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的小男孩,在11年後成了武警戰士,只為心中的那抹橄欖綠

2020-12-03 中國軍魂v

中國軍人編輯:橙子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喪失了多少條生命,令許多人的家園毀於一旦,那場天災讓許多人至今難忘,今天我們要講大主人公陳濤,地震發生的那個下午,他正在上體育課,在他感受到腳下地面在劇烈晃動的時候,已經有幾個同學失去了重心,跌倒在地,緊接著就是老師還有同學們從教學樓衝了出來,哭喊聲,坍塌聲混在一起,那一幕幕陳濤至今難忘。

回首往事,歷歷在目

好不容易逃生出去,因為房屋倒塌,沒有食物,陳濤和父母還有鄉親們不知道該如何的時候,幾抹綠色的身影出現在他們的面前,陳濤說那幾位武警像是踩著光來的,那綠色的身影,一直停留在他的腦海裡。幾名戰士給陳濤一家還有鄉親們送來了食物還有礦泉水,為他們搭起了安全結實的帳篷,後來一批批軍車抵達災區,裡面裝著救援物資,還有越來越多的戰士出現。在白天為災區人民分發餐食,夜裡為他們執勤,災後的生活因為有這些戰士在,他們都不怕。

後來,陳濤和同學們被送到宜賓繼續上學,一切都回到了正軌。但是陳濤心裡一直有個烙印,就是那抹綠色。他在心裡暗自發誓,長大以後,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這個信念就一直伴隨著陳濤長大,終於,他在2019年,達成了自己心中所願,進入了他夢寐以求的綠色軍營,來到了英雄部隊。

追隨你的腳步,最終我成了你

進入部隊之後,陳濤發現和自己經歷相同的戰友有好多,都是因為心中的一個夢,他們和自己是一樣的,在災難的記憶力,憑著武警戰士帶去的溫暖和感動,所以來到了這裡,作為一名武警戰士,有著不屈不饒的抗爭精神和奉獻意識,所以陳濤知道自己如果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武警戰士,就要終於自己的初心,就算是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堅持。

前段時間有一個從2017到2019年的會議梗,刷屏了整個朋友圈,陳濤跟風在日記裡寫上了這麼一句話: 2008年,我是汶川龍溪小學三年級的學生,2019年,我是武警部隊的一名新戰士,這段話直戳人心。時光飛逝,那年的那場大地震在汶川人民心中所造成的傷害已經慢慢地淡去,當年的懵懵懂懂的孩童現已長大成人,汶川也散發出了不一樣的魅力。那群孩童,秉著心中的信仰,跟隨著英雄的步伐,來到了綠色軍營,繼續將他們的熱血和青春揮灑在火熱的軍營。也希望陳濤在這個充滿正義的地方,能散發出屬於他的那道光芒。

來源:中國軍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中國軍人編輯,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遺孤,長大後成了高原武警戰士
    地震後,9歲的陳偉被轉移到救援官兵搭建的帳篷。人民網拉薩5月11日電(吳雨仁、陸文凱))「四百米障礙跑,2分8秒,陳偉打破了這一周的訓練記錄,斬獲集訓隊最佳成績。」5月5日,青年節剛過,陳偉就獲得「軍事訓練標兵」榮譽錦旗。
  • 汶川地震11年,他從小學生到武警戰士,卻倒在泥石流中……
    21日,武警戰士龍家利隨部隊參與汶川縣的搶險救援。27日,在搶險救援中,龍家利身負重傷,搶救無效犧牲。犧牲當天,是他24歲的生日。微信上,龍家利給自己取名「龍哥有藥」,因為戰士們有病痛經常找他拿藥;QQ上,他則取名「龍哥沒藥」,因為他不希望大家受傷生病,寧願說自己沒藥。所以,他取了兩個矛盾的名字。
  • 橄欖綠在廢墟上閃光———武警部隊兩萬七千餘名官兵參加抗震救災...
    特大地震發生後,武警駐川部隊聞災而動。武警四川總隊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武警北川縣中隊官兵在副指導員賈大國帶領下,率先投入搜救工作。他們扒開磚頭、水泥板,將一個個血肉模糊的群眾從廢墟中抬出,迅速轉移被壓埋人員205人。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武警北川縣中隊中隊長趙德清將官兵成功撤離出來後,帶領戰士趕到曲山小學和幼兒園安全轉移被困師生200多人,從廢墟中營救出師生25人。
  • 汶川地震十年丨當年的武警戰士蔣傑: 重返汶川 赴一場十年之約
    今年38歲的蔣傑,曾是駐地在祁縣的原武警某部隊的一名戰士,參與汶川救災近兩個月,當年6月下旬離川。2012年轉業到祁縣民政局,現為祁縣軍休所所長。離開汶川的3000多個日日夜夜,任何有關汶川的消息,都能牽扯到他敏感的神經。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年紀念日。
  • 退役武警戰士與汶川地震倖存者妻子在抗疫前線與後方譜寫家國情懷
    羅小奇5年前曾是一名武警戰士,還擔任了戰鬥班班長。踏踏實實做事,不言苦和累,是他作為一名退役武警戰士一貫的風格。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和渣土班突擊隊的同事們一起,前後一共搬運了300多噸生活、防疫物資。
  • 10年前汶川地震遺孤,現已是一名武警戰士!長大了,我終於變成你
    還記得10年前,四川汶川經歷的那場浩劫嗎?在災難面前,人是那麼脆弱,那麼渺小。被壓在廢墟之下的人們,無助而又絕望。可是,黑暗中,似乎看見了光明,有人在呼喊他們,讓他們別放棄,因為,我們的戰士,來了!2008年,在上課的陳偉和同學們突然感到地面似乎在顫抖,周圍的畫面在搖晃,大家還處在呆愣中,只聽見老師大喊一聲:地震!快跑!驚恐的孩子們,尖叫著跑了出去。混亂之中,似乎有磚塊掉落,孩子們拼命的往外跑,終於,他們跑了出去,之前還在上課的教師轟然倒塌,幾分鐘之後,陳偉的姐姐找到了他,告訴他:別怕,別哭,你是男子漢!
  • 汶川地震10年了,那些讓人潸然淚下的畫面依舊觸目驚心!
    哪怕一絲絲躍動的希望△ 2008年5月13日 四川綿陽北川縣,武警戰士奔向房屋坍塌現場,搶救被困傷員。△ 2008年5月21日 在玉門油田廣場上,數千名志願者自發來到廣場上,點燃千隻燭光為遇難者祈福,願生者堅強,逝者安息。△ 2008年5月19日 四川成都,一位學生眼含熱淚,為地震罹難者致哀。
  • 汶川大地震時,叫總理讓路的解放軍戰士,後來怎樣了?
    還有一個例子,那就是汶川大地震,在這個歷史性的災難中,我們的團結體現的更加明顯。我們第一時間派遣救援,捐款捐物共同救災,這次地震中也發生了很多讓人感動的事情,比如說,有一位讓總理讓路的解放軍戰士。地震2008年5月12日,地震發生了,大半個中國都有震感,這次地震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傷痛,無數個家庭支離破碎。這次是建國後,我國經歷的最大的一次地震,7萬人因此喪命,當地更是哀鴻遍野。
  • 汶川地震中,19歲戰士救下12歲女孩,承諾十年後娶她,結局如何
    2008年的汶川地震 令不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可是在這場大災面前,人們卻展現出大愛精神。當時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對汶川伸出了援手,我國的武警部隊更是快馬加鞭的趕到現場,挽救了更多的受害者。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十九歲戰士,就曾救下一名十二歲的女孩,兩人因此而結緣。
  • 汶川地震首次暴露中國的驚人戰爭動員能力,世界為之震撼!
    2008年5月12日,地殼板塊運動長期聚集起的巨大能量在四川北部北川至映秀地區突然釋放,一場裡氏8.0級特大地震發生了!強烈的地震波,使全世界的地震儀器聚焦四川,最終鎖定汶川映秀鎮。現在,他的下鋪變成了他的上鋪,另一個同事則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只聽到他急促的呼吸。蔣雨航現在必須少說話、控制小便、不流淚,為身體節省每一滴水。上面的同事哭著喊疼,又不停呼救。他慢慢扒開身邊的碎塊,手伸上去握住了同事的手。5月12日晚,在大多數汶川人的記憶裡,是他們一生中經歷過的最難熬的夜晚。那幾個小時的壓抑和暗淡,超過地震的一刻。
  • 「5.12」汶川地震功勳犬泰森離世
    1月12日,記者從畢節消防獲悉,16年來,立下赫赫戰功的功勳犬泰森離世。近日,畢節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站的消防隊員們,為這個「小英雄」舉行了遺體告別儀式。2008年,汶川地震,原公安消防部隊共67條搜救犬參加搜救,災害中70%的倖存者都是它們發現的。為了堅守使命,它們的鼻子被割破、爪子被磨出一道道血痕,也毫不退縮。
  •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兩茫茫
    文/七隻小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距離2008年「512」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十年了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這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波及到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 汶川地震12周年:遙憶悲傷 致敬堅強與重生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5-12 16:35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陳明陽 覃茜)今天是5·12汶川地震12周年,12年前的那場驚天動地的災難,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危難時刻,各方救援力量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 武警交通二總隊新兵記:汶川地震遺孤從軍 兄弟圓夢軍營
    6日,在位於烏魯木齊的武警交通第二總隊教導隊,來自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的新兵陳偉,向中新網記者袒露心扉。他稚嫩的臉上還冒著青春痘,但說起話來,卻讓記者感到他對軍營的嚮往。圖為來自四川廣元市青川縣的新兵陳偉(前一)和戰友進行訓練。 孫亭文 攝  青川縣,亦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災區。在這場大地震中,陳偉的父母均罹難。那年,陳偉10歲。
  • 我從汶川地震死裡逃生,12年了,我決定說出我的慘烈經歷……
    這篇文章,是一個汶川地震的親歷者的投稿。12年過去了。那些哭聲與呼救聲猶在耳邊......文 | 西西里明天是汶川地震12周年了。許多人在重提當年事。為逝者默哀。可是之於我,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12年前熟悉的恐懼,又捲土重來。
  • 汶川地震中,19歲戰士救下12歲女孩承諾十年後嫁他,如今怎樣
    儘管明白出來混都是要還的道理,但是看著汶川大地震逝去的這些同胞,我們依舊心如刀割,看著汶川在一夕之間變成一片廢墟,我們觸目驚心。災難從來都不是休止符,華夏兒女也絕對不會被一次災難而打倒,在地震的慘劇發生之後,國家領導班子迅速做出了應對方法,在第一時間派出解放軍戰士開赴汶川進行馳援。那時的汶川就像是世界末日一般,有的同胞還在睡夢當中就經歷了這場浩劫。
  • 汶川地震十周年,災後大熊貓陸續回到臥龍,而毛毛卻永遠離開人
    這次的自然災害給多個城市和人們帶來了大量的損失和傷害,阻礙了人們的交通出行,這讓獸醫小明不禁想到了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5·12」是記憶中的一次自然災害,是無數同胞受苦受難的日子,是國家遭遇重大危難的節點,但對於那些受到災難的人們來說,則是長達十年的漫漫日常。
  • 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願汶川同胞走出過去,擁抱未來!
    汶川地震十周年2008年5月12日,我們從此記住了四川的這個小城鎮。汶川是所有中國同胞永遠抹不去的傷痛,十年了,回想起那一幕,仿佛是在昨天。十年後,當年的孩子紛紛長大成人,中年人已經慢慢變成了老人,但是在汶川所有人的心中永遠埋藏著十年前悲慘的一幕。那一刻將永遠銘記在中國的歷史上,因為太慘!
  • 汶川地震VS武漢抗疫,紀念這一輪跨越了12年的生死營救!
    12年過去了,廢墟上拔地而起的汶川新城美輪美奐,錯落有致。但歷史的記憶,並不會因時間而褪色。緣何要屢屢舊事重提,因何要再次淚目以視?銘記汶川,不僅僅在於緬懷逝者,致敬生者,更在於復盤這一段屬於14億中國人的災難防控史,汲取並總結經驗教訓。很多親歷過汶川地震,以及此後的西南旱災、玉樹地震、雅安地震的人,仍然活在對人生未來不確定性的深深憂慮之中。
  • 汶川·記憶丨12年前的那一刻,你正在經歷什麼?
    當時,我滿腦子想的都是,一定要再救一個,再多救一個……@韋萬斌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我正在原武警成都指揮學院就讀。救援任務開展後,我被任命為救援分隊一組組長。時間就是生命!我們連續70多個小時都在不停地搜救和轉移被困群眾,一刻也不敢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