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賺了五年的錢,華大基因高光時刻還有多久?

2020-12-08 虎嗅APP


2020年8月26日,華大基因公布了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08億元,同比增長218.0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54億元,同比增長734.19%。超出之前業績預告15.3億元-16.3億元的區間。

 

回溯過去五年的歸母淨利潤情況,2015-2019年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62億、3.33億、3.98億、3.87億、2.76億,這五年歸母淨利潤合計為16.56億元,這與華大基因2020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接近。簡單地說,華大基因今年上半年賺了過去五年的錢,可謂是盆滿缽滿。而令華大基因業績爆發的原因就是疫情帶來的檢測業務。

 

公司上半年的景氣狀況在資本市場也有所反應,公司股價從年初的70元/股上漲到最高接近200元/股,漲幅接近兩倍。但是在業績高景氣的背後,基因測序所依賴的測序儀正在全球範圍內遭遇Illumina的專利訴訟;而在行業內部,華大基因培養的高管和核心團隊近年來紛紛出走創業並形成了華大基因的競爭者。華大基因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境地,而這不是一份靚麗的中報所能掩蓋的。

 

1、華大基因上半年的經營情況如何?

 

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41.08億元,分季度看,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1億元,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3.1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5.68%及367.84%。也就是說,公司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主要是來自二季度。

 

(資料來源:wind)

 

而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就是感染防控業務及精準醫學檢測業務的快速增長。新冠肺炎爆發後,公司完成了包括核酸檢測試劑盒和抗體檢測試劑盒在內的多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註冊,技術覆蓋螢光PCR法、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及膠體金法,滿足不同地區及人群的疫情防控需求。


(資料來源:華大基因2020年中報)

 

同時公司快速提升新冠病毒的檢測通量,在深圳、武漢、天津等十幾個主要城市布局「火眼」實驗室,承接樣本檢測工作。該實驗室提供一整套技術解決方案,包括檢測儀器、核酸提取儀、檢測試劑、檢測服務等,日均檢測通量可達2萬人份。

 

(資料來源:環球時報新聞配圖)


2、疫情帶來的高增長能持續嗎?

 

華大基因起源於人類基因組計劃,目前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中心,業務涵蓋生育健康、複雜疾病、基礎科研和藥物研發等四大核心領域。2016年至今,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速逐步下降,2016/2017/2018/2019的增速分別為29.79%、22.44%、21.04%、10.41%。如果不是疫情帶來的檢測收入暴增,2020年的收入也難樂觀。

 

目前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下半年應該不會出現類似上半年疫情大暴發的狀況,公司的收入達到了巔峰時刻。下半年公司的收入應該比上半年有所下滑。

 

除去感染防控業務和精準醫學檢測服務的業務增長,生育健康、腫瘤防控、大數據服務業務的收入同比都有所下滑。


(資料來源:華大基因2020年中報)

 

3、內外交困,華大基因未來的業績充滿不確定性

 

Illumina的專利訴訟:

 

基因測序儀是基因組學基礎研究和醫療檢測的基礎,而基因測序儀的核心是基因測序技術,第二代基因檢測技術是現今最穩定,應用最廣的基因測序技術,第二代基因檢測儀器市場被國外幾個龍頭所壟斷,Illumina是全球基因測序儀市場的絕對龍頭。

 

華大基因初創時,處在基因測序產業鏈中下遊,提供基因測序儀和試劑的行業上遊市場絕大部分被美國的Illumina佔據。2010年,公司一共購買了128臺Illumina測序儀。除此之外,應用商必須購買儀器運行所需的耗材和試劑,且配套試劑還會逐年漲價。

 

2013年,華大成功收購美國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簡稱CG)。通過CG,華大得到了測序儀的專利智慧財產權,並以此為基礎,成立了華大智造(華大基因的關聯方,華大基因實際控制人汪建控制)。

 

(資料來源: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


依靠華大智造的測序儀,華大基因逐步擺脫了Illumina的控制,走向了自主可控之路。

 

(資料來源: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

 

至2019年,華大智造已經成為公司的第一大供應商,公司已經徹底擺脫了Illumina的影響。


(資料來源:華大基因2019年年報)


(資料來源:華大基因2019年年報)

 

華大基因今年8月18日公告,Illumina Cambridge Ltd.(簡稱「原告」)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起訴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華大基因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華大基因香港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共六家企業(簡稱「被告」),侵犯了原告在香港的專利(專利號為 HK1253509),並同時向香港法院申請了臨時禁制令。

 

而根據Illumina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的訴請,該項專利幾乎涉及華大基因及華大智造全部測序儀產品,並要求被告就其侵權行為向原告作出經濟賠償及交出就其侵權行為而獲得的所有利潤: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參考之前與雅士能基因的一場專利戰,華大基因最終以2017年支付原告方的費用低於公司2017年利潤總額的3%以及2018年-2021年預計每年支付原告方的費用低於公司2017年利潤總額的1%與雅士能基因、香港中文大學籤署和解協議。

 

這兩起專利戰都預示著在測序儀及試劑產品上,華大基因或者其關聯方仍然存在著漏洞可以被襲擊。而其代價仍有可能是一筆不菲的和解費用。

 

(資料來源:2017年年報)

 

此外,在歐洲(丹麥、德國)和美國,Illumina針對華大基因及其關聯方同樣採取了一系列的法律行動,專利之戰愈演愈烈。

 

2020年中報,華大基因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營業收入的佔比超過72%,如果境外專利訴訟失敗,將會對這些地區的銷售收入產生極大影響。此外,專利訴訟失敗可能會導致經營層面之外的非經常性損益,這兩者都會對公司淨利潤產生影響。

 

「華創」與「華小」的圍攻

 

在華大基因遞交IPO申請材料的前夕,華大基因CEO王俊、華大科技CEO李英睿、華大基因COO吳淳、華大基因CIO黎浩等核心高管層的四位成員,幾乎在同一時間從華大離職。此後,王俊領銜的四位華大基因的前高管以深圳碳元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的身份亮相。華大基因的內鬥終於告一段落。

 

華大基因內部當時有兩股勢力,一部分人支持現任董事長汪建,另一部分人則比較認可王俊。從華大出走後,由於王俊有競業禁止的約束,因而其創辦了碳雲智能,計劃建立一個基因大數據平臺,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處理這些數據,幫助人們做健康管理。

 

王俊僅僅是華大離職創業者的其中之一。過去幾年,華大的管理層、銷售團隊、技術團隊,紛紛離職創業,華大成了這個行業裡的「黃埔軍校」。在這個行業裡,稍微有知名度與影響力的企業,幾乎都是由華大離職者創辦。由於華大離職創業的人為數眾多,這個群體被外界成為「華小」和「華創」。

 

新財富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一份華大離職高管創業的名單,涉及了近20家企業,包括碳雲智能、貝瑞和康、諾禾致源、安諾優達等業界知名企業。

 


行業競爭壁壘低是競爭加劇的主要原因。無論是進口Illumina的測序儀還是使用華大智造的,華大基因都是產業鏈下遊的技術使用者角色。基因檢測對上遊的測序儀嚴重依賴,因而測序儀生產商在產業鏈中有極大的話語權。

 

換句話說,只要是具備了檢測技術,有相應的醫療資源,都可以成為華大的競爭者。因而華大的高管和技術骨幹紛紛出走創業也就顯得順理成章。競爭加劇對華大基因的境內業務形成了衝擊。

 

疫情帶來的一次性利好終會過去,華大基因面臨的仍將是境內外的苦戰。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高光戰疫」背後的實力與效率
    來源:第一財經華大基因: 「高光戰疫」背後的實力與效率[ 截至2020年,華大基因累計參與發表1379篇文章,累計影響因子為11401.7。 ]如果說口罩是中國製造的代表,核酸檢測試劑則是中國科技戰疫的國際名片。
  • 華大基因CEO尹燁期待一個奇蹟:中國治癒狂犬病第一例
    8月30日,尹燁穿著藍色的「華大基因」字樣短袖,出現在杭州召開的2017中國未來經濟論壇上。他保持一如往常的快語速和高昂語調,在不到半小時的演講中,獲得現場9次鼓掌。2002年,尹燁從大連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加入華大基因,並在次年參與華大基因的SARS項目。在測出SARS病毒基因序列後,華大基因把30萬份SARS病毒診斷試劑盒悉數捐給了全國防治非典指揮部。
  • 華大砥礪奮進的五年,展示高通量測序儀BGISEQ-500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高通最新資訊 > 正文 華大砥礪奮進的五年,展示高通量測序儀BGISEQ-500
  • 剛在拼多多上開賣核酸檢測試劑,華大基因就被深交所盯上了!
    2華大基因一直在全力生產新冠檢測試劑,因為這似乎就像是在印鈔票。1月25日時,華大基因已經做出10萬人份成品,當時產能是2萬份/天,號稱可及時擴產至5萬份。而3月21日,深圳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華大基因執行董事朱巖梅宣布,華大累計生產超過314萬份,產能為60萬份/天。因此有機構估算,華大基因每月可淨賺12億。
  • 王者榮耀:五年時光它陪伴了你多久?你又收穫了什麼?
    今天來講一講,在王者的這五周年裡,它陪伴了你多久,你又收穫了什麼。王者榮耀是在2015年由騰訊遊戲天美工作室開發並運行的一款手機遊戲。道現在的2020年,它已經五周年了。想想還沒有王者榮耀的時候,你玩的是什麼?想必大都是英雄聯盟,一款2009年由美國拳頭遊戲開發的競技遊戲。
  • 華大基因上市周年考 主營業務遭質疑
    該文章稱,華大基因的主營業務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未能幫助用戶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兒童,並直指華大基因涉嫌誇大宣傳。  當晚,華大基因發布澄清公告。
  •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華大基因榮獲「2019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獎」
    20年前,曾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的汪建與楊煥明、於軍、劉斯奇共同創辦了華大基因,並於同年9月成功申請到人類基因組計劃1%的基因測序任務。在大是大非面前,私念一閃的時刻,華大人沒有往後退,而是勇敢地衝了上去。」這件事也成為激勵尹燁,激勵華大人的高光時刻,是最核心的精神支撐 。2000年4月,華大在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 1% 」任務後,正式啟動了水稻(秈稻)基因組計劃,測序的樣本正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的父本。
  • 華大基因百歲爭議背後:高科技企業還是金融投機?
    觀察者網小編做了一番考察: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一 市盈率太高?提到華大基因,有兩個事令其聲名鵲起:一是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1%項目),二是第一時間破譯SA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成功研發SARS診斷試劑盒。目前,華大基因自稱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尚無人對此提出質疑。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檢測試劑盒大賣,華大基因回應「月賺...
    檢測試劑盒大賣 華大基因回應「月賺12億」傳聞最近有機構預測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月賺12億元的消息。4月16日晚,華大基因披露公告稱,經核實,網絡傳聞是基於產能數據而非實際銷售數據進行的業績預測。繼歐美日後 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產品再獲澳大利亞註冊4月16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澳洲華大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獲得澳大利亞藥物管理局(簡稱TGA)的註冊。澳大利亞被公認為是世界上藥品管理嚴格、市場準入難度較高的國家之一。
  • 產前基因檢測叫停半年後獲批 百億市場有望被激活
    產前基因檢測叫停半年後獲批 百億市場有望被激活 2014-07-03 00:55:07產前基因檢測經過近半年的暫停後,終獲得「合法身份」。  廣東省食藥監局相關人士7月2日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食藥總局批准的基因測序產品為華大基因生產。廣東省內還有達安基因、華因康基因兩家公司在開發此類產品。
  • 今年錢格外難賺,是因為疫情影響嗎,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受疫情影響,前半年大部分人都是顆粒無收的狀態,人們的錢袋子吃緊,除去養老,醫療,教育,房貸,車貸,日常開支外,人們的每月收入所剩無幾,現在有很多人都是靠之前的積蓄度日,沒有源源不斷的收入做保障,誰也不敢敞開消費,沒有消費刺激生產,經濟無法搞活,只能陷入惡性循環,致使錢越來越難賺。
  • 華大基因:用科技護佑生命與健康
    在武漢及湖北疫情防控最關鍵時刻,「火眼」實驗室為湖北省提供了大批量精準檢測能力以及快速交付檢測結果,大大緩解了疫情防控工作壓力。與此同時,華大基因的研發人員全力投入抗疫工作,陸續研發出核酸檢測試劑盒和抗體檢測試劑盒,技術覆蓋螢光PCR法、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及膠體金法,能夠有效進行產品互補,覆蓋多種檢測場景,是國內新冠檢測產品種類最豐富的企業。
  • 騙子,瘋子,傻子:華大基因,中國基因檢測行業絕對龍頭和"黃埔軍校"
    (2)基因大數據企業碳雲智能兩位創始人王俊、李英睿分別是華大基因前CEO/研究院院長和華大科技前CEO,2015年成立,半年就成為估值十億美元的獨角獸;(3)業務主要為基礎科研服務的諾禾致源是原華大科技總裁李瑞強
  • 華大基因尹燁北大對話毛大慶:科學人的夢裡是遠方
    那麼基因到底是什麼樣的?站在世界基因研究最前沿的科學家又是怎樣的一群人呢?2016年10月25日晚,一個挑戰人類生命極限的組織---華大基因作客北京大學,舉行「華大基因·翼展2017校園招聘北京站」宣講會。作為中國最前沿的基因組學研究機構:華大基因被譽為「生命界的谷歌」,產出全球最大的生命研究數據量;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全球科研實力排名最高的民間機構。
  • 華大基因上市三周年:基因測序第一股「王者歸來」
    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又將是華大基因的豐收之年,在這背後是華大基因持續的科研轉化所帶來的良好成績。上市三年來,華大基因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74億元、2.65億元、3.34億元,佔營收比分別為8.32%、10.44%、11.94%。
  • 探探新人主播要多久能賺到錢 當探探新人主播一個月能賺多少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探探新人主播要多久能賺到錢?當探探新人主播一個月能賺多少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探探新人主播要多久能賺到錢?當探探新人主播一個月能賺多少吧。 那麼新人主播最差一個月可以掙多少錢呢? 每個主播的自身條件和努力程度都不一樣,一般,努力直播的主播如果選擇抖音平臺的話,最差也能2K以上,正常有趣或者有點才藝和顏值的主播穩定直播下來一個月五六千-1萬是沒有問題的。 想要直播收益高,好的形象和一個適合自己的直播平臺,而且直播時間也要選對。
  • 華大基因
    機構介紹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 華大基因:一群「科學土匪」的逆襲
    事實上,我國之前已經有不少基因概念股上市,為什麼華大基因的上市能引起資本市場如此熱切的關注呢?  一、沒有一聲巨響,這個世界誰也不會理睬你  上面這句名言,是當年"兩彈一星"的功臣們發明的,但也是華大基因創始人汪建極力推崇的,當然,汪建還有一句名言:"  我們就是一群土匪"。
  • 華大基因CEO尹燁:基因即因,未來已來
    來源:華夏時報(華大基因CEO尹燁)「今天,我們對於生命科學的認知逐漸走到了一個『可知』、『可控』甚至『可逆』的階段。」12月20日,華大基因CEO尹燁在由《華夏時報》、「水皮雜談」以及財經大V頻道主辦,中方信富、鬥牛財經聯合主辦的以「金融業2020:開放與融合」為主題的華夏機構投資者年會暨第十三屆金蟬獎頒獎盛典上,發表了「基因即因,未來已來」的主題演講。
  • 華大基因,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基因測序
    華大基因成立於1999年,致力於在人類健康服務事業和科技應用領域的發展。華大基因堅持「以任務帶學科、帶產業、帶人才」,先後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1%,承擔其中絕大部分工作)、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計劃(10%)、第一個亞洲人基因組圖譜(「炎黃一號」)、水稻基因組計劃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因組研究工作,彰顯了世界領先的測序能力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也奠定了中國在基因組學研究領域中的國際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