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 於平(江蘇)
6月17日深夜,四川長寧突發6.0級地震,消息傳來,舉國皆驚。人們為災區民眾的安危而擔憂,緊張地關注著災情的動態,更為那不斷刷新的傷亡數字而揪心。
在這樣不安的氣氛中,長寧縣梅硐職業中學校發生的暖人一幕,給了公眾以莫大的安慰。
地震發生時,梅硐職業中學的學生們逃出宿舍,先被轉移到足球場,後被安置到了食堂。深夜天氣很冷,由於電力中斷,校園一片漆黑。為了減緩學生緊張的情緒,老師們主動把車全都開到空地上,把10多輛車的車燈打開,為學生照亮。老師還開車去鎮上買柴油發電。「食堂有了光,孩子們就不怕了。」
有了光,孩子們就不怕了,老師的這番話令人動容。那車燈射出的一道道光芒,照亮的不僅是孩子身外的黑暗,也驅散了孩子內心的黑暗,幫助他們走出恐慌與沮喪。這一道道光芒,溫暖了那些孩子們,也溫暖了所有人的心。
對於孩子們而言,老師就是他們生命中的光。老師用他們的愛與善,小心翼翼地呵護孩子們,在驚恐交加的地震之夜,為這些遠離父母的孩子,打造一個安全的港灣。孩子們不能不感受到老師的善意,這樣的善意,像一道光芒投射在孩子心坎上,必將影響孩子們的一生。
讓人心溫暖的不止是那一道道燈光,更有孩子們命運。6級地震,地動山搖,孩子們卻有驚無險,安全無虞,一棟棟校舍不再是孩子的墳塋,恐慌失序的大逃亡並沒有上演。
從宿舍到食堂、教室,都經受住了地震的考驗。地震發生後,所有老師和學生有序地撤離,一分鐘左右就轉移到安全地帶。有學生感嘆,「幸好我們平時經常進行地震演練逃生」。
顯然,從汶川到玉樹,我們一次次以慘重的生命代價交出昂貴的學費,但這樣的學費並沒有白交。地震固然兇險和可怕,但最可怕並不是地震本身,是我們在地震面前毫無準備,毫無防禦。汶川之後,一切正在改變,有越來越多像梅硐職業中學這樣「有準備」的學校,有越來越多學校變成了地震中最安全的地方,這才是公眾最最欣慰的。
不過也要看到,學校安全並不等於孩子安全。長寧地震中,除了梅硐職業中學引起關注之外,一則「二層小樓變成廢墟,7歲男孩不幸遇難」的新聞,同樣牽動人心。廢墟中被撿出的,沾滿灰塵的男孩作業本,刺痛了人們的雙眼。
得承認,保護孩子,我們已經做了很多,但這還不夠。如何不再讓孩子成為災難中第一批倒下的犧牲品,我們要做的,還有更多,也必須更多。地震中,那溫暖人心之光,照亮了孩子,照亮了我們腳下的路,這條路還有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