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第一席重八席,做工考究師徒世代傳承,名噪一時今猶在

2021-01-16 相跟

宴席,是中國的一種傳統飲食文化,每個城市的宴席文化是不同的,而在山西洪洞,有山西最為出名的宴席,名叫重八席。

說起重八席,可能很多人對其不是很了解,但重八席歷史悠久,相傳是為了紀念人文始祖伏羲氏。也有說法是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出嫁時流傳下來的。

重八席菜品豐富種類繁多,蜜汁扣碗肉,金黃香甜的蜜麻託子,包裹多樣食材的餑糕,讓人一聽就流口水。重八席包括八大碗、八小碗,大碗盛整雞、整魚、火腿、肘子等大菜,八小碗主要盛小炒一類,還有四個湯(肉絲湯、丸子湯、雞蛋湯、醪糟湯等等);這才是一桌完整正宗的重八席。接下來介紹幾種在家也可以學習的菜品,重八席的經典菜品。

夾沙肉:將五花肉切片不斷跟,兩個為一片,中間夾入紅薯,放入碗中,再放上紅糖,進鍋蒸煮,熟了後淋上勾芡好的醬汁。

珍珠丸子:將粉條混合麵粉做成丸子,放入碗中,再加入輔料,如韭菜,豆腐乾,雞蛋,蔥,熱湯澆下,鮮香撲鼻。

餑糕:製作餡料,將粉條,韭菜,豆腐乾,蒜末,雞蛋放入攪拌。拿出麵團。餡料填滿,包裹成團,放入油鍋中,煎至金黃。餡料豐富的餑糕就做好了。

蜜麻託:將發麵裹入生麵團裡,切掉周圍多餘的面片,等距離切成小段,雙手將兩端拉長成元寶型,入鍋煎炸,金黃香軟的蜜麻託子就做好了。

千百年來,不管是兒婚女嫁、父母壽誕、還是金榜題名,新居喬遷,重八席都會作為最高規格的宴席款待親朋好友。不僅體現了優良飲食傳統美德,還對中華飲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山西洪洞老槐樹移民潮長達50年,有多少姓氏?祭祖堂上數量驚人
    山西洪洞老槐樹移民潮長達50年,有多少姓氏?祭祖堂上數量驚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潮」有過幾次,但若論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移民人數最多、時間最長的,恐怕就屬山西洪洞縣老槐樹的這次移民「事件」。山西簡稱晉。這裡的「晉」,指的就是山西的簡稱。南方居民們的祖先,應當有相當多的一批人,都來自於山西或與山西為鄰的陝西。數百年來,山西洪洞古大槐樹處是聞名海內外的明代移民遺址。數百年來,民間也廣為流傳著一首民謠: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
  • 「華人老家」洪洞怎麼讀,這座山西第一縣的槐樹根究竟有多深?
    洪洞,地處山西省南部、臨汾盆地北端,人口78萬,是山西人口第一大縣。如果沒有聽過蘇三的唱腔,「洪洞」兩個字估計會讀錯的,洪洞讀(tóng)。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濤澎湃。又據《舊唐書·地理志》,取義縣北之洪洞嶺。又據《山西通志》:「縣北五裡有洪崖古洞,縣以洞名。」西周時洪洞為楊侯國,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洪洞為楊縣。
  • 珠海空管站:匠心傳承 最美師徒
    為傳承和弘揚民航精神、空管精神,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化「匠心傳承」品牌建設,民航珠海空管站管制運行部於2020年9月15日舉辦了「匠心傳承最美師徒」主題活動,空管站站長廖超豪、空管站一級助理吳新安、副站長邱永聰等參加了本次活動
  • 皇家御稻今猶在——「京西稻」製作技藝
    > 京西稻 皇帝育種 中南海試種 達爾文點讚 皇家御稻今猶在 京西稻的種子如何更好的傳承下去一直是農學家們研究的重點。李增高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北京市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的水稻育種專家,1961年畢業分配到海澱進行水稻研究。曾以京西稻為母本,培育出「京糯1號」、「京糯3號」,促進了中國江米自給自足的局面。
  • 【長城評論】山西洪洞「水泥封爐」,治汙不能一封了之
    近日,一張「水泥封爐」的照片,將山西臨汾市洪洞縣推上了「熱搜」。山西洪洞「水泥封爐」。
  • 山西地震大事記 歷史上7級以上的大地震
    山西地震大事記  從遠古至今,有史料記載的山西境內及邊界附近發生過5級以上的較強烈地震一百二十餘次,其中8級以上地震1次,7—7.9級5次,6—6.9級14次,5—5.9級百餘次。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山西省境內發生過的較強地震記載為1991年,忻州地區5.1級地震,大同—陽高地區5.8級地震,1999年,大同—陽高地區5.6級地震,2002年,太原地區4.7級地震,2003年,臨汾洪洞地區4.9級地震。  從史料看,臨汾盆地地震活動強度最大,1303年洪洞趙城和1695年兩次7—8級大地震均發生於該盆地。
  • 山西運城發生4.8級地震 地震局震前闢謠(圖)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山西省境內發生過的較強地震記載為1991年,忻州地區5.1級地震,大同—陽高地區5.8級地震,1999年,大同—陽高地區5.6級地震,2002年,太原地區4.7級地震,2003年,臨汾洪洞地區4.9級地震。  從史料看,臨汾盆地地震活動強度最大,1303年洪洞趙城和1695年兩次7—8級大地震均發生於該盆地。
  • 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探訪479年「中藥炮製活化石」山西廣譽遠國藥
    在新時代,傳承與復興中醫藥文化具有重要且特殊的意義。2020年5月22日,「中醫中藥中華行 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探訪479年「中藥炮製活化石」廣譽遠國藥」活動在山西隆重舉行。來自全國6個省市、9家媒體的10位記者採訪團,在4位資深的行業專家伴同下,用兩天時間,從全國奔赴山西省太原市和晉中市太谷縣,探訪廣譽遠近500年中醫藥不斷續宮庭藥非遺文化史。
  •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小李莊小學開展紅色學習活動 - 今報網 東方今報...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 記者 龔豐碩 通訊員 徐宏波以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為核心,以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為基本。10月31日至11月1日,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小李莊小學開展「弘揚愚公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學習活動。
  • 山西人口第一大縣:GDP突破160億元,未來有望撤縣設市!
    山西簡稱「晉」,別稱「三晉」,地處中國華北內陸,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大省,同時也是中國著名商幫「晉商」的發源地。山西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春秋時期屬晉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今山西境內設有70餘縣,漢以後逐漸以大同、平陽、太原等地為州治,明清時期逐漸形成如今省域版圖。
  • 走馬燈神了 唐僧師徒「活」了
    隨著走馬燈內的蠟燭被點亮,「西遊記」的故事就在燈籠中「活」了起來,唐僧師徒四人在燈屏中遊走翻飛、你追我趕。「這走馬燈,是我們朱河文化的一部分。可惜,村裡除了80歲的張金成老人外,沒有人會做了!」昨天,正定新區朱河社區召開居民動遷大會,在忙活大會的同時,走馬燈的傳承問題,一直縈繞在居委會黨總支副書記李金生的腦海裡。
  • 龍城飛將今猶在!一級戰備的中國有多強?「百萬雄師」枕戈待旦
    龍城飛將今猶在!除了現役軍人之外,我國還有數百萬預備役和退役老兵,只要國家需要,這些士兵便會立馬重回部隊,擔起保家衛國的職責。
  • 華格納鋼琴:傳承百年經典,打造世界一流鋼琴
    華格納華格納WAGNER鋼琴,傳承百年經典華格納WAGNER鋼琴,自問世以來,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歐洲古典鋼琴,2001年進入亞太區市場銷售,部分中國國內型號在中國投產,由德國技師團隊優秀技術指導,選料考究,中高端型號,全部選用德國原裝進口機芯及配件,做工精細,目前已成為歐洲鋼琴在中國及亞太市場的典範,也多次獲得馳名商標稱號。
  • 江南錢氏家族揭秘:出了多位院士,世代傳承利國利民精神骨氣
    江南錢氏家族揭秘:出了多位院士,世代傳承利國利民精神骨氣 2018-10-31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焦化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生產碳基合成新材料配套144萬噸奠基
    1月1日,山西焦化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生產碳基合成新材料配套144萬噸焦化項目作為全省開發區2021年第一期「三個一批」活動中「開工一批」的臨汾市代表項目,在洪洞經濟技術開發區趙城工業園奠基。山西焦煤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陳旭忠,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清民,集團公司總經濟師楊世紅參加有關活動。臨汾市委市政府、洪洞縣委縣政府領導出席奠基活動。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2019西藏芒康首屆葡萄產業品牌推廣節今開幕
    今(23)日,在滔滔瀾滄江畔,西藏唯一的葡萄酒之鄉,馬幫駝鈴今猶在的鹽井,康巴漢子與藏族姑娘熱情的舞蹈拉開了2019年西藏芒康首屆葡萄產業品牌推廣暨第五屆重走茶馬古道旅遊節的序幕。西藏昌都市旅遊發展局領導、雲南德欽縣領導、全國主流媒體、企業家代表、自駕車協會、旅行社、旅遊大咖等人員出席活動。
  • 空氣重汙染來襲 北京今啟動黃色預警
    空氣重汙染來襲 北京今啟動黃色預警  今日為四級中度汙染,明日達五級重度,15日轉為良至輕度,16日改善至一級優劉文華(內蒙古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今起三天,京津冀迎新一輪中至重度汙染過程。個別城市可能出現短時嚴重汙染,PM2.5小時濃度峰值可能達到250微克/立方米以上。16至18日,受持續強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有利,京津冀區域大部以優良為主。  北京將於11月13日8時啟動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
  • 山西懷仁縣將建遼代道殿祖師紀念館(圖)
    道殿原籍山西雲中(今山西懷仁),幼時家境清貧,遼鹹雍元年(1065),9歲的道殿在龍泉寺(位於今山西懷仁縣海北頭鄉高鎮子村)出家受菩薩戒。遼鹹雍七年(1071),15歲的道殿到中京參學佛法,後又至燕京今北京西城妙應寺),從名師沙門首道受教。
  • 詩丨我有荷花香猶在,折來遙寄解君愁
    《杭州·寄友》七律人言最憶是杭州,此地今時景更幽。客到洪樓常得醉,鶯啼碧葉不知秋。雲連塔頂千行雁,日照湖心一點舟。我有荷花香猶在,折來遙寄解君愁。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