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地震中國遊客收到數十次手機預警 日本地震緊急預報系統自動響應

2021-01-11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16日消息(記者張奧)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日本當地時間16日凌晨0點25分,九州島的熊本市再次發生地震,此次震級達到7.3級,目前熊本及其周邊仍是餘震不斷。地震已經引發了火山小規模爆發以及部分區域的山體滑坡。

  因為4月14日已經發生了一次強震,當時的震級是6.5,這幾天連續餘震,再加上今天凌晨7.3級地震,災情比較嚴重,眾多建築物和房屋倒塌,死亡人數超過30人。熊本地面出現裂縫,當地民眾在戶外的安全區避險。目前熊本有17萬戶停電,15萬戶斷了煤氣,38萬戶斷水,所幸的是核電站目前沒有受到影響。

  熊本縣境內的活火山阿蘇山今天上午也開始了小型噴發,冒出了濃煙。阿蘇山一直是日本地震專家們在此次連環強震中最為關注的火山,一旦發生大範圍噴發,將會給熊本和周邊地區帶來極大的災害。

  日本氣象廳在今天表示,日本時間11點餘震發生過35次,6級以上就有兩次,不能確定是否還會發生同等或更大地震,因此要求當地居民提高警惕,注重人身安全。九州今晚還將迎來降雨,可能伴隨大風,不排除引發次生災害。

  來關注中國遊客的情況,日本福岡總領館今天下午表示:被困在阿蘇山區溫泉酒店的21名中國旅客已經被救出,目前已經乘車前往福岡,將轉新幹線離開九州。據領館介紹,這個旅行團的遊客多為60歲以上的老人。

  各大旅遊企業已經啟動了緊急預案,多家旅行機構已經暫停了九州線路發團,並為近期前往九州的遊客承擔退訂損失。攜程渠道目前有近兩百名中國遊客在九州島旅行,目前並無傷亡情況,攜程通過當地領隊導遊妥善安排行程,已全部取消熊本及周邊區域的行程,還針對自由行遊客啟動九州地震「微領隊」微信群服務,隨時隨地解決散客的問題。

  雖然從國內到福岡的飛機仍在正常飛行,不過考慮到遊客的顧慮,吉祥航空、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為已經出票的中國遊客提供免費的改退籤。

  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提醒中國遊客謹慎前往日本九州地區,這一提醒的有效期將維持一周。

  今天下午經濟之聲天下公司採訪了一位正在九州島自由行的張先生,他說,雖然不在熊本,但九州島其他地方也是餘震不斷,他們決定提前結束行程儘早回國。

  張先生:我們12號到達的福岡,第一晚住在指宿,14日熊本地震,新幹線停運,我們改行程去到了宮崎,昨晚的震感非常強烈,餘震不斷,手機上不斷有預警彈出。我們今天決定離開九州,經大阪回國。

  張先生在接受採訪中也談到,他的手機在昨晚不斷收到地震預警的彈出和警報聲,他的手機並沒有預裝相關程序,這些預警是怎麼到達他的手機的?

  日本早稻田大學博士樸光宇說,這是日本地震緊急速報系統,五級以上地震會激活預警。

  樸光宇:日本緊急地震速報從2007年開始的,日本要求運營商、廠商必須在投放市場的手機上支持這一功能,這是一種手機廠商簡訊的模式,而是小區廣播的模式。本來是針對日本市場,但蘋果看到後在IOS 5以上的版本中強行加上「緊急地震速報」功能。這個服務是免費的,在手機中默認開啟無法關閉,只要確認你使用日本運營商,功能就會開啟。警報的提醒聲音是固定的,用戶沒辦法修改。聲音與震級相關,震級越大,聲音越大。

  這一獄警系統在發生地震時自動響應,並不是人為發布,樸光宇說,通過震中發出的s波觸動預警,所以地震時警報會先於人的感受。

  樸光宇:震中是s波,這是縱向波。之前傳感器已經都全部安排好了。當發生地震s波發出之後,運營商系統會自動判斷你所處的基站,手機會自動發出警告,這不是人工。它發出的警報會比人的感覺提前,因為信息傳播的速度是光速,你收到通知,之後感覺到地震。

  除了手機預警系統,日本政府還通過立法規定,一旦發生5級以上的地震,電視、廣播、網絡必須中斷其他節目,在屏幕正中央顯示地震公報。

  九州島位於日本西南端,西北隔朝鮮海峽與韓國為鄰,今天凌晨的這次7.3級地震,韓國釜山地區也有明顯震感。

  儘管遠離大阪、東京繁華商業圈,但多次前往日本的遊客對九州島偏愛有加,這裡有日本最大的溫泉景區,可以觀火山泡溫泉,這裡有熊本古城、美食美酒,而沒有東京大阪的擁擠,適合度假。

  除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外,九州島的工業也十分發達,擁有汽車產業、鋼鐵產業、造船業、化工產業等,其中實力最強的是集成電路製造業。上世紀70年代集成電路、半導體發明後,九州島逐漸成為了日本集成電路工業的重要基地,這裡以生產與組裝為主,是日本電子工業的心臟。

  目前在九州島建有6個科技新城:久留米·烏棲、佐世保、熊本、國東、宮崎、國分,聚集了1000多家企業進行專業化協作,三菱、東芝、NEC、瑞薩科技、索尼、日本IT、衝電器、山葉等大公司都在在九州設廠。九州島因此被稱為日本的矽島。

  據日本媒體報導,索尼的攝像頭晶片廠就在熊本,目前工廠已經停工。這家工廠製造CMOS傳感器,用於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比如iPhone),一旦數字成像晶片的供應鏈被打斷,產品的生產和銷量就會受到影響。索尼表示,正在將產能轉移。

相關焦點

  • 揭秘日本地震預警系統:手機可根據地震波發出警報(1)
    原標題:熊本地震中國遊客收到數十次手機預警 日本地震緊急預報系統自動響應 央廣網北京4月16日消息(記者張奧)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日本當地時間16日凌晨0點25分,九州島的熊本市再次發生地震
  • 日本熊本地震對中國遊客影響有限
    日本熊本地震對中國遊客影響有限 來源:新民網      新民網編輯:周春晟    2016-04-14 22:30
  • 「無所不至」的日本地震預警
    與仍是世界難題的地震預報不同,地震預警已經在多個國家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系統。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實時地震預警系統的國家,能夠在地震爆發後極短的時間內,向相關地區的民眾傳達地震波將要到達的信息,並且儘可能地將各種特殊情況考慮在內,使預警信息「無所不至」。
  • 又又又地震了!2020年,天津人就能收到實時地震預警了!
    該項目建成後,天津的地震預警能力將進一步提升,除了電視、廣播等方式外,地震預警信息還將直接推送到手機上,實現地震預警信息「秒」級發布。2020年,天津將先期完成本地區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建設。系統包含203個地震監測預警臺站、1個省級預警中心和50個預警信息發布終端,集臺站觀測、通信網絡、數據處理、緊急地震信息服務和技術支持與保障於一體,使天津地區形成破壞性地震預警能力。
  • 日本地震預警為何能搶跑過7.3級地震波?關於地震預警你不能不知的那些事....
    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已經(在震中)發生後,但震災區尚未感到破壞性地震波時,震災區收到對即將到來的破壞性地震波的警告信號。簡言之,地震預報是在地震發生前發布警示;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後、地震波尚未到達地表造成破壞前,向人們發布警示。
  • 20160416日本熊本地震 卓明速報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廈門地震局微信)日本氣象廳測定,此次地震震級為7.1,後修正為7.3級,與1995年阪神大地震震級相同;震源深度10千米,震度達6度強。海嘯預警發布,預計海嘯高度可達0.2-1米。約1小時後,海嘯預警解除。(NHK;@鑽研地震的小編)美國USGS測定,此次地震震級為7.0,震源深度10千米。機器預測震中烈度達到8度,隨後修正為9度。
  • 地震預警系統
    地震預警(earthquake early warning),不是地震預測或預報。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以後,搶在地震波傳播到設防地區前,向設防地區提前幾秒至數十秒發出警報,以減小當地的損失。而地震預報是震前發布的警示。 地震預警系統是指實現地震預警的配套設施。
  • 地震預報那些事兒︱什麼是地震預警
    2008年 6月14日早上8點43分,日本東北部的巖手縣和宮城縣發生芮氏7.2級地震,日本的緊急地震速報系統檢測到了震源地的縱波,提前10秒鐘,在部分地區實現了由電視等媒體發布的地震預警。「預警」與「預報」的區別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看出,地震預警不是通常所說的地震預報,二者的根本區別是:地震預報是對尚未發生、但有可能發生的地震事件先發出通告,而地震預警是破壞性地震已經發生,而對即將到來的災害搶先發出警告並緊急採取行動,從而防止或減少地震帶來的災害。
  • 科普一下|地震預報和地震預警的區別
    「地震預報」是指在地震發生前,通過研究分析,對未來地震發生的震級、時間和地點進行預測預報,並及時公布於眾,讓預測的受災區人們及時做好預防工作,以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以後,搶在地震波傳播到設防地區前,向設防地區提前幾秒至數十秒發出警報,告知人們採取應急措施,以減小當地的損失。
  • 地震科普|你對「地震預報」與「地震預警」了解多少?
    人類從幾千年前就開始研究如何預測地震,中國古代就有「觀星測震」「觀地測震」之說,從20世紀60年代起日本、美國、俄羅斯(前蘇聯)、中國等國家先後開始地震預報研究,至今地震預報特別是短臨預報仍是世界級科學難題。
  • 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這個地震預警 App 你要下載 | 附連結
    地震預警技術是秒級響應的物聯網技術系統。通過在主要地震區布設密集的地震預警監測儀,當地震發生且震源確定後,利用電波傳播速度比地震波更快的原理,提前發出預警警報。「地震預警」app 具有自動定位功能,地震時,該應用會自動計算地震對手機所處區域的預估烈度和預計地震橫波到達時間。
  • 厲害了,成都提前60秒收到地震預警!地震預警與預報有什麼區別?
    2018年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年和全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成都高新區聯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通過社區廣播、手機、電視等多途徑,在地震波到達前提前預警,為民眾避險爭取寶貴時間。
  • ...地震已致4人遇難,震前多地網友通過電視、手機APP等收到地震預警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5月18日21時47分在雲南昭通市巧家縣(北緯27.18度,東經103.16度)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雲南省地震局官方微博消息,截至19日凌晨6時,本次地震已造成4人死亡(巧家縣3人、魯甸縣1人),23人受傷。據了解,1900年以來,震中50公裡範圍內發生M≥5級地震9次,其中5.0~5.9級7次,6.0~6.9級2次,最大地震為2014年8月3日的魯甸6.5級地震。
  • 四川地震預警系統提前61秒預報 民眾可免費下載APP使用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表示,地震預警系統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壞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目前中國的地震預警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不要小看這幾秒到幾十秒的時間,」王暾說,研究表明,預警時間為3秒時,可減少傷亡14%,時間為10秒時,減少傷亡39%,時間為20秒時,減少63%。
  • 評論:科學評估地震預警機制,為預報難題補缺
    於6月17日22時55分發生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的地震,已造成多人死傷,部分房屋、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受損,救援工作正在進行之中。我們祈禱救援工作能夠更順利、高效,將地震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地震發生後,無論是信息發布,還是救援力量的響應,都非常迅速。人們在關心災區的救援進展時,一則「成都180所學校和110個社區,提前61秒收到預警」的消息也引發格外關注。
  • 地震預警APP遭受質疑 有人延遲6小時收到預警信息
    劉才不知道,他處在地震盲區邊緣。預警時間極短,甚至來不及預警,地震波已經到來。「中國公眾剛剛接觸地震預警,對它還比較生疏。」中國地震局一位不願具名的地震預警專家解釋說,地震預警在日本叫「地震緊急速報」,中文應翻譯為「地震報警」或「地震警報」。
  • 日本「緊急地震速報系統」
    雖然地震頻發,但近年來並沒有給日本帶來嚴重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 地震專家表示:地震預警系統建設應有序推進
    要準確判斷將在哪年發生地震是困難的。雖然地震短臨預報是世界難題,中國地震局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對主要斷裂帶進行地震危險性評估,研究地震預警,進行地震救援,旨在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帶來的損失。    劉桂萍:我們的目的是有相對明確時間、地點、震級,可以達到減災目的預報。如果某種預報說某地將發生7級地震,但不預報時間,雖有一定科學探索意義,但對減輕地震災害作用有限。
  • 和地震波「賽跑」,地震預警系統是怎麼實現的?
    PALednc包括成都主城區在內的不少社區「大喇叭」讀秒、電視自動彈出倒計時等多種手段提醒民眾及時避險,有效地減少了傷亡人數。PALednc這一地震預警系統讓不少民眾感到新奇,而其預警的準確性更是迅速成為網絡熱點。PALednc那麼該預警系統是用什麼技術實現的?
  • 日本氣象廳的地震、海嘯、火山災害預警
    為了能在地震發生後快速確定地震的震中、推算出震級,並儘快發布地震災害警報,日本建有完善的地震災害監測系統,日本氣象廳在全國設有約600個地震觀測點,24小時監測地震;還在日本海域水下2000米,安裝了約1000個地震儀,通過海上監測船將有關地震信息發射到人造衛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密切監視大陸架板塊的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