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電容傳感器寄生電容幹擾的幾種方法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摘 要: 電容傳感器結構簡單,解析度高,但寄生電容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其工作特性,文章分析了寄生電容存在的原因,採用驅動電纜技術、運算放大器驅動技術、整體屏蔽技術、集成組合技術可有效減小寄生電容,提高傳感器的性能。
關鍵詞:電容傳感器;寄生電容;幹擾;驅動電纜技術;整體屏蔽技術
1 前言
---電容式傳感器具有溫度穩定性好,結構簡單,適應性強,動態響應好等優點,廣泛應用於位移、振動、液位、壓力等測量中[1],但由於電容式傳感器的初始電容量很小,而連接傳感器與電子線路的引線電纜電容、電子線路的雜散電容以及傳感器內極板與周圍導體構成的電容等所形成的寄生電容卻較大,不僅降低了傳感器的靈敏度,而且這些電容是隨機變化的,使得儀器工作很不穩定,影響測量精度,甚至使傳感器無法工作,必須設法消除寄生電容對傳感器的影響。
2 消除電容傳感器寄生電容的方法
2.1 增加初始電容值
---採用增加初始電容值的方法可以使寄生電容相對電容傳感器的電容量減小。可採用減小極片或極筒間的間距,如平板式間距可減小為0.2mm,圓筒式間距可減小為0.15mm,增加工作面積或工作長度來增加原始電容值,但此種方法要受到加工和裝配工藝、精度、示值範圍、擊穿電壓等限制,一般電容變化值在10-3~103pF之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2044.htm


2.2 集成法[2]
---將傳感器與電子線路的前置級裝在一個殼體內,省去傳感器至前置級的電纜,這樣,寄生電容大為減小而且固定不變,使儀器工作穩定。但這種做法因電子元器件的存在而不能在高溫或環境惡劣的地方使用。也可利用集成工藝,把傳感器和調理電路集成於同一晶片,構成集成電容傳感器。
2.3 採用「驅動電纜」技術
---在壓電傳感器和放大器之間採用雙層屏蔽電纜,並接入增益為1的驅動放大器,這種接法使得內屏蔽與芯線等電位,消除了芯線對內屏蔽的容性漏電,克服了寄生電容的影響,而內外層之間的電容變成了驅動放大器的負載,因此,驅動放大器是一個輸入阻抗很高,具有容性負載,放大倍數為1的同相放大器。該方法的難點在於要在很寬的頻帶上實現放大倍數等於1,且輸入輸出的相移為零。為此,可採用運算放大器法取代上述方法。
2.4 運算放大器驅動法
---採用驅動電纜法消除寄生電容,要在很寬的頻帶上嚴格實現放大倍數等於1,且輸入輸出的相移為零,這是設計的難點。而採用運算放大器驅動法可有效的解決這一難題。


---圖2中,(-Aa)為驅動電纜放大器,其輸入是(-A)放大器的輸出,(-Aa)放大器的輸入電容為(-A)放大器的負載,因此無附加電容和CX並聯,傳感器電容CX兩端電壓為
---UCX=U01-U02=U01-(-A U01)=(1+A)U01 (1)
---放大器(-Aa)的輸出電壓為
---U03= -AaU02 = AAaU01 (2)
---為實現電纜芯線和內層屏蔽等電位,應使
---UCX=U03
---於是可以得到
---(1+A)U01 = A Aa U01
---即Aa =1+(1/A) (3)
---運算放大器驅動法無任何附加電容,特別適用於傳感器電容很小情況下的檢測電路。
2.5 整體屏蔽法
---以差動電容傳感器為例,說明整體屏蔽法。在圖3中,CXI,CX2為差動電容,U為電源,A為放大器。整體屏蔽法是把整個電橋(包含電源電纜等)一起屏蔽起來,設計的關鍵點在於接地點的合理設置。採用把接地點放在兩個平衡電阻R1、R2之間,與整體屏蔽共地。這樣,傳感器公用極板與屏蔽之間的寄生電容C1與測量放大器的輸入阻抗並聯,從而可把C1視作放大器的輸入電容。由於放大器的輸入阻抗應具有極大的值,C1的並聯也不希望存在,但它只是影響靈敏度而已。另外的兩個寄生電容C3、C4並聯在橋臂R1、R2上,會影響電橋的初始平衡和整體靈敏度,並不影響電橋的正常工作。因此寄生參數對傳感器電容的影響基本消除,整體屏蔽法是解決電容傳感器寄生電容問題的很好的方法,缺點是使得結構複雜。

相關焦點

  • 外部寄生電容幹擾消除法
    在進行測控系統設計時,常常需要對系統中的電容值進行測量。而測量的結果常常會產生波動,造成不準確的測量結果。這種情況的發生通常都是由於寄生電容的幹擾導致的。寄生電容的產生也可能有多種來源。
  • 電容傳感器寄生電容產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的靈敏度,而且這些電容是隨機變化的,使得儀器工作很不穩定,從而影響測量精度,甚至使傳感器無法正常工作,所以必須設法消除寄生電容對電容傳感器的影響。以下對消除電容傳感器寄生電容的幾種方法進行分析。  增加初始電容值法  採用增加初始電容值的方法可以使寄生電容相對電容傳感器的電容量減小。由公式C0 =
  • 如何消除寄生電容的電路設計方案
    在基於磁簧繼電器的多路選擇器中,由於各磁簧繼電器的寄生電容會在輸出端並聯,加大了輸出端的電容,使得電路的帶寬變窄。本文介紹了可消除這種寄生電容的電路設計方案。 多路選擇器是一種能從多路輸入信號中選出一路並將其輸送至輸出端的一種器件。在測試自動化領域,它可以取代人工插拔線路,且能使一臺單輸入儀器自動測量多個信號,從而降低測試成本,節約測試時間。
  • 電容式傳感器的應用_電容式傳感器測量電路
    但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對測量結果的影響:①減小環境溫度、溼度變化(可能引起某些介質的介電常數或極板的幾何尺寸、相對位置發生變化);②減小邊緣效應;③減少寄生電容;④使用屏蔽電極並接地(對敏感電極的電場起保護作用,與外電場隔離);⑤注意漏電阻、激勵頻率和極板支架材料的絕緣性。
  • 電容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
    (4)動態響應好   電容式傳感器由於極板間的靜電引力很小,(約幾個10-5N),需要的作用能量極小,又由於它的可動部分可以做得很小很薄,即質量很輕,因此其固有頻率很高,動態響應時間短,能在幾MHz的頻率下工作,特別適合動態測量。又由於其介質損耗小可以用較高頻率供電,因此系統工作頻率高。它可用於測量高速變化的參數,如測量振動、瞬時壓力等。
  • 什麼是寄生電容?寄生電容有什麼危害?
    寄生的含義就是本來沒有在那個地方設計電容,但由於布線之間總是有互容,互容就好像是寄生在布線之間的一樣,所以叫寄生電容,又稱雜散電容。寄生電容本身不是電容,根據電容的原理我們可以知道,電容是由兩個極板和絕緣介質構成的,那麼寄生電容是無法避免的。比如一個電路有很多電線,電線與電線之間形成的電容叫做寄生電容。
  • 電容式傳感器的分類、優缺點和電容式傳感器的測量轉換電路
    但電容式壓力傳感器的電容與上下電極之間的距離的關係是非線性關係,因此,要用具有補償功能的測量電路對輸出電容進行非線性補償。  電容式傳感器的分類  根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可把電容式傳感器分為變極距型、變面積型和變介質型三種類型。  根據傳感器的結構可把電容式傳感器分為三種類型的結構形式。
  • 一種高精度、低成本的電容的測量方法
    電容式傳感器是將被測量的變化轉換成電容量變化的一種裝置。電容式傳感器具有結構簡單、分辨力高、工作可靠、動態響應快、可非接觸測量,及能在高溫、輻射和強烈振動等惡劣條件下工作等優點,並且已在工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4998.htm  微小電容測量電路必須滿足動態範圍大、測量靈敏度高、低噪聲、抗雜散性等要求。
  • 關於電阻器的寄生電容淺談
    玻璃釉電阻器的寄生電容小於10PF。我從事電阻行業時間比較短,但經歷的客戶也不少,遇到過不少問題,關於電阻器的寄生電容卻是第一次碰見。客戶要求的產品有庫存,我拿出來測試後,不符合客戶對產品的寄生電容參數要求。那麼電阻器的寄生電容和什麼因素有關呢?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資料,關於這方面的信息很少。無奈之下,我只能拿著表測試各種電阻。要說明的是,我是做特種電阻器的,即大功率電阻器。
  •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打開APP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發表於 2019-09-16 11:32:26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是以電容器為敏感元件,將機械位移量轉換為電容器電容量變化的一種傳感器。
  • 電容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類型及其應用與注意事項
    電容式傳感器是一種用途極廣,很有發展潛力的傳感器。   典型的電容式傳感器由上下電極、絕緣體和襯底構成。當薄膜受壓力作用時,薄膜會發生一定的變形,因此,上下電極之間的距離發生一定的變化,從而使電容發生變化。但電容式壓力傳感器的電容與上下電極之間的距離的關係是非線性關係,因此,要用具有補償功能的測量電路對輸出電容進行非線性補償。
  • 如何快速的清除IGBT寄生米勒電容問題呢?
    打開APP 如何快速的清除IGBT寄生米勒電容問題呢? 李倩 發表於 2018-05-22 09:19:49 米勒效應所產生的電容和峰值問題在日常工作中,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在IGBT模塊操作中,如果沒有及時處理米勒電容問題,很容造成IGBT損壞。那麼,寄生米勒電容有哪些危害?
  • 電容式傳感器等效電路
    L包括引線電纜電感和電容式傳感器本身的電感:r由引線電阻、極板電阻和金屬支架電阻組成;C0為傳感器本身的電容;Cp為引線電纜、所接測量電路及極板與外界所形成的總寄生電容;Rg是極間等效漏電阻,它包括極板間的漏電損耗和介質損耗、極板與外界間的漏電損耗介質損耗,其值在製造工藝上和材料選取上應保證足夠大。
  • 電容式傳感器工作原理
    >1.電容式傳感器工作原理--簡介  電容式傳感器是一種把被測的機械量轉換為電容量變化的傳感器。電容式傳感器可分為極距變化型、面積變化型、介質變化型三類。極距變化型一般用來測量微小的線位移或由於力、壓力、振動等引起的極距變化。面積變化型一般用於測量角位移或較大的線位移。介質變化型常用於物位測量和各種介質的溫度、密度、溼度的測定。
  • 電容傳感器容柵旋轉編碼器原理及應用
    80年代容柵傳感器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這種情況。借鑑了光柵的結構形式,工程師把電容做成柵型,大大提高了測量的精度和範圍,實現了大位移高精度測量。,環境潮溼和外界電磁幹擾的影響尤為顯著,其次作為準絕對式傳感器在長期斷電工作時,需要定期更換電池,所以難於作為傳感器用於長期自動測量。
  • 如何妙用二極體減少寄生電容
    令人意外的是,利用二極體的反偏壓結電容,能夠有效地減少信號線上的接入寄生電容,這裡將近一步討論這個運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5404.htm  上次我們分享了關於「如何妙用二極體的導通壓降」的知識,之後有用戶要求了解更多有關電子類器件的知識,這裡就來講講「如何妙用二極體減少寄生電容」。
  • 單電容式及差分電容式MEMS傳感器檢測系統
    在傳感器家族中,根據電容的物理特性製作的傳感器佔有重要地位。電容傳感器是很好的狀態傳感器,可提高電容檢測,尤其是微小電容檢測的精度,是目前測控技術的熱點。本文重點介紹一套微小電容差分高精度檢測電路,該套電路可測物體的運動加速度,加速度計的解析度可達2-18。
  • 霍爾傳感器的誤差消除方法,霍爾傳感器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2.寄生直流電勢誤差  產生寄生直流電勢的主要原因是:控制極與霍爾極元件接觸不良,形成非歐姆接觸;2個霍爾電極大小不對稱,使2個電極的熱容量不同,散熱狀態不同,兩極間出現溫差電勢,使霍爾元件產生溫漂所致。
  • 電感位置傳感器與電容位置傳感器的異同,看完這篇就懂了
    有些工程師混淆了電容位置傳感器和感應位置傳感器。兩者都使用非接觸技術來測量位置;兩者都使用交流電現象,兩者都可以用印刷電路板建造。然而,基本的物理原理是非常不同的,這意味著每種技術都適合於特定的幾何學和應用。Zettlex的技術經理DarranKreit描述了每種技術背後的基本物理原理,並概述了每種方法的優缺點。
  • 過孔的寄生電容和電感
    一、過孔的寄生電容和電感過孔本身存在著寄生的雜散電容,如果已知過孔在鋪地層上的阻焊區直徑為D2,過孔焊盤的直徑為D1,PCB板的厚度為T,板基材介電常數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