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循環難在哪兒?教育部分析三大原因

2021-01-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教材浪費令人擔憂,近年來,屢屢見諸報端的關於教材循環使用的報導也引發關注。教材循環使用到底難在哪兒?今天上午,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作出分析,教材修訂更新、不能在書上做標記的要求與學生學習習慣不符、存放場地受限等原因限制教材循環工作的推進。

申繼亮說,我國從2008年春季建立了部分國家課程教材循環使用制度,採用每年僅補充三分之一新教材的具體辦法。在教材循環制度的實施後,教育部經調研發現,目前相關工作仍面臨著一些現實困難與有待改進之處。

首先,教材內容的修訂與更新是推行教材循環工作面臨的一個難點。由於目前的教材循環制度採用的是補充部分新教材、循環使用部分舊教材而非整體更換的辦法,教材的修訂就會造成一個班學生使用不同教材版本的問題。

其二,教材的循環使用要求學生不能在書上做標記,這就無法與學生的學習習慣相適應。最後,採用教材循環而非專設新教材的做法也可能使學生更加忽視目前已缺乏重視的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

此外,存放舊教材的學校場地問題、教材本身的質量問題也都制約著教材循環的進一步推行。

申繼亮還談到,疫情帶來的衛生問題也給教材循環帶來新挑戰。出於對衛生問題的考慮,許多家長寧可選擇購置新教材或複印教材,而不願採用學校發放的舊教材,「今後,我們將繼續收集各方面意見,進一步研究如何把先進理念和中國的現實有機結合起來,積極跟相關部委展開溝通,共同研究並提出下一步改進的措施和方案。」

相關焦點

  • 教師發現大學英語教材差錯多 實名舉報至教育部
    之後,他開始給大 學英語教材「找茬」,翻閱了近100本大學英語教材和相關書籍,發現問題的確不少。今年5月和9月,他的《大學英語教材質量分析報告》分別直諫國家教育部 和中紀委。  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回覆:已經將此質量分析報告下發相關出版社,正在起草十三五教材建設指導意見,規範「誰都能編教材」的現狀。
  • 教育部將進行職業院校教材質量抽檢 杜絕問題教材流入
    2021-01-04 14:30:07 來源: 半島官網 舉報   近日,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王揚南在教育部發布會上介紹了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教材建設有關情況
  • 教材浪費引關注,課本循環使用為何叫好不叫座?
    目前採取教材循環使用的科目主要包括音樂、美術、體育、健康、科學、信息技術等,原因之一在於這些科目不需要學生做課堂記錄,適合循環使用。廣州的研研是一名初中語文老師,據她介紹,每學期學校都會給所有學生發放新教材。「進入中學後課業難度加大,很多學生聽課時都會在課本上做標記,有些學生衛生習慣不好,就會導致課本『髒亂差』。」
  • 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電子版連結
    關於發布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電子版連結的通告根據《關於認真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學用書供應工作的通知》(國教材辦〔2020〕2號)要求,現將各中小學教材編寫出版單位提供的免費電子版教材連結統一予以公布。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指導學校根據需要做好下載使用工作。
  • STEM視角下的美國科學課程教材分析
    STEM視角下的美國科學課程教材分析 ——以FOSS K-5年級科學教材為例 2016年12月12日 10:28 來源:《中國電化教育》 作者:周鵬琴 徐唱 等 字號 內容摘要:我國科學教育發展應樹立正確的科學教育理念
  • 教育部:已將地動儀資料轉交教材委進行研究
    地動儀模型 資料圖片近日,復原後的張衡地動儀爭議四起,中小學教材中使用復原後的地動儀是否合適?前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業工作委員會將對中小學教材如何描述地動儀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研究。
  • 繁體字和珠算納入中小學教材?教育部已確定,網友:這才真正減負
    然而,有政協委員反其道而行之,建議在中小學教材內增加教學內容的提案。其中一項涉及中小學語文,內容為「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另一項是關於中小學數學,內容為「將珠算重新納入小學數學課程」。教育部還沒來得及做出回復,家長就直言不諱地吐槽:@子涵媽媽:這樣提案有什麼意義?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開始,中小學教材改版,事關所有中小學生
    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學校和體育運動學校教學的《2019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從目錄內容上看,義務教育用書改動不大,但高中課程用書有較大幅度變動。一、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 1、中小學義務教育的用書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課程,無論六/三制和五/四制,中小學國家課程必須使用本文件所附目錄中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學國家課程教學用書按教育部批准的方案執行。
  • 教育部: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教材管理制度體系基本形成
    在教育部今天召開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七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說。田慧生介紹,「十三五」以來,教材建設突出問題導向,建立健全教材規劃和管理制度,堅持建管結合、以管促建,基本形成全面覆蓋大中小學教材、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管理制度體系。「一是頒布實施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
  •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就《中小學生閱讀指導...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發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一、社會各界對學生閱讀指導十分關注,請介紹一下《指導目錄》出臺的背景。
  • 教育部:萬有引力常數G新成果編入教材建議,轉編寫出版單位
    教育部:萬有引力常數G新成果編入教材建議,轉編寫出版單位 澎湃新聞記者 程真 2019-09-04 08:42 來源:
  • 教育部課題|國外優秀本科數學教材評價研究——通往複分析世界的捷徑
    有關Banach代數的章節像一顆璀璨奪目的寶石;這部分結合了代數、分析與拓撲,同時也很好地解釋了這三個領域是如何互相作用的。Walter Rudin於1966年寫成本書,意在表明實分析與複分析應當一起學習,而不是把它們當成兩門課,同時希望更現代化地闡述它們。五十年過後,本書仍未過時。本書的前三分之一是關於測度與積分的。表述基於伴有σ代數的抽象空間上的測度。
  • 理學院「無機與分析化學」MOOC教材出版發行
    由理學院化學學科和玲教授和李銀環副教授負責編寫的在線開放課程配套MOOC教材——「無機與分析化學」,日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目前國內首部化學類MOOC教材。 教材採用寬闊的留白將教材內容與「無機與分析化學MOOC」的教學資源緊密相連,極大延伸了讀者的學習空間,可以對課程學習進行補充,實現本校教師的教學特色與「MOOC」優質資源的有機融合,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 電功率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電功率是重要的電學概念,且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就要求我們要具備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知識內容來看,電功率部分概念多(電功率、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等)、公式多(計算公式P=UI=W/t,推導公式P=I2R=U2/R等)、計算量大、綜合性強(如解題時要求靈活地應用串、並聯電路中的電流、電壓關係及功率分配特點等),因此本部分可以認為是整個初中物理中最難的一章。
  • 課綱微調 臺「教育部」:不同觀點寫入教材
    (甘嘉雯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7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公立武陵高中30日舉行語文與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分組座談會,由於反課綱活動發言人林冠華30日在家裡燒炭自殺而備受矚目,座談會中,學生拉起反對布條,抗議臺「教育部」等官員的說法。
  • 語文教材改版引網友熱議,教育部做法遭猛批,改版真的不合理嗎
    語文教材即將改版,引發社會共同關注,網友:語文學什麼 全國教育改革有了最新動向和歷史性變革!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其實,教材改版也不是什麼稀有的事情。
  • 比上海車牌還難搶!雞血爸媽最愛的網紅「竇神」課原來是這樣的!
    先看一下人民日報發布的教育部新規:語文教材古詩文大增! 除此之外,教育部更是明確表示:
  • 教育部課題|國外優秀本科數學教材評價研究——實複分析的絕佳教材
    他也同樣是一本更加專業的教材《Elements of Real Analysis》的作者,該書在美國數學協會的本科生數學教材推薦列表中。《Introduction to Real Analysis》是一本本科生級別的教材,更適合那些初次接觸(一元)實分析的讀者。儘管作者認為,讀者第一次閱讀本書時,可以嘗試自己構建證明的邏輯並自行證明,這樣或許比直接閱讀證明技巧更有用(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 小學教材越來越難?看看80年代數學課本,孩子們都學些什麼
    都說現在的小學教材,難度越來越大了!從語文這個學科來看,難度確實年年在增加。一年級的部編教材,已經出現了以前三年級的課文,識字量加大,閱讀量加大,寫作難度提升,再加上零起點入學後的懵懂,一年級語文老師真的是「欲哭無淚」。
  • 我國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研究生教材出版
    該教材由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宋金明教授等編著,其出版發行對我國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領域的研究生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該教材以生源要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為核心主線,以生物過程作用下物質的遷移轉化及反饋為重點,通過物質的能流和物流兩條脈絡構築了生源要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有機聯繫,這既突出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的本質,也為拓展研究其他化學物質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提供思路。        該教材的出版獲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材出版中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