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月球去採礦!

2020-12-03 中國砂石協會

長期以來,

人類夢想開發月球,

眼看著開發月球的技術越來越成熟,

在月球上採礦、建造房屋、工程也越來越近了!

目前,

嫦娥五號任務正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任務,

計劃在月球獲取2公斤左右的樣品並帶回地球。

月球採礦不是夢,

修路架橋也「指日可待」!

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在距月面約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的原理是什麼?後續還將承擔什麼任務?一起來了解

近月制動:關鍵「剎車」確保被月球捕獲

近月制動是月球探測器飛行過程中關鍵的軌道控制之一,目的是使其相對速度低於月球逃逸速度,從而被月球引力捕獲。

簡單地說,地月轉移軌道就像一條從地球通往月球的高速路,而火箭與探測器的分離點,就是入口。經過一段時間飛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即將到達月球的時候要從出口駛離高速,這時需要將速度降下來,才能到達環月軌道。

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 張玉花

靠近月球的時候,要減速被月球引力捕獲。當到達靠近月球軌道的近地點時,要點火,形成環月軌道,這就是近月制動。如果不踩剎車,它就會從月球邊上飛過去了。

專家介紹,近月制動的這一腳「剎車」,在嫦娥一號的任務中就已掌握。不同的是,這一次的近月制動對於精度要求更高。

通過近月制動,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到達月球軌道之後,才能夠繼續開展後續月球採樣的相關準備工作。所以,近月制動也是後續工作展開的重要基礎。

後續還需進行一次近月制動

據了解,儘管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成功進入月球軌道,但後續還需進行一次近月制動,將軌道調整到可以執行著陸等動作的高度。

此前,在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任務中進行近月制動的發動機推力達到了7500牛,而此次重量達到8噸的嫦娥五號探測器,使用的卻是3000牛的發動機進行近月制動。為了解決重量變大,但推力較小的問題,此次嫦娥五號任務選擇通過兩次近月制動,完成月球捕獲。

嫦娥五號總體主任設計師 孟佔峰

因為太重了,我們第一次剎車先捕獲成一個環月的大橢圓軌道,這個軌道周期是約8個小時。我們在這上面轉3圈,經過一天之後,再進行第二次近月制動,最終才進入200公裡的環月圓軌道。

十幾個重要控制需在一周內全部完成

第二次近月制動完成後,嫦娥五號任務就進入到控制任務最為緊湊的階段,大量重要、密集的動作需要在一周的時間內完成。

首先是要完成四器分離,形成軌道器與返回器,著陸器與上升器的兩兩組合體。隨後控制軌返組合體在環月軌道上繼續運行,進行四次軌道控制後進入到交會對接的目標軌道。還要控制著上組合體完成動力下降,著陸月面後開始工作。

嫦娥五號任務北京總調度 劉建剛

著陸月面之後,我們要在月面48個小時之內,開展月面採樣和起飛準備的工作。月面起飛了之後,著上組合體同樣要進行4次遠程導引控制,到達一個交會對接的位置,然後組織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大概有十幾個重要控制需要在一周的時間內全部完成。

首次月球採樣擬獲2公斤樣品

此次嫦娥五號任務將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任務,計劃在月球獲取2公斤左右的樣品並帶回地球。專家介紹,採樣2公斤的重量經過了多方考慮,結合了火箭運載能力,最大程度保證任務成功。

為了提高採樣的可靠性,增加樣品的多樣性,嫦娥五號任務將通過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採集樣品。據了解,初步設計安排是鑽取0.5公斤,表取1.5公斤。

專家表示,嫦娥五號任務的主要目標是完成月球採樣並返回。當著陸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後,要在有限時間裡完成地形勘察、鑽取和表取等多項工作。儘管設定了2公斤的採樣量,但這並不能作為最終衡量任務成敗的標準。

為未來月球探測奠定基礎

這次嫦娥五號任務相對於已經實施過的繞月探測、落月探測來說,是一次新的技術跨越。由於交會對接的軌道距離地球有幾十萬公裡之遙,因此在通信方面會有延時,這也就對測控以及無人對接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儘管新技術多,難度大,但嫦娥五號的實施將成為我國探月歷史上重要的裡程碑。不僅如此,它還將為後續我國開展更為深入的月球探測奠定技術基礎。

月球,承載著無數人類的奇妙幻想

古有嫦娥服蓬萊仙藥飛升月宮

近有儒勒·凡爾納地球大炮大顯神通

關於登月的腦洞可以把地球繞的像個迷宮

《從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

月球,更給人類帶來夢想和希望

從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

到嫦娥四號的月背登陸

當人類不願在地球躊躇

浩瀚星空也許就是我們的下一步

阿姆斯特朗留下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個腳印。

超級高鐵、跨山大橋……

中國瘋狂基建的場景已經在砂石菌腦中浮現

雖然現在還不能登月開發月球

不過,可以想像月球那麼大的地方

如果建設,得需要多少砂石骨料呢

能不能用得起呢?

(以下內容純屬腦洞,沒有科學依據)

珠港澳大橋、北京新機場、川藏鐵路……

中國基建在地球上已經「無所不能」了

那麼在月球上呢?

基建離不開砂石骨料

各位砂石礦老闆們

提前考慮一下去月球開礦吧

或許每年百十億噸的砂石骨料需求

——那是妥妥滴

月球上的砂石骨料誰能用得起?

2018年,紐約蘇富比拍賣行拍賣了3粒小型月球巖石,這是1970年由蘇聯月球探測器從月球取回的,最終以85.5萬美元成交。

據蘇富比拍賣行介紹,這3粒月巖尺寸不大,在2 x 2毫米到1 x 1毫米之間,是人類得到的首批月球巖石標本,極為珍罕。據悉,這些月球樣本是蘇聯「月球16號」無人月球探測器於1970年採集的,最初由蘇聯政府贈給其早期火箭和衛星項目負責人謝爾蓋科羅廖夫(Sergei Pavlovich Korolev)的遺孀尼娜科羅廖娃(Nina Ivanovna Koroleva)。

由其遺孀在1993年12月首次經蘇富比公開拍賣,因而合法流入收藏家市場。

這3粒巖石的總重量為0.2克,拍出了85.5萬美元,以此計算,每克月球巖石的價格應該為427.5萬美元。以今天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兌換成人民幣大概為2813.7萬。

這麼好的生意,

分分鐘讓你成為萬億富翁!

當然,

隨著中國砂石人的大規模開礦,

砂石骨料成本必然直線下降,

讓更多人用得起才是社會主義啊!

來源:央視新聞、徐工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文章資料和素材來源網絡,僅供學習交流,無意侵權,如有冒犯請聯繫我們刪除,感謝理解。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川普要在月球上採礦?
    他補充說:「在月球上採礦,如果只有一個實體,可能會更容易。」最後班傑明警告說,太空採礦並不能在短期內解決地球上的氣候變化問題。中美關係緊張川普決定在月球上採礦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美國缺乏礦產資源。
  • 炙手可熱的月球商業採礦計劃真的靠譜嗎?
    數十年以來,美國宇航局的月球探索計劃僅是原地轉圈,未來由實業家、工程師和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將可能使將月球作為人類工業前哨的太空基地,現在政府和商業公司實驗室已規劃設計了如何實現月球採礦,緊湊型發電、太空機器人和風化層開採等關鍵環節,並稱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月球採礦的故事實際開始於兩位火箭科學先驅之間的觀點分歧,其中一位科學先驅是維爾納·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
  • 科學好故事 | 月球商業採礦新競賽
    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前後,中國每年在地月空間經濟區的總產值可達10萬億美元以上規模。  歐盟和日本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月球採礦行動。2019年1月21日,歐洲空間局宣布已就月球採礦技術與歐洲火箭製造商阿麗亞娜集團籤署了一份為期12個月的合同,並計劃於2025年開始相關探測任務。阿麗亞娜集團表示,該任務的目的是提取月球表層風化土。
  • 報告:月球採礦最早可能在2025年開始
    月球採礦最早可能在2025年開始>新德裡*在月球上採礦的計劃可能在2025年前成為現實,因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AerticticandSpaceAdministration)美國宇航局)研究小組發現證據表明月球表面可能含有比以前更豐富的金屬。
  • 月球上採礦真的有戲?問過嫦娥的意見了嗎
    微生物採礦在地球上已經成為現實,人類能否派遣這些小東西去條件艱苦的外太空,完成稀土開採等任務呢?採集對象則是玄武巖,這是因為,月球和火星表面的大部分物質與之類似。原料有了,微生物「工具人」也齊了,可萬一到了外太空,菌們認出來不是地球罷工了怎麼辦?
  • 太空採礦不是夢?科學家表明月球上的水比想像中還要多
    長期以來月球被認為缺少作為地球標誌的液態水體,但月球水的分布比以前所知的更為廣泛。太空採礦雖然還只是距離現在很遠的概念,但對於採礦業來說是現實的。很多年以來太空採礦大多只是科幻小說,但現在已經有多個國家的政府在實施計劃並立法允許他們參與這場競賽。月球上證實有水存在對於未來太空採礦是好消息。
  • 美國計劃在月球建立採礦安全區,長徵五號B火箭擊碎美夢
    美國正在起草文件,準備在月球上跑馬佔地,建立採礦「安全區」;中國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擊碎「美夢」五月五日中國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不僅僅是航天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美國主導太空、遏制中國戰略的突破。
  • 2000噸級火箭起飛建太空港,月球採礦元年開啟
    人類已有半個世紀沒有登上月球了,而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世界三大航天強國推出了自己的月球開發計劃。為搶在中國前面,美國將在2024年實現載人重返月球計劃。據NASA負責人布裡登斯廷表示,只有美國能夠建立重返月球聯盟。為了這一目標,美國甚至不惜簡化最初月球深空軌道建設。
  • 研究者稱:它們將代替人類去外星「採礦」
    這個發現帶給了科學家們新的啟發:是不是可以在太空中同樣利用微生物,幫助人類進行太空採礦呢?畢竟地球上的資源終有一天會枯竭,人類也必須從太空中去獲取新的資源,才可以維持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在國際空間站中,科學家們同樣進行了類似的實驗,最終發現鞘氨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貪銅桿菌都可以幫助人類在太空微重力,甚至是零重力的環境中,從礦產資源中提取珍貴的稀有元素,這意味著,很快外星「生物採礦」就會啟動了,人類太空文明的建立,或許也將由此而拉開序幕。哪些星球將成為「生物採礦」的實驗基地?
  • 我國制定新的航天目標,完全依靠自己進行載人登月,美國要去採礦
    在2020年航天大會上面,中方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公開了我國最新的航天計劃,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載人登月的方式,進行科學調查和技術示範,以探索開發月球資源的方法,目前我們正在持續開展載人登月探測方案的深化論證。周雁飛指出,中國與其他國家不同,中國想實現載人登月,那麼就必須依靠自己的科技來實現目標。
  • 到月球開採礦產為何甚囂塵上?
    例如,目前規定月球的法律跟規定國際水域的法律很像:如果你到那裡,找到一些東西,給它一個名字,它就屬於你。因此,美國應按照適用法律,出臺政策鼓勵國有和私人實體在國際支持下開採利用外太空資源。川普此項命令指出,要成功進行月球、火星和其他星體資源的長期勘探和科學發現,需要同商業實體進行合作,才能實現外太空資源包括水和某些礦物的開採利用。
  • 未來超級技術:小行星採礦、基因編輯,人工智慧
    一,小行星採礦。 當地球資源被耗盡的時候,人類可以去外星球挖礦。 另外小行星相較於火星和月球。 小行星的微重力太空冶煉非常適合億萬噸級的採礦,月球除了氦三外不具備這個優勢。
  • 去月球「挖土」
    去月球「挖土」 2020-11-24 0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太空採礦是否是環保選擇?
    像採礦這類對環境造成沉重負擔的作業,將轉移到地球之外。  貝索斯的暢想更像是科幻小說中的場景。但人類也確實已經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NASA希望在未來數年內可以將發射成本進一步壓縮到每公斤100美元以下。這一趨勢,讓太空開採倡導者兼Skycorp的執行長丹尼斯·溫戈越來越確信,太空開採的新時代已近在咫尺。他再次強調說:「在月球上開展工業活動,可以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加美好。」  溫戈認為,將原材料從月球運回地球,無異於「將泥土從雅加達運回美國」。
  • 不遠億萬裡為私企太空採礦趟路
    儘管還存在不確定性,但太空機構和太空採礦公司還將繼續下一代小行星探索的計劃和行動。  不遠億萬裡為私企太空採礦趟路  本報記者 房琳琳圖片來源:NASA官方博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再出大招――發射一艘能到小行星「貝努」上採集巖石和灰塵的太空飛行器。這艘被稱為「奧西裡斯-REx」(OSIRIS-REx)的採樣飛船將用7年時間完成任務,科學家希望通過分析樣本以更好地理解太陽系中的行星乃至生命起源。
  • 法媒:中國將發射太空採礦機器人
    【歐洲時報九天編譯】科幻電影中的太空採礦將要成為現實?據法國《資本》網站報導,位於北京的中國太空資源開採和利用的公司- 起源太空將於11月發射太空採礦機器人,研究開採小行星的礦產資源問題。根據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的旗艦刊物《IEEE 綜覽》透露,這一太空採礦機器人將通過長徵系列火箭來發射,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
  • 小行星採礦新思路:將水和細菌傾瀉到巖石上,就能萃取出金屬?
    「生物採礦」早已在地球上成為現實。現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科學家路易斯•澤亞和傑瑟•科蘭格羅正在研究利用細菌開採小行星金屬礦藏的可行性。分子、細胞與發生生物學專家塔德格·福沃德指出:「這種開採方式的成本低於常規手段。你只需將水和細菌傾瀉到巖石上,就能萃取出金屬。」
  • 太空「生物採礦」有望成真:科學家研究用細菌開採小行星礦藏
    「生物採礦」早已在地球上成為現實。現在,美國和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細菌開採小行星金屬礦藏的可行性。他們認為,這種開採方式的成本低於常規手段——只需將水和細菌傾瀉到巖石上,就能萃取出金屬。那麼,究竟什麼是太空「生物採礦」?它又能給我們帶來多大利益呢?
  • 玉兔二號傳回1條信息,打破陣亡謠言,中國月球採礦方案令人稱讚
    有人持有疑問,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幾個月才行走了178.9米,這值得我們驕傲麼?再大喵看來,這樣偉大的成績,值得我們慶賀。要知道,由於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永遠以相同一面對著地球,月球上的一天差不多相當於地球上的一個月,也就是白天14天,夜晚也是14天。月球表面可以稱得上冰火兩重天,白天最高溫高達127度,晚上則會降至零下180度。
  • 怕中國捷足先登,美國想把國界劃到月亮上?五角大樓計劃出兵月球
    謝謝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近日,美國五角大樓與美國宇航局正在籤署一項新的協議,協議內容包括美國軍方要提供軍事力量給美國在月球的基地提供保護,並且保護美國在月球上的採礦安全。讓人疑惑的是,美國已經很多年沒有前往月球了,他們既沒有在月球建立基地,也沒有進行採礦行動,為何五角大樓急於計劃出兵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