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叫李迪,是猴場鄉猛舟村的村民,家庭情況比較特殊,外公、外婆、老爹、老媽都是靠我來養,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負擔比較重,在2014年以前,家庭開銷,我從來不擔心。我會建築,平時和妻子包點工程來做,一個月毛收入也有10000元,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精準扶貧戶。那時候我還想,好好苦幾年,幫娃娃搞幾間房子。
人算不如天算!我有個兄弟叫李澤,是個命苦的人。2013年底,我弟弟被查出患有腦瘤。醫生明確的告訴我們,弟弟治癒的機會渺茫。我父母在得知弟弟的病情後悲痛欲絕,每天都是以淚洗面。兩個老人家心裡也清楚,弟弟的病治下去只會人財兩空,弟弟也知道自己的情況,也不願拖累我,他們做出了最無奈的選擇:放棄治療。聽了他們的想法,我當時哭了,我感覺是那樣的無助,但是我不能讓父母留下遺憾,更不能讓我自己留下遺憾。我告訴他們:「只要有一線希望,我都不會放棄!」在我的堅持下,弟弟留在了醫院治療。然而,奇蹟並沒有出現。2014年底,24歲的弟弟走完了他這一生,我也欠了20多萬元的帳。2015年,經我申請,通過上級覆核,我家成為了精準扶貧戶。
弟弟的離開改變了我們一家的生活,沒有了本錢,包不了活來做,只能在工地上幫忙,掙的錢別說還帳,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都難。正當我迷茫的時候,當時的駐村第一書記安良和鄉扶貧工作站的張德航找到了我,他們給我宣傳各種扶貧政策,幫我分析現在的市場前景,幫助我謀劃發展路子,前後兩個月的時間,他們來了家頭八九次。
通過多次的交心談心,我很受鼓舞,有了脫貧的信心。2015年7月,在鄉裡面幹部的幫助下,我用老婆的名義貸了8萬元的「婦女創業貸款」,政府幫我貼了8000多元的利息,我買了300隻野雞、300隻本地雞開始養殖,開始了我的創業脫貧之路。
按照我當時的計劃,雞出欄後可以賺到4到5萬元,但因為是初次養殖,缺乏技術和經驗,雞苗進來後不久就出現死亡。在鄉農業服務中心的幫助下,問題解決了,但是雞苗已經死了三分之一。雞快出欄的時候,遇到價格下跌。我半年多的心血,血本無歸,這對於我來講,不僅是經濟上的創傷,更是心靈上的創傷,我當時幾乎絕望了。這時候,鄉裡面的領導來了,鼓勵我不要洩氣,鄉黨委政府和駐村工作組會繼續幫助我、支持我。我當時心裡特別感動,我沒想到,我一個平民百姓,會讓領導們這樣上心。有了他們的鼓勵和幫助,我重新燃起了致富的信心。
有了之前的教訓,我不再急於求成。2016年下半年,我一邊在建築工地上做工,一邊尋找發展的門路。年底的時候,我看準了辣椒這個市場,我決定租幾十畝土地,大幹一場。於是我把我的想法和猛舟村駐村工作組、村委的說了,想請他們幫助協調點土地。但我沒想到我這一說,猴場鄉的黨委書記陳雲兵還親自來了。
我記得那天在村委辦公室,陳雲兵書記和鄉扶貧工作站、駐村工作組、村支兩委的差不多20人,就為種辣椒這事進行了商討。陳書記說:「我們現在村裡有村級公司,要讓村級公司發揮脫貧致富路上的領軍作用,要利用村級公司這個平臺,成立專業合作社,由有能力的人來帶領大家發展。」討論最後決定,由村級公司牽頭,由我和幾個脫貧戶成立合作社,帶領大家發展辣椒種植。
在陳雲兵書記的鼓勵和幫助下,我貸了5萬元的「特惠貸」和5萬元的「滾動發展資金」,與潘忠芳等4人,每人出資10萬元,成立了合作社,採取「村級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開始種植辣椒。
合作社成立後,我們很快就與一家公司籤訂合作協議,由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和每斤辣椒8角的保底收購。為了帶領更多貧困群眾一起致富,我們就挨家挨戶的去宣傳。但是,因為沒有先例,很多群眾心裡還有顧忌,處於觀望狀態,最終有12戶貧困戶直接參與到辣椒種植中來。說幹就幹,我們流轉了600畝土地,考慮到市場因素,600畝辣椒分三批種植。
辣椒種上後,雖然出現了幾次小波折,但在公司技術人員和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實現了豐收,辣椒平均每斤賣到1塊3以上。銷售結束後,我們算了一個帳,今年600畝辣椒,產量達200多萬斤,收入超過200多萬元,我們合作社幾個人,每個都賺到了20多萬。雖然直接參與種植的貧困戶不多,但通過務工間接參與的貧困戶有100多人。我們全年發放的工資60多萬元,他們做得多的領到了一萬多塊,少的也有4000多塊。
2017年12月我家出列,2018年1月我作為全市第一批脫貧戶的唯一代表在全市脫貧攻堅推進會上發言,心中無比激動、自豪和光榮。後來,我結合市場需要,及時轉型產業發展,養殖的黑山羊規模也越來越大,收益也越來越明顯,生活越過越美好,堅定了我的致富信心,我準備把黑山羊養殖產業做成一個品牌。
現在,我不僅還清了帳,還成了有車一族,成功地擺脫了貧困。此時此刻,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是謝謝,我從內心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他們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把我引向了發展產業的路上。
現在我希望更多的貧困戶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下,振作起來,學技術、學經營、勤勞作、善持家,政府幫一把,自己蹬一腳,力爭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通訊員 | 趙 凱
原標題:《【我的脫貧故事】李迪:自立更生謀發展 脫貧致富奔小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