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慈法師開示:六道就夠苦了 你還來十二道

2021-01-15 手機鳳凰網

你放下我就原諒你

一居士對過去的錯事放不下,對師父懺悔。

師父說:「你放下我就原諒你了。」

六道就夠苦了,你還來十二道 

一居士談起十法界。十法界本是佛教術語,將佛和眾生分為十大類,分別是指地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羅法界、人法界、天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和佛法界。前六項稱為六凡,後四項稱為四聖,合稱為六凡四聖。但是這個居士學佛不久,對此並不太清楚,說成了「十二道輪迴」。

師父說:「六道就夠苦了,你還來十二道,不跟你說了。」 

醒了就有吃的了

居士剛上山,準備投入廟裡的工作,擔心第二天的早飯,怕晚了吃不著,仔細地詢問侍者過堂的時間。

師父笑:「睡到自然醒。醒了就有吃的了。」

侍者笑說第二天早晨有客飯,七點吃就可以。

虔誠就是幸福

外地居士晚上打電話過來,師父笑著說:「在這個幸福的年代有更加幸福的樣子。」他建議居士:「把《吉祥經》背下來,這就是生活中的佛法。《吉祥經》非常簡單,非常有味道。」

他談起有些虔誠的老居士,說:「這些老人這麼虔誠,也挺幸福的。」

他提醒居士:「首先你變化了,現身說法,學佛,你也普門示現,你跟觀音菩薩一樣,跟別人互相會影響,這叫正能量。」

用心去做就行了

師父說到自己的工作:「我們就做事,給藥師佛做點事。」

他說:「我們不是救世主,不能把自己當救世主,用心去做就行了。」

藥師佛就是要求的別分別啊

正信雜誌社需要一個好相機,跟師父說了。

過了幾天,有人要供養相機,師父說給《正信》,相機解決了。

雜誌社編輯大喜,說「還是要求啊。」

師父說:「藥師佛就是要求的,有求才有應。」

編輯說:「那我以後多生點貪心!」又轉念一想,「不為自己,為眾生可以。」

師父笑著說:「你別分別啊。」

學佛是要我們提起對今生,對自心的關注

談到學佛,師父說:「學佛是要我們提起對今生,對自心的關注。現在人忙得把身體透支了。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呵護好自己的心靈。現代人追求的東西南轅北轍。」

師父說,佛法告訴大家,佛陀很慈悲,讓大家看到現世的希望。

做慢點沒事,要把它做好

師父談到最近正在著手的慈光精舍的建設,很多人支持,說:「總有人在做功德,給人信心。只要用心去做,一年一度總有變化。做慢點沒事,要把它做好。」

吃飯也很重要

一個居士很不愛吃飯,長得瘦瘦的。師父問:「你有厭食症?」

居士說沒有,就是覺得吃飯不重要。學佛後,覺得不能貪吃啊。

師父說:「吃飯也很重要。」

師父後來給居士發了一條秋季養生食譜的簡訊。

沒有世俗諦就沒有真諦

居士對師父說:「寺裡這些年變化很大啊。」

師父感嘆:「付出也很多啊。忙得還挺有意思。」

居士說:「是啊,這才是正事。應酬一般人都不喜歡。」

師父說:「誰願意呢?誰喜歡應酬呢?沒辦法。都是正事。沒有世俗諦就沒有真諦啊。」

小和尚

有臺灣來客人,要求在此皈依。和尚慈悲,在丈室裡帶他皈依。一句一句教他「盡形壽歸依佛,盡形壽歸依法,盡形壽歸依僧。」

帶他們來的居士,大力向臺灣客人介紹這位在教界地位崇高的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師父是最高的。」

師父隨和地笑笑:「沒有,小和尚。」

佛說的都是生活

師父對居士談學佛與生活:「佛說的都是生活,生活就是佛。學佛跟我沒關係。那誰來學佛呢?」

「你跳不出這個煩惱,你才要出世。只有出世你才能遠離煩惱。」

靈驗是佛的力量

師父談到淨土宗,說:「一個難信,一個他力。」

他說,「靈驗是佛的力量。我的虔誠心與佛溝通了。佛的攝受力、加持力。有的人誤以為自己有多大力量,最後神經兮兮的。學佛首先是個正常的人。」

講經是要把他的意思弄明白

師父談到前段時間的講經交流,說:「講經是要把他的意思弄明白。有的變成了戲論。每部經的核心必須要找到。這部經的核心是什麼,他的特點在哪裡,必須一下子很清楚。」

心裡沒有事撒

很多人求字,師父也要完成任務。下午,師父在是名茶室寫字,下筆如行雲流水。

居士看了一下,說:「今天師父寫的字都很好。」居士觀察過,發現一般師父寫字會越寫越好,不過,剛開始寫的字,也就不如後面寫的好啦。

師父笑著說:「心裡沒有事撒!」

會燒火就不怕空了。道理在火裡頭

晚上在慈湖禪院吃飯,禪院燒的是柴火。幾個居士在一起聊怎樣才能把柴火燒好,談到柴火要架空,才燒得起來。

師父在一旁笑了:「會燒火就不怕空了。道理在火裡頭。」

菩薩眷戀眾生

2012年10月30日(農曆九月十六日),擬舉行每年一屆的拜山祈福法會。29日還是秋雨紛紛,不少人對師父說,真擔心下雨拜不成。

師父說:菩薩眷戀眾生。

30日早上4點鐘,雨就停了。當日萬裡無雲,豔陽高照,參加法會的群眾無不稱奇,拜山如期隆重舉行,一千一百多人同沾法喜。

相關焦點

  • 正慈法師應邀在黃石慈光精舍宣講《華嚴經》
    正慈法師宣講《華嚴經》(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耀如)此次講座是繼3月2日在武漢蓮溪寺開講之後,應廣大信眾要求,在黃石重宣,正慈法師從華嚴功德、華嚴妙旨、華嚴妙行三個方面,結合當下實際,帶大家領略華嚴之境。《華嚴經》主要講三個內容:第一是講毗盧遮那佛依正莊嚴境界;第二是闡明了如何從凡夫到成佛的果位,需要圓滿哪些行願;第三部分以善財童子南遊,一生參學修行,入普賢三昧,證入毗盧性海。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一定要看,這把往生的條件說透了!
    則與觀經淨業正因相應,與佛本願相應。固不必疑豫其難得往生也。(復王誠中居士書《三二》)念佛人要生信發願,持佛名號,願生西方。離信願行三者,則無有是處。只要深信切願,不必一心不亂。都可仗佛威力接引,往生西方。倘使大徹悟人,再加以念佛,必能蒙佛接引,品位加高。
  •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開悟是每個學禪人夢寐以求,就是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得什麼性,就是自己本有的佛性。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慧能祖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悟道的過程,不是向外求索,而是認識內心,去尋找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
  • 一位法師關於財富的演講 驚豔全球政商巨擘
    雖然從佛教終極價值來觀察,尚屬有漏種子,非究竟之德,關於這一點,可從達摩祖師與梁武帝的對話中得窺一豹。但在有為法中,這些有漏善種不會壞失,依然會在人天途中循環轉輾,為我們帶來豐厚的回饋。  此次,純一法師一小時四十五分鐘的開示共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心財富」,二是「新財富」。
  • 演項法師、寂湛法師、常濟法師榮獲「金蓮花」一等獎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法師、如瑞法師、心澄法師、正慈法師、宗性法師、靜波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宏度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怡藏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主任光泉法師,中國佛學院副院長向學法師,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主任、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副主任長順法師,寧波市佛教協會會長誠信法師等參加閉幕式。
  • 為啥你生意老不成功?妙祥法師:因說話有個大漏洞
    我說:「掙錢不掙錢是你的因果關係,你前面種了因,必然能掙錢,沒種那個因,是得不到的。」 他說:「我撒謊以後把東西賣出去了,本來不值這個價錢,我一說他就買了。」 我說:「你跟那麼多人說,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沒買?你想一想,比如說地裡,你沒有下種子,卻說種了一個苞米種子,等到秋天的時候能不能長出苞米來?」他說:「不能長。」
  • 九華山仁德法師與虛雲老和尚的法緣
    仁德師回答說:「是從終南山來,只為想親近虛老和尚,還望法師多給予慈悲方便。」知客師說:「你可有什麼證件?」仁德師才想起在終南山時,朗照法師臨行前寫給虛雲老和尚的信函,於是連忙從行囊中取出,雙手恭恭敬敬地遞了過去。
  • 大安法師:末法時代魔外盛行 遵佛遺訓明辨邪正
    佛陀預知魔外盛行,四依遺訓明辨邪正。(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我等群盲不辨真偽,伏請師父於百忙中慈悲開示,如何明辨是非邪正? 大安法師答:弘揚淨土的音像與書籍廣泛流通,總的來說是好現象,說明信佛學佛的人員增多,社會人士渴望了解佛教的人數增多。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能夠以種種方式傳播正信正見的佛教,饒益眾生,功德無量。然毋庸諱言的是,在弘揚佛法的音像與書籍中,亦有一些相似法,蒙蔽了一些初入佛門的同修,誤人慧命,罪過不淺。
  • 從《阿修羅》講講佛教六道,測一測你是什麼道的輪迴
    今天在這裡我就粗略的給大家講一下什麼是阿修羅,佛家的六道又到底是什麼。六道輪迴這個東西是起源於印度,當然我們中國的佛教本身也是天竺佛教的一個分支。人性本惡,生來就不斷地產生業報,而這個六道就是死後贖罪的地方,根據你的福報業報的不同,把你分配到你該去的地方。
  • 佛教27個最基本的常識,你都知道幾個,最後一個知識關係到你一生
    佛教27個最基本的常識,你都知道幾個,最後一個知識關係到你一生。一,什麼是佛?佛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覺者,釋迦牟尼佛說過,一個普通人也就是凡夫從初發心到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而且成佛後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來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靠自力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長時間,佛有無量無邊,我們常說的佛即指本師釋迦牟尼佛。
  •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誦經就是背誦,看著經文叫讀,不看經文叫誦。念得很熟了,可以背下來了。誦經,要怎麼誦?經裡頭沒有意思,不要求解義,這個怎麼講、那個怎麼講,那都是你的妄想,經沒有意思,一直就念下去,念一千遍、念二千遍、念三千遍,規定一天念多少遍,一生都不間斷。誦經目的是什麼?目的是修定,得到定之後就開智慧了,智慧開了問題才能解決。誦經是修定的,把自己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給念掉,是這個意思。心裡經文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慢慢就會得定。
  • 覺真長老在獲悉張國榮自殺後的開示
    覺真法師獲悉二人自殺,感喟不已,寫下這篇短文。2015年3月16日,覺真法師安詳示寂,世壽83歲。再過幾天又是張國榮去世紀念日,我們回頭重溫覺真法師這篇開示,或許另有一番感悟。 既然逆境無法改變,何不改變我們自心?
  • 為什麼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最快的成佛方法,看法師開示
    為什麼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最快的成佛方法,看法師開示。人命無常,修行人只有光陰最寶貴,一定要老實念佛,才不會虛度光陰。學佛真正能夠成就的,善根深厚,心地清淨,沒有妄念,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一心一意求往生。這是為一切念佛人作真實的證明。
  • 成德法師:要有能力來辨別善知識
    老法師舉例,比方說布袋和尚,他說:「彌勒真彌勒,時人自不識」,他說他是彌勒菩薩,然後他就走了。所以老法師說:「說他是什麼什麼再來的,他還不走,假的。」現在有很多信眾很多,然後他都說他是什麼觀世音菩薩再來的、什麼再來的,你看眾生很可憐,他沒有這種判斷力。所以現在可能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人,他們都遇到邪的,惑道者眾,悟道者少,你可以很善巧的,有時候在跟他聊聊,把這些觀念慢慢慢慢供養給他,讓他形成判斷。
  • 一句佛號成佛有餘,念佛方法很多哪種方法最適合,印光大師開示
    一句佛號成佛有餘,念佛方法很多哪種方法最適合,印光大師開示。印光大師說「一句佛號成佛有餘」,「一句佛號念得熟,成佛有餘」:什麼叫成佛有餘呢?不僅保你成佛,還能保與你有緣的人都能成佛。為什麼?因為你念佛能到西方淨土成佛,你成了佛可以度眾生,能度很多的眾生,不是一個兩個。一句佛號不僅保你成佛,還保你回來度眾生。
  • 寺院十二時辰
    這個時辰天地間明相還未現出,湧動著的都是純陽之氣。我們佛教徒的早課就在這個時間段進行。 打板聲一響,起身、洗漱、略坐、禪定,心裡清淨了,穿上海青,披上袈裟,入殿隨鍾禮拜。一起一伏,恭敬安定,拜到大殿裡人越來越多,最後鼓聲集眾,一個人的清淨擴展為一個大殿的莊嚴——這個鏡頭會深深地印刻在你心裡。
  • 面對焦慮中的企業家,慈光法師在這場特殊的會長圓桌會上如是說……
    兒子一聽,說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才500塊錢,你這一下子給乾兒子就發幾千塊,果然是乾兒子比親兒子更親,所以不讓我以後去接他。最近我的電話兒子不接,他媽媽的電話偶爾還接。通過這件事我就覺得作為父親,我對自己的兒子很不了解,有這個心結,請師父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