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鍾南山團隊、獲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百萬獎金……肇慶走出去的這位傑出青年做到了

2020-09-11 二三裡資訊深圳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出爐。土生土長的肇慶人梁文華入選,他將與國內其他9名傑出青年科學家一起獲得該項榮譽,每人還可獲得100萬元的獎金。

這是年輕的梁文華醫生收穫的又一重量級榮譽。他曾以主要完成人之一的身份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是廣東省青年珠江學者和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也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歷來最年輕的博導和副主任醫師。他還是鍾南山院士團隊成員,以大數據分析方法解決肺癌、新冠肺炎疫情等醫學問題。

這位年僅33歲的青年醫者,在醫學研究和診治上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在這次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裡,他作出了哪些貢獻?近日,記者就此採訪了他,一探年輕學者的心路歷程。

梁文華在國際醫學大會上作科研成果匯報。受訪者供圖

選擇與「歷史」同行

外表斯文秀氣,一張「娃娃臉」讓梁文華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了好幾歲。他在肇慶市第一中學讀初中和高中,高考時以全市前十名的成績入讀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八年制本博連讀專業。2014年開始,梁文華供職於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專攻肺癌的綜合診療。

「畢業時,我選擇了留在國內。至於為何選擇廣州醫科大學,那是因為我想跟歷史站在一起。」梁文華回憶,當時在廣醫附一院,見到了他現在的科室帶頭人何建行教授。在那裡,他看到國內第一臺胸腔鏡,「何教授是國內微創肺癌手術的開拓者,從他身上,我感覺到了濃厚的歷史感。但他跟我說,他的老師鍾南山才是我們不可企及的歷史人物。聽到這話後,我就有一種感覺,如果我跟兩位前輩一起工作,就是跟歷史站在一起。」於是,梁文華頂著各種壓力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開展了他的醫學和研究生涯。

深耕至今,梁文華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官方網站介紹,梁文華的肺癌科研成果多次發表於JClinOncol、BMJ等國際頂級期刊,也是國內首位獲得ASCO、WCLC等肺癌四大國際會議優秀研究獎全滿貫的學者。2017年,他成為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肺癌學組副組長,2019年至今,擔任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助理一職。同時,在最新公布的中國肺癌專家學術影響力排名中,成為排名前30位裡面唯一一位35歲以下的專家。

大數據科研經驗奠定新冠肺炎攻關基礎

梁文華的工作,原來最主要集中在肺癌領域。「我們搭建了國內首個胸部腫瘤多中心(共享)資料庫,收集了大量數據,然後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生物信息分析等技術開展工作。」梁文華介紹,團隊成功研發了國際首個肺癌血液DNA無創診斷工具,建立多個國際認可的肺癌生存預測模型,提出多個肺癌優化綜合治療策略等等。這些工作的最終效果,提高了肺癌早診率,減少70%過度治療,提高肺癌20%生存率。

梁文華為病人看診。受訪者供圖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梁文華所在的團隊憑藉之前積累的大數據分析經驗,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重要力量。「鍾院士從北京回來後,馬上組織我們開展科研攻關。我作為其中的一個負責人,把自己隔離了起來,帶領團隊對全國的相關數據進行清洗和分析。」當時人心惶惶的緊張時刻,梁文華仍記憶深刻。他說:「新冠肺炎是什麼?它的傳播力有多強?潛伏期有多長?致死率有多高?對這些,大家都是不知道的。」通過全國性的分析,梁文華和同事們得到了一些結論,並將其發表在醫學最頂尖的期刊新英格蘭雜誌上面。「

「在進一步分析的基礎上,基於深度學習方法,我們做了一個數學模型,識別那些有可能會變成重症的病人。這樣,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病情來分流,這對緩解當時醫療資源緊缺的局面,具有積極意義。」梁文華所在的團隊還進行了基於人工智慧的圖像分析工作,對新冠肺炎以及普通的病毒性肺炎進行鑑別,降低醫生的工作壓力。「我們研發的針對新冠肺炎AI影像診斷系統,能準確探測並自動診斷新冠肺炎,準確率大於99%。由於這一系列的成果,我有幸作為團隊成員獲得了今年的全國創新爭先獎牌,不知不覺中,竟然參與了一段歷史。」

立志成為一名醫學科學者

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科研攻關中,兩位學科帶頭人鍾南山院士和何建行院長給梁文華留下了深刻印象。「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擔當的力量,我學會了在面臨巨大公共危機的情況下,作為醫者應該要怎樣迅速明確自己的責任,擔起自己的義務。」在梁文華看來,作為醫生,最關注的是人民的健康,要清楚自己的責任,哪怕賭上個人利益和名譽,也要大義為先、責無旁貸,「如鍾老師,在非典和新冠暴發期間,都頂著巨大的名譽風險,敢於說出真相,大義為先,知行合一。又如何院長,犧牲個人利益為社會辦事,疫情發生期間動用個人的一切資源,推動了檢測試劑援鄂和廣東的大規模篩查,但從來不領功勞。」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工作經歷,也進一步強化了梁文華要成為一名醫學科學家的心願。

「疫情時期,在鍾院士的團隊中,我見證了歷史是怎麼發生的,並有幸參與其中。我看到了一個醫學科學家在疫情中如何思考問題、幫助社會走向正確的道路。從非典到新冠肺炎,鍾老師積累的科學素養讓他的科學直覺和推斷非常準確。相比普通醫生,科學家更能夠站在更高的高度做出準確研判。」因此,梁文華希望以鍾南山院士等前輩為榜樣,將來成為一個醫學科學家,從作為臨床大夫的經驗以及靈感中找到解決醫學問題的方法,並且創造性地將人文科學,包括心理學、歷史學、社會學的規律應用到對疾病的理解和治療當中。

寄語家鄉年輕人奮鬥追夢

榮譽等身,梁文華在醫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這一切都可以回溯至他的少年時代。

梁文華並不是出生於醫學世家,家裡無人做醫生。「選擇從醫,最初是出於自己對醫生的感激和欽佩。」梁文華向記者分享了他的從醫初衷。

原來,梁文華的長輩生病時,曾多次獲得肇慶醫德醫術俱佳的醫生相助。從這些醫生身上,梁文華看到了懸壺濟世、仁心仁術,讓他一直感激在心。長大後,他如願踏入醫學行業,成為了一名醫生。

而對家鄉肇慶,梁文華懷有極深的感情,家鄉人的深情厚誼一直讓他感激不已。「一中的多位老師們在我叛逆的時候沒有放棄我,以極大的包容和耐心助我成長,我也慶幸最終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

梁文華還希望以自己的例子鼓勵家鄉的年輕人。「科學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成為科學家也並非『需要三頭六臂』。高考報志願的時候,我曾經被善意提醒也許不能靜下心來做研究。但多年後,我從懵懂出發,堅定地走在了這條道路上。保持好奇心,不畏難。我們國家正處於從『人口紅利』過渡到『工程師紅利』的階段,需要大量具備科研能力的專業人員,需要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匹夫有責,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潘粵華】

(編輯:孫林穎)

來源:今日肇慶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肇慶走出一位傑出青年,進入鍾南山團隊,摘得達摩院青橙獎100萬獎金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出爐。土生土長的肇慶人梁文華入選,他將與國內其他9名傑出青年科學家一起獲得該項榮譽,每人還可獲得100萬元的獎金。他曾以主要完成人之一的身份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是廣東省青年珠江學者和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也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歷來最年輕的博導和副主任醫師。他還是鍾南山院士團隊成員,以大數據分析方法解決肺癌、新冠肺炎疫情等醫學問題。
  • 浙大29歲硬核女博導 獲達摩院青橙獎100萬
    在昨天公布的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名單上,1991年出生的趙保丹成為榜單上的10位青年科學家之一,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科學家。從小沒上過培訓班 讀書從來沒苦惱過從小沒有上過補習班的趙保丹,一直是學霸。
  • 2020年阿里達摩院青橙獎出爐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梁文華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
  • 31歲清華博導獲獎百萬自嘲,「曾長發飄飄,今鬍子比頭髮長」
    2020年,他與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里達摩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共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其中每人100萬元。除此之外,他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
    9月9日,今年29歲的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保丹收穫了一份獎勵青年科技學者的大禮,其和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還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
    9月9日,今年29歲的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保丹收穫了一份獎勵青年科技學者的大禮,其和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還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
  • 浙大29歲硬核女博導入選達摩院青橙獎,喜歡刷劇、做飯,最愛少女粉
    事實上,在實驗室裡,趙保丹是受學生尊重的女科學家,走出實驗室,就是一位普通的90後姑娘:喜歡刷劇,喜歡粉色,還是做飯高手。趙保丹最喜歡的明星是胡歌,從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到話劇《如夢之夢》,偶像的作品她一個也沒落下。最近也刷了《三十而己》,對最後開放的結局表示滿意。平時最愛少女粉色和藍色,參加達摩院青橙獎20強答辯時,特意穿了一件粉色的公主連衣裙。
  • 阿L青橙獎百萬獎金交稅嗎?
    9月9日,90後少女博士生導師收穫了一份獎勵青年科技學者的大禮,其和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L88 DaMo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阿L88 DaMo院的1000萬元獎金。這一新聞讓網友紛紛稱讚數位青年科學家們。那麼偉大的青年科學家們榮獲百萬獎金是否需要納稅呢?
  • 浙大29歲粉色系女博導入選阿里青橙獎!她喜歡刷劇、最愛少女粉
    平時最愛少女粉色和藍色,參加達摩院青橙獎20強答辯時,特意穿了一件粉色的公主連衣裙。休息的時候,趙保丹也喜歡約上三五個閨蜜,一起去打桌球或者羽毛球。像很多年輕人一樣,趙保丹也是一個「路痴」,出門不分東西南北。「但我的記性很好,來過的地方基本上都記得住。」
  • 浙江大學美女博導:29歲獲百萬獎金,3年發SCI論文20餘篇
    導讀:29歲美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中國科研開始蓄力值得矚目的一次頒獎,達摩院為青年科學家頒發獎金。2020年9月9日,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阿里巴巴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而年僅29歲的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保丹,也名列其中,併入選了2020年青橙獎。
  • 浙大29歲女博導獲百萬大獎!她既是實驗高手也是個「大廚」
    青橙獎名單上,1991年出生趙保丹成為榜單上的10位青年科學家之一,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科學家。「青橙獎對獎金的使用沒有任何限定,可以用於科研項目,也可以用於個人生活。對於我來說,這筆獎金讓我可以去做更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可以不為了增加收入去做我不喜歡的研究。」
  • 阿里的青橙獎:90後浙大少女博導趙保丹成唯一獲獎女科學家
    導讀:上個月大超關注到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10名獲獎的青年科學家名單已經公布,1991年出生的趙保丹成為今年唯一入選的女性科學家。這位穿著粉色泡泡袖公主裙會玩、會學、會教的90後「科研少女」備受大家關注。
  • 29位青年科學家獲獎!這些「青橙」都來自哪片沃土?
    9月9日,第三屆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本屆,有10位勇攀科學高峰的青年科學家摘得獎項,共獲得達摩院1000萬元獎金。2020年有哪些新晉的「青橙」?「青橙」,寓意青年學者猶如成長中的橙子,只要給予適宜的成長環境,就能茁壯成長。
  • 10名青年科學家「神仙打架」 鍾南山寄語「把握機遇、發揮創造力」
    在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答辯現場,來自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梁文華說出了這番話。他是2020青橙獎的選手之一,和多位3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一同競技。答辯現場堪稱「神仙打架」。這些科學家們來自清華、北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科研領域腹地廣闊,既有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 最年輕科學家28歲就獲百萬大獎,鍾南山發來寄語
    9月9日,10位年齡28歲至34歲的青年科學家獲得第三屆達摩院「青橙獎」,他們每人除了收穫100萬人民幣的獎金外,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4位科學家,3年來,這個由多位知名企業家支持的大獎,共計900萬美元的高額獎金獎給了20位科學家,他們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獎三大獎項。
  • 1000萬獎勵青年科學家!還有鍾南山的鼓勵
    2020青橙獎名單近日公布10位青年「學霸」科學家入選一共被獎1000萬元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還收到了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住把握機遇,鍾南山團隊醫生也獲得了百萬獎金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生梁文華的研究橫跨醫學、大數據兩大學科在新冠疫情期間參與鍾南山團隊科研攻關
  • 鍾南山團隊梁文華斬獲阿里百萬大獎,累計影響因子超650分
    鍾老在這次疫情戰疫中,功勳卓越、已載入史冊,最近剛獲國家的「共和國勳章」大獎。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像鍾老這麼厲害的人物,帶出來的團隊自然也是非常厲害的。鍾南山團隊的梁文華是本屆青橙獎獲獎者之一,也是首個來自醫學領域的獲獎者。
  • 榮獲百萬青橙獎的90後浙大女博導,愛科研也愛生活
    不久前,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趙保丹研究員捧回了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百萬青橙獎,成為今年獲獎者中唯一的女科學家。這個90後姑娘,愛科研、愛生活,她的故事要從和鈣鈦礦結緣說起。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獲評A+。在浙大這片寬鬆的科研沃土中,學校和學院為趙保丹配備了充足的科研經費和大型儀器設備,讓趙保丹和她的鈣鈦礦研究蓬勃生長。如今的趙保丹依舊將熱情傾注於鈣鈦礦研究中。鈣鈦礦LED從2014年發展至今,已然在效率方面有了很大突破,在近紅外和綠光方面都已經達到了預期的轉化效率,而藍光方面還在探索。
  • 2020達摩院青橙獎評選結果揭曉,10名青年才俊共獲千萬大獎
    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評選結果揭曉,10位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硬核青年科學家獲獎,每人獲得100萬元獎金。達摩院青橙獎(DAMO Academy Young Fellow)旨在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中國青年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