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驗來看,生活在熱帶的人們似乎比其他地區更耐熱,那麼對於鳥類來說呢?我們不確定隨著氣候變化,地球會變得多麼炎熱,但卻有理由相信,熱帶地區的動物可能不會像其身處溫帶的「親戚們」那麼好過。
鳥類特寫圖 圖|ACES NEWS
許多科學家認為,由於熱帶動物習慣於更為穩定的熱環境,因此更容易因溫度升高而迅速超越其生理極限,這可能導致大量的物種流失。
然而,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一項首創性研究表明,溫帶和熱帶的鳥類均能比預期更好地應對急性熱應激。
「就其熱生理學而言,這些鳥類中的大多數,包括熱帶物種,都能夠忍受比它們日常生活所經歷的高得多的溫度。這是個令人驚訝的發現,因為熱帶變溫動物,比如昆蟲,已經被證明極易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伊利諾伊大學博士後亨利·波洛克(Henry Pollock),也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如是說,「我們在鳥類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可能,這著實鼓舞了我們。」
亨利在巴拿馬進行研究時手握彩虹巨嘴鳥 圖|Zach Welty
儘管這項研究觀察到了有希望的趨勢,研究人員也提醒我們,不應開心的太早。
「這不一定是個令人欣慰的消息。如果有人因此認為熱帶鳥類不會面臨過熱的生活困境,那就過於簡單化了我們的研究目的。」 伊利諾伊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科學系教授、該研究的聯合作者傑夫·布朗(Jeff Brawn)繼續補充到,「氣候變暖可能會間接影響熱帶鳥類的生存,比如影響它們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熱帶雨林的結構等等。所以它們可能不會因為』中暑』而四處盤旋,但許多間接影響是我們意料不到的。」
傑夫(左)手握小鳥和孩子互動 圖|IllinoisNRES
為了驗證「熱帶鳥類和溫帶鳥類在應對熱應激方面的能力不同」這一假設,波洛克從巴拿馬和南卡羅來納州帶來了81種鳥類,到野外實驗室測試它們對氣溫上升的反應。當他將鳥類置于越來越溫暖的環境中時,通過微型傳感器,波洛克能夠檢測出鳥類體內的溫度及新陳代謝率。
研究結果,來自溫帶和熱帶地區的物種都能很好地應對溫度上升。平均來看,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鳥類比巴拿馬的鳥類具有更高的耐熱性,但兩組表現都超過了波洛克和布朗的預期。在實驗的所有鳥類中,斑鳩和鴿子堪稱「超級耐熱明星」,大多數鳥類通過氣喘來降溫,但斑鳩和鴿子還會利用自身獨特的「出汗」功能。波洛克說,事實上這二者的表現已經超過了他的測試設備極限。
斑鳩 圖|黔農網
雖說這項研究首次提供了許多鳥類的耐熱性數據,但如果把這些數據放到氣候變暖預測的背景下,這些結果的意義將更為重大。
波洛克進一步指出:「溫帶和熱帶鳥類都能忍受高達40攝氏度的溫度,但它們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只經歷了30攝氏度左右的最高溫度,所以它們有相當大的緩衝空間。」
換句話說,即使如一些科學家預測的那樣,最高氣溫上升3至4攝氏度,也完全在波洛克測試的所有鳥類的熱安全範圍內。
公園的鴿子 圖|中山馬龍
值得注意的是,該實驗測量的是急性熱應激能力,它不能完全模擬出在漸進變化的氣候變暖過程中將會發生的情況。但是,很少有研究關注於慢性熱應激對鳥類的影響,因此,了解其急性生理極限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波洛克對研究的未來抱有信心:「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對鳥類進行地理比較,我們仍然需要更多來自不同地區、長時間慢性熱應激的研究數據。但在我看來,我們至少可以說,鳥類能夠承受比任何人能想像的更高的溫度。」
布朗也積極地補充到:「我們才剛剛開始摸索,能夠通過什麼樣的研究才能真正了解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鳥類。但我們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憤怒的小鳥 圖|Rovio
Journal Reference:
Pollock H S , Brawn J D , Cheviron Z A . Heat tolerances of temperate and tropical bird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usceptibility to climate warming[J]. Functional Ecology.
*編譯稿件僅供參考,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