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系統識破雙胞胎替考科目二背後:技術越來越成熟

2021-01-1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人臉識別系統識破雙胞胎替考科目二背後:技術越來越成熟

  早在人臉識別技術興起之初,就有不少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面對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人臉識別還能精準地識別出來嗎?

  近日,在五華縣機動車駕駛人科目二考場上,有一名考生始終無法通過人臉識別系統的識別,被工作人員發現問題後,考官立即過去對他的報名相片和現場考試的照片進行對比,用手機進行人臉識別以後,發現現場這位考生根本不是報名者本人。

  原來,這位考生是替自己的雙胞胎弟弟阿福來考試的,因為弟弟此前已經連續兩年沒通過科目二考試,而三年的考試期限將至,情急之下,弟弟便讓哥哥阿旺代替自己進行考試,不料最終被人臉識別系統識破。

  從上述鮮活的例子中,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原來人臉識別技術這麼厲害!連識別相似度極高的雙胞胎也不在話下,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事實上,人臉識別是一項基於人體面部特徵進行身份認證的生物技術,人臉識別會對需要識別的人臉圖像區域的五官進行精準定位,從而獲取有效特徵,再將收集到的活體有效特徵值與資料庫內數據進行匹配,以精準識別身份。

  事實上,隨著近幾年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人臉識別防攻擊能力也在反覆的攻擊和防禦中得到了較大提升。特別是作為甄別紙張照片、屏幕成像、人臉面具等偽造人臉攻擊的主要防守手段,活體檢測幾乎是人臉識別不可或缺的剛需功能。

  以業內知名的虹軟免費人臉識別SDK為例,它可以同時支持RGB和IR紅外雙目活體檢測,既能通過分析採集摩爾紋、成像畸形、反射率等人像破綻來識別活體,也能基於紅外圖像天然濾除特定波段光線的特徵,來抵禦基於屏幕成像的假臉攻擊,在成本與性能上達到了較好的平衡。

  虹軟視覺開放平臺上分享的技術能力比較全面,涵蓋了人臉識別、人臉檢測、活體檢測、年齡檢測、性別檢測等核心技術。並且,在基礎人臉識別功能之上,它還升級了額頭檢測、佩戴口罩下的人臉識別等多種算法。

  大家若是感興趣,可以百度搜索「虹軟視覺開放平臺」,然後按需下載。

(文章來源:砍柴網)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雙胞胎哥哥替考科目二,被人臉識別戳穿!網友:共用一本不香嗎?
    科目二,是駕考科目之一,也是不少學員心中的難點項目。近日,一則關於科二考試的新聞在網上盛傳。此新聞講述了雙胞胎哥哥幫弟弟替考科目二,卻被人臉識別系統識破的事情。被發現作弊之後,哥哥轉身就跑,最終還是被抓。網友對此事發表了各種看法,有人科普雙胞胎知識,有人調侃共用一個駕照不香嗎。
  • 雙胞胎替考 不料被Ai人臉識別辨別
    近日,五華轉水機動車駕駛人科目二考試的考場上,監控室的考官接到考場工作人員匯報,稱有一輛考試車考生無法通過考試車的車載人臉識別系統的識別。考官立即對這名考生進行報名相片和現場考試的照片進行比對,並用手機進行人臉識別以後,發現現場這位考生不是報名的本人。
  • 揭秘:人臉識別系統能否識別雙胞胎呢?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較人工識別準確度大大提高。因為一些肉眼無法識別的特徵,機器卻能準確識別。然而,這並不是說,機器就能完全取代人工,比如,當人臉識別門禁監控系統遇上雙胞胎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呢?能正確否識別出雙胞胎呢?
  • 假如高考有「雙胞胎」替考的情況,考官是如何辨別出來的?
    ,世界上的人千千萬,每個人的指紋也是獨一無二的,現在我國的指紋識別技術識別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應用,尤其是在偵查方面。隨著指紋技術的逐漸普及,在大城市的很多高考考點,都會提前保留高考生的指紋,然後在考場中驗證身份,利用指紋識別器來確定考生的身份。即使雙胞胎的樣貌相差無幾,但是每個人的指紋是獨一無二的,憑藉指紋識別系統可以快速且有限的查明一個人的身份,防止雙胞胎代考。
  • 當人臉識別遇見同卵雙胞胎,智能鎖能否守住安全底線?
    其實,相對於人臉識別而言,指紋識別的準確率確實會更加穩定,而人臉識別更易將錯誤信息判斷成正確的,從而通過驗證,如果想要使算法並不足夠成熟的神經網絡晶片能夠區分開雙胞胎或者長相相似的兩個人確實存在難度,也需要進行算法上的進化,不過,這種問題並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 反人臉技術並非壞事 促進人臉識別技術進化和成熟
    人臉識別技術作為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可見其無法比擬的優勢和發揮的商用價值,近幾年,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層出不窮,隱隱有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發展趨勢,所應用的場景也涉及到了各行各業,尤其是在支付、驗證、通行等等場景應用尤其突出。科技向善,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深入和成熟,「反人臉識別技術」也逐漸頻繁的出現,僅用照片、模型等方式方法幹擾人臉識別技術的新聞也不少。
  • 男子找人冒充妻子辦理公證手續被人臉識別系統識破
    前不久,一位男士攜「妻子」去銀行辦理個人貸款,在成功騙過了銀行工作人員後,他們前往蓮湖區公證處辦理賦予借款合同強制執行效力公證,沒想到被公證處新上線的人臉識別系統發現了,系統立即發出「警報」。  企圖矇混過關被識破  12月11日,一位李先生帶著妻子來到蓮湖區公證處。
  • 整容整成那樣,還能通過人臉識別嗎?
    人臉識別已經越來越普及到生活中,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它識別準確性的迷之困惑,什麼狀態下能識別?什麼狀態下不能?尤其是疫情以來,口罩成了生活標配,但帶著口罩能完成人臉識別嗎?這個概率的大小,背後也是一套極嚴苛的算法,讓機器能儘可能「認對人」,但同時也影響了「人臉識別」的準確性。所以,這就引出了很多關於「人臉識別」的問題。1、整容以後,還能通過人臉識別嗎?
  • 人臉識別技術理論
    人臉識別系統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80年代後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得到提高,而真正進入初級的應用階段則在90年後期,並且以美國、德國和日本的技術實現為主;人臉識別系統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擁有尖端的核心算法,並使識別結果具有實用化的識別率和識別速度;「人臉識別系統」集成了人工智慧、機器識別、機器學習、模型理論、專家系統、視頻圖像處理等多種專業技術,同時需結合中間值處理的理論與實現
  • 東莞今年高考進考場前要「人臉識別」和「指紋驗證」
    2016年廣東高考即將在下周二鳴金開鑼。6月7-8日舉行高考,6月9日舉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昨日,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就高考熱點問題進行解答。今年,我省高考考生報考總人數73.3萬人(其中外省戶籍隨遷子女考生9500多人),比去年減少2.1萬人。
  • 人臉識別真的安全嗎?關於人臉識別技術發展的瞻望
    日前,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蘇光大教授就算法、系統、標準、應用四方面深度講解了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態勢。目前,人臉識別算法方面,基於最佳二維人臉理論的單人單張人臉識別算法已趨於成熟,對單人多張人臉識別算法的研究方興未艾。基於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三維人臉識別、超低解析度人臉圖像的重建與識別技術取得了新的進展,他補充道。
  • 濱州陽信縣工地人臉識別柵欄門系統多少錢
    始終把用戶利益放在首位,「品質是企業生存之本,服務是品牌發展之根」提供先進技術,奉獻服務,竭誠合作共創輝煌!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居住環境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已經成為人們居住。而門禁系統在安全的居住環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目前國內的門禁系統以卡類設備、指紋設備或密碼設置為主。
  • 人臉識別、虹膜識別驚豔東北大學,全國首個自動監考上線
    這種自動監考系統不僅全程答題在計算機上完成,徹底實現了無紙化考試,而且融合了當前最先進的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可謂是智慧校園「殺手級」黑科技了。同時也是天誠盛業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技術在構建智慧校園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 駕考科目二正式運行指紋、人像比對系統
    2011-11-13 21:29:09   來源:膠東在線   [大中小]  膠東在線消息:為加大駕照考試三個科目智能化考試監管力度,市交警支隊駕管所繼在科目一考試中啟用指紋、人像比對系統後,近日,又在科目二場地道路考場正式運行指紋、人像比對系統。
  • 馬上評|蘋果X又「臉盲」,人臉識別的安全底線在哪裡?
    蘋果在新機型發布會上宣稱,人臉識別成功率極高,被破解的可能性只有百萬分之一,比指紋解鎖還要安全。但劉太太、顏女士等用戶的遭遇讓人無法放心。尤其是現在的手機儲存有太多重要信息,一旦安保系統失守,損失與風險極大。即便對於廠家是「小概率」的事件,對消費者來說,危害都不容忽視。
  • 今年高考史上最嚴 「人臉識別+指紋驗證」
    今年高考史上最嚴 「人臉識別+指紋驗證」時間:2016-05-26 07:49:30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作者:編輯: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地區都出臺具體舉措,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啟動「人臉識別+指紋驗證」、增加監考力量、嚴禁戴手錶入考場……多地出招保障高考考場紀律。  組織作弊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
  • 指靜脈識別趨於成熟還存在什麼不足
    在這一領域中,除「當紅炸子雞」人臉識別、指紋識別以外,指靜脈識別也開始發力。 指靜脈技術趨於成熟 與其他生物識別方式相比,指靜脈識別有其自身優勢。指靜脈作為可識別一個人身份的生物特徵,具有穩定性和唯一性,據悉,成年人的手指靜脈分布特徵終身不變且兩個人手指靜脈結構恰好相同的機率是34億分之一。
  • 淺談人臉識別技術日益普及背後的利與弊
    比如說AI人工智慧、人臉識別技術、自動駕駛等等。尤其是人臉識別技術的落地應用非常多,在國內的行動支付中,「刷臉」支付早已深入人心。此外,「刷臉」在金融、醫院、企業以及各種機構單位中也是被廣泛的應用。不過,人臉識別技術雖然使用越來越多,存在的風險似乎也暴露出來。前段時間有報導稱,說人臉的信息被以0.5元一份的價格在網上進行出售。因此,人臉識別技術對我們來講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 人臉識別技術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突破,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前景也越來越廣闊。對於人臉識別技術,那是通過生物識別技術的其中一種,通過臉部特徵進行識別的技術,掃臉支付、掃臉認證、掃臉過門禁閘機、掃臉乘坐電梯等等,相信大家已經對人臉識別其實並不陌生了。
  •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實現方式
    本文將為大家從人臉檢測、人臉定位、人臉校準以及人臉對比等方面詳細闡述人臉識別的原理與實現方式。   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集成了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視頻圖像處理等技術的人臉識別技術也逐漸成熟。未來五年,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平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5%,到2021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到51億元左右,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與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