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溫暖人心 「熊爪」傳遞溫情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咖啡溫暖人心 「熊爪」傳遞溫情

  最近,徐匯區永康路上的一家咖啡小店在朋友圈、抖音、小紅書上刷了屏。咖啡店名叫HINICHIJOU,但是大家更喜歡叫它另一個名字——熊爪咖啡。在「熊爪咖啡店」的故事裡,最初的紅火全是由這隻毛茸茸的「熊爪」帶來的。這個冬日,它正好輕輕按中了年輕人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消費心理。除了外形上的「噱頭」,這家小店背後的故事更讓人感動——據介紹,咖啡店裡有兩名殘障人士,咖啡師是聾啞人,用熊爪遞咖啡的店員是面部燒傷者,兩人都是上海市殘聯技能培訓班的學員。而如果是持有殘疾人證的客人到店,還會獲得一杯免費特調咖啡。

  在暖心的故事面前,人總是容易被溫暖的情感擊中。「熊爪」咖啡破解了殘疾人士與顧客之間的交流痛點,毛茸茸的熊爪,讓殘疾人士的服務具有可親近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更為重要的是,「熊爪」咖啡不僅僅靠殘疾人士服務來獲取公眾情感認同,同時也注重於細節。比如同款「熊爪」準備多個,每天替換消毒,定期清洗,充分保障服務質量。畢竟,「熊爪」咖啡要贏得顧客的長期認同,還是要靠紮實的服務。

  而我們也不必始終帶著濾鏡去永康路「獻愛心」,不妨以食客的姿態為「熊爪咖啡」留下美食體驗,拋開獵奇與打卡,這才是對這些殘疾人士最大的尊重。

  希望這樣一家咖啡店能夠為更多人帶來幫助,能在未來走得更遠、更好。

  ■03

  「今天是被熊爪咖啡治癒的一天。」這兩天,徐匯區永康路上的一家咖啡小店在朋友圈、抖音、小紅書上刷了屏。咖啡店名叫HINICHIJOU,但是大家更喜歡叫它另一個名字——熊爪咖啡。這家店沒有招牌,也沒有大門。顧客在手機上下單後,會有一隻毛茸茸的熊爪從水泥牆洞裡遞上咖啡。而在牆後,有數位殘障人士正在為顧客調製咖啡。

  一條溫暖的紐帶連接著牆內外。越來越多的人自發地成為這家小店的「自來水」,為背後的殘障人士加油點讚。也許無法傳遞聲音,但這杯咖啡足以傳達心意。牆裡牆外,這樣的故事都無比令人動容。

  青年報見習記者陳嘉音

  一隻抓住好奇心的熊爪

  「7099的咖啡來咯。」一隻探頭探腦的毛茸茸熊爪再一次讓眾多鏡頭對準了洞口。在工作日的午後,新開的小店依然有不少粉絲慕名前來「打卡」。

  一套心照不宣的「規範」流傳在年輕的顧客之間:來到店門口,先衝著水泥牆拍個照;接過咖啡時,一定要先舉著手機記錄「熊爪」萌萌的動作——賣萌、撒嬌、握手、摸頭。不少路人加入了「圍觀」隊伍,忍不住伸長脖子瞧一瞧「洞」後究竟有什麼。

  顧客邱女士特意從浦東趕來。一個小時的車程,加上15分鐘的等待,才讓她從熊爪上接過一杯點綴著玫瑰花瓣的咖啡。「前幾天在抖音上看到的,下午和朋友一起過來,就為了買這一杯咖啡。」對於這樣有些公益性質的咖啡店模式,她表示非常支持。「以後還會來,他們值得大家的支持。」

  上海體育學院的大一學生小劉說,自己是在微博上看到這家網紅咖啡店的。「聽說熊掌背後是殘障人士,我覺得挺感動的。」她說,原本覺得只是一個營銷噱頭,結果背後卻有這樣的故事。「他們就業挺不容易的,我希望這樣的店能越來越多。」

  據悉,在點評網站上,這家咖啡店特別加上了「無接觸自提」的標籤,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當下,「熊爪送咖」對於減少接觸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作為「招牌」的「熊爪」也會每天定時消毒,做好清潔衛生的工作。

  打開咖啡杯,低頭喝一口,是溫柔的味道。

  一句手語表達的「謝謝」

  左手五指虛握成拿杯狀,右手指字母「K」的指式,中指對準左手虎口,做攪拌動作——這是咖啡的手語,也是店主瑩瑩最常用的「高頻詞」。她是一位聽語殘疾咖啡師,畢業於上海市殘聯技能培訓班,曾獲得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大賽咖啡衝調項目一等獎。

  對她來說,咖啡更像是她與這個社會交流的工具。除她以外,店內還有數名員工也是殘障人士,熊爪就是為他們專門設計的。

  當然,熊爪並不是這家咖啡店唯一的設計亮點。站在店門口仔細看,水泥牆上有一扇隱蔽的門。大部分時間,門都是緊閉的,除非遇到特殊的客人。

  下午1點22分,三位聾啞顧客結伴來到咖啡店,掃碼點單後,衝著洞口打了幾個手語。過了30秒,水泥牆上的門開了。店主瑩瑩走了出來,用手語跟她們交流。過了一會兒,一位店員也從門縫裡探出身來,拿著三朵玫瑰花,一人送了一朵。他把兩隻手並在一起,伸出拇指,彎曲兩下。「謝謝你們」他用手語說道。

  在熊爪咖啡店,這是一杯攪動著希望、熱度、公益和關懷的咖啡——也許無法傳遞我的聲音,但這杯咖啡代表了我的心意。

  一個商量出來的「靈感」

  這個溫暖的創意來自於團隊的一次「頭腦風暴」。咖啡店的志願者陳天皓告訴記者,他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感到溫暖。

  「因為聾啞人無法交流,我們希望用這種可愛又治癒的方式,讓大家體會到他們所傳遞出的溫暖和熱情,也希望大家可以慢慢接受這種無交互式的購買體驗。」他說,雖然殘障人士身體受限,不能親自和顧客面對面溝通,但是店員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顧客帶去暖心的服務。

  HINICHIJOU是「非日常」的意思。「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生物都是不能說話的,人類才是那個少數。聾啞人在我們眼中並不是不正常,而是『非日常』。」 陳天皓說,「團隊來自五湖西海,每個人曾經從事的行業都不相同,但我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願望:為更多的殘疾人提供創業融入社會的機會。」

  打開菜單你會發現,店裡任何一款飲品,售價都為20元。他解釋道:「我們的目的是希望每個人只需要花20元,就能擁有豐富的選擇,喝上口味層次極佳的特調咖啡。」

  面對爆紅,這位90後志願者說:「想謝謝大家的關注和喜愛,我們會一直保持我們的公益心和為殘障人士開店的初衷,我們也會將產品做到更好。」

  記者手記

  給你冬日暖意

  期待與你融合

  昨天是「熊掌咖啡」正式營業的日子,也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我國現有8500萬殘疾人,相比十年前,當下殘障人士的就業充滿了想像力與活力。

  在「熊爪咖啡店」的故事裡,最初的紅火全是由這隻毛茸茸的「熊爪」帶來的。在這個冬日,它正好輕輕按中了年輕人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消費心理。

  一件事物之所以能成為「網紅」,必然有其內在的邏輯。創意+公益引發的公眾關注度,讓殘疾人就業的「蓄水池」真正活了起來。

  這兩年,殘障人士與社會的融合感將越來越強,「蓄水池」漸漸也能翻湧起「浪花」。B站第一位殘障UP主大程子說過:「我期待的是一種融合感,不要覺得殘障人士就應該被圈起來,生活在一個孤島,就應該待在家裡面不出門。實際上我們和大家是一樣的,散落在整個社會裡面,我們和其他所有人是融合、連接在一起的,也許我就是你的小學同學,你表哥的女朋友,你的英文老師,或者是在街上碰到的任何一個人。」

  在暖心的故事面前,人總是容易被溫暖的情感擊中。

  成長總是在與他人的連接裡發生的。而一群年輕的殘障人士,他們撞破了那堵「水泥牆」,透過洞口,看到了新的風景。

(文章來源:上海青年報)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熊爪咖啡」要整改?「一店一方案」溫暖人心
    工作人員在維持秩序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12月7日電 題:「熊爪咖啡」要整改?「一店一方案」溫暖人心作者:李秋瑩「今天是被熊爪咖啡治癒的一天。」在上海的永康路上,一家特別的咖啡館火了。它的整個店面只是一堵灰色水泥牆,牆當中被砸出一個碗口大小的洞,所有咖啡都由洞內一隻黃褐色毛絨絨的熊爪遞出。顧客們可以在取咖啡的時候和萌萌的熊爪互動。12月4日,大家在咖啡店門口拍照 李秋瑩 攝讓人暖心的是咖啡店背後的故事,這裡除了做精品咖啡外,還在為殘障人士提供合適的就業機會,牆洞內的兩名咖啡師都是聾啞人。
  • 「熊爪」咖啡店火了!背後的故事更暖心……
    可在12月3日這一天,人們卻站在牆上那個不甚規則的小小「山洞」前排起長隊,等待掃碼點單後,一隻毛茸茸的「熊爪」從洞裡遞出咖啡。這家特別的咖啡店沒有大門,也沒有招牌,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熊爪」咖啡。那隻萌萌的「熊爪」會比心、豎大拇指「點讚」,還能與顧客親切地握握手、擊個掌、摸摸頭……「熊熊」的熱情即使隔著牆壁,也讓人在冬日的清冷中感覺如沐暖陽。
  • 新年暖心加倍 |世茂服務與"熊爪咖啡"共同助力公益
    近日全國大部出現降溫,瑟瑟發抖是不少人的狀態,但在上海有著這樣一件事情,讓不少人直呼溫暖。新年伊始,世茂服務攜手"熊爪咖啡"開啟"為愛青心,暖心加倍"的公益活動。在灰色水泥"洞穴"前,一隻黃褐色毛絨絨的"熊爪"正在將咖啡以及由世茂服務提供的來自藏區的青稞禮物,贈予來到這裡的每一位障礙人士,用萌萌的熊爪為他們帶來驚喜。
  • 熊爪咖啡、文創咖啡、蓋碗咖啡、機器人咖啡……這些創意咖啡讓你...
    (環球網文化頻道綜合報導)「熊爪」咖啡、「文物」咖啡、「蓋碗」咖啡、「機器人」咖啡......近日,層出不窮的咖啡創意為人們的冬日生活增添了一份香醇氣息,而每一杯咖啡的背後,更蘊藏著創作者們的匠心巧思和情感傳遞,快來看看哪杯咖啡才是你的最愛吧!
  • 「熊爪」咖啡火了,店長說…
    無聲的動作可以傳遞文明,也可以傳遞熱情。最近,上海的永康路上多了一家特別的咖啡店,顧客下單後,並沒有店員面對面地為你送咖啡,而是將咖啡從牆洞中,由一隻毛茸茸的「熊爪」遞出。這是一種新的營銷方式嗎?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
  • 讓更多「熊爪咖啡」的暖心故事變成現實
    作者: 藍煒  日前,上海永康路上一家特別的「熊爪咖啡」小店成了當之無愧的網紅,沒有大門、也沒有店招,平整的水泥牆上只有一個不規則的「洞」,洞口伸出一隻毛茸茸的熊爪,為消費者端上咖啡。「熊爪咖啡」的特殊之處不僅在於形式,更在於新奇模式背後,店家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機會的暖心故事,以及愛心人士排隊捧場的無限善意。  今年的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更好地重建:朝著一個包容殘疾人、無障礙和可持續發展的後新冠肺炎疫情世界」。
  • 來一杯「熊爪」咖啡,你會知道這座城市有多暖⋯⋯
    寒冷冬日的午後來一杯咖啡將是非常愜意的如果這杯咖啡是由毛茸茸的「熊爪」送到自己手中更添童趣與溫暖......毛茸茸的熊爪設計就是希望用這種可愛又治癒的方式在這個冬天傳遞溫暖與熱情在「熊爪」咖啡,持有殘疾人證的客人到店還會獲得一杯免費特調咖啡。防疫期間店家每天定時清洗消毒「熊爪」做好店內防疫措施讓客人們多一分安心
  • 爆火上海朋友圈的「熊爪」咖啡,藏著整個冬天的溫暖!
    作為咖啡的出口,飲品單二維碼掛在牆上,顧客可以自助掃碼下單,而遞出咖啡的卻是毛茸茸的「熊爪」。毛茸茸的熊爪不單單是遞咖啡,還會和顧客互動,比耶、點讚、握手、擊掌、摸頭,賣萌技巧100分,隔著牆都能感受到「熊熊」的熱情。但是吸引大家的不僅僅只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店鋪外觀或者營業方式,還有就是這隻熊爪的背後,還有著非常暖心的故事。
  • 咖啡店派出毛茸茸的「熊爪」送咖啡,還能握手!背後的真相好暖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天下財經》)無聲的動作可以傳遞文明,也可以傳遞熱情。最近,上海的永康路上多了一家特別的咖啡店,顧客下單後並沒有店員面對面地送咖啡,而是將咖啡從牆洞中,由一隻毛茸茸的「熊爪」遞出。這是一種新的營銷方式嗎? 記者來到這家咖啡店的門口看到,這裡沒有大門也不見招牌,在一堵灰色水泥牆中間有一個洞口,顧客對著洞口下方的二維碼掃碼點單後,會有工作人員戴著一隻毛茸茸的玩具「熊爪」將咖啡從洞口送出。顧客取走咖啡時,「熊爪」還會與客人進行握手等互動。
  • 網紅「熊爪咖啡」,牆洞後的故事令人感動
    >12月1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熊爪咖啡館店員通過「熊爪」將做好的咖啡從「山洞」中遞出顧客在等待咖啡時則可以與熊爪互動除了外形上「噱頭」,這家小店背後的故事更讓人感動——據介紹,咖啡店裡有兩名殘障人士,咖啡師是聾啞人,用熊爪遞咖啡的店員是面部燒傷者,兩人都是上海市殘聯技能培訓班的學員。
  • 「熊爪咖啡」爆紅全網!用熊爪遞咖啡的背後,竟藏著這樣的真相…
    顧客在取咖啡時可以與熊爪互動,握握爪擊個掌,熊爪還會比心、比耶、豎大拇指,有人說隔著牆都能感受到「熊熊」的熱情。 就是這樣一家神奇的咖啡館,在微博抖音及其他社交媒體上爆紅,還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打卡。
  • 上海咖啡店用熊爪遞咖啡 消毒後還可以與「熊爪」互動
    上海有家「熊爪」咖啡館,店員通過「熊爪」將咖啡從「洞口」遞出,顧客還可以與「熊爪」互動。這家店裡,咖啡師是聾啞人,用熊爪遞咖啡的店員是面部燒傷者。咖啡店創始人說,希望通過開辦這樣的店,給殘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一起傳遞愛!
  • 「熊爪咖啡」爆紅全網 | 背後竟藏著這樣的真相......
    你可以掃碼點單,而咖啡製作完畢之後,店員會使用熊爪將咖啡從「山洞」中遞出。顧客在取咖啡時可以與熊爪互動,握握爪擊個掌,熊爪還會比心、比耶、豎大拇指,有人說隔著牆都能感受到「熊熊」的熱情。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這個特殊的日子,咖啡(HINICHIJOU咖啡)正式開業了。
  • 「熊爪」咖啡爆火的背後,暗藏著一個暖心故事
    一整面的水泥牆沒有座位,沒有前臺沒有穿戴整齊的員工只有一個小洞口和一隻毛茸茸的熊爪洞下邊掛著個二維碼牌子,顧客通過掃描二維碼點單,咖啡製作完成後,遞出咖啡的卻是毛茸茸的「熊爪」。毛茸茸的熊爪不單單是遞咖啡,還會和顧客互動,比耶、點讚、握手、擊掌、摸頭,賣萌技巧100分,隔著牆都能感受到「熊熊」的熱情。
  • 上海網紅「熊爪咖啡」爆火後續:因這個原因監管部門督促其整改
    東方網記者程琦12月2日報導:近日,在上海永康路上的「熊爪」咖啡店火了,店員通過「熊爪」將咖啡從「洞口」遞出,顧客還可以與「熊爪」互動。據媒體報導,這家店裡,咖啡師是聾啞人。而咖啡店創始人說,希望通過開辦這樣的店,給殘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 網紅「熊爪咖啡」有望進一步推廣?希望暖心公益小店能走得更好、更遠
    上個月,徐匯區永康路上多了一家特別的咖啡小店。沒有大門、也沒有店招,平整的水泥牆上只有一個不甚規則的「洞」,剛好夠一隻毛茸茸的熊爪「出沒」,為消費者端上咖啡。 除了外形上「噱頭」,這家小店背後的故事更讓人感動——小店本身是個公益項目,「洞」的另一邊有數位殘障人士正在為顧客調製咖啡。
  • 這隻熊爪溫暖了上海,大家排隊等的不止是一杯咖啡
    再比如,每杯咖啡的定價都是20元。 毛茸茸熊爪背後 其實是聽障人士 咖啡店11點營業。還沒開門,我就早早過去蹲守。,通過暖融融的爪子,傳遞給了洞外的人們。
  • 快評「熊爪咖啡」整改:質疑未必站在包容的反面
    上海的網紅咖啡館「熊爪咖啡」整改了!因為,有人質疑,「遞咖啡的『熊掌』,是不是乾淨?」「咖啡館的門臉是一個牆洞,這家店是否有營業執照?」(圖片來源於光明網微信公眾號)顧客的「挑剔」並非雞蛋裡挑骨頭。針對「熊爪咖啡」的痛點問題,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指引經營者在熊爪洞(出料口)外的下方懸掛了二維碼。消費者掃碼後進入一個小程序,不但可以下單,還可以在線查看該店相關證照和食品安全信息。這一系列的質疑和追問,核心在於檢視當地的營商環境。尤其像「熊爪咖啡」這樣,由殘障人士發起創立的企業,在對其施以嚴格監管的同時,更需要給予貼心的政務服務。
  • 火出圈的「熊爪」咖啡南京也有了!「洞」裡的咖啡喝得放心嗎?
    火出圈的「熊爪」咖啡南京也有了!「洞」裡的咖啡喝得放心嗎?近日,上海的熊爪咖啡火爆出圈,網友對其為殘障人士提供就業機會的做法豎起了大拇指。南京新街口地區也出現「熊爪」咖啡,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去打卡。但同時也引起了消費者一系列的疑惑:看不到的咖啡喝得放心嗎?牆洞裡面真的是殘障人士還是只是個噱頭?記者進行了探訪。
  • 「熊爪咖啡」爆紅,「洞內」無言的困境怎麼解?
    「熊爪咖啡」爆紅,「洞內」無言的困境怎麼解?近日「熊爪咖啡」火了吸引了很多人「排隊打卡」打動大家的除了咖啡的香氣更重要的是牆洞之後的聾啞人咖啡師據工作人員介紹,店長是一名聾啞咖啡師,她曾獲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大賽咖啡衝調項目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