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頻通信系統中Rake接收性能仿真研究

2020-11-28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在擴頻通信中,Rake接收是抵抗多徑衰落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介紹無線移動通信的信道特性,然後對Rake接收的基本原理和接收機結構進行詳細描述,並對Rake接收性能進行了仿真比較。仿真結果表明,在多徑信道條件下,Rake接收方式能很好的改善接收系統誤碼性能;採用GOLD序列擴頻比m序列擴頻方式時,Rake接收方法性能提高的更明顯。
關鍵詞:多徑衰落;擴頻通信;Rake接收機;誤碼性能

在移動通信中,移動終端的天線通常採用無方向性的低增益天線,移動終端接收來自各個方向的電磁波,並向各個方向發射電磁波。通過不同路逕到達接收天線的信號,由於路徑不同造成傳播時延的不同,各信號在接收天線處的相位不同,相同相位的信號互相疊加,使得信號得以加強,而相反相位的信號互相疊加,使得信號互相抵消。這種接收信號無規律的強弱起伏就是電波傳播中的多徑衰落。多徑衰落會嚴重影響通信質量,為此採用數位訊號處理技術來對抗衰落,分集接收技術就是減少多徑衰落的重要方法之一。
分集有兩種含義:一是分散傳輸,使接收端獲得多個統計獨立的、攜帶同一信息的信號;二是集中處理,即接收機把收到的多個統計獨立的衰落信號進行合併,以降低衰落的影響。多徑分集技術是用來補償衰落信道損耗的,因為在任一時刻,多個非相關的衰落信號同時處於深度衰落的概率極小,因此,一旦在多徑信號中選擇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信號進行處理,接收機的瞬時信噪比和平均信噪比就可以得到改善。所以,分集就是有意識地分離多徑信號並適當合併以提供接收信號的信噪比,降低多徑幹擾。
在擴頻通信系統中,由於信號頻段較寬,因此在時間上可以分離出比較細微的多徑信號,對分離出的多徑信號進行加權調整,使合成之後的信號得以增強,從而可在較大程度上降低多徑衰落信道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這種技術又稱為Rake接收技術。
文中首先介紹無線移動通信的信道特徵,然後對Rake接收的基本原理和接收機結構進行描述,並在不同條件下對Rake接收系統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表明:採用Rake接收技術能有效降低多徑衰落對通信信號的影響,降低誤碼率。

1 無線移動通信信道
移動通信系統中,移動終端處於地形複雜的區域,其天線將接收從多條路徑傳播來的信號,再加上移動終端自身可能在運動狀態,使得移動終端和基站之間的無線信道多變且難以控制。
移動通信信道是一種時變信道。無線通信信號通過移動通信時會受到各種形式的衰減損害。接收信號功率表示為:
p(d)=d-n·S(d)·R(d) (1)
式中,d表示移動終端與基站間的距離。
式(1)是信道對傳輸信號作用的一般表示式。信號所經歷的損耗有如下3類:
1)自由空間傳播損耗,用表示d-n,其中n一般取值為3~4;
2)陰影衰落,用S(d)表示,制式由於傳播環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築物及其它障礙物對電波屏蔽所引起的衰落。一般服從對數正態分布,其變化率較慢,是慢衰落損耗;
3)多徑衰落,用R(d)表示,這是由於移動傳播環境的多徑傳輸而引起的衰落,幅度一般服從瑞利分布或萊斯分布,其變化率較快,是快衰落損耗。
在移動通信傳播環境中,到達移動終端天線的信號不是單一路逕到達的,而是許多路逕到達的眾多反射波的合成。這樣,接收信號的幅度將急劇變化,就產生了衰落。這種衰落是由於多徑現象所引起的,稱為多徑衰落。
多徑效應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1)經過短距離或短時間傳播後信號強度產生急劇變化;
2)在不同的多徑信號上,存在著時變都卜勒頻移引起的隨機頻率調製;
3)多徑傳播試驗引起信號的時域擴展。

2 Rake接收的工作原理
最早的Rake接收機概念是R.Price和P.E.Green在1958年提出的。Rake接收機的原理是採用一組相關接收機,各個接收機與同一期望信號的多徑分量之一進行相關操作,根據各個相關輸出的相對強度加權後合成一個輸出,加權係數的選擇原則是使輸出信噪比最大化。
Rake接收機的工作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發射端發出的無線信號經過L+1條路逕到達接收端Rx。假設路徑0的距離最短,傳輸時延也最小,依次是路徑1,路徑2,…,時延時間最長的是路徑L。通過檢測各路徑的相對時延差,以路徑0為參照標準,路徑1相對於路徑0的時延差為τ1,路徑2相對於路徑1的時延差為τ2,…,路徑L相對於路徑0時延差為τL,並且τL>τL-1>…>τ2>τ1。接收端解調後,送入L路並行相關器解擴。通過位同步後,各相關器的本地碼分別為c1(t),c1(t-τ2),c2(t-τ2),…,c1(t-τL)。信號經解擴後送入積分器,並進行加權合併,最後對信號進行判決得到輸出信號。顯然,如果接收機只有一個相關器,一旦這個相關器的輸出被衰落擾亂,接收機將不可能校正該值,從而導致判決其出現大量誤判。而在Rake接收機中,如果某個相關器的輸出被衰落擾亂了,可由其它相關器支路做出補救,並且通過減小被擾亂支路的權重,降低其負面影響。由於Rake接收機提供了對L路信號良好的統計判決,因而它能有效地對抗多徑衰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6488.htm


假定有L個相關器,每個相關器與其中一個多徑分量同步,即強相關,而與其它多徑分量弱相關,各個相關器的輸出分別被加權後相加,總的輸出信號為:

其中c1(t-τi)為本地生成的相關碼並且τ1=0;ai(t)是加權係數,它根據對應信號能量在總能量總所佔比例確定;ri(t)為L路多徑信號的分量之一。
加權係數根據對應信號能量在總能量中所佔比例確定:

其中j=1,2,…,L。式(3)表明加權係數ai(t)是自適應可調的,當某個相關器被衰落汙染時,輸出能量減小,對應的加權係數值變小,對總輸出的作用減小,從而克服衰落影響,改善系統接收質量。

3 Rake接收的誤碼率仿真
輸入信號的數據由隨機數發生器產生,並採用周期長度為128的m序列(或者GOLD碼序列)進行擴頻。對擴頻後的信號進行BPSK調製,並發送出去,信號在無線信道傳輸過程中,會產生信道衰落。接收端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Rake合併(仿真採用了最簡單的等增益合併方法),合併結果輸入到BPSK基帶解調模塊中,最後進行誤碼率統計。
上述仿真圖顯示了在3條路徑情況下Rake接收與傳統接收之間誤碼率比較的曲線。其中實線表示延遲1和2個碼片情況下的誤碼率曲線,虛線表示延遲3和7個碼片情況下的誤碼率曲線,圓點是傳統接收的結果,方點是Rake接收的結果。


仿真結果表明,相同條件下碼片延遲越大,接收端的誤碼率越大;相同條件下擴頻倍數越高,接收端的誤碼率越小;相同條件下,GLOD序列擴頻要比m序列擴頻有更小的誤碼率值。在相同前提下,針對多徑衰落的信道環境,Rake接收方法要比傳統接收方法具有更小的誤碼率值;在GOLD序列擴頻情況下,Rake接收比傳統接收方法性能上提高的更明顯。

4 結束語
Rake接收技術是一種對抗多徑衰落的重要技術,它通過將可分離的多徑信號按一定原則合併,從而把多徑信號中的能力收集起來。文中進行了Rake接收與傳統接收的性能比較仿真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前提下,Rake接收比傳統接收具有更小的誤碼率值;擴頻倍數越高、延遲越小、信噪比越高,Rake接收的性能就越好,同時採用COLD碼序列擴頻要比採用PN碼序列具有更好的Rake接收性能。


相關焦點

  • 小波在擴頻通信中的應用
    multiple access,尺度劃分多址).現在廣泛應用的CDMA技術是利用偽隨機序列來進行擴頻,所得到的近似正交的偽噪聲序列具有很強的抗窄帶噪聲的性能;而SDMA則利用正交小波函數族來完成擴頻,同樣具有類似性能.但是,在CDMA系統中,信息都是在同一頻段上傳輸,窄帶噪聲會汙染整個信息流;而在SDMA系統中,信息被分配到不同子帶上傳輸,窄帶噪聲只會汙染部分信息流,因此,SDMA的系統性能要優於
  • 實現信號CDMA調製/解調的水聲通信系統
    ,而聲波是人類迄今為止已知的惟一能在水中遠距離傳播的能量形勢,因此,近些年海洋中的水聲通信系統的研究以及開發成了熱點。其理論依據是資訊理論中的香農公式: C = B log2 (1 + S/N ) (1) 式中:C 為信道可能傳輸的 最大信息速率,表示信道容量;B 表示信道帶寬;S 表示信號的平均功率;N 表示噪聲功率。 從式(1)中可以看出:在信噪比很小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增加帶寬的辦法來提高系統的抗幹擾性能,以保證信道容量不變。
  • RAKE接收機的作用及優缺點
    RAKE接收技術是第三代CDMA移動通信系統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在CDMA移動通信系統中,由於信號帶寬較寬,存在著複雜的多徑無線電信號,通信受到多徑衰落的影響。RAKE接收技術實際上是一種多徑分集接收技術,可以在時間上分辨出細微的多徑信號,對這些分辨出來的多徑信號分別進行加權調整、使之複合成加強的信號。
  • rake接收機的工作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3571.htmRAKE接收技術是第三代CDMA移動通信系統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在CDMA移動通信系統中,由於信號帶寬較寬,存在著複雜的多徑無線電信號,通信受到多徑衰落的影響。
  • 詳解無線通信原理和LoRa擴頻通信技術
    一、 無線通信原理 在通信系統中,我們需要弄清模擬和數字的關係:一個模擬信號就是一個連續變化的電磁波,一個數位訊號是一個電壓脈衝序列。 後來人們發現,擴頻技術可以得到如下收益:從各種類型的噪聲和多徑失真中獲得免疫性;得到信噪比的增益。
  • 基於VeriStand的制導系統半實物仿真平臺的研究
    作者/ 範勇 劉曌 李釗 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上海 201109)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8/363625.htm範勇(1987-),男,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實時仿真系統設計。
  • R&S矢量源及信號分析儀的無線系統仿真及設計
    同時利用儀表測試的準確性,在設計的不同階段,對於從天線到射頻到基帶、從模擬到射頻的系統和模塊進行測試,以優化系統設計,滿足研發和測試人員的多方面需求。  無線系統設計流程  在整個無線通信系統的研發中,我們採用自上而下的方式。
  • 天線及傳輸信道模型建模的方法及系統仿真案例概述
    對於通信或雷達系統,天線都扮演著發射及接收電磁波的角色。天線性能的好壞,會對系統性能產生很大影響。傳統理論和仿真技術,很少將天線放入通信/雷達系統進行整體考量。天線設計師重點關注的是天線的方向性、效率、體積等指標,很少考慮天線和傳輸信道的配合,更難得考慮天線特性會對系統系能造成怎樣的影響。
  • 無線安全通信系統設計方法研究
    架構的無線通信系統。系統分別對無線信道的兩種特徵進行採集,然後利用特徵值對無線通信鏈路的通信過程進行加密。經測試得到生成密鑰的匹配性指標,對比實驗數據明確同一條件下採集不同特徵值保密通信的優劣,從而為工程應用中無線鏈路安全通信提供一種參考手段。
  • 基於MIMO-OFDM技術的室內可見光通信研究
    因此,本文研究基於MIMO-OFDM技術的室內可見光通信系統的原理,研究MIMO和OFDM技術的優勢,通過空 分復用提高系統的傳輸速率和穩定性,實現系統的算法仿 真,分析了MIMO-OFDM應用於可見光通信的前景。
  • 一種基於線性化直升機數學模型的仿真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7880.htm關鍵詞:無人直升機;線性化模型;數學模型;仿真系統;半物理仿真飛行控制系統決定了無人直升機的飛行性能,隨著無人直升機性能的不斷提高及功能的日益增加,飛行控制系統越來越複雜。
  • 直擴MSK解調方法分析與仿真
    基於兩種可能的應用形式,在Matlab/Simulink環境下搭建了直擴MSK信號差分相干解調與包絡非相干解調的仿真模型。然後進行了性能仿真。所得結論為直擴MSK信號解調的實際應用提供了參考。關鍵詞:直擴MSK;差分相干解調;包絡非相干解調;Matlab/Simulink MSK信號是調製指數為0.5的一種連續相位調製信號(CPM),具有能量集中、包絡恆定、頻譜利用率高的優點,突發模式MSK信號除了具有上述優點之外,還具有持續時間短、隱蔽性好的特點,廣泛應用於數據鏈等無線通信領域。
  • 基於LMS算法的回聲消除系統仿真研究
    本文基於LMS算法,應用MATLAB進行仿真研究,並改進了LMS算法,得出更好的回聲消除系統。摘要:在通信行業日漸發達的今天,回聲消除的應用十分廣泛。常見的回聲消除方法一般有三種。一是對周圍環境進行特殊的處理,二是採用回聲隔離器,三是採用回聲抵消器。當下最熱門的三種回聲消除算法分別是維納濾波算法,最陡下降算法,LMS算法。本文基於LMS算法,應用MATLAB進行仿真研究,並改進了LMS算法,得出更好的回聲消除系統。
  • 800MHz頻率CDMA基站發射性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9825.htm本文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從CDMA通信原理概述、無線發射信道及發射性能指標三方面來闡述800 MHz CDMA基站發射性能。
  • 可見光通信的研究
    1.2中國的研究現狀中國的可見光通信研究起步相對較晚,與國際相比仍然落後很多,尚沒有比較成熟的商用化的可見光通信系統。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中國的可見光通信研究也逐步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在可見光通信理論、系統設計和計算機仿真、實驗演示系統設計製作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 基於HFSS的射頻微波系統設計仿真平臺介紹過程
    一、概述: 射頻/微波電路是雷達、導航、測控、制導、通信和電子對抗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系統 的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響。隨著小型化要求和系統指標包括發射功率、接收靈敏度、工作帶寬、通道一致性的不斷提高,對射頻微波有源和無源電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加大了設計難度,主要體現在: 1)、技術指標高,設計調試量大; 2)、仿真計算量大,非線性交調與諧波分量增加; 3)、設計參數敏感度提高,對加工精度和參數準確度要求高; 4)、寄生效應突出,影響電路性能;
  • 太赫茲高速通信系統前端關鍵技術
    在此基礎上,完成了一個220 GHz 二次分諧波混頻器的電路優化,並同時開展了該分諧波混頻器的電路性能(變頻損耗)實驗研究,實驗結果與仿真預測吻合較好,驗證了二極體建模以及電路優化方法的有效性[15]。
  • 通用通信信號發生器中的MSK設計
    1 引言 通信信號發生器是電磁環境仿真與模擬、通信系統設計中的重要環節,也是通信與通信對抗系統研究的基本要素。通信信號發生器通常是由硬體電路組合而成,存在硬體規模大、資金投入多、不易擴展等缺點。
  • 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的電磁幹擾,會威脅人身安全,如何有效抑制?
    由於兩種金屬屏蔽材料都會顯著改變WPT系統的電氣參數,故需要考慮屏蔽體對原有WPT系統的傳輸性能影響。同時,兩種金屬屏蔽材料對線圈自感和互感數值的影響方向相反,且屏蔽效果各有不同,實際過程中往往採用兩種屏蔽材料相結合的方式來對WPT系統的電磁輻射進行有效的抑制。有學者對無屏蔽、鐵磁性材料屏蔽以及鐵磁性與非鐵磁性材料屏蔽相結合這三種情況下的線圈磁場進行了電磁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