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特普(六)金光菊

2020-09-21 花繁葉正茂

金光菊,又名黑眼菊、黃菊、假向日葵等,菊科多年生草本。莖上部有分枝,無毛或稍有短糙毛。葉互生,無毛或被疏短毛。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具長花序梗。金光菊花的「花心」其實是它的管狀花,而外面一圈金黃色的,一般認為是花瓣的,其實是它們的長圓形舌狀花。金光菊的「花心」會隨著花的開放程度慢慢隆起,紫褐色或綠色的「花心」與周邊金黃色的舌狀花形成鮮明的對比,有些舌狀花的基部還帶著一輪紫暈,在陽光下,顯出一層金色,煞是好看!

金光菊株型較大,盛花期花朵繁多,開花觀賞期長達半年之久。喜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特別適合在公園、機關、學校、庭院等場所布置做花壇、花境,也可栽植布置草坪邊緣。

仔細觀察金光菊,「花心」的顏色其實挺複雜的。在微距鏡頭下,可以感覺到它們花中心有一種絲絨般的氣質。而且角度不一樣,顯現出來的那種色彩也不一樣,很迷幻。所以金光菊也是切花、瓶插之精品。

看到璀璨奪目、金光閃閃的金光菊花海景觀,讓人感受到一種年輕自由奔放的力量,一種無限的青春活力和勇氣。

相關焦點

  • 百草特普(十)苦蘵
    苦蘵(Zhī),別名:燈籠草、天泡子、天泡草、黃姑娘、小酸漿、樸樸草、打額泡等
  • 百草特普(五)鳶尾花
  • 百草特普(二十)黃薔薇
  • 百草特普(十五)曼陀羅
  • 百草特普(二十三)胡枝子
  • 百草特普(四)千屈菜
  • 百草特普(三)金雞菊
  • 百草特普(十三)刺果甘草
  • 百草特普(二)八寶景天
  • 百草特普(七)山荊子
  • 火星探索(六)
    別急,還有更驚喜的呢,火星的黃赤交角為24度(所謂黃赤交角,指的是行星自身赤道面與公轉軌道的夾角),而地球的這個角度約為23.5度。這意味著什麼?如果火星的軌道再圓一點(目前火星軌道的偏心率為0.093,相比於地球來說,是比較大的,也就是說火星的軌道比地球的公轉軌道看上去更像一個橢圓),那麼火星的日夜交替、四季變換,都將與地球非常類似。這也是為什麼很早就有科學家提出要在火星上建設基地,要改造火星,將其變為第二個地球的原因。
  • 意識力學之《負力論》(六)
    上次說到「重力剪刀差「和「球層理論「,導致星體內各處物質重量不同,內球層重力總是大於外球層重力,所以星體在「正力狀態「下總是保持「同一球層內重旋比相同,因此無論是自轉量還是重量都完全相同,同樣的」內球層與外球層的重旋比總是存在差異(「重旋比差異「)。
  • 【連載】趣說中微子(六)
    ),探測靈敏度大大提高。小柴昌俊因探測到來自超新星爆發的中微子,與發現太陽中微子失蹤的戴維斯,以及發現宇宙X射線源的賈科尼(R. Giacconi)分享了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戴維斯獲得諾貝爾獎時已88歲高齡,是歷史上最年長的獲獎者。小柴昌俊的學生梶田隆章(T. Kajita)1988年在分析數據時發現,神岡探測器測到的大氣中微子也比理論所預期的要少。
  • 大統一理論(六)
    參考資料:劍橋年度主題講座《空間》(Francois Penz 弗蘭克斯.彭茨 Gregory Radick 格雷格裡.雷迪克 Robert Howell 羅伯特.豪厄爾 編 馬光亭 張邵增 譯 華夏出版社 2006) 下文待續
  • 那些年,蘇聯對金星探測的狂熱史(六)
    太陽能電池板的結構還支持用於熱控制的散熱器和氣體姿態控制射流系統(的確是高級玩意兒)。探測器還安裝了一個直徑1.6米的拋物面高增益天線和六個螺旋狀低增益天線,用於在著陸器下降期間和到達地面後與地球通信並接收數據。
  • 人與電的淵源(六)
  • 昆蟲蛋白~蠶(六)
  • 「輕(氫)而易(移)舉」實現SF開關
    但是,單結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極限(Shockley-Queisser,SQ極限)從根本上限制了光伏電池的進展。單線態裂分(Singlet Fission,SF)是有機半導體中一種有效的多激子生成過程,通過該過程,光激發的高能級單重態激子(S1態)可以轉換為雙倍的低能級三重態激子(T1態);雙倍的T1態激子隨後彼此分離獨立存在於光伏器件中,使得器件內光電流增倍,從而克服單結太陽能電池的SQ極限。
  • 量子化是自然湧現(全局詮釋之六)
    普朗克在1900年,假定了能量(輻射)不連續變化,才解決了當時困擾物理學界的黑體輻射紫外發散問題,並獲得了1918年的諾貝爾獎。隨著玻爾原子模型的成功,以及大量關於微觀世界實驗的進行,人們相信,在微觀世界,量子化是常態,甚至是唯一法則。電荷,角動量,能級,……,等等,都是量子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