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藏晶苑」微佔地大型公益存放項目在浦東匯龍園陵園奠基,據介紹,這是國內第一個生命晶石存放項目,是生命晶石進墓園的新嘗試,也是上海殯葬改革的又一次新舉措。
生命晶石在上海已經進入了推廣階段,通過高溫高壓,骨灰被細化成粉末狀,再經熔融高壓、冷卻凝結為晶石狀圓珠。「藏晶苑」便專門為這些晶石提供安放所在。據介紹,一個人身後所製成的晶石約有200多顆,可保存在僅有茶杯大小的格位裡,佔地面積約60平方米的藏晶苑,可嵌入格位4000個,能大大節約殯葬土地資源。
匯龍園「藏晶苑」將在今年冬至前後投入使用,屆時將推出專屬APP,把網際網路技術應用到祭掃環節,市民可實現預約祭掃和遠程祭掃,從而突破時空限制,為錯時祭掃、網絡祭掃提供了更多可能和空間。
記者了解到,浦東將逐步引入晶石製作設備,有意向的市民可諮詢浦東殯儀館。
除生命晶石之外,小型墓因其新穎藝術的外形和相對實惠的價格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青睞。在福壽園海港陵園,景觀與多種節地葬式組合的表達形式得到社會和市民的認可。花壇、草坪等既是風景,也是記憶。值得一提的是,小型墓突破了傳統墓型樣式,沒有墓碑,墓體也轉化為四葉草、蓮蓬、太湖石等多種造型,將墓園幻化為公園,簡單、樸實但又溫暖,每個墓平均佔地面積僅有A4紙大小,鑲嵌在鮮花綠草噴泉之中,與自然融為一體,清新而不失莊重。
據介紹,生態節地葬式多與綠色祭掃相呼應,花壇草坪等藝術葬區域,家屬將自覺採用花束、盆栽、緞帶等紀念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