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珠海,大多沒有注意到「五雲一車」,可能以為就是有,也將是很久遠之事,時間不過剛過去兩年,即展開實驗,可見以發之幽微見長的媒體,此次慢了半拍。惡補太空梭,外面的世界總是很精彩,不必說冷戰時期代價高昂的太空梭,最終的命運在2011降下華麗的大幕,30年間共運送了1360噸貨物600位航天員,不包括研製成本,每次發射高達5億美刀,光榮與悲情同在。2010年X-37B橫空,十年過去一直搞得很神秘,一款自重5噸載荷不過300公斤的小東西,噓,絕密。在網絡可以聽到的聲音,NASA一發力,多少國家會連它的大打都看不見,一騎絕塵使人看不到尾燈,呵呵。也許端地如此,航天強國不一般,我們的研究不過剛開始。
現在世人知道的X-37B可以變軌飛行,典型的迷你型號,但與以往的高調不同,報導是有,每次都是三言兩語,經過5次飛行,已完成太空實驗2000多天,山脈公司搞了一型更大者,稱為「追夢人」,其老總稱,用不了多久,(也許),它也許往返於天地。
與官營的X-37B不同,「追夢人」的路甚為明晰,未來帶貨營利,成為可想像之事。航天一旦形成經濟鏈條,太空梭的路即可持續。拿薩當年搞得瘋狂,也充滿了血和淚,今天無力,任三大私營公司,paceX、Orbital ATK和Sierra Nevada分食而肥。
我們當年,是航天基礎所致,也是財力有限,定下發展飛船的路,但也沒忘空天飛機,這就是面前的「騰雲」。對新華社的三言兩語,意思無他,不過剛剛開始,驗證技術路線以後,才會拿出可行的方案設計。
搞航天,我們把路走得相當堅實,邁步在可持續推進的道路,亦步亦趨,可重複利用,自可節約成本和資源,滿足於使用即OK,而對「挑戰者」那般大塊頭的傢伙什,沒有興趣。
致於X-51A搞成後可以想像的自主起降型空天飛機,仍有待於觀察,不成功即大張旗鼓,今天軍方掌握的X-37B沒再這樣幹。從來示人潑天富貴的美國,變得奢靡低調如此,可見也開始在錢上打轉轉,一切業務交給三大公司,NASA居中調度而已。
2019年太空軍成立,美軍多了一面黑旗,凸顯的是霸道縱橫的肆意,本來就是,一直如此。
所可以倚仗者,超燃衝壓發動機,造之能成,要的是高超音速武器成軍,地面,空中,乃至太空,充滿了想像,因此且不要忙著為其鼓掌呢,「星球大戰」計劃流產,1991年正恃太空優勢,打了海灣戰爭,一時想打誰就打誰的口頭禪,在世間耳熟能詳。
對太空的優勢軍事資源,在常規軍力每況愈下的今天,念念不忘的是要將優勢擴大得更加強勢。假如真有那麼一天,積量變為質變,從臨近空間擴大到地球星系,重新執得牛耳,威風自不一般。不顧國際社會一致反對,自以為厚勢會越來越大,這才是其冥頑不化的真正原因。可以為繼的一超獨大,你會看到,類似「追夢人」太空梭,會搞得塊頭更大,搞成了X-51,隨著部署到太空,變成真正的太空戰機,正是世人所擔心的。
我們堅持和平利用太空的目標堅定,不要把航天科工與什麼送人上西天劃上等號,與航天集團分工不同而已。邁進在軍民融合的道路上,路會越來越寬闊。本來我們的航天人,就是這樣一路而來的。唯有如此,才會發展得無比壯麗。
黑格爾(Hegel),十九世紀的思想者,說過兩句著名的話,唯志向遠大者知道限制自已,但也不能什麼事都不能做。另一句,一個民族需要有仰望星空的人。今天我們一定基礎,打造五雲一車,即新的目標,騰雲名列其中,項目用於民用,方向對頭,又有條件,當然可以甩開膀子大幹一番,航天人正是仰望星空者,正把大寫的航天精神,一代代白加黑,以汗水變成揮灑的寫意。
如是觀照你會發現,壯志凌霄,正一步步把許多夢想變成了現實,尤其2020年的密集發射,成就燦爛,噴礴而出,騰雲變成扎紮實實的項目,已沒有什麼不可以。發射當天,美國的TheDrive之《戰爭地帶》專欄即稱,有類X--37B。也許,做為技術驗證,在軌飛行很短的時間內,沒有加裝太多的任務載荷,只是驗證了飛行器本身的一些技術,於宣傳上,要表達的是嚴謹細緻的工作精神,第一次實驗,我們做到了,難道不是明證嗎?
與有意遮遮掩掩,被包裝成絕密的X-37B不搭嘎,實驗只是實驗而已。想造能有,不為人誇顏色好,就值得認真點一贊。
當技術的曙光照進新的技術現實,自然就有了天地一新的感覺,太空並非誰家一己之高地,以之成為新的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正是我們心心念念的事。新的天地往返飛行器,要表達的是可持續的聲音,有了它,我們太空產業即可飛得更高更快和更遠。就在天問一號開啟漫漫徵途的日子裡,下一次發射,騰雲將帶給我們怎樣的新視野,目前還不得而知,有一點可以肯定,所謂望不見大燈的說法,已不再成立。加油了,中國航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