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老家」洪洞怎麼讀,這座山西第一縣的槐樹根究竟有多深?

2021-01-08 西魏遺少

洪洞,地處山西省南部、臨汾盆地北端,人口78萬,是山西人口第一大縣。

如果沒有聽過蘇三的唱腔,「洪洞」兩個字估計會讀錯的,洪洞讀(tóng)。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濤澎湃。又據《舊唐書·地理志》,取義縣北之洪洞嶺。又據《山西通志》:「縣北五裡有洪崖古洞,縣以洞名。」

西周時洪洞為楊侯國,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洪洞為楊縣。隋義寧二年,改楊縣為洪洞,沿傳至今。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洪洞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境內有250多處人文名勝及自然景觀,《中國歷代名人詞典》所列的26位遠古人物中,有一半之多在洪洞都能找到其活動遺蹟。

任何一名中國人都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山西洪洞大槐樹人,這是口口相傳的故鄉。洪洞大槐樹上個什麼樣的樹?我們的祖先又是什麼時代千裡迢迢地從山西遷居到現在的家鄉?

公元1373—1417年的50多年,也就是明朝洪武,永樂年間,政府屢遷山西之民,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有組織有計劃的大移民。

走近大槐樹,西魏遺少仿佛聽到了祖先的心跳,先祖兄弟姐妹數人從大槐樹下開始骨肉分離,背井離鄉,灑淚而別。現在最早的大槐樹已經沒有了,在原址上立了碑亭,圍壁上記載移民遷徙的石碑上,字跡已經模糊無法辨認,歷經煙火燻烤已是失去了原來的形狀和顏色。

其實,真正的祖源在哪裡已無從查考,許多人都是把大槐樹當成一種象徵,而大槐樹的一草一木都具有了莊嚴肅穆悲壯的意義。「山西有個大槐樹,把天磨得咯吱吱,西安有個鐘鼓樓,半截插到天裡頭」十分誇張地形容了大槐樹的高大。

洪洞大槐樹是全國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唯一民祭聖地,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最大的民間祭祖聖地,被譽為「根祖聖地」、「天下故鄉、華人老家」。

每年這棵大樹下都舉辦大槐樹文化節、三月三走親習俗、廣勝寺文化旅遊節、世界趙姓尋根祭祖大典等一系列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年舉辦旅遊人數達118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18億元。

目前,洪洞已經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承辦國家、省級全域旅遊培訓班,榮膺「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市」和「全國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大槐樹景區榮登5A景區「百強榜單」,全域旅遊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

洪洞縣與山西大多數縣一樣,也是一個產煤區。全縣煤炭總儲量44.15億噸,可開採量20.15億噸。洪洞一直在頂住經濟下行壓力,抓轉型蓄動能,傳統動能得到了優化提升,去年全年置換煤炭產能85萬噸,生產原煤1020萬噸,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14.8億元,利稅總額達11.1億元。

洪洞的農業基礎也非常深厚,主要是發展雜糧、特色蔬菜、中藥材、果業經濟林、農牧生態循環等5個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同步大力推廣規模種植經營,去年這裡全年糧食總產33.3萬噸,小麥最高畝產731.7公斤,再次刷新山西省小麥單產紀錄。

今年以來,洪洞縣積極克服疫情影響、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但汙染防治壓力依然較大,牽引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動能還需繼續釋放,對接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任務也亟待強力破題,老地域的政府效能還需進一步提升。

當前,洪洞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的轉型攻關期,搶抓臨汾市建設國家級陸港型物流樞紐城市的難得機遇,發揮縣域立體交通、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在融入國家戰略中先覺先入,先導先為,加快洪洞陸港型國家級物流園區規劃建設,打造晉南最具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物流樞紐。

作為「天下故鄉、華人老家」,洪洞把文化旅遊作為洪洞未來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目前以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新的起點,在全縣旅遊景區開展旅遊服務標準化建設,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旅遊」,強化智慧景區建設,提高洪洞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洪洞縣古槐南大街上那座西向的明代監獄,因為關押過幾乎家喻戶曉的蘇三,被人們稱為蘇三監獄。現院裡漢白玉的蘇三,正透過監獄的垂花門,向著世上張望,孤單,清麗,卻顯著嫻靜,當然還透著微微的哀怨。

軟軟的夕輝,薄薄地施在飽滿的腮上,仿佛搽了淡淡的胭脂,微微的哀怨裡便有了隱隱的羞澀。「蘇三離了洪洞縣……」,就是這個家常的風塵女子,讓這座冷森的歷史遺蹟,有了些許暖意,也令炎涼無常的人世,存續著一縷超乎於物質糾葛之外的真情至性。

洪洞,從最初的記憶,到只留下「洪洞大槐樹」一句最簡單的字符,這就成了一個符號,一個家鄉的代名詞,這,就夠了!

相關焦點

  • 山西人口第一大縣:GDP突破160億元,未來有望撤縣設市!
    山西簡稱「晉」,別稱「三晉」,地處中國華北內陸,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大省,同時也是中國著名商幫「晉商」的發源地。山西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春秋時期屬晉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今山西境內設有70餘縣,漢以後逐漸以大同、平陽、太原等地為州治,明清時期逐漸形成如今省域版圖。
  • 山西洪洞老槐樹移民潮長達50年,有多少姓氏?祭祖堂上數量驚人
    山西洪洞老槐樹移民潮長達50年,有多少姓氏?祭祖堂上數量驚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潮」有過幾次,但若論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移民人數最多、時間最長的,恐怕就屬山西洪洞縣老槐樹的這次移民「事件」。山西《洪洞縣移民志》一書中記載:明太祖洪武年間,屢徙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東、河南等處;成祖永樂年,徙山西民萬記實北平、覆核太原、平陽、澤、潞丁多少及無田之家,分丁口以實北平;十四年徙山西民於保安州。自是以後,移徙於四方者,不一而足……而實以大槐樹處為薈萃之所。為何大規模的移民,都有洪洞縣的百姓參與其中?
  • 這個的縣,被稱為「中國人的故鄉」,有一座8級地震不會倒塌的塔
    山西省在歷史上也可以稱得上悠久燦爛,在唐代,山西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繁榮和頂峰的時刻,當時,唐高祖唐高祖從山西太原出發,一步步走上了封建中央集權王朝的最高位置,雖然唐朝的都城最終在西安,但太原在當時被唐高祖視為「龍興之地」,太原被命名為北都,山西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許多歷史遺蹟和古老的風景
  • 山西地震大事記 歷史上7級以上的大地震
    山西地震大事記  從遠古至今,有史料記載的山西境內及邊界附近發生過5級以上的較強烈地震一百二十餘次,其中8級以上地震1次,7—7.9級5次,6—6.9級14次,5—5.9級百餘次。  元大德七年洪洞趙城地震  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1303年9月17日)洪洞趙城一帶發生8級地震。這是中國根據歷史文獻確定的第一個8級大地震。此次地震給平陽路、太原路造成慘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本次地震的傷亡人數,因災害嚴重,《元史》和諸多歷史文獻以「不可勝計」、「靡有孑遺」來描述,或概略為數萬、數十萬。
  • 【長城評論】山西洪洞「水泥封爐」,治汙不能一封了之
    近日,一張「水泥封爐」的照片,將山西臨汾市洪洞縣推上了「熱搜」。山西洪洞「水泥封爐」。而燃煤又是大氣汙染的主要來源之一,防止燒散煤死灰復燃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這也是國家推行「煤改電」「煤改氣」的重要原因,確保既要藍天白雲也要溫暖過冬。  只是,涉及農民冬季取暖的事情,應慎之又慎。  淘汰落後的取暖方式,使用更清潔、更安全的方式,當然是大勢所趨,但要因勢利導。
  • 山西運城發生4.8級地震 地震局震前闢謠(圖)
    山西地震大事記  從遠古至今,有史料記載的山西境內及邊界附近發生過5級以上的較強烈地震一百二十餘次,其中8級以上地震1次,7—7.9級5次,6—6.9級14次,5—5.9級百餘次。  元大德七年洪洞趙城地震  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1303年9月17日)洪洞趙城一帶發生8級地震。這是中國根據歷史文獻確定的第一個8級大地震。此次地震給平陽路、太原路造成慘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本次地震的傷亡人數,因災害嚴重,《元史》和諸多歷史文獻以「不可勝計」、「靡有孑遺」來描述,或概略為數萬、數十萬。
  • 陝西和山西各有一個城市,縣名相反,字相同讀音不同,很多人讀錯
    陝西和山西這兩個省份位置相鄰,都是我國著名的優秀旅遊大省,兩個省份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不過他們的旅遊景點主要還是以人文旅遊為主,只是山西的地上文物古蹟多一些,陝西的地下歷史古墓多一些,因此有著「地上文明看山西,地下文明看陝西」的說法。
  • 山西洪洞第一席重八席,做工考究師徒世代傳承,名噪一時今猶在
    宴席,是中國的一種傳統飲食文化,每個城市的宴席文化是不同的,而在山西洪洞,有山西最為出名的宴席,名叫重八席。說起重八席,可能很多人對其不是很了解,但重八席歷史悠久,相傳是為了紀念人文始祖伏羲氏。也有說法是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出嫁時流傳下來的。
  • 美國最年輕華人院士莊小威:對老家印象最好
    除了那片經歷過幾百年風雨的古老校區,哈佛大學的大部分建築就建在人來車往的馬路邊,與查爾斯河畔的這座城市融為一體。莊小威從牛津街的拐角處疾步走來,過耳短髮梳理得乾淨服帖,言語間透出爽朗和英氣。莊小威託記者帶回誠摯的祝福:「祝願江蘇人民、老家人民生活越來越美好!」莊小威在辦公室。
  • 郯城人是山西遷過來的嗎歷史探秘 追溯明朝的大槐樹移民
    郯城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大地震,這次地震帶走了郯城絕大部分人口,所以現在的郯城人大多都是遷移過來的,其實在大地震之前的郯城人也有很多是遷居過來的,不只是郯城,整個臨沂乃至山東地區,能追溯到的就是明朝的大槐樹移民。   在整個河南,在山東,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個中國,都有這一歌謠流傳。
  • 山西清官故居:幹部紛紛前來突變熱鬧 多時一天百人
    他說,「不僅陳廷敬為官清廉,陳氏家族在明清兩朝先後有38人做官,遍及全國14個省,歷時260多年,沒有一個貪官。」  然後,他問道,「山西歷史上廉政名人層出不窮,出了『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著名清官陳廷敬。為什麼現在卻發生了系統性、塌方式的腐敗問題?」
  • 中國太行山之西——山西
    活動地點:介休綿山、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等地節慶名稱:平遙古城文化國際旅遊節時間:時間在每年的6月9日開始屆時有仿古迎賓儀式、市樓拋繡球招親、縣太爺升堂等多項民間傳統文藝表演。活動地點:每年主會場不定節慶名稱:永濟世界情侶月時間:每年9月26日-10月25日普濟寺古古典戲劇名著《西廂記》的愛情故事發生在這裡,使這座千年古剎成為名揚海內外的遊覽勝地。
  • 山西一「寶藏」縣城,煤炭儲量高達75億噸,未來有望「撤縣設市」
    山西是我國在華北地區的一個省份,內部以「煤炭」和「醋」而聞名。省內的城市也因為這兩個因素的原因,發展的相對來說是不錯的。尤其是省會城市太原,是山西省內發展的最好的城市,因為這裡有著省內最好的資源。在2019年,太原市的GDP為4028.51億元,雖和國內的一線城市還有很大差距,但在整個山西省內來說,它的發展是最好的。
  • 被稱「山楂之鄉」的興隆,竟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
    這是自古以來的慣例,首先調查一下名字的由來,據陳鐵卿的《河北省縣名考原》記載,「境內有興隆山,山下有興隆山鎮,縣治其處,因名。」由此可以看出來,興隆縣的名字是由山的名字命名的。繁榮是「九山半水半田」的山間縣,也許是第一次看到,但是還不太清楚,我不知道這個九山半分田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也就是說,這個縣城大部分是山,佔縣城的九分之一,剩下的是河和田,所以不醜,這裡有趣的地方一定和山有很深的關係,那我看看。山這麼多,你要介紹哪一個?
  • 山西超低調的景點,藏有中國第二古老的木建築,免費開放卻沒有遊客
    結束了山西芮城永樂宮的旅行後,我選擇徒步1.5公裡前往芮城的另一個重量級的景點--廣仁王廟。走了20幾分鐘,就進入了芮城的廣仁王廟。這樣殿堂和戲臺的建造風格在山西的很多建築中都可以看到,比如洪洞的廣勝寺水神廟也是如此。
  • 連續五年全球第一,這座小城能預言全世界。
    圖/網絡這座城市,就是義烏。這裡,最最最最最出名的就是當地的快遞業。近幾年,中國的網購產業十分發達,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速超過了30%,業務總量和增速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義烏的快遞量則排在全球第一,同時也是國內和華東地區最為集中的外貿產業帶之一。
  • 中國歷史上最慘重的地震:山西臨汾8.0級大地震
    後來清朝官方記載:平陽地震原卷,因這場地震受災的地區共二十八個州、縣,其中受災最重的有十四州縣,有記錄的斃民人數為5萬2千6百多人。地震波及範圍,北到山西右玉,南達湖北谷城,西至甘肅平涼,東抵山東滕縣,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山東、湖北,甘肅、江蘇等省均受到震動,其中有125個府州縣記載了這次地震的破壞情況。
  • 植物小百科|帶你見識五花八門的槐樹品種
    槐樹可是一個大家庭,有各種各樣的品種,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1.國槐,喬木,高達25米;樹皮灰褐色,具縱向裂縫。當年枝條綠色,無毛。小託葉2,鑽形。2.刺槐,拉丁名稱:RobiniapduoacaciaL.豆科,刺槐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到黑色棕色,光到深縱向裂縫,稀疏平滑。原產於北美,廣泛推廣到亞洲、歐洲等地。刺槐皮厚、暗、裂,葉根長1~2mm,花白色,芳香,穗狀花序,果莢,每莢4粒。刺槐木材堅硬、耐腐蝕、燃燒慢、熱值高。刺槐花是可以食用的。3.洋槐樹是一種落葉喬木,高10-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