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這份指南可以幫你省一條命、一份遺囑,並讓你能參與前期的準備工作。
由於古生物的活動痕跡及遺物也是化石,這意味著你的足跡、手印、在地上打滾的痕跡、尿液痕跡以及一坨糞便都有資格成為一塊化石,它們又被統稱為遺蹟化石。
大多數遺蹟化石都發現於海洋、河流、湖泊和沼澤沉積物中,因為軟泥軟沙更容易留下生物的遺蹟,而且還是相對好的沉積環境,遺蹟能更快得到泥沙的掩埋。
遺蹟化石形成過程 | 沉積物覆蓋腳印,成巖,地殼運動,露出地表
不同的水體環境,形成化石的機率與完好度也不同。
在河邊或沼澤中,你留下的痕跡和糞便,容易被路過的陸生動物糟蹋掉、吃掉,也可能被大風大雨剝蝕掉。在淺海環境中,容易受到海浪的作用,以及小魚小蝦小蠕蟲的擾動。而在缺氧的深水環境中,可降低風化作用與食糞動物的幹擾,相對來說更有利於保存精細的痕跡結構。
這曾是一個湖泊,許多動物的遺骸在湖底沉積物中變成化石了
所以,請收拾好心情,帶好裝備,去深湖深海中留下你的痕跡和糞便吧。
1)留下一連串的足跡化石能反映你的步態、速度、體重和行為。對了!步姿記得端正些,免得後人一番研究後,得出你是殘疾,甚至是奇行種的結論。為了不必要的麻煩,請也別留下亂七八糟的打滾痕跡,謝謝合作。
洞穴頂部的恐龍足跡 | 這是1.68億年前,恐龍在海邊行走留下的足跡
2)留下糞便化石能重建你的飲食習性。由於糞便化石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拉屎之前可以多吃肉、骨頭等富含鈣與磷的食物,為排洩物的礦化提供原生的礦物質來源。同時,糞便裡的微生物在深海深湖缺氧的條件下也會產生磷酸鹽,有利於促進糞便被礦化。
暴龍類的糞便化石
鯊魚的糞化石(左)內部發現了絛蟲卵化石(右)
3)耐心等吧。你的痕跡和糞便進入地下埋藏階段後,需要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期間糞便裡殘留的有機質被逐漸分解,並且與外來礦物質發生填充、交代等作用,從而使糞便變得更加緻密、堅實,變成一塊真正的化石。
一般的糞便化石呈黑、黃以及褐色,但由於填充的礦物質不同,會形成色澤鮮豔、晶體各異的糞便化石——「牛寶石」,並曾被歐洲貴族當作裝飾品。
「牛寶石」 | 其本質是糞便化石
「牛寶石」橫切面 | 其本質是糞便化石
從本質上講,有兩種類型的遺蹟,一種是在沉積物表面形成的外生遺蹟(如足跡),另一種是在沉積物層內形成的內生遺蹟(如洞穴)。所以你在海底留下足跡和糞便後,模仿底棲動物鑽出幾個洞,也是有機會形成化石的哦。
顧名思義,這份指南需要消耗你的一條命、一份遺囑,且你只能參與開頭——死亡。
命已沒,那就只考慮實體化石了。由於你是一個四肢健全,骨骼驚奇的人類,所以相比軟趴趴的水母和蠕蟲,你更有機會形成實體化石。
因為實體化石是由古生物遺體(特別是硬體部分)保存下來而形成的化石,比如恐龍的骨骼、菊石三葉蟲的外殼、猛獁象冰凍屍體、琥珀裡的小蟲等等。
實體化石的形成過程
至於埋藏環境,考慮到骨骼比糞便要硬,除了相對穩妥的深海深湖,也能冒險選擇河漫灘、草原、沙漠等陸地環境,若是再遇上火山爆發,並被火山灰覆蓋就更好了。同時,不同的沉積環境有不同的礦物質,最終會形成色彩各異的化石,比如「牛寶石」。
寐龍 | 睡眠中被火山灰覆蓋的恐龍
至於埋藏速度,和生物遺蹟相同,死亡後的生物體必須儘快被沉積物掩埋,儘可能降低風化和腐爛的影響。當遺體被掩埋後,其腐爛程度決定了化石的後期細節,有些化石僅由骨骼遺骸或牙齒組成;另一些化石則含有皮膚、羽毛甚至其它軟組織的痕跡。(其實這與埋藏環境也有關)
中華龍鳥 | 清晰可見羽毛的痕跡
至於埋藏時間,和遺蹟化石一樣,需要經歷漫長的成巖過程,待在地下的時間可能是幾萬年,也可能是百萬年,還可能是千萬年,以及幾億年。
最早出現的一類三葉蟲,生活於5億年前
所以,你最終成為哪種實體化石,取決於你的埋藏環境、埋藏速度和埋藏時間。
1)如果你很佛系,能接受零散的骨骼化石。那麼你的遺體就不用棺材了,直接找個河漫灘、河口三角洲埋了吧。攜帶大量泥沙的河水一遍又一遍衝刷著你的遺體,以及分解者的蠶食下,直至留下光禿禿的骨架,最後就是漫長的成巖過程。
不用棺材,就地處置 |
但也有可能把骨架衝得七零八落,白骨露野,導致成巖失敗,所以還是埋深一點吧。對了,不要埋在人類活動頻繁的流域,分分鐘把你刨出來咯。
論及時掩埋的重要性
2)如果你很挑剔,執意留完整骨骼。有這麼一個方法:把遺體放進充滿沙子的混凝土石棺,撒上適當的方解石,石棺兩側打上數百個5毫米洞孔,然後深埋於地下,靜候有機質被分解,變成疏鬆多孔的骨骼。攜帶礦物質的地下水通過洞孔,流入石棺,對骨骼的孔隙進行填充以及交代......
石棺固定屍體,鋪上一層方解石,兩側小孔便於流水攜帶礦物質進入其中
3)如果你很臭美,只在乎漂亮程度。那選擇葬身之地時,要注意沉積環境的礦物質溶液了,比如黃鐵礦化、歐珀化、瑪瑙化、方解石化等等。
若要黃鐵礦化,建議埋藏在富含硫、鐵又缺氧的沉積環境中,比如紐約的Lewis County,那裡出土了大量黃鐵礦化的三葉蟲。根據關成國等人研究(2016),認為含量較低的有機質、豐富的活性鐵和硫酸根供給,更有利於化石的黃鐵礦化。
美國華盛頓州西南部的一個縣,盛產黃鐵礦化的三葉蟲
黃鐵礦化的三葉蟲
但要注意,目前黃鐵礦化大多數是些小玩意,而且黃鐵礦很容易氧化,變得醜不拉幾,即便你成功了,也需要後人的極度細心保存,有點麻煩。
若要歐珀化(蛋白石化),建議前往世界上最大的歐珀產地——澳大利亞的閃電嶺,在這裡發掘過恐龍、蛇頸龍、鴨嘴獸以及各種植物的歐珀化化石。你的遺體埋葬在這裡,富含二氧化矽的溶液將會滲入骨骼的孔隙中,經過沉澱和固結作用,就會形成歐珀化的化石。
位於新南威爾斯州北部的內陸小鎮巴,盛產歐珀
鳥臀類恐龍化石 | 下頜部碎片,可見部分歐珀化
至於能否變成具有變彩效應的歐珀(蛋白石),那就聽天由命了。而且大多數歐珀化石都是零碎的,所以當你被開採出來後,就很可能成一堆碎片了。
此歐珀可能是由箭石形成
其它就不一一列舉了,即便人工幹預,也幾乎不可能整幅骨骼變得漂漂亮亮,估計牙齒被黃鐵礦化、歐珀化的成功率最高。
4)如果你嫌麻煩,不搞花裡胡哨。那直接找個天然瀝青坑跳進去吧,比如洛杉磯的拉布雷亞瀝青坑。液態瀝青又厚又粘,絕對能夠keep住你的骨骼,而且這裡的靈魂伴侶也絕對夠多,不僅有猛獁象、恐狼、短面熊等大量史前哺乳類,還有1萬多歲的「拉布雷亞女子」,瀝青之下,跨越紀元和種族的骨骼相擁在一起,心動了嗎?
拉布雷亞瀝青坑 | 許多動物掉落其中形成化石
1萬年前的「拉布雷亞女子」骨骼化石 | 該名女子死亡時推估約 17-25 歲
哥倫比亞猛獁象化石 | 分布在北美洲
你若嫌棄洛杉磯的瀝青坑太擁擠,想獨享一片天地,那就選擇委內瑞拉的Lake Bermudez,千里達及托巴哥的Pitch Lake,以及加州其它開發中的瀝青坑。
Pitch Lake |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瀝青坑
5)如果你嫌麻煩,又想留全屍。那就前往西伯利亞,比如東北部的村莊奧伊米亞康。這裡是最低氣溫的人類定居點,年平均氣溫約-15.5°C,1月份可達-60°C以下。你的遺體掩埋於此,能夠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毛髮、皮膚、血肉都能保存下來。
奧伊米亞康 | 最低氣溫的人類定居點
猛獁象屍體 | 出土於奧伊米亞康的Khroma River
除了奧伊米亞康,你還可以選擇地球上的永久凍土層和冰川,這些天然冷凍庫同樣能把你的部分血肉保存下來。
但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你所選擇的冰川和凍土,或許熬不過形成化石的最低年齡限度1萬年。許多猛獁象、洞獅屍體就是由於凍土融化,而露出地表被人發現的。
最完整的幼年猛獁象 | 出土於亞馬爾半島永凍土,約4萬年前
冰人奧茲 | 阿爾卑斯山冰川的木乃伊,生存於公元前3300年的史前時期
6)如果你想留全屍,又想保留軟組織,又想五顏六色,那就做夢去吧,畢竟做夢的機率更加大。
說了這麼多,哪怕你的遺體被完美掩埋,又幸運地變成化石,安穩度過幾個百萬年,但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運氣,也只能永遠埋藏在地下,或者俯衝到更深的地下,在超高溫高壓下灰飛煙滅。就算你的化石恰好處於抬升的地區,被水流衝刷後露出地表,重見天日,但也不一定有人發現你啊,等待著你的,將會是無情的風吹雨打,帶著百萬年的努力消失吧~~
看完這份化石指南,你的遺書打算怎麼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