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錢江陵園,為「生命晶石」量身定做的「藏晶苑」正式啟用

2020-12-06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楊茜

4月1日,杭州錢江陵園專門為「生命晶石」量身定做的「藏晶苑」正式啟用。

自2017年,生命晶石進入杭州以來,已有54戶家庭,選擇了生命晶石。

「藏晶苑」佔地1.4平方米,採用多層次、立體化的格位排列設計,在一個通透空靈的單體建築內,排列著240個生命晶石格位,單個格位佔地面積僅為0.0058平方米,創下浙江骨灰安葬佔地面積最小記錄,與傳統骨灰安葬的佔地面積相比,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藏晶苑」高度節約集約使用土地,通過「網際網路+」、專屬APP、資料庫等技術,將逝者生平的音容笑貌通過語音、照片、視頻等再現在親屬眼前,改變了傳統祭掃,讓祭掃成為傳承良好家風、弘揚家庭美德的方式;實現了遠程祭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在外務工、海外僑胞等遠在他鄉的親人,因時間、地域等原因,無法親臨現場祭掃的思念之情;實現了預約祭掃和錯峰祭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清明、冬至等因集中祭掃造成的擁堵。

相關焦點

  • 上海一墓園將建「藏晶苑」,生命晶石可免費存放20年
    上海一墓園將建「藏晶苑」,生命晶石可免費存放20年。生命晶石由逝者骨灰經過二次高溫燃燒後形成。根據計劃,「藏晶苑」佔地60平方米,可存放8000具遺體的生命晶石。「藏晶苑」將於今年下半年建成,並在祈圓節(農曆十月初十)當天,舉行首批生命晶石集體存放儀式。
  • 國內首個生命晶石存放項目奠基
    3月30日,「藏晶苑」微佔地大型公益存放項目在浦東匯龍園陵園奠基,據介紹,這是國內第一個生命晶石存放項目,是生命晶石進墓園的新嘗試,也是上海殯葬改革的又一次新舉措。  生命晶石在上海已經進入了推廣階段,通過高溫高壓,骨灰被細化成粉末狀,再經熔融高壓、冷卻凝結為晶石狀圓珠。「藏晶苑」便專門為這些晶石提供安放所在。
  • 杭州首例家庭嘗試「生命晶石」
    &nbsp&nbsp&nbsp&nbsp3月28日中午,錢江陵園裡,一襲黑衣的張女士將捧在手心裡的那隻透明罐子小心翼翼地放進壁穴中,閉上眼,默默說了一句:「祝願媽媽在新房子裡住得好。」&nbsp&nbsp&nbsp&nbsp罐子裡,是她母親骨灰做成的生命晶石,這也是杭州市第一例生命晶石。
  • 浙江推「生命晶石」新型生態葬 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王題題 攝   中新網杭州3月30日電 (王題題)在浙江杭州的錢江陵園內,瀰漫著淡淡的憂傷,十餘位民眾齊聚於此,他們跟隨著禮儀師,分別前往壁葬區和花壇葬區,送別至親最後一程。未曾想,這竟是節地生態安葬儀式現場中的一幕。
  • 上海安善用生命晶石助力蘇州綠色殯葬 把現代科技思維融入傳統殯葬...
    把現代科技思維帶入古老行業,用生命晶石科技助力綠色節地殯葬發展  把逝去親人的骨灰製成生命晶石,放在家裡或是帶著它遠行,究竟多少民眾有這樣的需求?  4年前,陳捷自己有了這樣的需求。「爺爺奶奶過世後,骨灰葬在了上海一家陵園裡,而我和父母常年居住在澳大利亞。
  • 合肥一陵園將逝者骨灰製成生命晶石 一成年人骨灰可做成三四百顆
    近日,合肥一陵園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合肥市民可以將離世親人的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隨後引發網友關注。9月22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該陵園獲悉,除了將部分骨灰製作成項鍊、戒指以外,也可將全部骨灰製作成一個工藝品,擺放在家中;一個成年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大概有三四百粒。
  • 90後女孩用「生命晶石」讓生命文化璀璨發光
    經歷多了,自己也了解到各種家庭製作『生命晶石』幕後的故事。」王玉婷說。  有一次,王玉婷接待了一對年近六旬的老夫婦,為年僅26歲病逝的兒子製作「生命晶石」。老人說,他們中年得子,異常疼愛。兒子15歲那年被確診為肝癌。手術後,癌細胞擴散導致癱瘓,後來病逝。兩位老人在殯儀館看到「生命晶石」宣傳片,前來諮詢王玉婷。
  • 親人骨灰化作「生命晶石」隨身佩戴 你接受麼?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9月17日從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獲悉,該陵園在合肥市首次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什麼是生命晶石?昨天,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通過藝術化的設計載體,成為對最珍愛家人的情感寄託。
  • 親人骨灰化作「生命晶石」隨身佩戴 合肥首次推出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9月17日從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獲悉,該陵園在合肥市首次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什麼是生命晶石?昨天,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通過藝術化的設計載體,成為對最珍愛家人的情感寄託。
  • 「生命晶石」服務落地合肥
    本報訊 「生命晶石,讓生命能夠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讓我覺得,父親依然在身邊陪伴著我。」近日,劉女士將其父親的一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這也是合肥首推的「生命晶石」服務。 劉女士在外地居住,每年只有清明能夠回合肥祭祀親人,這一直是她心中的遺憾。
  • 親人骨灰製成生命晶石 合肥一陵園推新型服務
    本報訊(記者  張夕)近日,合肥一陵園推出一項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合肥市民可以將離世親人的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此事引發網友關注。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該陵園獲悉,除了將部分骨灰製作成項鍊、戒指以外,也可將全部骨灰製成工藝品;該項服務推出半個月,陵園已與多位客戶籤訂製作協議。    近日,一則「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隨身佩戴」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
  • 親人的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隨身佩戴,你怎麼看?
    新華社杭州3月28日新媒體專電 題:從未遠離!親人的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隨身佩戴,你怎麼看?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俞菀 馬劍  2017年清明節前夕,浙江推出一種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甚至可做成首飾佩戴上身。在網友中間,這種「舶來」的創新殯葬手段與「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產生了強烈碰撞。
  • 李美妍出席活動 量身定做「生命之花」弘揚大愛
    >李美妍出席活動   搜狐娛樂訊 近日,書法家兼演員李美妍出席由「優家薈」主辦的主題為葉明子攜手「生命之花」精英聚會活動。當天李美妍通過了解「生命之花」的奧秘後,當場創作了一幅獨一無二的畫作,共同弘揚「大愛與祥和」的精神。  「量身定做生命之花」  近日,書法家兼演員李美妍出席了葉明子攜手「生命之花」的精英聚會。活動當天,雲集各界精英智者,共同傾聽與探討「生命之花」的奧秘,並當場創作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之花」畫作。
  • 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新型生態葬走進昆明
    11日,記者在昆明晉龍如意園「傳遞人文情懷.綻放生命華彩」冬至文化月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看到了這種用骨灰製成的「生命晶石」。據悉,昆明晉龍如意園在我省首家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這也是推進殯葬改革,倡導節地、綠色、生態和環保的生態安葬又一重要舉措。
  •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吃貨」們有口福 端午粽量身定做
    這個端午節,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大熊貓、馬來貘、狒狒等「小吃貨」有口福了,飼養員為他們定製了美味的粽子大餐。粽葉、竹筍、窩窩頭、水果……飼養員一大早就開始忙活。為了給動物們製作與眾不同的粽子,從清洗、加工食材,到製作各種口味的粽子內餡,再到使用箬葉裹出粽子形狀,最後一隻只綑紮結實,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用心。
  • 親人骨灰制「生命晶石」隨身攜帶 過半網友不接受
    如果將親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隨身攜帶,你會嘗試嗎?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殯葬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推廣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並通過媒體等平臺,向社會推廣,徵集5名免費體驗者(暫限定為杭州戶籍的已故者)。那麼,生命晶石是如何實現讓親人隨身攜帶的呢?記者專門作了採訪。
  • 親人骨灰可隨身攜帶 將骨灰做成生命晶石你接受嗎?
    如果將親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隨身攜帶,你會嘗試嗎?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殯葬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推廣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並通過媒體等平臺,向社會推廣,徵集5名免費體驗者(暫限定為杭州戶籍的已故者)。那麼,生命晶石是如何實現讓親人隨身攜帶的呢?記者專門作了採訪。
  • 2萬份生命晶石訂單背後的人間悲歡:有淚目有無奈
    生命晶石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21日報導:王蓉至今還記得,2017年10月份,她接到了一通諮詢電話。來電者自稱是林先生,2017年杭州某高檔小區「保姆縱火案」中的遇難者家屬。他在電話那頭說,聽說有關生命晶石的新聞報導後,想將妻子與三位子女的遺體製作成晶石,隨身攜帶。王蓉心裡咯噔一下,這不就是前些天在新聞中看到的那位父親嗎?追悼會那天,王蓉趕大早來到杭州,那天的天空很灰,還飄著淅淅瀝瀝的雨點。當王蓉站在林爸爸面前自我介紹時,發現他整個人游離恍惚,完全聽不見自己在說什麼。隨著家屬來到火化間等候現場取灰,當天氣溫有18℃左右,可現場所有人的心都透著悲涼。
  • 兩萬餘份生命晶石「訂單」背後的人間悲歡:有淚目有無奈
    來電者自稱是林先生,2017年杭州某高檔小區「保姆縱火案」中的遇難者家屬。他在電話那頭說,聽說有關生命晶石的新聞報導後,想將妻子與三位子女的遺體製作成晶石,隨身攜帶。王蓉心裡咯噔一下,這不就是前些天在新聞中看到的那位父親嗎?  追悼會那天,王蓉趕大早來到杭州,那天的天空很灰,還飄著淅淅瀝瀝的雨點。當王蓉站在林爸爸面前自我介紹時,發現他整個人游離恍惚,完全聽不見自己在說什麼。
  • 生命晶石—殯葬文化的新篇章
    回顧歷史在談生命晶石之前小編有必要先帶大家回顧一下中國殯葬歷史。02生命晶石的誕生進入21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節地環保已經成為殯葬改革的重點研究課題。生命晶石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應運而生。「生命晶石」是骨灰高溫熔融後自然冷卻形成的,其化學成分與骨灰基本相同。這種石質態的骨灰衍生品,定名為「晶石」。根據遺體體重、骨質密度的不同,產生的晶石數量也不同,在常規下,體重為75千克左右的成年男性可以熔煉的生命晶石數量在100-30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