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研發牆壁掃描儀 探測牆內物體結構並生成3D圖像

2020-12-05 儀器網

當古建築需要維修、重建;當舊房子需要改造、拆遷。在進行破拆工作之前都需要了解建築內部結構,避免破壞建築框架結構,或者損壞了木材、金屬、水管、電線等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或者經濟損失。可是牆壁的內部結構是肉眼無法透視的。針對這個問題。以色列研發了一名為Walabot DIY牆壁掃描儀,可以對牆壁內部結構進行透視檢查,該掃面儀不僅能探測牆壁內物體的形狀、大小、材質。還能並生成3D結構圖像,拆遷人員就可以得知各種物體所在的位置。

Walabot DIY牆壁掃描儀是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與兆赫電磁波譜的結合體,採用無線電波的傳感技術。可對厚度約為10釐米的牆壁進行掃描。儀器發射無線電波探測物體,再接收反射電波。通過對無線電波的分析和特殊的計算方式。生成牆壁結構3D圖像。

 無線電波:

是指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射頻頻段的電磁波。無線電波的波長越短、頻率越高,相同時間內傳輸的信息就越多。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當它通過不同介質時,會發生折射、反射、衍射、散射及吸收等等。

無線電波應用:

航海、通話、視頻、導航、雷達、加熱、動力、天文學、數據傳輸、緊急服務等。

兆赫波段電磁波譜處於微波和紅外線波長範圍。

電磁波譜:

按照波長或頻率的順序把這些電磁波排列起來,就是電磁波譜。如果把每個波段的頻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話,它們是工頻電磁波、無線電波(分為長波、中波、短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及γ射線。以無線電的波長最長,宇宙射線(x射線、γ射線和波長更短的射線)的波長最短。

相關焦點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幸運的是除了各種各樣的建模軟體外,我們還有3d掃描儀這把利器,通過3d掃描儀提取數位化模型,再配合軟體對數據進行設計修繕,數據再創造,把我們的創意和想像變成3d印表機能夠識別的語言,讓創意變成現實。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幾款熱門3d掃描儀,從桌面級到工業級都有,相信總有一款合適您!1.
  • 結構光3d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
    結構光3d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不同原理3d掃描儀都有其不同的特性,專注與不同領域的應用,一臺掃描儀並不是萬能的,可以勝任所有的掃描工作。結構光3d掃描儀雖然精度很高,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使用限制。今天主要談一下結構光三維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
  • 3d掃描儀施工現場項目3D數據捕捉建築數位化3D數據
    打開APP 3d掃描儀施工現場項目3D數據捕捉建築數位化3D數據 發表於 2020-04-13 16:28:17 項目現場數據捕捉 首先使用三維雷射掃描儀掃描項目現場,捕捉建築物、基礎設施和工業設施的現場數據。
  • 葉片結構3D檢測與逆向方案——藍光3D掃描儀
    行業介紹葉片結構是用來導流的,工業應用中有散熱風扇,螺旋槳,蒸汽/燃氣/發電機的渦輪等。在葉片的設計或生產加工中需要對葉片進行3d檢測或葉片3D逆向。傳統葉片檢測是依據葉片的裝夾建立坐標對齊進行測量點的探測,使用三坐標等接觸式工具。當前需要解決的難點:1. 葉片曲面精度要求高,傳統三坐標等檢具難以準確取點檢測2.
  • 美研究人員開發新算法 讓智慧型手機變3D掃描儀
    原標題:美國布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新算法讓智慧型手機變3D掃描儀   [導讀] 在3D印表機變得越來越便宜的當下, 3D掃描儀卻拖了後腿。一旦完整的圖像模式整合起來,通常的結構光3D重建算法就能用於創建單個物體或空間的三維圖像了。
  • 可生成3D彩色X射線圖像的掃描儀通過可行性研究,將開始國際試驗
    儘管X射線對骨骼成像很有用,但在黑白圖像中能看到的東西有限。但一種生物成像掃描儀可以生成骨骼的彩色三維圖像,創建了高解析度的切面3D模型,可以診斷骨折和監測癒合情況。總部位於紐西蘭的Mars Bioimaging公司(MBI)目前已經對該機器進行了可行性研究,更大規模的國際試驗即將開始。
  • 用一張單色圖像生成高質量3D幾何結構
    :用圖像來重建3D數字幾何結構是計算機視覺領域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這種技術在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例如電影製作、視頻遊戲的內容生成、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3D列印等等。伯克利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的Christian Häne等人近日發表一篇論文《Hierarchical Surface Prediction for 3D Object Reconstruction》,論文中他們討論如何從單張色彩圖像重建出高質量的3D幾何結構,就像下面這幅圖所顯示的。雷鋒網編譯如下。
  • 沒模型哪來3D列印 3D掃描儀不完全盤點
    時差測距(Time-of-Flight)    時差測距(time-of-flight,又稱「飛時測距」)的3D雷射掃描儀是一種主動式(active)的掃描儀,其使用雷射光探測目標物。雷射測距儀確定儀器到目標物表面距離的方式,是測定儀器所發出的雷射脈衝往返一趟的時間換算而得。
  • 精度超過原物倒模 3D掃描儀技術解析
    3D掃描儀示意圖     三維掃描儀可模擬為照相機,它們的視線範圍都體現圓錐狀,信息的搜集皆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    當掃描物體在轉盤上轉動,智慧型手機相機能夠拍攝更多照片,最終獲得3D圖像結構。目前,這款手機軟體仍在等待蘋果公司的審批,如果獲批將出現在iPhone手機的應用商店中,同時,該軟體的手機安卓版正在研發之中。    之前曾有一些手機應用軟體基於智慧型手機相機功能實現3D圖像呈現,但其中一些軟體必須要求具備雙相機系統進行深層掃描。
  • 【科普篇】3D掃描儀:工業相機與鏡頭的關係
    其中非接觸式3D掃描儀又分為光柵3D掃描儀(也稱「拍照式3D掃描儀」)和雷射掃描儀。光柵3D掃描儀又分白光掃描或藍光掃描。那麼,什麼是拍照式3D掃描儀? 拍照式3D掃描儀是由結構光發生器和兩個工業級鏡頭所組成。
  • 投影機+攝像頭 在家DIY一臺簡裝3D掃描儀
    作為3D列印的另一重要環節,民間的高手自然不會放過,旨在設計出低成本、高精度,使用更便捷的3D掃描儀。  近期,來自丹麥的教師Hesam Hamidi便將自己的設計方案公諸於世,讓更多的3D列印愛好者了解如何DIY一臺簡單的3D掃描儀,所需設備則是我們常見的投影機和網絡攝像頭。
  • IPMS研發MEMS掃描儀 讓自動駕駛汽車不受幹擾地感知周圍環境
    原標題:IPMS研發MEMS掃描儀讓自動駕駛汽車不受幹擾地感知周圍環境據外媒報導,當自動駕駛汽車開過街角,乘客正在後座熟睡,駕駛座上無人乘坐。如果突然有行人從車輛前穿過馬路,該輛自動駕駛汽車會自動剎車。
  • PerceptIn研發立體視覺感知模塊 可探測千米遠物體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月17日,普思英察(PerceptIn)宣布推出一個可探測遠處1000米處物體的視覺感知模塊,該模塊專為半自動駕駛高速列車研發,而且可以調整以探測300米範圍內的物體,實現物流卡車等工業和商業自動駕駛車輛的部署。
  • 介子:一種不為人知的粒子,用來探測無法穿透的物體
    火山學家和核工程師也在為同樣的技術尋找新的用途,這種技術被稱為muography,利用介子來探測緻密結構的內部。第一批公司希望從中獲利。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物理學家大衛·馬洪說:「去年在金字塔的發現確實使人體攝影術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 大壩橋梁水利工程項目水利壩體結構3d掃描儀三維掃描服務在施工
    打開APP 大壩橋梁水利工程項目水利壩體結構3d掃描儀三維掃描服務在施工 發表於 2020-04-21 10:11:04 利用三維雷射掃描儀快速獲取地形信息數據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發超小型3D圖像傳感器 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的一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矽光學相控陣(OPA)晶片,該晶片可用在三維圖像傳感器的核心部件。三維圖像傳感器可向二維圖像(如照片)添加距離信息,將其識別為三維圖像。
  • 三維掃描儀原理
    導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掃描儀,這是一種將圖像文字等平面材料轉換為圖片格式的一種儀器,而三維掃描儀的作用在於偵查並分析立體結構某物體的形狀及結構,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細細品味一下三維掃描儀是如何來完成這一功能的吧
  • 核磁共振繪大腦圖像
    北京時間6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新型先進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用於研究人類大腦的內部結構。哈佛大學的加恩-維登教授表示,藉助於掃描獲取的彩色圖像,他們得以第一次真正了解人腦1000億個細胞的神經通路以及大腦如何運轉。
  • 松下推新型傳感器 可探測黑暗中、遠距離的小物體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本松下公司(Panasonic Corp)研發了一種深度圖像傳感器(range image sensor),可在黑暗中拍攝250米遠,10釐米物體的圖像。
  • 盤旋在空中的「透視眼」, 僅需Wifi信號就能將房間結構摸得一清二...
    UCSB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專業教授Mostofi表示:「我們研發出的新方法,賦予了無人飛行器通過連接wifi信號即可摹繪實體牆內3D結構的能力「這一方法僅需利用WiFi RSSI測繪,不需要在目標區域做任何準備工作來進行輔助,亦可對靜態物體完成摹繪而不像其他技術要求只能對移動物體才能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