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睡覺都有罪 臺灣颱風政治學嚴要求還是無釐頭?

2021-01-12 中國臺灣網

  「杜鵑」襲臺,臺灣官員從上到下都繃緊了神經。不為別的,就怕自己的「颱風政治學」造詣不夠,被媒體或民眾盯上,成為眾矢之的。每年夏秋季節是颱風高發季節,對臺灣官員來說也是「高危期」,即使你是「大神」級別的柯文哲,也會因為颱風天躲在家裡吃飯被民意「群毆」,更遑論馬「政府」還曾因一場颱風折損一位「閣揆」。臺灣輿論對官員的災害應變水準真的要求如此之高嗎?答案是未必,因為有的時候,臺灣官員因颱風被罵的理由,真的有點無釐頭。

  颱風來了 吃飯睡覺都有罪

  28日,超強颱風「杜鵑」逼近臺灣本島,臺北市長柯文哲一早就進駐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以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颱風政治學」修養。他和他的幕僚,大概都忘不了不久前那場風波。上個月初,柯文哲太太陳佩琪在網絡發文稱,「拜颱風天所賜,昨天先生難得整天在家吃飯,冰箱的食物都被全家一掃而空」。這句無心之語立刻引發輿論風暴,不僅網友惡搞,臺北市議員也高分貝痛批,讓柯文哲灰頭土臉。這次,柯文哲總算學乖了,雖然他昨天嘴硬說「留守災害應變中心三天三夜是瘋子傻子」,但也強調自己「不會回家吃飯」。

  這就是臺灣輿論的可怕之處,颱風一來,只要官員沒有第一時間出現在民眾希望你出現的地方,不管吃飯還是睡覺,通通都有罪。就連人稱「南霸天」的高雄市長陳菊,2010年也因颱風天在家睡覺引發誠信危機。當時颱風「凡亞比」襲臺造成高雄大淹水,「父母官」陳菊當天的行蹤卻成了謎。幾經逼問之下,陳菊坦承自己回了官邸休息,還睡了一會。從此,「睡菊」就成了陳菊最廣為人知的外號。

  真的「有罪」也就罷了,就算官員颱風天沒有回家吃飯睡覺,也可能被罵。2008年7月,颱風「鳳凰」襲臺,當時的臺中市長胡志強和臺東縣長鄺麗貞恰好出訪,人不在臺灣。他們沒料到的是,這也成了罪過。不僅綠營「立委」大罵這兩人「不可理喻、不可原諒」,藍營民代也批評「萬一出事,難辭政治責任」,但就是沒有人想一下,制定出訪計劃的時候,他們哪能料到颱風何時來呢?

  看你不爽 不下臺收不了場

  每年影響臺灣的颱風不在少數,「颱風政治學」當是臺灣大小官員的必修課。為了懂得這個「真理」,馬「政府」可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2008年8月的「莫拉克」颱風在南臺灣造成嚴重災害,輿論的批評聲浪滾雪球般越來越大。一開始,輿論針對的是颱風天陪父親吃飯的時任「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但即使薛香川引咎下臺,沸騰的民怨也絲毫沒有平息的跡象,反而燒向馬英九和時任「閣揆」的劉兆玄。無奈之下,劉兆玄只能對一切責任「概括承受」,黯然辭職。

  對馬英九而言,那無疑是一場「震撼教育」。從此以後,只要有颱風,馬「政府」就不敢大意,應變級別能提多高就提多高。由於沒日沒夜駐守在災害應變中心,前「閣揆」陳衝還曾被媒體拍到過困到打瞌睡的照片。但這種人仰馬翻也在所不惜的架勢,還是得到了臺灣民眾的認可。近年來,馬「政府」幾乎很少再因颱風應變不力而被罵到滿頭包。

  那麼,當年「莫拉克」風災的災情,真的全是劉兆玄之過嗎?對此,近年島內輿論也多有反思。臺媒評論就認為,無論從法律還是情理上,防災救災的「第一責任人」都是各縣市政府,「中央」的責任更多應是協調應援。以此觀之,一場「莫拉克」風災,只有間接責任的「閣揆」黯然下臺,該負主要責任的縣市首長反而安然無恙,無釐頭的「颱風政治學」實在讓人費解。

  嚴防死守 可怕的真是颱風?

  網絡上曾流傳一張歷年颱風路徑的圖片,臺灣島幾乎被密密麻麻的颱風路徑淹沒。頻繁的颱風不僅帶來狂風豪雨,也時常引發嚴重次生災害。可以說,颱風災害是臺灣民眾心中年復一年的痛,輿論對官員颱風應變要求高可謂人之常情。但是一個又一個的「颱風政治學」反面典型,卻顯示出颱風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政治攻訐的理由和藉口。

  颱風天官員真的不能回家吃飯睡覺?在災害應變中心嚴防死守的才是好官?在一切向選舉看齊的臺灣,這些問題的答案,顯然與事實真相無關。只要懂得將「急民眾之所急」的姿態適時「秀」給民眾看,只要讓老百姓覺得你沒有在颱風天做一些「不可原諒」的事,那麼輿論自然對這位官員的「颱風政治學」修為大加肯定。而大大小小的臺灣官員,也無奈被這種「小確幸」式的施政方式綁架,無論需不需要,都表現出戰戰兢兢夙夜匪懈的姿態。比起撼天動地的颱風,對他們來說,恐怕無從預料不知來去的所謂民意才是真的可怕。(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

相關焦點

  • 臺灣防風災有一套:颱風天兔擦肩過 嚴防減損失
    臺灣防風災有一套:颱風天兔擦肩過 嚴防減損失 2013年09月23日 08: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抽水機在地勢較低的臺灣屏東縣林邊地區抽水。新華社發   臺灣氣象部門9月22日上午解除颱風「天兔」陸上警報。號稱今年最強颱風的「天兔」沒有直接在臺登陸,但仍造成全臺近10萬戶停電。強風豪雨從20日晚間開始籠罩全臺,一些東南部城鎮遭遇超強降水和海水倒灌,變成水鄉澤國。
  • 吃飯睡覺打豆豆的幾個典型案例
    第1隻企鵝回答:「吃飯,睡覺,打豆豆!」第2隻企鵝還是回答:「吃飯、睡覺、打豆豆!」就這樣一直問了99隻企鵝,答案都一樣。當記者問第100隻小企鵝時,那隻小企鵝回答:「吃飯,睡覺。」記者驚奇地問:「你怎麼不打豆豆?」第100隻小企鵝撇著嘴巴,瞪了記者一眼:「我就是豆豆!!!!」
  • 颱風"米塔"中心30日最接近臺灣 天氣預測機構:有登陸機會
    華夏經緯網9月2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目前第18號颱風「米塔」正快速逼近!從可見光雲圖中可看到,颱風的核心雲系已相當緊密,預報路徑也持續向西調整。「天氣風險WeatherRisk」指出,明天下午起暴風圈將壟罩東部、北部陸地,明天深夜颱風中心掠過東北角近海,「颱風中心在接近時,有可能受地形影響更接近陸地,甚至有登陸的機會,北部、東部務必嚴加戒備」。
  • 臺灣颱風季節是幾月 臺灣夏季颱風多嗎
    臺灣是個非常適合自由行的聖地,這裡的「寶島風情」是獨一無二的,花蓮獨特的山海奇景、墾丁醉人的熱帶風光都是吸引遊客的理由,很多人想夏天去臺灣,但是又擔心颱風問題,臺灣颱風季節是幾月 呢?臺灣夏季颱風多嗎?這些問題下面小編來說說。
  • 臺灣新聞晚播報:颱風「鯰魚」釀災情 民進黨甩鍋天氣預報(音頻)
    據臺媒報導,「鯰魚」颱風發威,挾強風豪雨侵臺,災情逐漸擴大。截至27日下午為止,臺灣累積已有近80萬戶停電,受限風雨目前只修復20萬戶。據臺當局「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截至27日晚間9時,已造成4死316傷。受傷者大多為交通事故或遭掉落物砸傷,以臺中市206人最多。一般災情共10116件,多為招牌掉落、路樹倒塌及停電、停水。淹水災情一度達27處,目前仍有9處水位未退。學校受損金額約600萬元新臺幣。
  • 「政治學有用嗎?」——美國政治學當前面臨的學科危機
    這個現象不僅反映了政治學與美國的實際政治過程巨大的隔閡,也印證了美國朝野對政治學的一個熱門的非議:「政治學有用嗎?」(Is Political Science Relevant?)實際上,有一個同時在華盛頓召開,但少有大腕政治學家現身的研討會的主題正是「政治學有用嗎?」(見「Poli Sci 101」,載《華盛頓郵報》2010年9月12日)。
  • 大猩猩即便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吃飯也比舉重運動員強壯,為什麼?
    為什麼大部分都在吃飯睡覺的大猩猩比專門鍛鍊的人類強壯?其實通過電視和報導以及生活中,我們可以接觸到一些強壯的動物,比如獅子、老虎、大猩猩等等,大猩猩是接近人類的存在,在我們的觀察中,大猩猩一天的生活是很枯燥的,它們幾乎不是在吃飯就是在睡覺,但是為什麼它們仍然比人類中的精英比如舉重運動員還要強壯的多的呢?
  • 太空人如何在太空中睡覺?太空人在太空中連吃飯都要小心翼翼?
    太空人在太空中睡覺很特別,在失重的環境裡站著和躺著沒有區別,於是科學家給太空人提供了一種睡袋。睡袋一般固定在飛船內的艙壁上,太空人們在睡袋裡睡覺就像睡在床上一樣舒服。睡覺時太空人要將雙手放進睡袋,並放在胸前,這樣做是為了防止他們在無意中碰到設備開關,太空人們在睡袋裡即可以靠著艙壁睡,也可以靠著天花板睡,總之,就是想怎麼睡都可以。
  • 超強颱風尼伯特影響的,不僅僅是臺灣、福建和浙江
    中、美、日、韓、菲五國氣象機構以及香港天文臺、臺灣cwb對尼伯特的路徑預測現在,形勢已經越來越清晰:尼伯特將要登陸我國,而且還是多次登陸,不登陸的概率越來越低。歐洲數值集合預報顯示,尼伯特的路徑預報誤差已大大縮小,大部分預報線條都指向臺灣--福建/浙江交界處沿海。
  • 臺灣夜店之罪欲惑痛:本是歌舞場 展眼魔窟人皆謗
    「夜店有我難忘的生命記憶:慶祝聯考(高考)結束,第一次當眾唱歌,向老婆求婚……」  ——一位記者  「明知道夜店就是男人把妹(追逐女性)的地方還去,不就是想結交闊少嗎?結果被闊少迷奸拍照,活該!」  ——網絡留言  「夜店?會去啊,收工後進去喝一杯,和人聊聊天,然後回家睡覺。」
  • 與颱風擦肩而過,非比尋常的臺灣九日深度自駕親子遊
    而此時的臺灣20度左右的溫度清爽宜人,冬季帶娃奔去寶島洗肺躲霾是個不錯的選擇。@皮毛媽一家的臺灣九日自駕親子遊,雖然只去了四個地方,還遭遇颱風,但每一地都是深度挖掘,不走尋常路。快來享受這份新鮮出爐的旅行大餐吧,相信很多麻麻都禁不住誘惑了吧!
  • 颱風,是來自臺灣的風嗎?
    颱風,是來自臺灣的風嗎?你一定看到過江河中不時有渦旋出現吧,實際上,颱風就是在大氣中繞著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轉的、同時又向前移動的空氣渦旋。它在北半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氣象學上將大氣中的渦旋稱為氣旋,因為颱風這種大氣中的渦旋產生在熱帶洋面,所以稱為熱帶氣旋。幾乎世界上位予大洋西岸的所有國家和地區,無不受熱帶海洋氣旋的影響,只不過不同的地區人們給它的名稱不同罷了。
  • 「娜克莉」颱風襲擊臺灣 颱風中心今天傍晚登陸
    「娜克莉」颱風襲擊臺灣 颱風中心今天傍晚登陸 2002年7月9日10:33  新華網   新華網臺北7月9日電(記者程瑛 範麗青)臺灣氣象部門今晨
  • 颱風橙色預警:超強颱風尼伯特8日登陸臺灣
    信息 颱風橙色預警:超強颱風尼伯特8日登陸臺灣 2016-07-07 08:11:45來源:中國天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1號颱風黃蜂生成!不管是否登陸,廣東福建臺灣都要警惕這種天氣
    據統計,1號颱風平均出現在3月,40%的1號颱風出現在1月份。當然,今年還不算最晚,1998年的1號颱風nicole生成於7月8日,為二戰以來最晚;2016年1號颱風尼伯特生成於7月3日,為2000年以來最晚。而這兩年都和今年類似,之前都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
  • 颱風「利奇馬」影響臺灣天氣預報:有明顯風雨影響
    臺氣象部門發布颱風「利奇馬」海上警報  新華社臺北8月7日電 臺氣象部門7日下午5時30分發布颱風「利奇馬」海上警報,預計其將繼續向西北方向前進,提醒臺灣北部、東北部及東南部海面等海域航行作業的船隻加強戒備。
  • "無釐頭"現象及其他(黃凱鋒)
    還是戲劇?其實都完全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心態。「無釐頭」們可能相信有鬼神,但他們的世界中絕對沒有那個叫「上帝」或者類似上帝的人物,所以更談不上什麼崇拜和信仰,如果有,那一定是他自己。「無釐頭」們更注重自我意識和自我感受,「不論大狗還是小狗,都有吠叫的權利。」在「無釐頭」的心裡,自己最大。「無釐頭」追求的是一種感受的自由,一種主觀不受約束的狀態,一種基於解構的隨心所欲。
  • 不吃飯不睡覺,光呼吸就能活到59歲 被神化了的劉德華終於老了
    >上世紀80年代,華仔於無線第10期訓練班畢業,主演的首部作品是《花艇小英雄》,真正令他闖出名堂的是82年的《獵鷹》,之後在84年因合約問題被雪藏一年多,85年改籤後才又活躍於影視圈華仔在80年代出演的影片,一直帶有他之前在電視劇中的影子,如87年的《江湖情》和很早之前的《精裝追女仔》,都有一種
  • 熱低壓將成颱風 17日或影響臺灣地區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地區氣象部門今天(17日)表示,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向西北移動,有可能成為颱風,但不論是否成臺,今明兩天都影響臺灣地區。  臺灣地區「氣象局」指出,熱帶性低氣壓凌晨2時的中心位置距離鵝鑾鼻南南東方約610公裡,往西北方移動,不排除有發展為輕度颱風的可能。
  • 「杜鵑」颱風在臺灣宜蘭登陸 強風暴雨持續增強
    原標題:「杜鵑」颱風在臺灣宜蘭登陸 強風暴雨持續增強  新華網臺北9月28日電(記者陳鍵興、曹檳)據臺灣氣象部門報告,強烈颱風「杜鵑」28日17時40分在臺灣宜蘭縣南澳鄉登陸。在宜蘭蘇澳觀測到17級以上強陣風,臺北市中心也觀測到13級強陣風。宜蘭、基隆海岸出現6米以上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