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網
原標題:子公司曝欠薪數月 協信集團旗下多利農莊陷「無貨可售」窘境
特約撰稿 張爍 本報記者 張玉 上海報導
日前,協信集團控股公司旗下有機蔬菜品牌「多利農莊」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由於總部公司協信集團已欠薪、欠貸數月,員工無法進行正常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告很快被刪除,「多利農莊」也隨即在澄清聲明中稱其正在積極與股東各方協調解決運營困難問題。
就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多次撥打多利農莊的客服電話確認澄清聲明中所稱的運營困難問題,對方線路一直處於忙碌狀態。就「多利農莊」的微商城和天貓、京東官方店鋪無貨可售的問題,「多利農莊」線上商城客服給出的回答是年後會陸續上新。
而協信公共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回應本報記者採訪表示,不是很清楚「多利農莊」澄清文件中提到的「暫時性困難」。
對於外界關心的「多利農莊」的實際運營情況,該負責人表示,是「多利農莊」自己的運營安排,協信集團僅是股東方,其作為協信控股方的人員,對他們具體的經營情況並不是很清楚。關於協信方目前與「多利農莊」的溝通協調進展情況,其稱,一如前述澄清聲明所述,協信方已經給予比較大的支持了。
重金投資「農業板塊」
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10月,協信通過其控股公司上海協信小鎮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入股成為有機蔬菜品牌「多利農莊」的第一大股東,協信董事長吳旭也同時取代創始人張同貴成為「多利農莊」新的掌舵人。
協信董事長吳旭2018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稱:「在多利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協信會不遺餘力地將多利農莊做成振興鄉村戰略的標杆。」
據悉,在協信入股「多利農莊」之前,「多利農莊」在成都的一個規劃佔地面積2萬畝,計劃總投資150億元的多利有機小鎮項目已經成形。外界曾根據協信入股的時間評價這一樁生意做得頗精明。
通過梳理協信入股「多利農莊」後發布的重大投資信息,《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多利農莊」近兩年達成的田園綜合體類項目總投資額超過200億元,涉及的總規劃佔地面積超過1.5萬畝。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協信轉型的一個重要載體,多利農莊目前處於從有機蔬菜品牌向田園綜合體綜合運營商轉型的過程中,其投資建設的若干個綜合體項目尚處於探索完善期,模式造血能力有待市場考驗。此事件一出,協信作為其最大的股東方能否儘快解決其運營困難問題,值得關注。
截至記者發稿,「多利農莊」官方微商城及其天貓、京東官方店鋪依舊空空如也。2月1日,「多利農莊」發布公告稱,為應對疫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的流動,多利全國會員配送服務將延遲至2月12日恢復。
主業承壓
遭子公司快速刪除公告「揭露」的背後,協信集團自身財務狀況也引發關注。
2019年5月,據《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宣布以股權和貸款方式投資55億元人民幣收購中國房地產企業重慶協信遠創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信遠創」)約24%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此舉曾一度被業內人士解讀為滿足協信的資金訴求。
2014年,協信遠創憑藉著百億銷售額首次擠進了全國50強。不過,回顧近兩年協信地產業務的發展,其銷售額增速放緩,全國排名下滑明顯。克而瑞數據顯示,協信遠創2018年全口徑銷售金額272.5億元,排名88,2019年全口徑銷售額為220.2億元,排名108,跌出了全國百強榜。此時,昔日與協信同居渝系前三甲的房企龍湖、金科的全口徑銷售額已達千億元規模。
在債權市場,協信遠創2018年度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91.4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9.34%,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29.58億元。協信遠創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38.1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9.04%,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為122.62億元。
對比2016、2017年度報告中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數據:46.07億元、95.65億元,近兩年,協信遠創的短期還款額有所上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協信農業板塊業務的不斷擴張和多元化轉型程度的加深,其主業面臨的支撐壓力也將不斷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