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整成那樣,還能通過人臉識別嗎?

2020-11-26 搜狗

人臉識別已經越來越普及到生活中,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它識別準確性的迷之困惑,什麼狀態下能識別?什麼狀態下不能?尤其是疫情以來,口罩成了生活標配,但帶著口罩能完成人臉識別嗎?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人臉識別」?

不想講得很複雜,希望所有人都能理解其中的邏輯。「人臉識別」簡單來說,就是告訴機器「你是誰」和讓機器判斷「你是誰」的過程。

首先硬體設備上的攝像頭會收集人臉圖像,然後系統會對採集的圖像進行處理,也就是獲取RGB、濾波等,再通過複雜的算法(此處省略高深莫測的一萬字)對人臉區域分割,提取特徵點,比如你的鼻子有多高,臉有多寬等等,最後利用這些特徵點的信息與此前的錄入信息做對比,判斷「你是誰」。

因此,不難看出,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因素都會對最終結果造成影響,比如光線、角度、臉上的變化等等

但機器還是很聰明的,除了會根據你的變化調節,同時並不需要你百分之百的信息和都錄入的信息一致,極大概率判定「你是你」的時候,機器就會放行,以此來避免稍微的光線變化都導致驗證失敗的情況;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即使不是你,只要極大概率吻合,也可以通過你的「人臉識別」。

這個概率的大小,背後也是一套極嚴苛的算法,讓機器能儘可能「認對人」,但同時也影響了「人臉識別」的準確性。


所以,這就引出了很多關於「人臉識別」的問題。


1、整容以後,還能通過人臉識別嗎?

微整基本不會影響到人臉識別,比如做個雙眼皮,填充點玻尿酸,這些改動可能還沒有表情的變化大,所以大可以放心。

但是如果調整的幅度比較大,尤其顴骨和鼻型(大部分人臉識別系統對臉型、顴骨和鼻型的定位更精準),會對人臉識別的結果造成影響。

此外,髮型和鬍鬚都不會對人臉識別造成影響,在設計人臉識別系統的時候,會弱化對這些容易發生改變的因素的判斷。

成年人胖/瘦、年齡的增長這些帶給面容的變化,也基本可以忽略。但正在發育的小孩子就不一定了,因為變化太快,可能兩三年就會發生變化。


2、照片和視頻能否「騙」過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和我們的支付息息相關,因此很多人會有顧慮,照片或者視頻能騙過人臉識別嗎?

Duck不必緊張,在這裡要稍微科普下,「人臉識別」技術主要有2D和3D兩種。

3D人臉識別由於需要進行3D掃描,所以二維的照片和視頻在第一時間就被淘汰出局了。2D人臉識別時,一般會通過神經網絡技術設置「活體檢測」,也就是叫你搖搖頭、眨眨眼睛,判斷是不是大活人,所以照片和視頻也會被2D人臉識別拒之門外。

圖丨基於圖像失真特徵提取分析的活體檢測的整體架構圖


3、人臉識別能區別雙胞胎嗎?

這主要看,兩個雙胞胎是否都錄入了人臉識別樣本。

如果兩個人都註冊了,機器大概率可以分別識別出來,因為即使普通人看不出太大的區別,機器還是可以捕捉到面容的差異;但是如果只有一個人註冊了樣本,而兩個人又過於相似,機器是很難做出正確判斷的。

當然,光線、表情、角度等方面的影響,也給雙胞胎的識別增加了難度。所以目前的支付系統,除了需要人臉識別外,還會配合輸入密碼等手段,作為雙重驗證。


最後,人臉識別技術是否能識別準確,歸根結底是背後的邏輯與算法,在不同表情、性別、年齡、姿態、光照條件下,能否準確定位人臉輪廓及五官關鍵點。

近日,在第25屆國際模式識別大會(ICPR 2020)舉辦的人臉106關鍵點檢測挑戰賽中,搜狗AI團隊擊敗OPPO研究院、美團視覺中心、東南大學、西安交大等多支強隊,榮獲冠軍,彰顯出了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核心技術實力。

在技術創新方面,搜狗在計算機視覺領域一直保持著強勁實力。通用技術方向,於2018 年在CVPR WAD自動駕駛視覺競賽中奪得道路目標檢測任務第一名;在國際自動駕駛領域權威評測集Cityscapes實例分割評測任務中同樣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績。OCR方向,於2019年11月刷新了ICDAR2019 ArT檢測、識別、端到端三項單元的新記錄;人臉識別方向,於2018年11月在人臉識別頂級評測 MegaFace 的Face Identification(人臉識別)任務中,基於百萬規模級別的人臉資料庫以 99.939% 的識別準確率斬獲大賽第一名;本次ICPR 2020人臉106關鍵點檢測挑戰賽中又一次取得技術突破獲得冠軍,證明了搜狗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領先實力。

相關焦點

  • 亞洲人都想整成美國人的樣子,那麼美國人想整成什麼樣?
    原標題:亞洲人都想整成美國人的樣子,那麼美國人想整成什麼樣? 亞洲人都想整成美國人的樣子,那麼美國人想整成什麼樣? Ryan點出了這個實驗的中心思想,亞洲醫生之所以沒給他提什麼建議,不是因為他長得多帥,而是因為亞洲人的審美偏向於歐美風,他長了一張典型的歐美白人臉,說不定連醫生都有點羨慕他的高鼻梁和大眼睛。
  • 人臉識別支付怎麼火了支付寶刷臉支付有什麼風險?
    人臉識別支付怎麼火了呢?刷臉支付真的安全嗎?隨著科技的成熟,脫離了設備束縛的「刷臉時代」,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人臉識別支付怎麼火了,刷臉支付靠譜嗎?「靠臉吃飯」的時代也許真的來臨了!在ATM機上刷臉就能取款,用手機銀行刷臉就能轉帳,在肯德基刷臉就能吃上飯,在平安刷臉就能買保險……人臉識別技術正在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
  • 上千張人臉照片流出,人臉識別安全性引熱議,還能「刷臉」嗎?
    文丨張居正 審丨易桉導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生活信息領域都可以通過刷臉來完成,這得益於人臉識別技術的快速發展人臉識別技術是進步的產物,會越來越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選擇。除此以外,人臉識別技術還能帶來更加安全的信息體驗,這也意味這項技術需要不斷完善和更新。在享受人臉識別技術的方便的同時,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目前在部分領域人臉識別技術存在被濫用的嫌疑,這樣一來,可能會給人們帶來一定風險。
  • 辨真假 | 關於人臉識別的這些傳說,真?假?
    近日,有關「人臉識別」系統的各種報導受到廣泛關注。前有國內「人臉識別第一案」宣判;後有「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為躲人臉識別戴頭盔看房」。一時間,圍繞「人臉識別」系統的法律問題、執法監管以及實踐應用等討論讓這項黑科技愈發可疑,「人臉識別系統想安就能安」「設置人臉識別會增加銀行卡盜刷風險」「人臉信息一旦洩露無法挽回」「戴口罩也能被人臉識別」……這些說法孰真孰假?「真真」為您查證事實,解惑「人臉識別」問題。
  • 「人臉識別」,我們還能承受多少風險?
    患有這種病的人也常常帶有特定的面部特徵,這些特徵可以通過電腦使用人臉識別系統加以識別,從而幫助醫生診斷出需要幫助的病人。這些場景說明了一些重要和具體的方法,以便使人臉識別可以用於造福社會。這是21世紀的新工具。各種可以用於監控的電子設備。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人臉識別人臉與人體的其它生物特徵(指紋、虹膜等)一樣與生俱來,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複製的良好特性為身份鑑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與其它類型的生物識別比較人臉識別具有如下特點:非強制性:用戶不需要專門配合人臉採集設備,幾乎可以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就可獲取人臉圖像,這樣的取樣方式沒有「強制性」;非接觸性:用戶不需要和設備直接接觸就能獲取人臉圖像;並發性:在實際應用場景下可以進行多個人臉的分揀
  • 多地試點人臉識別社保認證 「刷臉」辦事靠譜嗎
    多地試點人臉識別社保認證 「刷臉」辦事靠譜嗎 原標題:   7月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宣布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推廣基於網際網路的生物特徵識別認證等服務渠道。
  •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多久一次?人臉識別可以換人或照片嗎?
    王者榮耀又要進一步加強健康系統力度了,5月份是繼續下調了未成年玩家的遊戲時間,還增加了未成年每周和每個月的充值數額,這個月則是加強了人臉識別驗證,那麼人臉識別多久一次呢?人臉識別可以用照片或者換人識別嗎?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多久一次?
  • 人臉識別讀心術,人們用AI對蒙娜麗莎進行實驗,看看她的內心想法
    其中,刷臉識別在我們生活中是最常見的,比如手機解鎖用人臉識別,公司上班用人臉識別,高鐵機場也用人臉識別,就連手機支付都運用了人臉識別。既然人臉識別這麼厲害,那能不能應用到靜態物品上呢?眾所周知,刷臉是基於人臉特徵信息進行認證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可以快捷、
  • 您是臉盲或「超級人臉識別者」嗎?
    識別人臉是我們進化出的重要技能。但是存在所謂的臉盲者,他們無法經由面部特徵區分不同的人。另一極端則是「超級人臉識別者」,他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記住一張面孔,多年後仍能通過照片回憶起來。超級人臉識別者還能夠僅通過部分臉部特徵,認出特定的人。
  • 什麼是人臉識別?你真的了解人臉識別技術嗎?
    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近年來,基於海量數據的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火車、地鐵通道、人臉通道、微郵服務、一些工作人員測繪設施等都是人臉識別技術的特殊應用。要了解人臉識別保護個人信息的難點,首先要了解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的原因及其適用範圍,這樣才能對人臉識別技術保護個人信息進行法律監督。
  • 人臉識別真的安全嗎?關於人臉識別技術發展的瞻望
    二維人臉識別是基於人臉平面圖像的,但實際上人臉本身是三維的,人臉平面圖像只是三維人臉在一個平面上的投影,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丟失一部分信息,因此,動態的人臉識別需要依靠三維人臉識別技術。,研製出低解析度人臉圖像的重建與人臉識別的綜合技術,實現基於低解析度人臉圖像的重建與人臉識別的視頻目標人的搜索與跟蹤。
  • Angelababy成為公認的整容模板,但為何很少有人能整成baby?
    整容,也變不成第二個baby! 文/美妝好幫手,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網上爆紅的阿迪中國風新年宣傳MV非常棒,雖然有眾多大咖出境(如神仙姐姐劉亦菲、叛逆小北易烊千璽、頂尖歌手陳奕迅、魅力男神彭于晏等)。
  • 人臉識別存在法律風險該如何防範?
    狹義的人臉識別特指通過人臉進行身份確認或者身份查找的技術或系統,本文是基於對後者的應用研究。當前,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步態識別、聲紋識別、DNA識別是最主要的六大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相對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非接觸性。人臉識別技術不需要和設備直接接觸就能獲取人臉圖像,而其他多數生物識別技術都需要通過個體與設備接觸來提取。
  • 人臉識別的「囚徒困境」
    一位行業從業者向GPLP君坦然,「一些硬體公司通過買人臉識別公司的算法技術,然後整合到硬體中,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這讓他們壓力很大。」所以,對於技術水平不能衝到頭部,同時也不掌握關鍵落地產品,在獲客能力又比不上行業老兵的人臉識別創業公司而言,當資本熱消退以後,可能面臨的是生存問題。  數據路徑變現是明天嗎?數據變現是很多人臉識別創業公司說服投資人的一個理由——人臉識別公司的價值在於大數據,可以通過數據進行變現。
  • 不同的人臉識別算法解析
    導讀 在人臉識別領域,有一些比較經典的算法,例如特徵臉法(Eigenface)、局部二值模式法、Fisherface等,不過在這裡選擇了一個目前應用比較廣泛且流行的方法作為示例
  • 近紅外解光照難題 人臉識別前景廣闊
    一般有下列幾種方法:   ☉參考模板法   首先設計一個或數個標準人臉的模板,然後計算測試採集的樣品與標準模板之間的匹配程度,並通過閾值來判斷是否存在人臉;   ☉人臉規則法   由於人臉具有一定的結構分布特徵,所謂人臉規則的方法即提取這些特徵生成相應的規則以判斷測試樣品是否包含人臉;   ☉樣品學習法   這種方法即採用模式識別中人工神經網絡的方法
  •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工程實踐(10個月人臉識別領域實戰總結)
    1人臉識別應用場景(驗證)我們先來看看人臉識別的幾個應用。第一個是蘋果的FACE ID,自從蘋果推出FaceID後,業界對人臉識別的應用好像信心大增,各種人臉識別的應用從此開始「野蠻生長」。事實上,人臉識別技術在很多場景的應用確實可以提升認證效率,同時提升用戶體驗。
  • 紅外人臉識別和3D結構光人臉識別有什麼區別
    導讀 人臉識別技術有靜態和動態人臉識別之分,也有2D和3D人臉識別之分,還有可見光和紅外光人臉識別之分。其中紅外人臉識別和3D人臉識別的結構光人臉識別的媒介是紅外光。
  • iPhoneX的人臉識別夠安全嗎?真的是最安全的生物識別嗎
    在iPhone X 取消指紋辨識,推出人臉識別之後,很多人第一時間就對其安全性做出質疑:「會不會有人拿著我的iPhone 對我掃一下,就直接把手機解鎖了?」網路上更傳出許多搞笑的情境,像是女友趁你睡著時,拿著iPhone 晃過去就直接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