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順手帶走螢火蟲,變樣的「到此一遊」

2020-12-05 人民網

原標題:順手帶走螢火蟲,變樣的「到此一遊」

  地處沿海發達地區的杭州,近年來可以觀賞到螢火蟲的地方已越來越稀少。前段時間一位風光大師分享了一組螢火蟲照片,攝於地處偏遠的新西湖十景之一的雲棲竹徑,此事被媒體報導後,成群的市民上山抓捕螢火蟲,有些人被保安勸阻後還是很不甘心,覺得自己大老遠跑來,「怎麼也要抓了一隻帶回去」。有時,一個晚上就有幾百隻被抓走了,所以這幾天螢火蟲明顯變得少了。

  近年來,關於濫捕螢火蟲以致絕跡的新聞屢見不鮮,輿論對這種行徑的討伐也不絕於耳。據報導,僅2016年全國就有600萬隻螢火蟲被販賣。原以為我們杭州市民的素質還是相當不錯的,但這一次,還是有些讓人失望了。

  長期以來我國對螢火蟲的研究非常滯後,以致直到今天,我們對全國螢火蟲的種類和數量都沒能掌握。而公眾對螢火蟲的認識就更加不足,在新聞的跟帖處,可以看到,一些人甚至誤認為它是害蟲。其實螢火蟲是農業益蟲,它會捕食危害莊稼和漁業的蝸牛和一些小動物。另外一方面,螢火蟲還是一種生態環境指標昆蟲,有螢火蟲生活的地方,才是我們人類適合居住的。這是我們要保護它的根本目的。另外,螢火蟲發光是因為它要求偶交配了,這個時間段成蟲一般就是7天到半個月,之後,它便會死掉。所以,把正在閃閃發光的螢火蟲捕回家裡,實際上是把它最關鍵的繁衍後代的時間錯過了,這麼一來,它就沒有下一代了。

  有些人為什麼要捕獵螢火蟲?除了對螢火蟲認識不足之外,這種到了地方就要順手撈幾個螢火蟲回去的心理,其實和之前大家口誅筆伐的「到此一遊標記地球」的心理如出一轍。雖然,在媒體輿論的反覆勸說下,到此一遊亂刻亂畫的壞習慣得到了很大的制止,但是,其背後的心理根源還是沒有被清除乾淨。「怎麼也要抓了一隻帶回去」與到此一遊亂刻亂畫,兩者背後的共同心理基礎就是:只圖自己的開心,而毫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會給自然、公共環境帶來什麼樣的不良影響。

  為了保護螢火蟲這些美麗的小精靈,7月20日錢江管理處專門成立了一支夜護精靈小分隊。但是我覺得,真正要保護好螢火蟲,最重要的是消滅心底的那種自私。讓螢火蟲在雲棲竹徑快樂地繁衍下去給更多人觀賞,總比濫捕回家讓它只給你一個人提供一天的觀賞有意義,沒有螢火蟲的夏天不值得喜悅。希望去雲棲竹徑遊覽的人們,不要為了得到類似「到此一遊標記地球」的一時快感,而對螢火蟲趕盡殺絕。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

相關焦點

  • -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鶯 8月3日,農曆六月十四,這一天晚上好幾個攝友都沒有接好攝小助手的電話,後來群裡噼裡啪啦出了不少月亮。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 錢江晚報 數字報紙
    昨天下午,錢江晚報記者聯繫了廠家——金華辦事處一位姓鄭的負責人。  鄭先生說,他在公司裡幹了四五年,而且在多個城市呆過,這樣的事情,還是頭一次碰到。他說,飲用注意事項,瓶子上都寫著:「開啟後請務必即時飲用,4~6℃冷藏條件下24小時內飲畢。本品營養豐富,如保存不當,可能導致容器膨脹破裂及瓶蓋迸飛,請務必注意。」
  • 杭州螢火蟲放飛活動不見蟲 負責人被警方帶走
    調查  氣溫太低,螢火蟲飛不出來  而在景點的沙灘區,也就是前天晚上放飛螢火蟲的場地,已經恢復了平靜。只有兩個用於放飛螢火蟲的透明塑料桶和桶裡稀落的螢火蟲屍體,還能印證前天晚上的那場「鬧劇」。  「這個活動關注度很高,活動當天晚上7點半時,售票口還排滿了想買票的遊客。」
  • 新民晚報數字報-螢火蟲
    讀至此,心中不禁悽然,想:發光微弱的螢火蟲,也太弱小太平凡了,平凡得幾至平常。在這個世界上,平常而又弱小的生命,命運真是莫測的。  然而,螢火蟲卻是具有獨致之美的。  螢火蟲能夠發光就是非常奇特且神妙的事。雄雌螢火蟲都能發光,而雌蟲的光度稍微弱一些。螢火蟲的發光器在腹部第六七節的腹面,這腹面在白天看去是灰白色的,只有在黑夜才能讓人看到發光。何以能發光?
  • 驢友拍螢火蟲美圖引來上千觀光客 大肆抓捕死大半
    目測,最少也有幾萬隻螢火蟲。」隨後,這張美輪美奐的照片被命名為「和星星的約會」,發布在了微信上。  初春的天氣,能夠觀賞到大片的螢火蟲,照片經過網絡傳播,立馬吸引了無數的網友。很快,大量的市民蜂擁而至,不僅破壞了其棲息地,甚至有人開始大肆抓捕螢火蟲。  於是,一場麗水全城發動的「螢火蟲生態保衛戰」打響了。
  • 到此一遊丨繁星點點,邂逅打著「燈籠」的藍光螢火蟲
    時間: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地點:澳大利亞春溪國家公園亮點: 藍光螢火蟲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是前往澳大利亞春溪國家公園觀看螢火蟲的最佳時間。那裡居住著一群稀有的藍光螢火蟲,散發的藍綠色光芒與眾不同,如同滿天繁星,充滿了浪漫和神秘。公園中自然橋附近的螢火蟲洞是它們的聚集地。據介紹,這種藍光螢火蟲喜歡簇擁在一起,在昏暗的環境中,猶如藍綠色的火焰。你可以預約導遊,這些專業人士會帶你穿越神奇的螢火蟲洞——這裡棲息著數千隻螢火蟲,洞壁都閃耀著藍綠色的光芒。
  • 黃龍、良渚新開兩條機場大巴線,中間還有停靠站 -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孫燕 通訊員 嚴全盛來去蕭山機場,又添兩條新的機場巴士線路——杭州黃龍旅遊集散中心、良渚永旺夢樂城出發往返蕭山機場班線。據了解,接下來,杭州長運還將開通兩條酒店機場線,一條為錢江新城到機場的,另一條為西溪溼地(悅榕莊附近)到機場的,至今,杭州的東南西北中幾乎都有了機場大巴線,出行更加方便。
  • 專家稱螢火蟲被盲目放飛死亡率達100%
    番禺一景區舉辦螢火蟲展遭質疑  ■番禺蓮花水鄉放飛數萬隻螢火蟲,遭環保組織抵制  ■專家告誡:盲目放飛,螢火蟲死亡率高達100%  9月4日,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的蓮花水鄉舉辦了一場為期三天的螢火蟲文化節,據主辦方稱,放飛的螢火蟲達數萬隻
  • 到此一遊|走進動物世界,看藍光螢火蟲、餵彩虹鸚鵡
    地點:布裡斯班亮點:藍光螢火蟲、彩虹鸚鵡布裡斯班是澳大利亞的一座海濱城市,毗鄰黃金海岸,有很多風光秀麗的自然景區。黃金海岸距布裡斯班僅一小時車程,這裡的春之泉國家公園擁有眾多自然奇觀,也是澳大利亞為數不多可以觀賞藍光螢火蟲的地方之一。在自然橋拱洞裡,孕育著數以萬計的藍光螢火蟲,如同滿天繁星。此外,這裡的可倫賓野生動物園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據說最初是為了防止彩虹鸚鵡對花卉植物造成破壞而建,如今已經成為野生動物的天然庇護所。
  • 看到螢火蟲一閃一閃 感覺自己像飛在太空
    記者 劉雲 通訊員 王潔 沈丹莉 這個暑假,本報和錢江管理處一起推出了暑假親子自然課,一共四次活動。前面三次,我們請大家去虎跑公園玩水,去雲棲竹徑聽千年古樹的「心跳」,還夜爬六和塔尋找「寶藏」。最後一堂課,是這個夏天的「壓軸版」,我們請小朋友去江洋畈公園,一起過「螢火蟲之夜」。
  • 錢江晚報:生物共振波治過敏,為何能忽悠這麼久
    比如,錢江晚報近日報導,浙江有個男子,一晚上連吃54根棒冰,他竟不知道這樣會導致腎臟急性衰竭乃至喪命。還有一戶人家更奇葩,一個晚上竟然在房間裡點了20盤蚊香,結果差點一家五口都和蚊子同歸於盡了。至於深信那些什麼查基因能夠預測癌症,看指甲的紅白分布能判斷五臟六腑有啥毛病的荒唐事,更是不勝枚舉。這說明如今一些人的科學素養仍不容樂觀。
  • 到此一遊・尾班車周日開出
    到此一遊主題企劃,將於本周日結束,而在閉幕前,突然想再來一次詳細介紹,跟一些沒能來的朋友分享一下,也看看有沒有要趕尾班車的乘客。
  • 夏天還沒見過螢火蟲?離杭州不遠,這些超美的地方讓你看個夠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葉晨你的童年印象之中,每到夏天的夜晚,有沒有一種美麗的黃色的小精靈,在草地中發出美麗的螢光,裝飾著原本平淡的黑夜?現在夏天已進入末尾,也是觀賞螢火蟲的極好時間。所以今天錢報記者就為你私家推薦,江浙滬觀賞螢火蟲的6個好去處!
  • 浪漫被販售螢火蟲瀕臨滅絕 青浦螢火蟲減量三分之二
    觀測志願者們尋找螢火蟲足跡    今年上海或難現「夜光流螢」勝景  據《新聞晚報》報導,「螢火蟲螢火蟲漫天飛,夏夜裡夏夜裡風輕吹……」千百年來,螢火蟲作為一種特殊的昆蟲古時文人吟詩作對常以螢火蟲為題材,現代都市人則將其視為浪漫、愛情的象徵。  近年來,螢火蟲的棲息環境受到嚴重威脅,「夜光流螢」的曼妙夜景也逐漸成為一種回憶。「今年螢火蟲首出日,數量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二。」經過半個多月的觀測,野保志願者遺憾地得出這樣的結論。專家表示,只有將城市生態慢慢修復,螢火蟲才有可能真正回歸。
  • 杭州二年級小朋友的日記:霧霾帶走了我們的笑容
    杭州二年級小朋友的日記:霧霾帶走了我們的笑容 段羅君、孫燕/錢江晚報 2016-01-05 12:21 來源:澎湃新聞
  • 上萬隻螢火蟲漫天飛舞有多神奇?重慶大學城螢火谷下周開放
    螢火蟲那金色的光斑,撲閃的透明翅膀,撥動著我們的童心。今夏,漫天飛舞、點點星光的螢火蟲將重現沙坪垻。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沙坪垻區獲悉,位於大學城片區的豐文街道三河村的螢火谷文創農場7月26日將正式開放,這裡將為市民在「山溝溝」裡點亮一片「星光」。
  • 在杭州錢江陵園,為「生命晶石」量身定做的「藏晶苑」正式啟用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楊茜4月1日,杭州錢江陵園專門為「生命晶石」量身定做的「藏晶苑」正式啟用。
  • 揚大學生飼養螢火蟲 七夕前放歸大自然
    雪娟 攝   每年盛夏,曾多如繁星、成為多少人童年記憶的螢火蟲漸漸消失。如今,螢光點點的浪漫即使在晴朗的夜晚也是難覓蹤跡。這個暑假,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的學生,親手飼養了一批螢火蟲,並在七夕前夕放歸大自然。   通訊員 李雪娟 掌麗媛 揚子晚報記者 陳詠   據悉,這批螢火蟲被飼養在揚大園植學院的養蟲室,由研究生毛念負責。
  • 夏日裡的漫天「星火」 重慶建首個螢火蟲農場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聽著這熟悉的兒歌,大家都會想起可愛的小精靈——螢火蟲。螢火蟲那金色的光斑,撲閃的透明翅膀,撥動著我們的童心。今夏,漫天飛舞、點點星光的螢火蟲將重現沙坪垻。   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沙坪垻區獲悉,位於大學城片區的豐文街道三河村的螢火谷文創農場7月27日將正式開放,這裡將為市民在「山溝溝」裡點亮一片「星光」。
  • 青神:打造「螢光經濟」 對話世界頂尖螢火蟲專家
    會上,付新華詳細闡述了如何「從零到有」建立螢火蟲生態保護體系,並針對青神縣的螢火蟲資源保護、文化旅遊、生態修復、鄉村振興、科普教育等內容提出了專業化、系統化的發展思路。並結合韓國茂朱郡、日本螢火蟲祭、浙江省等國內外螢火蟲保護的例子,解釋以繁育技術、景觀打造技術、科研及科普三大支撐點所構築的螢火蟲文化旅遊產業體系,指出螢火蟲資源開發應始終秉持保護為主、商業為輔,才能二者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