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7B不同於太空梭的三個特點

2020-11-23 騰訊網

這兩天國產可重用軌道器的成功發射與返回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一般都認為這就是中國版的X37B。鑑於保密的原因,沒有關於這一軌道器的更多消息,我們先且了解一下X37B,將來哪天國產軌道器的信息披露出來,我們也可以加以對照和分析。

X37源自「空間機動飛行器」(SMV)這一概念。1995年,美國空軍提出發展SMV。SMV是一種可重複使用的小型無人太空飛行器,作為兩級入軌太空飛行器的第二級,可垂直起飛,水平著陸,具備長期駐留與變軌機動能力,可將小型載荷送入低地球軌道,對衛星進行遠距離檢查和軌道偵察。

從這個需求描述就可以看出來一處不同之處:

太空梭是載人太空飛行器,而 SMV是無人小型太空飛行器。由於無人,不需要複雜的生命保障系統和救生系統,可以減輕許多結構重量。在軍事應用上採取無人的形式,也更加適宜。

在X37B真機現身之後,人們又看到了更多的區別:

首先,X37B 與太空梭氣動外形上的最大區別,是將太空梭的單尾翼,改為兩個外傾立尾。這樣,既改善了X37B的偏航性能,也降低了全機的高度,使其可以放入運載火箭整流罩內。X37B的頭部在氣動外形上也更鈍一些。分析表明,X37B的氣動外形在高超音速,大迎角(40度)條件下升阻比與太空梭接近,但是在25度迎角下的升阻比低於太空梭。不過在低速段(0.4馬赫以下),小迎角下的升阻比優於太空梭。這一設計使得X37B的低速飛行和定點著陸能力優於太空梭。

其次,太空梭在上升段由兩個固體助推器和外部燃料箱,以及有主動力的軌道飛行器組成。它是一個並聯的構型,結構複雜,導致易生事故。X37B則是用火箭頂推軌道器的串聯構型,結構較簡單可靠。這種構型避免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外部燃料箱的隔熱泡沫塑料塊脫落後打壞軌道器防熱瓦最終導致該機再入時燒毀的慘劇。

第三,X37B 雖小,但它的頭部和機翼前緣的鈍度有所增大,再入時氣動熱環境和太空梭類似,頭部和前緣的最高溫度約為1627攝氏度,機身的最高溫度約為1316攝氏度。頭部和前緣採用了由艾姆斯研究中心研製的韌化整體纖維抗氧化複合材料(TUFROC),它比太空梭使用的防熱瓦更輕,但可以做得更厚、傳熱過程更慢而抗氧化性能更強。機體則大面積採用韌化整體纖維的絕熱材料(TUFI)。此外,作為試驗,在舵面上局部還使用了碳 / 碳化矽的防熱材料。由於 X-37B 採用了較先進的防熱系統,不僅提高了它在再入大氣層時的安全性,而且大大減少了防熱系統在地面維護和修理的工作量。

最後,略微說說X37B的機動能力。X37B確實可以在軌機動,但主要是進行軌道高度的機動,目前還沒有發現它進行過軌道傾角有較大改變的機動。在2012年的第二次飛行中進行過傾角為0.88度的軌道外機動。今後若要改變軌道傾角,機動的範圍也不會太大。根據NASA和美國海軍的研究結果,在各種初始軌道高度上,X37B能獲得最大的軌道平面改變能力不超過14°。所以,X37B的機動能力強大只是和以往的太空飛行器相比,並不是能夠隨心所欲的做各種變軌機動。將來說到中國的可重用軌道器也要對變軌能力有清醒的認識。

文章好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中國也有太空梭了?美媒:類似於美國X37B,可執行在軌轟炸任務
    不少分析人士猜測認為,中國版的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跟獵鷹火箭不同,但用途與美國的龍飛船類似,可能是用來載人飛行的一種太空梭。但目前美國是唯一使用過X-37B太空梭的國家,不過由於技術和成本問題,X-37B太空梭在完成5次太空飛行後,最終已經退役了。
  • 中國也有太空梭了?美媒:類似於美國X37B,可執行在軌轟炸任務
    不少分析人士猜測認為,中國版的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跟獵鷹火箭不同,但用途與美國的龍飛船類似,可能是用來載人飛行的一種太空梭。但目前美國是唯一使用過X-37B太空梭的國家,不過由於技術和成本問題,X-37B太空梭在完成5次太空飛行後,最終已經退役了。在這個情況下,中國版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 宇宙飛船與太空梭有什麼不同?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 宇宙飛船與太空梭有什麼不同? 答: 最主要的不同是,前者不能重複使用,後者能重複使用。
  • 宇宙飛船與太空梭有什麼不同?
    宇宙飛船與太空梭有什麼不同?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最主要的不同是,前者不能重複使用,後者能重複使用。(《現代漢語分類大詞典》)太空梭:往返於地面和近地軌道之間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測繪學名詞》第四版)拓展連結:□國際空間站開展哪些科學研究?
  • 衝出大氣層的飛機——太空梭
    太空梭太空梭的飛行過程大致有上升、軌道飛行、返回三個階段。起飛命令下達後,太空梭在助推火箭的推動下垂直上升,直至進入預定軌道,完成上升。進入軌道後,太空梭的主發動機熄火,由兩臺小型火箭發動機控制飛行。到達預定地點後,太空梭開始工作。太空梭完成任務後,便開始重新啟動發動機,向著地球飛行。進入大氣層後,太空梭速度開始放慢,並像普通滑翔機一樣滑翔著陸。太空梭除了可以在天地間運載人員和貨物之外,憑著它本身的容積大、可多人乘載和有效載荷量大的特點,還能在太空進行大量的科學實驗和空間研究工作。
  • 「中國版」X37B太空梭成功發射,為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圖為中國太空梭想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央視公開又一個好消息,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一枚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在地球軌道運行一段時間後,將會返回預定著陸場,但就在此時,美國駐華大使館立刻呼籲:要和平利用太空,對此有網友表示,X37B太空梭都飛行那麼久了,果然是惺惺作態。
  • 「中國版」X37B太空梭成功發射,為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圖為中國太空梭想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央視公開又一個好消息,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一枚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在地球軌道運行一段時間後,將會返回預定著陸場,但就在此時,美國駐華大使館立刻呼籲:要和平利用太空,對此有網友表示,X37B太空梭都飛行那麼久了,果然是惺惺作態。
  • 神龍空天飛機憑啥挑戰X37B? — 美太空梭致命缺陷,中國已突破
    但是靠材料硬抗的技術在太空梭上就不太行的通了。太空梭返回在完成任務後經過大氣層返回地面的過程中,最大馬赫數將達到23,會經歷嚴酷的氣動加熱,機翼前緣溫度能夠達到1500攝氏度以上。太空梭由於其低可靠性和重複使用間隙之間漫長的整備時間要求,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
  • 中國太空梭試驗成功,別急著高興,這還只是個開始
    所以,這兩條加起來還不到250個字的新聞瞬間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了過來。根據新聞中的描述,這種「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不就是太空梭麼?這可是繼美國的X-37B以後,第二種在研的太空梭,能不引起關注麼。
  • 傳美X37B空天飛機今日著陸
    原計劃中X-37將被太空梭攜帶進入太空釋放進行軌道測試,不過研究指出使用太空梭攜帶X-37費效比太差,外加美國的太空梭已經全部退役,決定改用Delta II 7920火箭發射,隨後由於整流罩問題改用阿特拉斯V或是德爾塔IV火箭發射。空天飛機降落時需要在繞地球飛行後減速離開太空,並自動駕駛降落在加利福尼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
  • 太空梭是不是運載火箭?多帶2000噸燃料,太空梭還有一大優勢
    但在不同的火箭之中,所使用的燃料、氧化劑又有很大的不同,其點燃方式和使用的發動機也不一樣。至於發動機,火箭通常會配備不同的發動機。在太空梭中,一共有四種不同的發動機以及三種燃料/氧化劑組合。太空梭起飛推力超過3000噸 太空梭主要指美國的太空梭,蘇聯的暴風雪號沒有服役,不計入,從這個角度看,太空梭是人類史上第一種大型往返載具,可重複使用。
  • 太空梭篇
    33年又一個月前的今天,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了,雖然那時的我並不存在,就如同200年後的我一樣。但我仍為能生活在一個太空梭的時代而自豪。同樣,挑戰者號的失事並沒有給太空梭計劃致命一擊,更沒有阻擋人類向太空進發的腳步,在此後的25年間,太空梭統治了太空,完成了包括「哈勃太空間望遠鏡」在內的眾多任務。儘管人類的太空之旅已有太多鮮血,卻並不妨礙正在成長的我及正在延伸的夢想。
  • 再見,太空梭
    1992年5月,奮進號第一次發射執行STS-49任務,三名航天員捕捉並重新部署INTELSAT(國際遙距通訊衛星組織)六號衛星「奮進號」是美國生產的最後一架太空梭,耗資17億美元,升空25次,任務總行程將近1.98億公裡。從出生到退役,「奮進號」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誕生,就是個意外。在NASA的太空計劃中,本來沒有「奮進號」的位置。1986年,「挑戰者號」在升空時意外爆炸。第二年,美國人決定生產一架新的太空梭,填補「挑戰者號」留下的空缺。這就是後來的「奮進號」。
  • 載人龍拉開新一代飛船序幕,飛船最終打敗了太空梭?
    什麼是新一代飛船的典型特點?航天技術專家、空氣動力學家黃志澄認為,首先是載人能力更強,乘坐更為舒適。老一代飛船乘員以三人為標配,空間滿滿當當,非常擁擠,而龍飛船和中國新一代飛船最高載人能力均達到7人,龍飛船內部座椅之寬敞,讓航天員如坐汽車一樣自由舒適,四面舷窗,視野開闊,真正有「遨遊」宇宙之感。
  • 為什麼太空梭退出了探索太空的舞臺?
    現實中,最接近這些飛行器的就要屬太空梭了。然而,太空梭只輝煌了30年就退出了歷史舞臺,讓許多太空梭愛好者都扼腕不已。那麼,太空梭是一種什麼樣的太空飛行器?為什麼會被淘汰呢? 太空梭可不是單指那個黑白色塗裝的巨型飛機,它是由軌道器、固體燃料助推火箭和外貯箱三部分組成的,我們最熟悉的「飛機部分」只是其中的軌道器。軌道器的機艙寬大,可以根據任務需要分成若干「房間」,能夠同時搭載3~7名航天員。軌道器中還有一個大貨艙,是專門存儲大型設備用的。
  • 太空梭,第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太空梭還因發射和維修哈勃太空望遠鏡,訪問俄羅斯空間站Mir,發射大量衛星和探測器以及進行數千小時的基礎科學實驗而被人們記住。 太空梭和發射太空梭,正式稱為太空運輸系統,由三個主要組成部分組成。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在發射期間提供了太空梭的大部分推力巨大的鏽色外部油箱,在發射過程中為三個主要引擎供油軌道飛行器包含乘員艙,有效載荷艙和三個主要引擎。
  • 太空梭相關知識(1)
       「結構與特點」太空梭是世界上第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輸工具,現在幾乎完全供國際空間站的建造使用。太空梭的最後一次飛行預計於2010年進行。它既能代表運載火箭把人造衛星等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載人飛船那樣在軌道上運行,還能像飛機那樣在大氣層中滑翔著陸。
  •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1981年4月12日首次發射,是美國最老的太空梭。今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進行了它的第28次飛行,這也是美國太空梭22年來的第113次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