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課題|國外優秀本科數學教材評價研究——實複分析的絕佳教材

2021-02-19 復旦大學外國教材中心

書評:

正如P. N. Ruane對本書第三版的評論所述——這本由Bartle和Sherbert撰寫的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新的一版保留了此前版本的許多優點。

這一版的發行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紀念逝世的Robert G. Bartle. 他也同樣是一本更加專業的教材《Elements of Real Analysis》的作者,該書在美國數學協會的本科生數學教材推薦列表中。《Introduction to Real Analysis》是一本本科生級別的教材,更適合那些初次接觸(一元)實分析的讀者。儘管作者認為,讀者第一次閱讀本書時,可以嘗試自己構建證明的邏輯並自行證明,這樣或許比直接閱讀證明技巧更有用(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本書仍有一節關於證明邏輯的附錄。

在前言中,作者提到此版延續了初版的思想,對讀者十分友好。每一章節都經過仔細審查。作者修改了一些章節,增加了新的例題和習題,並在第7章增添了關於Darboux積分法的內容(Darboux積分法使用Darboux上下和代替Riemann和,但得到的積分與Riemann積分等價)。

這是一本紮實的入門教材,它極力幫助學生獲得解決問題所需的能力。如果教師們只需要教授一元分析學,那這本書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點評人:Fernando Q. Gouvêa(科爾比學院數學教授,《MAA Reviews》的編輯)

書評:

這本書是一元分析方面的紮實的入門教材。前兩章介紹有關集合論、函數與數學歸納法的基本知識。同時,藉由抽象代數中的域的概念介紹了實數的性質。隨後幾章按順序討論了數列與數項級數、極限、連續性、微分、積分、函數列與函數項級數。

我認為全書表達清晰,證明嚴謹,配以足夠的例題與習題來考查讀者對正文內容的理解。書後給出了習題的提示與解答(注意,不僅僅包括那些難以解決的習題)。書後有一個關於邏輯的附錄,供那些可能需要複習基礎知識的人使用,還有一個關於度量空間和Lebesgue積分的附錄,供那些想進一步學習的學生使用。在我看來,這本書不如Rudin的書好,但它比許多其他介紹相同內容的書籍做得更好,尤其比Jiri Lebl的教材好多了。

無論你用哪本書,實分析的學習都是很困難的,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這本書已經盡其所能為你掃清學習實分析的阻礙了。

點評人:Christian Farina(阿勒格尼縣社區學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教育部課題|國外優秀本科數學教材評價研究——還在看Rudin嗎?快看看不一樣的實分析!
    書評: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為數學教材之間的相似程度而震驚。瀏覽一下你的分析或代數經典教材的目錄,有90%的把握能看到完全相同的內容設計。當然,也有例外,我總是很高興看到這樣的例外,這些例外是值得尊敬的,因為它們表明(至少有些)數學家仍在積極思考應該以何種順序或何種方式來教授數學知識。
  • 教育部課題|國外優秀本科數學教材評價研究——通往複分析世界的捷徑
    同時本書也不像其他教材,並不包含詳細講述級數與積分和一些特殊的函數的章節。但它並沒有過於抽象;它本質上還是複分析,並不對(與複平面相比)更一般的空間加以過多的討論。書中的證明被以一種更普適的角度給出,並伴有很強的泛函分析的味道。例如Hahn-Banach定理的廣泛應用以及Urysohn引理與Tietze延拓定理的使用。
  • 教材工作格局發生歷史性變化!「十三五」我國教材「五大體系」建設...
    教育部成立課程教材研究所,專門從事課程教材理論研究、決策諮詢、監測評估、交流合作等,建設國家級高水平課程教材研究和決策支撐平臺。啟動國家教材重點研究基地建設,遴選符合條件的高等學校、教科研院所等機構,打造服務教材建設的專業智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雲南大學等首批11個基地已於2019年掛牌運行,聚焦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中國經濟學等教材建設開展研究。
  • 教師發現大學英語教材差錯多 實名舉報至教育部
    「到2014下半年,我找出了10套教材的問題,直到這時我心裡才有譜,確實問題不小,如果能提交教育部門供決策參考,功德無量,我幾乎是把這個挑刺的活兒當成課題在搞」。  今年5月底,施兵的調研報告多次修改後寄送教育部,14天後,他接到教育部的電話說:「教育部領導高度關注,請將電子版本交給我們,以反饋下發給出版社並通知作者再版更正」。
  • 新學期高校課堂西方教材未見收緊 仍是必修課本
    該書是人大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國外經典教材系列,由美國學者理察·韋斯特、林恩·H·特納合著,同時也是國內新聞院系的經典原版教材之一。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我國高校使用的雙語教材主要有國外原版教材、自編教材和翻譯教材三種。其來源主要有二:一是通過版權引進由國內出版社出版,另一種方式是直接從國外進口教材。
  • 教育部: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教材管理制度體系基本形成
    在教育部今天召開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七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說。田慧生介紹,「十三五」以來,教材建設突出問題導向,建立健全教材規劃和管理制度,堅持建管結合、以管促建,基本形成全面覆蓋大中小學教材、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管理制度體系。「一是頒布實施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
  • 大工20部本科教材獲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
    大工20部本科教材獲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 2021-01-08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上海新版教材及高中英語新課本介紹
    新教材的不僅僅體現課本冊數增加、詞彙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體現新課標的英語學科理念和緊跟新時代中國高考的評價體現。 鄒為誠作為我國英語專業教材的編寫專家,其編寫的大學英語專業教材1-6冊《綜合英語教程》系列(高教社)廣受好評,這套教材已經更新到第三版,是英語專業學生專業學習和考研深造的必讀書目。
  • 成都錦江學校率先探索用數字教材賦能課堂
    人民網成都11月20日電 (郭瑩)數字教材正在讓傳統課堂變得更為生動有趣。今日,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的「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數學課例展示活動在成都錦江區開展。四節課程從不同視角出發,介紹了數字教材在真實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展示了「網際網路 教育」建設以來,錦江教育緊跟世界科技信息發展的潮流,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取得的優秀成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根據教育部的安排,課程教材研究所各學科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組織力量研究編寫一套包括小學和初中各個學科的全套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18日,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組織專家鑑定組對課題成果進行了鑑定,認為該項研究成果豐碩,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有新的突破,為教育決策部門提供了依據,是我國「九五」期間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所取得的一項優秀成果。
  • 在國際舞臺發「中國聲音」,山師三心理學研究成果入國際權威教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2020年初冬,在山東師範大學,一個從國外傳來的消息,讓學校從事心理學研究的人們倍感鼓舞:在美國MC Graw Hill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第12版《青少年期》(Laurence Steinberg, 2020)一書中,山東師範大學張文新教授課題組關於青少年發展心理學方面的3篇學術論文被引用。
  • 教材循環難在哪兒?教育部分析三大原因
    教材浪費令人擔憂,近年來,屢屢見諸報端的關於教材循環使用的報導也引發關注。教材循環使用到底難在哪兒?今天上午,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作出分析,教材修訂更新、不能在書上做標記的要求與學生學習習慣不符、存放場地受限等原因限制教材循環工作的推進。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開始,中小學教材改版,事關所有中小學生
    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學校和體育運動學校教學的《2019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從目錄內容上看,義務教育用書改動不大,但高中課程用書有較大幅度變動。一、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 1、中小學義務教育的用書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課程,無論六/三制和五/四制,中小學國家課程必須使用本文件所附目錄中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學國家課程教學用書按教育部批准的方案執行。
  • 教育部:已將地動儀資料轉交教材委進行研究
    地動儀模型 資料圖片近日,復原後的張衡地動儀爭議四起,中小學教材中使用復原後的地動儀是否合適?前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業工作委員會將對中小學教材如何描述地動儀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研究。
  • 尺寸教材 悠悠國事——全面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
    尺寸教材 悠悠國事——全面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鄭富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好教材體系建設。從根本上講,建設什麼樣的教材體系,核心教材傳授什麼內容、倡導什麼價值,體現國家意志,是國家事權。
  • 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
    推進馬工程重點教材統一編寫、統一審查、統一使用,健全編寫修訂機制。鼓勵和支持專業造詣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參與教材編寫,提高教材編寫質量。加強教材研究,創新教材呈現方式和話語體系,實現理論體系向教材體系轉化、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教學體系向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轉化,使教材更加體現科學性、前沿性,進一步增強教材針對性和實效性。  19.改革評價體系。
  • 教育部將進行職業院校教材質量抽檢 杜絕問題教材流入
    2021-01-04 14:30:07 來源: 半島官網 舉報   近日,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王揚南在教育部發布會上介紹了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教材建設有關情況
  • 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經典作品推薦,《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上)》最受...
    數學系創建於1951年,數學研究所成立於1994年,系所合一,1996年被列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數學專業點,2006年入選國家外事局和教育部「111計劃」。2007年基礎數學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目前已經成為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數學教學、科研和師範教育的基地。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教材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教材一等獎
    日前,國家石油和化工網公示了202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出版物獎評獎結果,我校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高鵬、朱永明、於元春編著的《電化學基礎教程(第二版)》獲得202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出版物獎·教材獎一等獎。
  • 小學語文教材全國都統一了,為啥數學不能統一?好多都應該統一!
    去年,全國的中小學語文教材都用的是部編教材,也就是說,全國的孩子語文書都一樣了。但數學教材為啥不統一呢?現在的小學數學版本有: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還有冀教版、青島版、西師大版、滬教版、北京版等,有的版本還分為六三,五四兩種版本。數學版本現在很多,一個市的孩子用的可能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