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團隊梁文華斬獲阿里百萬大獎,累計影響因子超650分

2021-01-10 無憂潤色

鍾老在這次疫情戰疫中,功勳卓越、已載入史冊,最近剛獲國家的「共和國勳章」大獎。

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像鍾老這麼厲害的人物,帶出來的團隊自然也是非常厲害的。

鍾南山團隊的梁文華是本屆青橙獎獲獎者之一,也是首個來自醫學領域的獲獎者。

能夠成功斬獲青橙獎的醫學第一人,他的履歷可以說令人嘆為觀止!

梁文華——畢業於中山大學,臨床八年制本碩博連讀,就職於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橫跨醫學、大數據兩大學科。

年僅33歲,他已經是副研究員、博導、青年珠江學者、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肺癌學組副組長!(這次是以國家呼吸研究所的單位申請青橙獎的)

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他建立了新冠肺炎重症預測模型,研發了新冠肺炎AI影像診斷系統。今年2月,鍾南山、梁文華等合著的論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這也是鍾南山團隊發表的首篇新冠肺炎文章。

2012年進入腫瘤研究領域,也就說僅僅8年時間。

共計發表SCI文章128篇。其中30分以上的5篇,ESI高被引3篇,包括醫學頂刊新英格蘭、柳葉刀、JAMA-IM等等,累計影響因子高達650分+,總被引次數1600+。

第一/通訊作者80餘篇,累計影響因子400+,被引1200+次,包括:J Clin Oncol (IF 32.956,兩篇),BMJ(IF 30.223),J Thorac Oncol(IF 13.357),Cancer Res(IF 9.727)等國際頂尖期刊。

擔任SCI 雜誌Transl Lung Cancer Res (IF 5.1) 副主編,J Thorac Dis及Ann Transl Med雜誌編委。作為PI或sub-PI主持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5項。主持國自然等多個項目,總研究經費超過800萬元。

榮獲稱號:

人民網「國之名醫」青年新銳(歷屆最年輕的獲得者)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全國35位最具潛力青年腫瘤醫師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七完成人)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第七完成人)廣州市高層次衛生重點人才廣州醫科大學南山學者獲得美國臨床腫瘤學年會(ASCO)Merit Award及世界肺癌大會(WCLC)Mentorship Award等國內首位獲得四大國際肺癌學術會議優秀獎項的學者。梁文華說:「我想用我的經歷告訴青年人,科學並沒有我們想像當中那麼遙遠,其實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都有成為科學家的潛力。科學家也是平凡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沒有三頭六臂,只是他們對探索真理有著更大的興趣,並會堅持追求真理。」他一直強調自己不僅是個醫生,更是一個醫學科學家。

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新一代學者的巨大能量,也是我們國家新時代的希望!

本文來源:「無憂潤色」公眾號,關注了解更多科研資訊。|cover letter模板|翻譯工具|2020期刊因子|菜單欄自提

相關焦點

  • 進入鍾南山團隊、獲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百萬獎金……肇慶走出去的這位傑出青年做到了
    他還是鍾南山院士團隊成員,以大數據分析方法解決肺癌、新冠肺炎疫情等醫學問題。這位年僅33歲的青年醫者,在醫學研究和診治上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在這次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裡,他作出了哪些貢獻?近日,記者就此採訪了他,一探年輕學者的心路歷程。
  • 用AI算法預測空氣品質,阿里媽媽選手斬獲KDD Cup 2018 三項大獎
    、北大的兩位隊友組成的「getmax」隊成為唯一一支獲得全場三項大獎的隊伍。值得一提的是,胡可就職於阿里媽媽搜索直通車算法團隊,他主要的工作內容是做廣告排序算法,如應用深度學習模型解決業務問題,團隊也在應用並優化多種深度學習模型,其日常工作中積累的深度學習經驗在比賽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 最年輕科學家28歲就獲百萬大獎,鍾南山發來寄語
    9月9日,10位年齡28歲至34歲的青年科學家獲得第三屆達摩院「青橙獎」,他們每人除了收穫100萬人民幣的獎金外,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將300萬美元的獎金獎給了4位科學家,3年來,這個由多位知名企業家支持的大獎,共計900萬美元的高額獎金獎給了20位科學家,他們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獎三大獎項。
  • 31歲清華博導獲獎百萬自嘲,「曾長發飄飄,今鬍子比頭髮長」
    除此之外,他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與姜宇共同獲獎的9位青年科學家分別是:29歲的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保丹,國家呼吸研究所、鍾南山團隊梁文華獲得百萬大獎之後,姜宇表示:感覺自己有點像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樣子
  • 肇慶走出一位傑出青年,進入鍾南山團隊,摘得達摩院青橙獎100萬獎金
    他還是鍾南山院士團隊成員,以大數據分析方法解決肺癌、新冠肺炎疫情等醫學問題。梁文華在為病人看診。受訪者供圖這位年僅33歲的青年醫者,在醫學研究和診治上取得了怎樣的成績?但他跟我說,他的老師鍾南山才是我們不可企及的歷史人物。聽到這話後,我就有一種感覺,如果我跟兩位前輩一起工作,就是跟歷史站在一起。」於是,梁文華頂著各種壓力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開展了他的醫學和研究生涯。
  • 天貓精靈X1繼銷量百萬後,又斬獲2018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剛剛,設計界的「奧斯卡」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公布2018年產品設計大獎,中國企業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斬獲頗豐,獲獎作品包括天貓精靈X1、天貓魔屏A1、天貓魔屏S1三款產品。我們都知道,在工業設計界,紅點設計大獎代表著全球工業頂尖的設計水平,而天貓精靈X1能得到嚴謹的德國評委一致認可,不得不說,太厲害了。基於用戶設計的第一款智能語音硬體產品,是罕見地能將用戶、科技與娛樂融為一體,場景化也體現得淋淋盡致的作品。
  • AI 影響因子 8 月份回顧:騰訊 AI Lab 再佔榜首
    距離「AI 影響因子」上線已經五個月時間,4 月份至 7 月份我們相繼推出四篇「AI 影響因子」的相關盤點:AI 影響因子:4 月份都有哪些企業研究院在影響你?AI 影響因子 5 月回顧:國內企業研究院 89 篇頂會論文被錄用,商湯騰訊阿里領銜AI 影響因子 6 月份盤點,曠視科技、阿里達摩院領跑AI 影響因子 7 月份回顧:頂會論文收穫季,一馬當先的研究院原來是它!
  •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 鍾南山團隊論文詳情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 鍾南山團隊論文詳情  2月29日,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獲悉,28日,鍾南山院士團隊論文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  僅1.9%的患者直接接觸過野生動物  論文的並列第一作者關偉傑、梁文華、何建行教授和通訊作者鍾南山教授在「NEJM醫學前沿」回應,該研究首次收集全國範圍的新冠肺炎患者,通過分析大樣本量數據明確了該研究所確定的病死率(1.4%),與國家衛健委官方報導數據更為貼近;發現僅有1.9%的患者有直接接觸過野生動物的病史,在生活在武漢以外的居民中有31.3%的患者在近2周曾到過武漢
  • 10名青年科學家「神仙打架」 鍾南山寄語「把握機遇、發揮創造力」
    在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答辯現場,來自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梁文華說出了這番話。他是2020青橙獎的選手之一,和多位3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一同競技。答辯現場堪稱「神仙打架」。這些科學家們來自清華、北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科研領域腹地廣闊,既有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 還有鍾南山的鼓勵
    10位青年「學霸」科學家入選一共被獎1000萬元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還收到了鍾南山的鼓勵鍾南山團隊醫生也獲得了百萬獎金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生梁文華的研究橫跨醫學、大數據兩大學科在新冠疫情期間參與鍾南山團隊科研攻關
  • 鍾南山院士團隊在列
    健康時報記者從這些初評通過的項目中觀察看,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通過項目中有4個項目是基礎醫學相關;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項目(通用項目)中有2個項目是醫藥衛生相關;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項目(通用項目)中25個醫藥領域項目,包括8個內科與預防醫學組項目、5個中醫中藥組項目、4個藥物與生物醫學工程組項目、7個外科與耳鼻咽喉頜組項目、1個創新團隊評審組項目
  • 大康農業旗下紐仕蘭牧場斬獲2019年度紐西蘭乳業行業冠軍大獎
    近日,2019年度紐西蘭乳業行業大獎(New Zealand Dairy Industry Awards)獲獎名單公布,來自大康農業旗下的紐仕蘭牧場集團(Theland Farm Group)管理者Ruwan Wijayasena斬獲本次大獎區域行業冠軍(坎特伯雷-奧塔哥區域)。
  • 空中網斬獲CGWR中國遊戲排行榜三項大獎
    北京2015年4月23日電 /美通社/ -- 4月22日,2014年度新浪 CGWR 中國遊戲排行榜頒獎盛典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落下帷幕,中國領先的網路遊戲研發商和運營商空中網一舉斬獲三項大獎。
  • 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 ...19;鍾南山:疫情峰值或在二月中下旬出現;比亞迪回應口罩遭瘋搶
    (央視新聞)鍾南山:疫情峰值應在二月中下旬11日下午,在湖北省武漢市協和醫院西院醫生辦公室,廣東醫療隊武漢前方ICU團隊與後方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遠程視頻會診。會診期間,鍾南山院士通過連線回答公眾關切問題。
  • 浙大29歲女博導獲百萬大獎!她既是實驗高手也是個「大廚」
    像很多年輕人一樣,趙保丹也是一個「路痴」,出門不分東西南北。「但我的記性很好,來過的地方基本上都記得住。」趙保丹還有個愛好是做飯,在她的理性思維裡,做實驗做得好的人,做飯也做得蠻好的。「做實驗需要動手,需要配方,就像做飯一樣。
  • 鍾南山團隊:人重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減少特定新冠患者死亡
    近日,鍾南山院士團隊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發表了人重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伴有淋巴細胞減少但無合併症的患者中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結果顯示,在這些患者中,rhG-CSF可能減少了重症或死亡患者的數量。
  • 紫御華府斬獲聯合國「國際花園社區全球大獎」
    經過五天的緊張角逐,金力集團開發的紫御華府在全球數百家頂尖豪宅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最終斬獲聯合國「國際花園社區全球大獎」及「國際花園社區全球建築綜合類銅獎」 「聯合國「府榮國家花園社區大獎」被全球公認為目前世界人居環境的較高榮譽之一,被譽為「綠色奧斯卡」。
  • 這本剛入選SCI不久的英文期刊,今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