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郭藝芳 郭藝芳心前沿 收錄於話題#郭藝芳心科普229個
不久前,我曾寫了一篇短文,題為「心跳慢一點兒,壽命就長一點兒」。文中提到「人的一生中心臟跳動約25億至30億次,誰先跳完誰先走」。文章發出後,有讀者後臺留言,質疑這種說法缺乏依據。不會的,我怎麼能說沒有依據的話呢?哈哈~~~
看看下面這張圖片吧。這是用英文標註的圖片,我不會製圖,所以不翻譯了,大家直接看我文字說明就行了。
這張圖片的縱坐標是每分鐘心跳次數,橫坐標是壽命。由圖可見,小鼠、倉鼠、大鼠的心跳很快,每分鐘300-600次,其壽命僅1-3年。大象、馬、鯨的心跳只有每分鐘20-30次,其壽命長達30-40年。格拉帕格斯烏龜(此圖中未包含)的心跳只有每分鐘6次,其壽命長達150年以上。這就顯示出一個規律:在哺乳動物中,心跳越慢,壽命就越長。
再說說人。請看下圖:
此圖中縱坐標為死亡的風險,橫坐標為休息狀態下的每分鐘心跳次數。
由此圖可見,從每分鐘心跳為50次開始,隨著心跳的增快,發生死亡的風險逐漸增大。與每分鐘心跳50次的人相比,心跳為81-90次者死亡風險增加一倍,心跳90次以上者死亡風險增加2倍。
這些研究數據表明,心跳慢一點更長壽。
哪些原因會導致心跳快?持續精神緊張、思想壓力大、睡眠不足、長期喝濃茶濃咖啡、缺乏運動、肥胖等都是常見原因。糾正這些因素後,心跳一般會有明顯減慢。
我們的身體相當於一輛汽車,我們的心臟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汽車跑夠特定的裡程數就要報廢。所以發動機用的越狠,報廢的就越快;人也是如此,心跳的越快,壽命就越短。這樣就好理解了吧?
當然,這並不是說心跳越慢越好。如果每分鐘心跳少於50次,可能導致心臟排血量過少、不能滿足各臟器的需要,這顯然是不利於健康的!
(河北省人民醫院 郭藝芳)
原標題:《兩張圖片告訴你為啥心跳慢的人壽命長!》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