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決定「天宮一號」延遲發射

2020-12-03 搜狐網

  本報訊(記者商西)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昨日表示,因受「實踐十一號04星」發射失利影響,任務總指揮部決定對天宮一號發射計劃作相應調整,具體發射時間將據失利火箭故障調查結果確定。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昨日消息,執行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正在發射場進行各項測試準備,進展順利。

  發言人稱,考慮到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與此前發射失利的長徵二號丙火箭為同一系列,失利火箭故障調查處理工作正在進行,故障原因是否相關聯尚不明確,因此出於安全考慮,對「天宮一號」發射計劃作出調整。

  據介紹,目前工程各系統正對執行首次交會對接任務的各飛行產品進行全面質量複查,並舉一反三。「天宮一號」具體發射時間將視失利火箭故障調查結果而定。

  另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網昨日消息,集團於8月26日召開動員大會後,所屬各單位分別展開行動,全力以赴確保我國首次交會對接任務圓滿完成。會上通報了近期發生的發射失利和型號質量問題,分析原因並組織相關單位開展質量故障歸零工作。集團副總經理袁家軍表示,今年以首次交會對接任務為代表的航天任務艱巨繁重、影響重大、風險巨大,要求集團工作者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靜心查找隱患和薄弱環節。

  作者:商西

(責任編輯:UN008)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07毫秒,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乘著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次自動點火。21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 我國立項研製"長徵七號" 天宮一號明年發射
    昨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梁小虹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我國已經立項研製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此外,梁小虹還表示,將於明年把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送進軌道的長二F(改)火箭已經出廠,即將進行合練。
  • 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總指揮部調整天宮一號發射計劃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李清華、黃叢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執行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發射場的各項測試準備工作進展順利,神舟八號飛船按計劃已於8月26日空運至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於受「實踐十一號04星」發射失利影響,任務總指揮部決定對天宮一號發射計劃作相應調整。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發射已制訂200餘種故障預案
    按照計劃,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後,經兩次變軌進入高度約為350公裡的近圓軌道,進行在軌測試。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前,天宮一號降軌至高度約343公裡的近圓軌道,等待神舟八號飛船。神八發射入軌後兩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的第一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飛行12天左右,擇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結束後,飛船於1天內返回地面。
  • 【科普秀】天宮一號絢爛謝幕 關於天宮一號的精彩瞬間
    千龍網綜合報導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2011年9月29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天宮一號」設計壽命為兩年,實際在軌工作四年半,超期服役並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及多項拓展技術試驗,取得豐碩成果,為我國空間站建設和運營管理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名副其實的「大功臣」。圓滿完成使命的「天宮一號」這幾天就將返回地球懷抱。在它「謝幕」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它所走過的輝煌。
  • 「天宮一號」發射無特殊天氣要求
    本報訊 (記者仲玉維)9月27日至30日「天宮一號」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公眾對空間站的關注度高漲。昨日,航天任務與控制高級工程師徐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劉紅做客科學網,與網友們共同解讀空間站。
  • 「天宮一號」發射有哪些物理知識點?
    近期,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發射升空成為熱點。實現中國太空飛行器空間對接技術。發射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對「天宮一號」的發射,必將會成為明天中考的最新熱點考點之一。下面,整理了相關的三個考點可能會涉及到的角度,供大家學習。   1、天宮一號的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大還是小?
  • 軍工行業: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長期看好航天板塊
    」太空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2F」火箭發射上天,隨後不久,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圓滿成功。這次航天飛行任務的順利完成,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的進一步突破,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計劃,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也是發展中國家第一個擁有獨立太空實驗室的國家!  天宮一號的發射是我國載人航天技術進一步突破的標誌性事件,預示著我國以航空航天為代表軍工行業進一步快速發展的廣闊前景,將長期利好我國軍工行業。  短期對具有航天概念的股票形成事件性利好。
  • 追憶天宮一號:歸去來兮
    視覺中國供圖  是時候向天宮一號道別了。  4月2日8時15分左右,遨遊太空6年多的天宮一號,在中國航天人預測的時間範圍內再入大氣層,化作流星,歸隱中心點位於西經163.1度、南緯14.6度的南太平洋。  作為我國第一個空間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發射升空,此後分別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3艘飛船6次交會對接,成為中國首個「太空之家」。
  • 我國將在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 長徵五號初樣優化
    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任沁沁、隋笑飛)全國政協委員、空間技術專家戚發軔3日向新華社記者透露,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並在2年時間內逐步實現與神舟八號
  • 天宮一號即將燒毀是為何 天宮一號是什麼時候發射升空的
    記者今天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了解到,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謝幕」,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今年3月31日~4月4日之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後續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 天宮一號備份改為天宮二號 嫦娥五號2017年發射
    天宮一號超期服役備份器改為天宮二號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任沁沁 王敏)由於天宮一號「超額圓滿完成任務」,原來為天宮一號準備的備份飛行器,如今將通過適應性改裝,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作為它的新使命
  • 歸去來兮——追憶天宮一號
    按照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部署中原計劃的第二步安排,今天的發射不應在實施之列。    2003年10月16日,楊利偉駕乘神舟五號飛船圓滿完成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階段任務圓滿收官。
  • 燕京啤酒董事長李福成祝賀天宮一號成功發射
    9月29日,舉世矚目的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微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完成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重要步驟和重大技術突破。中國豪氣沖天,舉國振奮。而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合作夥伴的燕京啤酒集團,幹部員工通過電視直播觀看「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的過程,更是歡欣鼓舞。燕京啤酒董事長李福成高興地說:「熱烈祝賀「天宮一號」成功發射!這必將激勵我國各條戰線不斷加強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也必將激勵燕京啤酒集團在立足自主創新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科技水平,加強技術裝備,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豐富燕京品牌內涵,實現企業快速發展,燕京品牌持續提升的目標。
  • 「天宮一號」成功發射 中國建太空站邁出第一步
    核心提示:「天宮一號」在29日晚上9點16分,在酒泉的衛星發射基地,由改進型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升空後13分鐘,控制中心正式宣布「天宮一號」發射成功。中國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等在北京的航天城觀看「天宮一號」整個的發射過程。溫家寶、賀國強等領導人則是在酒泉的衛星發射中心的試驗指揮樓的平臺上觀看了這個升空。
  • 我國2018年前後發射「天和一號」
    我國2018年前後發射「天和一號」 2016年4月22日 載人航天工程中,預計在2018年前後完成研製並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
  • 我國計劃下半年發射「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飛船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記者 田兆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29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計劃於今年下半年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進行第一次無人交會對接試驗。    楊利偉介紹說,目前,任務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研製、神舟飛船及長徵2F運載火箭改進研製中的一些關鍵技術均已突破。
  • 天宮一號:控制中的「墜毀」
    近日,部分外媒稱天宮一號已經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環境及安全造成威脅。天宮一號是我國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的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實驗性空間站),它在載人航天對接技術上的突破,打破了蘇美兩國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全世界近50年的壟斷。
  • 天宮二號相比天宮一號,究竟發生了哪些改變?
    天宮二號的發射升空將是繼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之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第二次飛行。   臨發射的時間越來越近,天宮二號準備好了嗎?「目前天宮二號已扣上整流罩並與長徵二號2F T2運載火箭對接,整體狀況不錯,已從總裝廠房移至發射塔等待發射。」
  • 我國2018年前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天和一號」
    載人航天工程中,預計在2018年前後完成研製並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隨後發射兩個實驗艙與「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交會對接。  王中陽介紹了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主要節點:  ——2016年,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  ——2017年,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驗證空間站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  ——2018年前後,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