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即將下臺,美國國內也將產生一定的政治空檔期。而蔡英文當局仿佛是在為失去後援的自己打氣,決定在1月7日至19日期間,在臺海地區實施多輪飛彈火炮試射。據臺灣綠媒最新消息:"臺軍工科研機構已對外公布了未來將在1月7、8、14、15、18、19日,分別實施最大彈道高度為'無限高'的飛彈火炮試射,其意圖威懾大陸軍方的意圖明顯。"與此同時,解放軍也必然會加緊了對島內周邊空域的封鎖,對島內當局的飛彈試射實施了嚴密的監控。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島內首次在臺海地區大搞飛彈試射。早在去年12月,島內媒體《自由時報》就曾報出:"臺軍將在12月24日開始分兩階段進行飛彈、火炮試射。第一波次在24、25、28及29日,第二波次在29日至31日,試射期間臺當局還多次提醒海上作業船隻遠離試射海域。"那麼,為何島內的所謂軍方要每次試射之中都要反覆強調"無限高"呢?這還要從其試射飛彈的軍事意圖說起。一般而言,軍事演習與武器試射都會劃定一個危險區域與空域,而近日島內"中山科學研究院"於1月7和8日上午9時至10時半在臺灣島東部海域的飛彈試射,危險區域南北距離共有300公裡,"不限高"則代表了所有高度內禁航,初步斷定其試射的就是號稱"臺版薩德"的增程型天弓-3防空飛彈。此次試射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測試其防空飛彈對空攔截效率,實則是藉機對大陸人民空軍軍機的繞臺實施反制,防止其進入島內相關空域。而大陸也是一早就看出了臺軍的意圖,因此自2021年初,人民空軍的戰鷹已連續多天在臺海周邊展開了高強度、常態化的巡航。而島內所謂空軍也是一如既往的聲稱:"對大陸軍機實施了有效的對空警戒與廣播喊話驅離"。
雖然美國國內的政治動蕩,使得其已無暇顧及當前的臺海形勢。但老奸巨猾的川普當局,早已在去年就對美國未來對臺政策進行了長遠布局。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對臺進攻性武器的軍售與《臺灣保證法》等法案的頒布。即使新任總統拜登想要讓緩和中美臺海的局勢,也在川普制定好的框架內難有作為。近期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當局之所以敢於大搞飛彈試射,就是因為臺軍在美軍的支持下"功力見長",除了擁有了先進的M-142"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SLAM-ER防區外精確打擊飛彈、MQ-9B"掠奪者"無人機等,還得到了更好的飛彈研發技術,如雷射與光纖陀螺儀、火箭助推燃料與推進器、高強度耐熱外殼等,使"中山科學研究院"在"雄風"、"天弓"、"雲峰"等飛彈的研發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增程型"的推出,將原本只能用於本土防禦的飛彈,升級成了具有防區外打擊能力的進攻性武器。對此,川普政府還堂而皇之的將這些軍事武器與技術的軍售稱之為"箭豬計劃",旨在將臺灣從以前的"刺蝟"變成鋒芒更長的"箭豬",以遏制人民海軍突破美軍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計劃。
與去年12月底的飛彈試射所不同,此次的島內對危險區域的劃定從之前的160公裡增加至了300公裡。蔡英文當局這麼做的原因,一是為了能夠測試其"增程型"巡航飛彈中段與末端制導中推進系統的穩定性,二是給大陸軍方帶來更大的威懾力,將我們的軍機、軍艦逼退到更遠的空域、海域外。在進行了整體增程後,島內射程200公裡的"萬劍彈",目前已增程至400公裡。射程600公裡的量產型"雄風二E"巡航飛彈,增程後達到了1200公裡。而"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的射高,也從之前的45公裡增加到現在的70公裡,可有效攔截50至150公裡之間的高空來襲的飛彈。在表面上,臺軍的軍力似乎大幅增強,擁有了對大陸公開嗆瞎的實力。但實際上,蔡英文當局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自身成為中美亞太紛爭的眾矢之的,進一步加快自身的滅亡。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倘若民進黨當局甘願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打壓大陸的前哨站,那麼大陸也就不得不先拔掉眼前的這顆"眼中釘"。
蔡英文當局搞"臺版薩德"攔截測試,意圖通過"無限高"震懾大陸。但這種威懾,更像是敲響了蔡英文的喪鐘。在臺軍武器部署從防禦型向進攻型轉變之後,大陸對蔡政府的忍耐也已經達到了極限。島內增程型"雄風二E"巡航飛彈目前已經達到了1200公裡的打擊範圍,涵蓋了中國東南部大部分國土區域,而射程1500公裡的"雲峰"巡航飛彈,其增程後的射程極有可能達到3000公裡,這不但是大陸無法容忍的,更是東南亞周邊國家無法接受的。在海峽兩岸懸殊的實力差之下,大陸必然會解決臺海問題,而至於手段的選擇,還需看島內當局做出何種反應以及態度。因此看來,兩岸關係的發展,需要島內當局認清形勢,不要去成為歷史的罪人,被釘在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