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發射有哪些物理知識點?

2020-12-03 中考網

  近期,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發射升空成為熱點。實現中國太空飛行器空間對接技術。發射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對「天宮一號」的發射,必將會成為明天中考的最新熱點考點之一。下面,整理了相關的三個考點可能會涉及到的角度,供大家學習。

  1、天宮一號的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大還是小?

  第一宇宙速度是每秒7.8公裡,是假設天宮一號貼著地球表面飛,且假設地球表面沒有阻力。但實際上是不可能沒有阻力的,另外地面表面不一樣,還有喜馬拉雅山啊,所以不能飛那麼低,飛多高呢?最低的高度是200公裡以上,所以天宮一號比這個速度要小。

  2、神八進入軌道後它的運行速度是不是要大於第一宇宙速度,加速行駛才能追上天宮?

  不是。神八追上天宮一號主要是靠二者的高度不一樣,天宮一號稍高一些,根據「高空低速大周期」可知,神八快一些,所以能追上天宮一號。

  3、天宮一號為什麼要降低軌道?

  天宮一號的測試軌道為350km,與神八對接時軌道高度為343km。因為高一點大氣密度就小了,這樣使它的衰減就小了,每轉一圈軌道都要降低,這叫軌道衰減(大氣阻力)。所以如果沒有任務的話就把它放高一點,這樣高度衰減的就比較慢,這樣節省推進劑。如果現在就維持在將來要對接的343公裡以上,就得不斷的給它加推力、加速爬高。

  可能會涉及的考點:

  (1)能力守恆

  (2)液化現象

  (3)克卜勒定律

  (4)第一二三宇宙速度

  (5)沿地球自轉的方向發射

  (6)萬有引力定律F=GmM/r^2=mg

  (7)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光學 超重 失重 隔熱 壓強

  (8)衛星軌道高度:高軌道衛星、中軌道衛星、低軌道衛星

  (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任何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它受到摩擦力重力阻力

  (10)地球同步衛星:運行軌道為位於地球赤道平面上圓形軌道、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等,其運行角速度等於地球自轉的角速度。

  其他:

  1重量約8.5噸(質量的測量).

  2火箭下有一個大水池(蒸發吸熱)

  3發射速度超過7.9km/s(第一宇宙速度)

  4我們能看到傳回的視頻(電磁波可以搭載信息

  5天宮一號外部有大量隔熱材料( 摩擦產生熱量)

  6天宮一號的飛行軌道是橢圓的(克卜勒第一定律)

  7天宮一號長約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長度的測量)

  8天宮一號外部安置太陽翼(太陽能電池板將光能轉變為電能)

  9天宮一號在太空中發動機不在開啟(天宮一號有慣性,保持勻速運動狀態)

  10火箭自西向東發射(因為火箭升空前因地球自轉而具有慣性,速度方向也是自西向東)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07毫秒,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乘著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次自動點火。21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 天宮二號資料照片介紹 有哪些看點與天宮一號哪些不同
    從明天開始,「天宮二號」將進入發射窗口期,擇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什麼時候發射】。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已開始走進人們的視線。  9月9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長徵二號」F T2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塔架。
  •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天宮一號發射時間利於觀測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進入倒計時之際,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接受媒體採訪,權威解讀「天宮一號」與航天天文的有關情況。        主持人:天宮一號發射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全國各地的網友也非常的關注。今天我們有請到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來為我們網友解讀有關天宮一號和天文之間的一些關係。
  • 我國決定「天宮一號」延遲發射
    本報訊(記者商西)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昨日表示,因受「實踐十一號04星」發射失利影響,任務總指揮部決定對天宮一號發射計劃作相應調整,具體發射時間將據失利火箭故障調查結果確定。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輝煌永駐
    從升空到銷毀的2378天裡,天宮一號見證和親歷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許多輝煌時刻: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上天;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中國首次太空授課……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上天  2011年9月29日19時,在甘肅酒泉,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 天宮一號,歡迎回家!
    從20世紀60年代到現在,人類大約有15000噸以上的人造太空飛行器殘骸落回地球,但是沒傷害到人口密集地區的居民。而且,咱們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官網從2017年3月開始每周都會公布天宮一號軌道狀態,3月14日起更是變成每天一次。其實,被某些西方媒體妖魔化的天宮一號為咱們中國的空間站建設運營和載人航天成果應用推廣積累了非常重要的經驗。
  • 天宮二號相比天宮一號,究竟發生了哪些改變?
    根據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最快9月15日晚間發射。發射升空之後,天宮二號將進行在軌測試並建立自主運行模式,同時升入393公裡的軌道運行,做好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交互對接的準備。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下月中旬擇機發射,並將兩名男航天員送入太空並進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為期30天的中期駐留。
  • 天宮一號備份改為天宮二號 嫦娥五號2017年發射
    天宮一號超期服役備份器改為天宮二號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任沁沁 王敏)由於天宮一號「超額圓滿完成任務」,原來為天宮一號準備的備份飛行器,如今將通過適應性改裝,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作為它的新使命
  • 「天宮一號」發射無特殊天氣要求
    本報訊 (記者仲玉維)9月27日至30日「天宮一號」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公眾對空間站的關注度高漲。昨日,航天任務與控制高級工程師徐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劉紅做客科學網,與網友們共同解讀空間站。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發射已制訂200餘種故障預案
    □快報特派記者 孫蘭蘭 金鳳發布 神八入軌後兩天內完成首次交會對接據武平介紹,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徵二號FT1火箭已於昨天下午加注推進劑,將於9月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擇機發射。按照計劃,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後,經兩次變軌進入高度約為350公裡的近圓軌道,進行在軌測試。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前,天宮一號降軌至高度約343公裡的近圓軌道,等待神舟八號飛船。神八發射入軌後兩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的第一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飛行12天左右,擇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結束後,飛船於1天內返回地面。
  • 「天宮一號」的太空之旅
    重達八噸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被長徵二號FT1火箭託舉升空。它的發射標誌著中國擁有了自己的空間實驗室,也在浩瀚宇宙中安下了第一個「中國之家」。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承載著首次交會對接使命的「神舟八號」飛船按計劃準時起飛,追逐「天宮一號」。「天宮一號」在剛升空不到3個月,就迎來了它的第一次挑戰。
  • 揭秘「天宮一號」:航天員太空中的衣食住行
    北京時間2011年9月29日晚21時16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將中國全新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中新社酒泉9月29日電題:揭秘「天宮一號」如何為航天員打造太空新「家」作者 孫海榮、孫自法隨著全新研製的載人飛行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飛向茫茫天宮,中國航天員將擁有一個太空新「家」。這個新「家」在太空運行兩年,隨時迎接中國航天員駕乘神舟飛船入住。太空新「家」裝修得怎麼樣?有哪些「家具」?航天員工作、生活設施如何?
  • 香港輿論盛讚"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發射升空
    新華社香港9月30日電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29日晚成功發射升空,香港各大媒體紛紛跟蹤報導。30日出版的香港各報均在顯著位置刊登了「天宮一號」成功升空的消息,多家報紙還發表社評或社論,盛讚中國航天事業邁出關鍵一步。
  • 歸去來兮——追憶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原計劃8月底發射。但8月18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火箭發射「實踐十一號04星」失利。這型火箭與發射天宮一號的火箭為同一系列,出於安全考慮,任務總指揮部決定先徹查故障原因,暫停火箭測試工作,相應推遲天宮一號發射計劃。    但天宮一號如在9月底前不能發射升空,將錯失交會對接飛行的最佳「窗口」,整個計劃將全面調整。
  • 「天宮二號」今日22時04分發射
    中新網9月15日電 繼「長徵七號」首飛之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迎來第二次飛行,期待已久的「天宮二號」將於今日22時04分發射。之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開展在軌測試並建立自主運行模式,做好迎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訪問的準備。  即將發射的「天宮二號」狀況如何?技術上有哪些突破?需要完成哪些任務?未來將實現哪些對接呢?
  • 剛剛,「天宮一號」墜毀!炸在了外國媒體臉上!
    說實話,其實本來太空飛行器服役結束於是退役或者是被計劃墜毀是很普通的事情因為人類往天上發了那麼多衛星這些衛星老了舊了總歸是要墜毀的這都屬於常規操作但是,天宮一號有什麼不尋常呢?怎麼說得跟小行星撞地球一樣我們的天宮一號有這麼危險嗎?
  • 追憶天宮一號:歸去來兮
    視覺中國供圖  是時候向天宮一號道別了。  4月2日8時15分左右,遨遊太空6年多的天宮一號,在中國航天人預測的時間範圍內再入大氣層,化作流星,歸隱中心點位於西經163.1度、南緯14.6度的南太平洋。  作為我國第一個空間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發射升空,此後分別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3艘飛船6次交會對接,成為中國首個「太空之家」。
  • 「天宮一號」成功發射 中國建太空站邁出第一步
    核心提示:「天宮一號」在29日晚上9點16分,在酒泉的衛星發射基地,由改進型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升空後13分鐘,控制中心正式宣布「天宮一號」發射成功。中國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等在北京的航天城觀看「天宮一號」整個的發射過程。溫家寶、賀國強等領導人則是在酒泉的衛星發射中心的試驗指揮樓的平臺上觀看了這個升空。
  • 我國立項研製"長徵七號" 天宮一號明年發射
    此外,梁小虹還表示,將於明年把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送進軌道的長二F(改)火箭已經出廠,即將進行合練。據了解,目前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有針對5噸以下載荷的火箭,也有針對5噸到10噸載荷的火箭,正在研製的長徵五號火箭運載載荷將達到20噸以上,但尚沒有針對10噸到20噸之間載荷的火箭。梁小虹表示,我國現在已經開始立項研製載荷在10噸到20噸之間的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
  • 【科普秀】天宮一號絢爛謝幕 關於天宮一號的精彩瞬間
    千龍網綜合報導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2011年9月29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天宮一號」設計壽命為兩年,實際在軌工作四年半,超期服役並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及多項拓展技術試驗,取得豐碩成果,為我國空間站建設和運營管理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名副其實的「大功臣」。圓滿完成使命的「天宮一號」這幾天就將返回地球懷抱。在它「謝幕」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它所走過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