考察演員的演技、臺詞功底、對角色的理解等,更是對其心理素質、應變能力、配合度等綜合實力的考驗。一切別出心裁的舞臺形式也都在指向節目的核心表達——表演。
有人說,希望通過節目可以讓更多導演看到自己,從而可以演更想演的角色;也有人說,這檔節目是自己演員路上的轉折點,拋開已有標籤,期待更多人看到其他可能性。對此,尋找好的演員,尋找有感染力的真摯表演是這檔節目始終不變的初心和姿態。正如劉天池在點評馬嘉祺的表演時說道,「初心是演員這一職業的養分,擁有了它,就會懂得何為『真心』。」
面對全是內心情感戲的《一代宗師》,如何在表面的風平浪靜下演繹出內心的波濤洶湧是對郭品超、李夢的巨大考驗。章子怡說,「不動聲色其實表達的是生離死別。」在金莎、金子涵結束《三十而已》片段表演後,郝蕾直接指出:「演人物不是單純地演人物,而是在演關係。」表演的分寸感、演員的信念、角色的動機和最高任務……導師和表演指導們一次次給來到這個舞臺的演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表演課。
同樣地,對於個體而言,王自健、盛一倫、張檬、金莎等人關於境況的自述是對行業風向的叩問,也表達著節目對於更健康的市場環境的呼籲。
在第二期節目中,章子怡分享了自己曾經學習舞蹈的經歷,並對看到演員光鮮一面的年輕人們說,「沒有天賦的努力是毫無意義的。」而盛一倫也表示,自己其實缺少能夠激發這一點的環境或人。確實,作為藝術工作者,表演的天賦尤其重要,而當天賦、勤奮、機會碰撞在一起,真正的演員才得以成就。
因此,而在宏觀意義上,《我就是演員3》無疑是對表演行業的一次巨大提振。「何為表演」「何為好的表演」在一個個片段中被清晰窺見答案。從最初對演員的模糊定義,到概念啟蒙,再到打破泡沫光輝,看見演員的精神內核,《我就是演員3》在專業化道路上的精進讓大眾對「演技」「演員」有了更加明朗的認知。
而當觀眾自身的認知、審美得到拓展之後,他們自然會形成「驅逐劣幣」的能力,在這樣的良性回饋中,對行業的修正和敦促得以達成。
責任編輯: 3976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