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一半︱可再生能源如何讓2022冬奧「更快更高更強」

2020-11-25 澎湃新聞
2019年5月8日,河北張家口,2022北京冬奧會前瞻,工人安裝冬奧會倒計時牌。視覺中國 資料圖

距離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已不足千日,雖說總體上關注程度不敵夏季奧運會,但這次冬奧會的「低碳」承諾著實讓人心生期待。中國奧委會承諾,本次冬奧會所有場館(北京和崇禮)都將採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同時交通、建築等領域也會以不同形式踐行低碳目標。

如何實現「低碳奧運」?

根據

《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發展規劃》

(簡稱《規劃》), 崇禮縣將建設「低碳奧運專區」,並在三個主要領域設立了低碳目標:一是電力領域,2022年冬奧會的主要場館和崇禮縣的醫院、學校等公共場所實現可再生能源供電;二為交通領域, 「低碳奧運專區」內的交通運輸均採用可再生能源設施供能;三建築領域,奧運村、崇禮縣城、主要風景區和周邊農村採暖全部採用可再生能源。

電力領域——

在總體規劃層面上, 張家口市早在2015年就出臺了一系列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相關指標和要求:到 2020 年,55%的電力消費來自可再生能源;全部城市公共運輸、40%的城鎮居民生活用能、50%的商業及公共建築用能來自可再生能源;40%的工業企業實現零碳排放;建成國際領先的「低碳奧運專區」,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佔終端能源消費總量在2020年達到30%的目標。通過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年替代化石能源約33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約8500萬噸、84萬噸和14萬噸。

可能很多人會好奇,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可再生能源來支持一個如此大規模的全球賽事?如何確保會場穩定的清潔電力輸送?在發電端,張家口已經建有張北千萬千瓦級別的國家級風電基地。千萬千瓦級別是什麼概念?以中國風力發電網的計算,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發電約14小時可發電1億多度電量,而這個電量足以支撐烏魯木齊那樣的城市夏天高溫一天的用電量。

根據《規劃》,張家口在2020年的風力發電裝機規模將達到1300萬千瓦,光伏發電的規模將達到600萬千瓦,而光熱項目也將達到100萬千瓦。對於張家口而言,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電的電源方面壓力並不大。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測算,2018年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佔終端能源消費比例達到23%,居全國領先水平。

在輸電端,2018年,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開工建設,使得張家口地區的風能、太陽能能夠直抵北京,服務奧運。據北京市電力公司的消息,張北工程每年最高能為北京電網注入100億度的清潔能源,這相當於全北京用電量的1/10。除此之外,根據國網2018年9月的消息,對於冬奧會配套電力工程投入力度將會持續加大,規劃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工程12項。這些工程所帶來的裨益將遠遠不止為冬奧會供電那麼簡單,它們還將有力地推動北京市的能源轉型。

交通領域——

在交通領域主要是新能源汽車的投用。根據《2019年河北省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推廣應用工作要點》,河北省規劃2019年全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3.55萬輛(標準車),並且著力推動2022年冬奧會核心區(張家口賽區所在區域)新能源汽車全覆蓋。相應的,作為主辦地的張家口市在基礎設置上也開始行動。據張家口新聞網的消息,到2018年,張家口市累計建成充電樁2974個、充電站355個、應用新能源汽車2594輛。

在公共運輸方面,張家口市公交總公司已於2018年投放純電動公交車76臺,氫燃料公交車74臺,氫燃料公交車佔全部公交車類型的20%,張家口也成為全國擁有氫燃料公交車最多的城市。

建築領域——

為了更好的響應低碳目標,冬奧運場館建築將積極運用可再生能源採暖。比如說崇禮,《規劃》提到,在崇禮縣率先建設100萬平方米跨季節集中儲熱與被動建築技術相結合的供暖示範項目,以建立以電能採暖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採暖體系,其中可再生能源資源主要是太陽能和風能。據規劃,崇禮的奧運場館的供熱主要是通過建設 4到6 座 10 萬平方米級以上大型太陽能集中供熱站,以此實現奧運場館所有建築採用可再生能源供熱。

其實在籌辦冬奧會之前,崇禮和大多數北方地區一樣,建築內部的供熱仍是以煤為主。主城區採用大型燃煤鍋爐進行集中供熱,郊區、農村則多採用小型煤爐。在冬奧會東風的助力下,河北供暖能源轉型已經是初見成效。2018年,崇禮主城區「電供暖」完成了21萬平方米的改造。到2020年,張家口市縣主城區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積將達1600萬平方米以上,到2030年達9000萬平方米以上。這為我國北方採暖向清潔能源轉型提供了實踐支持。

為何要辦低碳奧運?

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一個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問題。2018年10月,

IPCC1.5ºC報告

強調為了避免不可逆的影響,全球要在2030年之前把升溫控制在工業革命後的1.5攝氏度以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儘快實現低碳轉型。

能源是全球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領域之一。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的計算,在2004年,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佔2004年單中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56.6%。雖然化石能源如煤電和天然氣發電在碳收集、捕捉和利用(CCUS)方面技術進步很快,但成本高、尚不能大規模商業化使用的問題仍未解決。而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環節的碳排放幾乎為零。根據IPCC1.5ºC報告的要求,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電的比例需要提高到70%-85%。這就要求我們在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朝著可再生能源轉型——而奧運會的轉型具有引導和象徵意義。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盛會之一,奧運會的籌辦意味著超大規模的資源調度。在全球減緩氣候變化的進程中,奧運會籌辦方往往會面對各種爭議和壓力,低碳、可持續的舉辦模式對於延續這一全球體育盛會意義重大。奧林匹克國際組委會也提出了《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改革提案,其中「可持續發展」就是其三大改革主題之一。

於東道國而言,低碳奧運會不僅能夠體現國家進行低碳轉型的決心和實踐,也能夠加快舉辦地的能源轉型、形成低碳發展新契機。以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為例,北京通過提高機動車排放標準、改造燃煤鍋爐、建成了北京首座風力發電場——官廳風電場等綜合措施,改善了北京的環境質量,並且其相關經驗逐步推廣到其他地區。而此次冬奧會,又將是一個推動北京、張家口,乃至京津冀綠色轉型的好機會。

再以合辦城市張家口所在的河北省為例,此次冬奧會的舉辦已經有力地推動了張家口市、乃至整個河北省加快能源轉型。從2010年到2018年的八年間,河北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年均增速為82.3%,其中風力發電增速為82%,光伏發電的增速為230.2%。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的設立是我國首次將可再生能源應用示範提升到跨區域協調的示範級別,也是可再生能源應用首次實現社會經濟領域全覆蓋。

事實上,不僅是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世界各項重大賽事均在朝著可持續的方向轉變。

日本官方於2018年6月宣布,在即將到來的2020東京夏季奧運會中,所有的比賽場館電力均採用可再生能源供電。不僅如此,東京奧運會表示所需物品99%由租賃完成,並承諾塑料回收率達到65%。東京奧運會將從廢棄的電子產品中提取金銀銅,由此來製作奧運會的5000枚獎牌。

世界盃也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重大改變。據卡達官方組委會宣布,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八個場館中,有五個場館會採用先進的太陽能系統降溫。卡達政府承諾,在世界盃期間,有20%的電力會來自於光伏。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太陽能熱利用技術設備,還是光伏電池組,卡達均採用了可拆卸的模塊化設計,世界盃閉幕後便可遷移到其他氣候炎熱地區使用。因此,卡達世界盃將使其他具有類似氣候問題的國家受益。

雖然可再生能源自問世開始就一直面臨著各種質疑,但是目前形勢之下,它依舊是最理想的選擇之一。「更快,更高,更強」也是我們對於可再生能源的期許:更快的發展速度,更高的利用佔比,更強的適應能力。2022北京冬奧會將成為中國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催化劑,在技術革新,設施完善,制度改進方面都將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作者蔡靜雯、徐婧寒為能源領域觀察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2020至2025年的分析和預測
    我們的新月度新增裝機容量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新增裝機容量已經超過了之前的預期,其中歐洲、美國和中國的復甦速度更快。III. 歐洲和印度將在2021年引領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增長2021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將書寫近10%的新紀錄。兩個因素應該會推動這一加速,從而達到自2015年以來的最快增長。
  •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是如何形成的?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大家都知道,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在現代工業發展過程中更是離不開它。石油提供的巨大的能量促使工業的迅速發展,可以說,哪個國家擁有石油多,哪個國家工業發展就更快。那你知道石油在地球上是如何形成的嗎?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 可再生能源分析和預測(2019~2024)
    歐盟和美國佔預測上調幅度的一半。之所以對歐盟市場發展持更加樂觀的態度,是因為其成員國為了滿足可再生能源目標,增加了可再生能源計劃招標量,並加快了分布式光伏增長。美國的風電和光伏發電開發人員正急於在聯邦稅收優惠到期之前完成項目,同時,企業購電協議和州級政策也為增長做出了貢獻。
  • 可再生能源替代煤電?專家:還是互補更靠譜一點
    可以預見,如果實施市場化的調度機制,煤電將在大部分時間成為邊際機組,可再生能源進入市場,會將邊際煤電推出市場,從而二者構成「頭對頭、腳對腳」的直接競爭關係。歐洲與美國的案例可以提供這方面充分的證明。在2012-2016年的5年間,英國的煤電比重下降了35%,排放下降了一半。
  • 「水立方」向「冰立方」華麗轉身,北京冬奧的腳步更近了
    此次峰會由北京冬奧組委等單位指導,北京冬奧會官方服務贊助商北奧集團聯合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共同舉辦。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等領導出席峰會,來自相關政府部門、研究機構、文體行業、媒體智庫的代表200餘人參加會議。
  • 非水可再生能源佔比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新能源如何「贏」在平價時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多位新能源企業高管認為,在可再生能源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後,更應該注重強化和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真正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先發、滿發。日前,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發布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狀況進行了全面梳理。
  • 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這是一個巨大的數量,但是什麼使可再生能源成為如此受歡迎的選擇?在本文中,我們將著眼於可再生能源的整體利弊來解決這個問題。可再生能源的優點讓我們從可再生能源的許多不同優勢開始。1.可再生能源對環境更有利與使用化石燃料相比,使用可再生能源為環境發電要好得多。當我們燃燒化石燃料時,它們會將有害的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中。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
    11月10日,IEA發布《可再生能源2020》報告稱,可再生能源行業已經迅速適應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儘管全球今年能源需求將下降5%,但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仍將增加近7%,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達200吉瓦,佔全球總新增裝機容量的近90%。
  • 可再生能源與核能之間的鬥爭正在升溫
    來自蘇塞克斯大學的研究小組在某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是相互排斥的,為了推進世界減排議程,需要避免使用核能,轉而使用太陽能和風能。根據蘇塞克斯大學的一份新聞稿,這項研究使用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表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往往表現出相互排斥的鎖定和路徑依賴性」。基本上,核能是有害的,因為它排擠了可再生能源,使其競爭力下降。
  • Fleischer:我們並不認為核能是一個可再生能源
    大家看一下這個初次能源的使用,核電站到了11%,整個能源消耗,如果光看電力的話,我們在德國20%的電力是來自於核電,看上去不太多,剛才也說到了法國,法國佔到了80%。前面的發言人也說了,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能,但是在德國我們不是這麼認為,我們並不認為核能是一個可再生能源,我們是把它單獨列出來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風力、水、生物質能。
  • 「繼承」與「創新」成為冬奧組委關鍵詞,這五年,「冬奧人」是這樣...
    從2015年12月15日成立至今,北京冬奧組委一直在緊張有序、紮實高效地推進著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各項籌辦工作。這5年來進行的工作、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無法一一盡數,記者走訪了幾位在北京冬奧組委工作的冬奧人,由他們來為您講述籌辦中的故事和心路歷程。
  • 冬奧首架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航
    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周音)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下稱「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5日正式首航北京至成都;2022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倒計時500天系列活動拉開序幕。陶冉 攝此架彩繪飛機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攜手國航設計噴塗的首架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主題彩繪飛機。
  • 意法半導體工業峰會:瞄準更精準、更高能效、更強通信
    2020年工業峰會依然聚焦電機控制、電力能源、自動化三大應用領域。ST不僅想要展示產品和解決方案,還想要揭示決定創新方向的工業趨勢。本次活動將讓觀眾見證我們在推進更精準、更高能效、更強通信方面的最新動作。
  • 冬奧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完成首航
    500天,為了迎接冬奧會籌辦進程中這一重要時間節點,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首架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於9月5日上午在首都國際機場正式亮相併飛往成都完成首航。「冬奧冰雪號」是北京冬奧組委攜手航空客運服務合作夥伴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航」)設計噴塗的首架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的名字源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首字。飛機機身彩繪採用AB面設計,左側噴塗著兩個可愛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右側寫有「BEIJING2022」字樣,突出了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時間和舉辦地。
  • 冬奧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次亮相杭城
    9月14日下午13點45分,杭州小雨綿綿,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落地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該飛機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攜手航空客運服務合作夥伴國航設計噴塗的首架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主題彩繪飛機,這也是它首次亮相杭城,機型為波音737-800。
  •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前景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導,「可再生能源來源於自然,並具有持續不斷的屬性,它有很多種形式,比如直接來自太陽或地球內部產生的熱能。根據剛才的定義,可再生能源還包括來自太陽、風、海洋、水力資源、生物、地熱產生的電力和熱能,還有來自可再生資源的生物燃料和氫氣。」
  • 可再生能源佔比不足15%!全球能源供應失衡,如何破解關鍵看
    據統計,2018年,我們全國的火力發電機組平均工作時間不到一半,也就是說,火電機組有49.8%的時間在工作,剩下一半的時間不在工作。反過來,我們得出一個結論:現在我們的能源總量已經夠用了。 當今,我國解決了能源供應問題以後,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呢? 第一個是能源的安全。
  • 國航冬奧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亮相大連
    9月24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平穩降落在大連國際機場,正式亮相大連。為迎接「冬奧冰雪號」首飛大連,大連民航專門安排了「過水門」儀式,向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致以民航界最高禮遇的祝福。
  • 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次亮相廣州
    央廣網廣州9月7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張菁)9月7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以下簡稱「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亮相廣州。這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京冬奧組委」)攜手航空客運服務合作夥伴國航設計噴塗的首架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主題彩繪飛機。
  • 別具一格 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次亮相杭城
    9月14日13時50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簡稱「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次亮相杭城。該飛機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簡稱「北京冬奧組委」)攜手航空客運服務合作夥伴國航設計噴塗的首架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主題彩繪飛機,機型為波音73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