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經過幹化處理,用於燒制節能磚、水泥道板,既讓大量的城市汙泥有了去處,又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前天,義烏市汙泥處置工程可行性研究及環評報告獲省裡通過,義烏將成為我省第一個實現汙泥集中處理的城市。
近年來,隨著義烏城市快速發展,城市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的日益劇增,汙水經處理後伴隨著大量汙泥產生,僅義烏市水處理中心每天約有50噸汙泥產生。
汙泥採取衛生填埋方式,不僅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給垃圾填埋場帶來巨大的壓力,而且易造成二次汙染,這成為環保部門的心頭之痛。如何將大量城市汙泥無害化處理?浙江大學環境與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翁煥新曆經8年研究,發明了一套無害化處理辦法,即利用熱電廠排放的煙道氣餘熱(溫度約在130℃)把汙泥幹化,然後自然成裂用於燒制節能磚、水泥道板。因為汙泥幹化後還能保存90%燃燒值,所以用它燒制節能磚還能節省10%-15%燃燒煤,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其實原理就是把城市汙泥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通過以廢利廢,達到循環經濟目的。」翁教授說。
為此,去年,省科技廳將翁教授發明的義烏市汙泥處置工程立項,並列入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示範工程。
義烏市環保局介紹,汙泥處置工程計劃於明年底投入使用,已選定義烏市稠江街道工業區汙水處理四分廠旁邊,佔地面積18畝,總投資2000萬元左右,分兩期實施,一期處理汙泥200噸/日,遠期600噸/日。
翁教授曾做過測算,利用汙泥集中處置每噸處理成本僅70-80元,而產生的經濟效益可達到數百元/噸,幾年就可收回投資成本。當然,更多的還是社會效益———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
(記者陳文龍 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