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重費米子超導體UTe2的理論研究進展

2020-12-06 中科院物理所

今年以來,重費米子材料UTe2中低溫超導態的發現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核磁共振實驗發現其超導可能為自旋三重態配對,比熱測量揭示其配對能隙具有點節點,但是比熱係數在零溫極限下外延到正常態的一半,因而理論建議超導態為非么正的等自旋三重態配對,只有一個自旋取向發生配對,另一自旋取向仍保持為正常態,從而可能具有非平庸的拓撲激發。

為了理解UTe2的超導性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EX9組的楊義峰研究員指導博士研究生徐遠驥與盛玉韜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DFT+U)對該材料進行了仔細分析,發現其磁和能帶性質受到f電子庫侖作用的很大影響。如圖1和圖2所示,不考慮庫侖作用時,能帶計算給出半導體帶隙,與實驗不符,只有引入較強庫侖作用後才能得到實驗要求的金屬型能帶(圖1),該結論也得到了動力學平均場計算(DFT+DMFT)的支持。在此情況下,UTe2的磁性質呈現出重費米子體系中少有的梯子(two leg ladder)結構(圖2),並具有電子型和空穴型兩個準二維費米面(圖3)。對此類費米面,對稱性分析表明,只有強自旋-軌道耦合下的B2u或B3u表示才具有點節點(圖4)。考慮到空穴型費米面具有更大的有效質量和更好的嵌套(nesting),超導態應為B3u配對,點節點預期在空穴型費米面上。

以上分析意味著UTe2在零場下的超導態並非最初認為的非么正等自旋配對,不具有先前期望的奇異拓撲性質,同時預言其外延的零溫比熱係數應趨於零。有趣的是,在上述工作的同時,新的實驗發現比熱在更低溫度下上翹,零溫外延的剩餘比熱可能源自某種量子臨界散射的貢獻;熱導測量也表明載流子濃度在零溫趨於零,並支持點節點位於a軸方向(空穴費米面),與計算符合。理論發現的特殊磁性質意味著該體系在磁場和壓力調控下會呈現複雜行為,值得深入研究。PRL審稿人評論認為,此工作為理解UTe2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框架。

相關工作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Phys. Rev. Lett. 123, 217002 (2019)],並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11774401, 11974397)、科技部(2017YFA0303103、2015CB921303)和中科院青促會等的支持。

圖1:UTe2的能帶結構,在較強的庫侖作用下呈現出金屬行為。

圖2:UTe2的磁性質,在較強的庫侖作用下呈現出梯子結構。

圖3:UTe2的準二維費米面,其中空穴型費米面呈現出較大的有效質量與較強的嵌套性質。零場下超導為B3u配對,點節點位於空穴型費米面上。

圖4:UTe2自旋三重態配對的可能表示。對準二維費米面,對稱性分析表明只有強自旋-軌道耦合的非么正B2u和B3u表示具有點節點。

參考文獻

[1] Yuanji Xu, Yutao Sheng, and Yi-feng Yang*, Phys. Rev. Lett. 123, 217002 (2019)

編輯:Be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谷歌量子計算突破登Nature封面,據說200秒頂超算10000年

2. 昨天晚上被新聞刷屏了的區塊鏈,它到底是個啥

3. 禿了就是禿了,別想著會變強

4. 你用了這麼久的Type-C接口,其實是殘廢的?

5. 70年濃縮成24小時,最後一小時燃爆!

6. 「史上最強朋友圈」合影——量子力學史的縮影

7. 石英表 vs 機械錶,你選擇哪個?

8. 「我不能忍受諾貝爾獎的存在,它傷害了我。」

9. 用完的捲紙不要扔,用筆畫兩下,隔壁的小孩都... | 正經玩

10. 二維碼。。還夠用嗎?

相關焦點

  • 進展|重費米子體系中雜化動力學的理論研究與實驗探測
    長期以來,對重費米子物理的理解主要基於平均場方法所提供的靜態雜化圖像。該圖像認為f電子在相干溫度T*之下會在費米面附近與導帶發生雜化,從而形成重電子能帶,並產生直接和間接雜化帶隙,引起f電子的局域-巡遊轉變。但是近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據表明,真正理解重費米子的局域-巡遊轉變物理必須超越平均場理論的簡化圖像。
  • 重費米子體系中雜化動力學的理論研究與實驗探測獲進展
    長期以來,對重費米子物理的理解主要基於平均場方法所提供的靜態雜化圖像。該圖像認為f電子在相干溫度T*之下會在費米面附近與導帶發生雜化,從而形成重電子能帶,並產生直接和間接雜化帶隙,引起f電子的局域-巡遊轉變。但是近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據表明,真正理解重費米子的局域-巡遊轉變物理必須超越平均場理論的簡化圖像。
  • 二維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新進展-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合肥11月7日電(記者常河)中國科技大學陳仙輝院士與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張遠波課題組合作,在揭示高溫超導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成果已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
  • 實驗發現重費米子金屬UTe2為手性自旋三重態超導體
    他們的研究也指明了UTe2是既是尋找已久的手性超導體,也是一種奇異準粒子的天然載體,而物理學家們已經為此搜尋了幾十年。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三月26日出版的Nature雜誌上。非常規超導體UTe2的表面,奇異的Majorana費米子沿相反的臺階朝相反方向運動的示意圖。供圖 Dr. E.
  • 高溫超導體或將因此實現!終於繪製出:重費米子化合物三維相圖!
    URu2Si2是一種金屬,屬於重費米子化合物家族,其中幾個量子相(如磁性和超導電性)可以競爭或共存。這些金屬表現出很小的能量尺度,很容易調節,這一特點使它們成為測試新物理思想和概念的理想選擇。例如,科學家經常使用這些化合物來測試與量子相變、量子臨界性和非傳統超導相關的理論。
  • 高溫超導體或將因此實現!終於繪製出:重費米子化合物三維相圖
    URu2Si2是一種金屬,屬於重費米子化合物家族,其中幾個量子相(如磁性和超導電性)可以競爭或共存。這些金屬表現出很小的能量尺度,很容易調節,這一特點使它們成為測試新物理思想和概念的理想選擇。例如,科學家經常使用這些化合物來測試與量子相變、量子臨界性和非傳統超導相關的理論。研究重費米子金屬可能最終揭示其他相關電子材料的新物理性質。
  • 物理所一維拓撲超導體中的安德森無序轉變研究取得新進展
    拓撲物質態的研究是近年來物理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除了拓撲絕緣體之外,拓撲超導體也是一類備受關注的系統。與拓撲絕緣體類似,體內具有的超導能隙的拓撲超導體在邊界或表面上具有被拓撲保護的零能態。對於一維拓撲超導體,這些零能態是局域在邊界上的馬拉約那(Majorana)費米子態。
  • 中科大超導研究團隊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科大超導研究團隊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物理系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實驗室陳仙輝、吳濤等人組成的超導研究團隊近日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超導配對機理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BCS超導理論對金屬或合金等傳統超導體的超導機理給出了完美的解釋。對BCS超導理論決定性的實驗驗證,特別是揭示傳統超導體中電子配對是通過交換聲子作為媒介而實現,則來自於隧道能譜實驗對超導配對關聯譜函數的確定。超導配對關聯譜函數提供了指認導致電子配對的相互作用或媒介的關鍵指紋特徵,其實驗確定成為理解超導機理的關鍵。
  • 進展 | 準二維鐵基超導體中發現朝下色散的中子自旋共振模
    非常規超導體包括銅氧化物、鐵基、重費米子以及部分有機超導材料等,它們往往具有很強的磁性相互作用,且超導機制不能用傳統的基於聲子媒介形成的庫伯電子對凝聚圖像(簡稱BCS理論)來解釋,至今仍是凝聚態物理前沿研究的難題之一。類比於BCS理論中的聲子玻色型激發模,非常規超導體中一種有可能作為電子配對「膠水」的玻色型集體激發模是磁性激發模。中子散射是測量磁性激發模的最好實驗手段。
  • 進展|準二維鐵基超導體中發現朝下色散的中子自旋共振模
    非常規超導體包括銅氧化物、鐵基、重費米子以及部分有機超導材料等,它們往往具有很強的磁性相互作用,且超導機制不能用傳統的基於聲子媒介形成的庫伯電子對凝聚圖像(簡稱BCS理論)來解釋,至今仍是凝聚態物理前沿研究的難題之一。
  • 巡遊電子量子臨界行為研究取得進展
    巡遊電子量子臨界現象,作為凝聚態物理學關聯電子系統的傳統難題,反覆出現在量子物質科學的諸多研究方向上,對其進行合理的模型設計和正確的理論計算,能夠幫助人們理解重費米子材料、銅基和鐵基高溫超導體、過渡金屬氧化物、石墨烯層狀結構等體系中普遍出現的反常輸運、奇異金屬和非費米液體行為。
  • 物理所鐵基超導體電荷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鐵基超導體是凝聚態物理的前沿熱點領域之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王楠林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在鐵基超導體的母體和超導樣品的電荷動力學方面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取得新的進展。鐵基超導體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存在磁性與超導電性的競爭,當長程磁有序被一定程度抑制之後,出現超導電性。普遍認為,超導電性與磁性漲落密切相關,但對於磁有序的起源卻有不同認識。
  • 二維層狀超導體二硒化鈮的非互易天線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打開APP 二維層狀超導體二硒化鈮的非互易天線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2020-12-02 14:06:30
  • 趙忠賢:液氮溫區超導體的發現
    2013年,趙忠賢因「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5年,榮獲國際超導領域重要獎項Matthias獎。趙忠賢院士1988年曾於《科學》發表《液氮溫區超導體的發現》一文,讀者從中可以了解中國高溫超導研究起步並迅速達到世界前列的那段歲月。
  • YBCO超導體的電工學應用研究進展
    表1 超導電工學主要方向及應用領域1987 年及其後多年發現了系列液氮溫度以上的高溫超導體(主要包括YBCO、BSCCO、TBCCO、HgBCO 等),引起了世界範圍內對高溫超導體電工學應用研究的廣泛興趣。
  • 物理所鐵基高溫超導體電子結構與超導能隙研究取得新進展
    2008年發現的鐵基超導體其超導轉變溫度最高可達55K,是繼1986年發現的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之後發現的第二類新的高溫超導體系。它的發現,為高溫超導電性的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與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的研究類似,鐵基超導體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理解其高溫超導電性產生的機理。對材料電子結構的研究是理解材料的宏觀物理性質尤其是超導電性的關鍵。
  • 拓撲超導體與拓撲半金屬研究獲進展
    理論研究發現,Majorana費米子滿足非阿貝爾統計規律,即操作粒子的結果與操作的先後順序有關,這為設計新概念的拓撲量子計算機提供了重要途徑。因而,尋找Majorana費米子既有重要的基礎理論意義,也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
  • 進展| 過渡金屬硫化物中伊辛超導電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這些發現使得MX2材料成為當前凝聚態物理學和材料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點。通常BCS超導體的上臨界磁場是不會超過泡利順磁極限的,因為一旦超過這一極限,兩個自旋相反電子之間的s波配對就不能維持了。但在2H-MX2材料的晶體結構中,面內中心反演對稱性的破缺導致伊辛自旋-軌道耦合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