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竹編,現階段世界竹編編織區都在面臨一個共同的難題——傳承問題,即都面臨技藝傳承青黃不接的窘境。這一窘境不是因為技術上的缺失,而是思維層面的「偏見」。
我是一個竹編家庭出生的農村孩子,恰好也陰錯陽差走上了以手工竹編為職業的一個「自由職業者」,當然也可以說是「」無業游民」。中國民間的手工竹編分布在很多產竹區域,於是也出現了很多竹編種類。很多人喜歡用一個區域的竹編和另外一個區域的竹編進行價格,工藝,優劣的對比,這種極大受到個人主觀意願影響的比較,或者是它們從風俗,定位,市場,竹材等等方面沒有一點交集的兩個竹編種類,簡單的進行比較,這完全就是一個「玩笑」。或因價格,高價地被說成不值太黑,價格低的被說成垃圾什麼玩意。總歸就是,都不是東西。
一些人褒此貶彼,有的人貶內褒外(國內國外),不過他們至少留有一絲敬畏,更有甚者卻是,借用周星馳電影裡大師兄一句臺詞:「 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這是少數人,但也是一類人對現有所有手工竹編的一種態度。
我有文章說過中國竹編有悠久的歷史,7400年,什麼概念,一個人活100歲,7400年是74代人生命的首尾不間斷延續。有人說歷史代表過去,於現在無多大經濟意義,有什麼用?於經濟收入而言,確實沒多大用,但卻能展現竹編的底蘊。
我有說過傳統手工竹編的韻味在於手工,而並不在於竹本身,需要儘量避免流水式固定模式的竹加工成品,因為缺少靈動和指尖溫度。卻有人說竹編需要機械加工,需要數量,才能和塑料一爭高下。不然,手工竹編就沒有存在的價值,消失一點也不可惜。但是,退一萬步說,他們卻沒告訴我哪裡有這種可以和塑料製品產量一爭高下的竹編機械。
我更有說過,手工竹編需要朝高價格,精細化,重裝飾方向發展,又有人反駁,竹編現有價格太高,還應該考慮一下廣大貧苦人家的消費能力。其實,手工竹編現有狀態根本沒法大範圍普及,接觸過手工竹編各個環節從業者的工作場景,了解起實際收入,就知道他們的生存壓力(以手工竹編為幌子吃政策飯的除外),再降,那麼會極快的加速手工竹編整體層面的消亡。
我有說過,現在手工竹編傳承的問題不是學習人員的短缺,而是竹藝懷身的人們改行它業,吸引這一群人回歸才能更好的緩解編織壓力。這一切則更多是需要市場行為來促成,政策為輔助。我想學,但沒人教,我想教,但沒人學,這兩組矛盾的源頭其實只有一個———生存問題。竹編的教和學,其實是一個世界性竹編問題,都面臨著這個矛盾。
很多人理解為我闡述這些,而不是去編寫竹編教程,目的就是要讓竹編更貴,而實際,這一切的一切就只是在強調手工竹編的更值,在思維層面讓人們接受現在竹編的價值改變。眾人思想上的偏見才是扼殺一個流傳千年的手藝的核心關鍵,思想上固視,就不能客觀多角度去理解一個事物的變化,對手工竹編是不公平的。
當然,有人會說,手工竹編的出現和消亡,也是一個事物的變化,小編又何須執著,但小編可從來沒說竹編一定不會消亡,但,喜歡上了竹業,那麼。盡點人事,至於結果,其實也沒那麼重要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