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箱爆艙短時間難以解決!跨太平洋貿易火爆直接導致亞歐運力短缺

2021-01-11 騰訊網

11月17日,船公司馬士基發布客戶通知,面對當前貨櫃海運缺箱、爆倉、甩櫃、運費暴漲等海運市場一團亂麻的現象,目前短時間恐怕是難以解決!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行情是前所未有的,船東已經在尋求解決方案,目前入境的船隻和貨櫃,可能需要較長時間完成港口靠泊的檢疫檢驗工作,海外港口擁堵使各航線準班率不穩定。

這可以說是船公司對這輪爆倉,漲價,缺櫃的正面回復。

通過船公司的公告,我們可以做出預判。海運市場現狀今年很難有較大的緩和,缺箱、運價上漲、爆倉大概率會持續...

此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跨太平洋需求的激增,直接導致了亞歐海上貿易在船隻和貨櫃運力方面的限制。

跨太平洋貿易繁榮直接導致亞歐運力短缺

根據班輪諮詢公司Sea-Intelligence的最新研究,最近對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力注入,預計將限制航運公司為亞歐貿易提供更多艙位和貨櫃的能力。

預計跨太平洋近期的運力注入將限制承運人將更多的貨位和貨櫃帶入亞洲-北歐貿易的能力。

Sea-Intelligence最新的《貿易能力展望》數據表明,12月計劃部署在跨太平洋運力的增長將是亞歐貿易的4倍,而在1月則是8倍。

「由於跨太平洋地區的需求旺盛,承運人自然而然地將運力轉移到了跨太平洋地區上,既是為了更高的運費,也當然是要裝運大批量貨物,」Sea-Intelligence執行長Alan Murphy說。

「然而,可用的船隻數量有限,突然改變航線運力,這意味著亞歐地區的運力增長將有所下降。」

他補充說:「如果我們看到亞歐需求出現類似的繁榮,那麼從事該貿易的託運人將面臨非常緊張的運力和急劇上漲的費用。」他補充說。

一位亞洲-北歐貨運代理人說:「我們發現在亞洲獲得貨櫃困難的原因之一是,由於運費很高,所有貨櫃都將運往北美。」

「但不僅僅是運輸公司;託運人也偏愛北美市場,因為他們的產品在那裡的利潤更高。」他說。

根據Sea-Intelligence的數據,12月,東向跨太平洋貿易的運力預計將同比增長27.3%,而亞歐貿易的運力同比增長6.7%,墨菲指出,「從更長的歷史背景來看,這並不是一個異常的增長。」

相關焦點

  • 爆艙缺箱、瘋狂漲價還不夠!退艙費、擁堵附加費來襲!徵附加費
    自今年八月以來,全球範圍內的缺箱、爆艙、甩櫃,跳港、運費瘋狂上漲的現狀一直持續著,仍未得到有效緩解。貨代們紛紛提醒貨主們提前訂櫃,叫苦不迭...全球嚴峻的疫情形勢,不斷對港口作業產生衝擊,導致不斷有有港口發生大面積的擁堵,船公司因運營成本的增加,除了運費上漲,開始向貨主加收各種附加費。
  • 海洋貿易與北太平洋的早期全球化
    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北太平洋上發展起了新的跨洋國際貿易——美國貿易商主導下的對華海洋動物毛皮貿易和檀香木貿易。兩種貿易共同作用,最終開闢成直接聯通北美西海岸和中國的北太平洋國際貿易商路,並與西歐—北美、西歐—東亞兩條傳統世界貿易線相銜接,形成新的三角或多角貿易,在此基礎上初步開啟了北太平洋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 缺箱缺櫃!黃金周即將來臨
    隨著運價持續上漲,訂艙更是難上加難,越是靠後越是難以進艙。十一期間甚至直到十月月底,歐洲航線、美線、日本航線等都將一艙難求,即使訂了艙也會缺箱,仍有可能無法順利裝箱。南美航線運輸需求快速上升,加上部分班輪公司缺箱嚴重,尤其是40尺高櫃,
  • 運力短缺造成貨櫃運費飆升——亞洲聚合物價格「水漲船高」
    業內貿易人士表示,亞洲貨櫃航運市場運力短缺和貿易中斷正影響著該地區聚合物貿易流及價格,該市場在春節前重新平衡的希望渺茫。從中國臺灣到印度的航線,馬士基公司近日的貨櫃運費報價為4120美元/標準貨櫃。這位貨運代理人表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短途航線的運費如此之高。
  • 清代中國人對海洋動物毛皮的迷戀撬動北太平洋的全球化
    18世紀80年代至19世紀上半葉,歐美國家在「貿易帝國主義」的驅動下,以清帝國的龐大商業市場為中心,尋找和拓展商機,在既有的歐洲和東方海上貿易網絡基礎上,進而開闢出直接聯通東亞(中國)和北美的北太平洋國際貿易,基本完善了近代世界貿易體系架構。
  • 新知識短缺的歷史與今天
    凱恩斯對此深感震驚和沮喪,他認為這並不能解決橫亙在歐洲各國面前的主要問題,相反會導致新的不幸。自巴黎返回英國後,凱恩斯僅僅用了兩個月時間,憤而著書《和約的經濟後果》,對《凡爾賽和約》將給德國和世界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了預言性的分析,並提出了一些補救辦法,如修改《凡爾賽和約》的有關條款、解決各國之間的債務、進行國際貸款、改善與俄國的關係等。
  • 航空貨運現狀速覽:運力更大,但短缺持續存在,市場有多緊張?
    今年,全貨運運營商,包括僅經營貨運飛機的客運航空公司,都經歷了創紀錄的載客率,預計今年剩餘時間內在主要貿易航線上的運量將保持穩定根據首席營銷和市場營銷部Brie Carere提供的估計,現在考慮到,貨機容量現在佔跨大西洋航線總空運量的66%,跨太平洋航線的83%和歐洲至亞洲航線的80%。聯邦快遞(FedEx)通訊官員在本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相比之下,跨大西洋的疫情之前的貨運能力為33%,跨太平洋為59%,歐洲至亞洲為50%。
  • 爆艙了!搶船期、搶貨櫃,上海至美國港口運費大漲!原因是…
    美國航線船運價格創8年新高  貨櫃訂艙難  九月份正是太平洋(601099,股吧)海運航線的運輸旺季,眾多港口貨櫃吞吐量創出單月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美國航線貨櫃海運價格暴漲至近8年來高點。  不少貨運代理公司反映,目前美國航線運價高,訂艙難,主要是因為船公司運力難以滿足突然增長的航運需求。  國橋遠航中國戰略發展總監 郭紹海:  市場需求實在火爆,船公司相應的倉位,沒有跟市場火爆匹配,慢航(指速度較慢的船)又有違約甩箱的情況,甩箱率要到13%、14%,這個也挺厲害的。
  • 為何太平洋跟大西洋交界處的海水不能直接融合?
    太平洋和大西洋交界處的海水不會直接融合,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親眼看到這個景觀,但是,大家回想一下黃河入海時的涇渭分明,其實跟這個現象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都是海水,而黃河入海時則是河水和海水之間的融合,黃河水中泥沙含量很大,所以後者大家不會覺得奇怪罷了。
  • RCEP和中國加入CPTPP將深刻影響世界貿易和中美貿易格局
    東亞太平洋在世界經濟和貿易中的比重及地位均將進一步提升,在世界貿易格局的重要性將增強。三大板塊的平衡將趨於改變,北美板塊地位可能下降。中國東協貿易額將進一步遠超美國東協貿易額,中國在日韓澳新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進一步超過美國。美國對華貿易戰將加速失去中國市場。中國加入CPTPP又將進一步擴展太平洋兩岸貿易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