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百度派 @麥兜的妹妹
每年的冬季,我國的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就步入了冰天雪地的世界。哈爾濱市的市民們還利用松花江中的天然冰塊,精心雕刻出各種各樣的奇異壯觀的冰雕藝術品,再配上絢爛的燈光效果,營造出水晶宮一般的冰雪大世界。而幾乎是同一時間,南方的廣州市,卻在舉辦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不同花色、不同品種的花兒爭妍鬥奇,一派暖洋洋的春天氣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就是由於兩地相差懸殊的氣溫造成的。如果各地的溫度都一樣,普天之下一樣涼熱,那麼如此迥異的景象只有在不同的季節才能出現了。其實,之所以出現各地氣溫不一樣的現象,是因為太陽光投射各地的角度不同。太陽光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熱量越集中,當地得到的太陽光熱就越多,氣溫也就越高,反之則越低。依據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人們把地球分為五個溫度帶從北到南依次為: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和南寒帶。南北寒帶位於南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熱帶位於赤道附近,而南北溫帶則位於熱帶和寒帶中間。我們知道,因為地球是傾斜的,太陽的直射點常年在南北半球的低緯度地區徘徊,緯度越高的地方,陽光斜射得越厲害,氣溫也就越低。夏季的時候,高緯度地區的太陽照射角度雖然小,但白晝時間長,吸收太陽的熱量和南方相比差距不是很明顯,所以我國北方的夏天和南方的夏天溫度相差不太大;冬季的時候恰恰相反,高緯度地區的太陽照射角度小,白晝時間也比低緯度地區的時間短,所以南北溫差比較大
熱帶位於赤道南北兩側,約佔全球總面積的39.8%,全年的太陽照射角度較大,溫度很高而且差異很小,沒有明顯的四季變化。僅有熱季和涼季或者乾季和雨季之分;南北溫帶的面積較大,共佔地球總面積的52%,這一地帶是全球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最明顯的地帶,也是四季變化最突出的地帶,是熱帶和寒帶之間的過渡地帶;南北寒帶,位於南北極圈之內,面積較小,僅佔全球總面積的8.2%左右,終年嚴寒,有極晝和極夜現象存在。
這五帶的分布表明,地球上的各個地方在太陽系這個大環境中,收到太陽的熱量是不均勻的。這種不均勻,造成大範圍的冷熱交換,對於大氣的環流和洋流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如果沒有了五帶,全球各地沒有了氣溫差異,那麼我們的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誰也無法想像。
以上內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