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以來,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漫長時,得到了相當廣泛的傳播。佛教在中國的地位在六朝時漸臻穩固。在周武帝禁絕佛教之後,隋文帝又力信佛教佛教再度興盛起來。唐代佛教更是發展到了頂峰,具有不同特點的各個佛教宗派也都在這個時期相繼形成。唐代佛教的興盛與唐朝皇帝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唐朝實行儒、釋、道三家並用的政策,不僅在政策上,還在經濟上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唐朝歷代皇帝特別是一些有作為的皇帝都很崇奉佛教。
唐代的開國君主高祖李淵就十分崇奉佛教。李淵在做隋朝鄭州刺史時,二兒子李世民時年九歲患病,李淵親自到寺廟祈禱,李世民的病好了之後,他認為這是佛的「保佑」,為了還願他造了一尊佛像送到廟裡供奉。在他登基做了皇帝之後武德二年1619)在京師聚集高僧,設立「十大德」管理天下僧尼。之後,大臣傅奕多次上書請求滅佛,同時也鑑於當時寺廟的混亂狀況唐高祖在武德九年(626) 下《沙汰僧道記詔》,只允許每州留寺、觀各一所。 其實他是通過這種手段來整頓、淨化宗教組織。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時,他大力倡導佛教。唐太宗自稱是菩薩弟子表示要皈依三寶,為了扶植佛教他專門頒發《佛速教經》他在敕令中說《遺教經》是佛在涅槃時所說之經,其中勸誡弟子十分詳細,但有些弟子對他卻不夠崇奉,因此他下令由政府找人寫經,所需的紙,筆墨等都保證供應。印成之後凡官在五品之上及各州的刺史每人發給一卷,如果看見僧尼行為與經文不符,宜公私相勸令其遵行,唐太宗出於政治目的,還下令在舊戰場建寺廟七所,度僧三千,超度雙方亡靈,貞觀十九年(645)玄奘從印度求法回國,朝廷為他組織了大規模的譯場,開始翻譯佛經,在當時影響很大。
武則天上臺扶政之後,把對佛教的崇拜又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湖。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女人一直是不能做皇帝的,一向以「牝雞司晨,唯家之索」引以為戒,因此武則天做皇帝則名不正言不順。而恰在這時,佛教的《大雲經》使武則天看到了希望。據《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中記載,載初元年(690), 即武則天當上皇帝的第六年,有沙門十人偽撰《大雲經》,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其中有一段經文說「爾時眾中,有一天女,名曰靜光......佛言天女......以是因緣,今得天身。舍是天形,即以女身,當王國土,得轉輪王......得大自在......汝於爾時,實是菩薩,現受女身。」武則天得到《大雲經》之後,如獲至寶,於是立即「制頒於天下, 令諸州各置大雲寺,總度僧千人......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大赦天下」。作為對佛教的回報,武則天大興佛事,廣建寺院,鑄造佛像。在得到《大雲經》之後,又過了四年,即公元693年,印度僧人菩提流志又譯出《寶雨經》十卷。在《寶雨經》中,有這樣一段話,說東方有一個天子去見釋迦,釋迦告訴天子說,我涅槃之後到第四個五百年,如果佛法欲滅時,你便到東北方摩訶支那國去做菩薩,現女身,為自在主,令修十善,建立寺塔,又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供養沙門。這段話的時間雖然有些問題,因為佛滅到武則天時只有一千一百七十年,但地點很具體,就是指中國。武則天在得到這本經書之後,大加附會,認為所說的現女身,做自在主的就是自己。因此在同年秋天,加尊號為金輪聖神皇帝」 以顯示自己做皇帝是佛的意思,並表示自己對佛教的信奉,另外武則天還親自參加了《華嚴經》的翻譯工作,並為之作序。她還對當時的高僧如神秀和慧能禮遇有加。
唐玄宗繼位之後,有感於佛教勢力的過於膨脹,曾經一度下令減汰僧尼,但還是很尊崇佛教,他在位時期佛教宗派如三論、天台、唯識、華嚴、禪宗等都已相繼建立。從開元四年(716)開始印度一些僧人善無畏、金剛智等來到長安,他們在玄宗的支持下,創建了中國式的另一派佛教「密宗」。玄宗還請不空大師到宮中給自己行了「灌頂禮」 ,從此玄宗成了菩薩戒弟子。開元時期隨著經濟的繁榮,佛教也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
玄宗之後,除武宗廢佛外,其餘諸帝基本上都信奉佛教。唐憲宗時期,崇佛活動達到了新的高潮,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迎佛骨」 的事情。當時傳說,鳳翔法門寺的「護國真身塔」 裡面有佛的一根手指骨,塔門三十年開一次,開則「歲豐人泰」,憲宗聽說之後決定迎佛骨入京,在元和十三年(818), 他派太監領著一隊和尚到鳳翔寺迎取佛骨,佛骨到京之後,先在皇宮裡供奉三天,然後分送各地寺廟禮敬供養。
但到了武宗時期,武宗崇信道教,希望能夠服食仙丹成仙。在道土趙歸真、劉玄靜的煽動下,武宗在會昌五年(845) 下令滅佛。武宗滅佛還有經濟上的考慮,當時佛教的勢力十分強大,佔有大量的地產,許多百姓為逃避賦役,大量託庇寺院,使國家的稅收大量減少,再加上一些寺院還發放高利貸,侵奪民田,一些僧侶不受戒規,殘害百姓,因此武宗決定滅佛。會昌滅佛共毀廢大,中寺院四千六百餘所,小寺廟四萬餘所,焚毀了大量的佛經並強令僧尼還俗二十六萬多人,還沒收了寺院的大量田產和佛像等。會昌滅佛使朝廷增加了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武宗之後雖然也有皇帝想恢復佛教,但佛教已經元氣大傷,再也恢復不到以前的盛況。
會昌滅佛是「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四次「法難」中最嚴厲的一次,從此佛教在中國的強勁發展勢頭再也沒有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