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華敬方 通訊員 徐寧
「大娘,這是您的,剛出鍋的排骨,拿好碗,慢慢吃……」11月6日中午,位於青島市即墨區藍村街道古城村的愛心食堂裡,村支書王德生帶著志願者們忙前忙後,端菜端飯。寬敞明亮的餐廳,乾淨舒適的桌椅,美味又健康的飯菜,贏得了老人們的一致稱讚。
為切實關懷弱勢群體,解決留守老人的吃飯問題,古城村經前期的調研論證,遂採取「村裡補一點、自己出一點」,由村莊黨支部引導,黨員幹部和村民自治的開辦模式成立「愛心食堂」。每天將為周邊老人及特殊困難群體提供中、晚兩餐,有想來吃飯的老人,只要提前報名即可。目前,村裡的低保戶、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只需3元錢即可享受兩菜一湯的堂食服務,其餘70歲以上老年人就餐也只要花費6元。
「備菜、打掃衛生、消毒碗筷……」愛心食堂的運轉,離不開愛心志願者們無私地付出,據王德生介紹,自食堂開業以來,陸續有不少村民報名食堂志願者服務,他們不計報酬,心甘情願地奉獻他人。 「我們通過微信群、大喇叭積極宣傳動員,發動村民主動參與愛心食堂志願活動。」愛心食堂志願者團隊負責人王乃祖說。目前,該志願者團隊有近40名固定成員,而這些志願者年齡都在40至60歲之間。根據排班,每天有3名志願者在愛心食堂提供志願服務。
在「愛心食堂」裡,赫然看到牆上整齊地排列著一周食譜及《就餐管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每天上午6時許,由一名村莊黨員、一名志願者組成的採購隊伍前往菜市場採購當天的食材。愛心食堂自運行以來,每天堅持以最新鮮的食材來進行烹飪,葷素合理搭配,有飯也有湯,讓前來吃飯的村民吃得飽又吃得健康。
「食堂每天供應的饅頭都是用我們村莊支部領辦合作社種植的小麥進行深加工的麵粉製作的,天然健康,吃的放心。」王德生告訴記者。
「一個人在家做飯很不方便,孩子們也不在身邊,往往每樣菜都要吃上好幾天。現在愛心食堂就開在我們村子裡,味道還很不錯,還能和大家一起聊聊天,嘮嘮嗑,很開心」一位滿頭銀髮的的大娘經常來愛心食堂就餐,她豎起了大拇指,表示愛心食堂每天兩菜一湯飯量足,味道滿意,志願者服務態度也很好。
據了解,藍村街道將以古城村「愛心食堂」運營為契機,繼續發揮轄區企業資源與社會力量優勢,探索擴大服務社會參與的廣度和深度,積極打造「愛心食堂」品牌。同時也將以此項目為標杆,讓黨建引領、多元社會力量參與 「一核多元」體系持續發力,激發社會多元力量參與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