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使用空調的時候,吹出來的風有兩種模式:一個是內循環模式,另外一個是外循環模式。你們知道什麼情況下用內循環,什麼情況下用外循環嗎?
內循環就是讓車內的空氣在封閉狀態下循環流動,跟外面的空氣隔絕,比如外面沙塵比較大時、堵車時車輛比較密集會排出大量的廢氣,這時內循環能起到很好的隔離作用。內循環是重複使用車內空氣,空調的效果會比較好。但是如果車上人多的情況下會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又需要大量的氧氣,最好定時隔一段時間開一下外循環,讓外面的新鮮空氣進來補充一下。密封性比較好的車子如果一直使用內循環會造成缺氧、頭暈現象,甚至死亡。我們看到過很多在車上開著空調睡覺沒有醒來的新聞了,就是在空氣不流暢的環境下開著內循環模式長時間使用空調缺氧造成的。
外循環的作用就是把車外的新鮮空氣流動到車內,給車內補充氧氣。當我們長時間開車用內循環模式下開空調時,應每隔一小時開幾分鐘外循環,使空氣得到換新。如果是新車,建議打開外循環。新車特別是在太陽的爆曬下會釋放出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質,儘量多通風,多使用外循環補充氧氣。下雨天開車在沒有開空調的情況下,擋風玻璃經常容易起霧,這是由於車內外溫差造成的。這個時候打開外循環,霧氣會慢慢消退。
所以開車時應該注意內外循環適當調節,才能更好地享受車內的舒適感。不管是內循環還是外循環,空氣都要經過空調濾芯,所以空調濾芯一定要常保養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