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新手朋友問小編,今年入手的新車,空調製冷效果差,擔心自己中獎了。經過小編的排查指導後,得到結果令人大跌眼鏡,開空調時車內溫度下不來,居然是內循環和外循環設置惹的禍。今天小編就給朋友們講講,如何通過內外循環設置,更高效地使用車內空調。內外循環分清楚,否則既費油又遭罪。
車載空調如何實現製冷制熱
車載空調系統的製冷功能,是通過空調壓縮機實現的。由於空調壓縮機功率較大,需要在發動機啟動時才能運行,而且使用空調壓縮機製冷時會額外增加油耗。相對來講,空調製熱就非常簡單經濟了,燃油車並不需要單獨制熱,空調吹出的熱風,都來源於發動機工作產生的熱量,由冷卻液帶到散熱器,再由車內空調系統運到駕駛艙內,提升車內溫度。
內循環外循環分別是什麼意思
這裡的循環,指的就是車內空氣的循環,內外循環的意思也非常容易理解,內循環就是車內既有的這些空氣循環流通,運轉到壓縮機進行降溫或是到散熱器進行升溫,之後再回到車內發揮調節溫度的作用。而外循環,則是在內循環的流通迴路中,增加了與外界空氣的接觸交換。外界空氣的介入,會將外界環境溫度帶入空調系統,之前朋友遇到的問題,就是在空調製冷時開啟了外循環,雖然壓縮機在持續製冷,但是由於車外環境溫度較高,外界熱空氣進入後又提升了車內溫度,所以並不能感覺到明顯降溫,而且油耗還在持續增加。那麼如何正確使用內循環和外循環呢?
正確使用內循環
經過以上講解可以知道,當我們需要快速調節車內溫度時,需要使用內循環,這樣可以避免外界空氣進車裡來搗亂。無論是製冷還是制熱,使用內循環時都可以更高效率的將冷空氣或是熱空氣移動到車廂內,實現車內溫度的快速調節。當行駛在擁堵路段時,因為環境中充斥大量汽車尾氣,這時需要將空調設置為內循環,減少尾氣進入車內;夏季雨天前風擋起霧,需要在內循環模式下開壓縮機直吹玻璃,可以快速去霧;
正確使用外循環
了解了基本原理,我們同樣可以掌握外循環的正確用法。當長時間行車時,為了緩解疲勞駕駛,可以打開外循環,使車外新鮮空氣進入,提振駕駛者精神;同理也可以實現車內換氣的效果。
其他需要注意的小細節
l 需要等發動機溫度上來後再吹暖風。發動機剛啟動時,未達到正常工作溫度,這時打開空調的話是沒有暖風吹出的。隨著發動機水溫上升,暖風溫度也會逐漸升高,如果未達溫度時打開暖風,會影響發動機升溫,增大油耗。
l 停車時儘量切換到內循環,避免天冷時有米奇順通風道進車裡短住。
l 小編曾實測,空調製冷時,風力開越大,油耗越高,所以認為製冷性能與油耗是成正比的。
小結
車載空調為我們大大提升了駕乘舒適性,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我們也要學會正確地使用方式。總結下來,內循環可以更快調整車內溫度,外循環更適用於車內換氣。更多實用經驗分享,歡迎關注邁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