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成窯」能否重放光彩?

2020-12-05 寧波晚報

  本報訊 被譽為「清代王羲之」的晚清著名書法家梅調鼎,曾經在慈城創辦過紫砂壺窯場「玉成窯」。38歲的張生自兩年前偶然得知「玉成窯」後,便瘋狂地迷上了它,為了恢復被天一閣博物館館長虞浩旭稱為紫砂壺「浙東第一窯」的玉成窯製作技藝,他至今已投入了數百萬元申請了70多項專利。

  玉成窯由梅調鼎創辦

  原慈城糧機場舊時被稱為林家大院,這裡就是當年梅調鼎創辦玉成窯的舊址,如今當然是看不到窯址的痕跡了。

  這個玉成窯舊址,是虞浩旭和慈城地方文化研究者在10多年前確定下來的。那時,虞浩旭第一次從我國紫砂壺名家吳光榮先生口中聽說了「玉成窯」三個字,「後來一查資料,不得了,這個窯竟然是被譽為『清朝王羲之』的浙東書風開創者梅調鼎創辦的。」虞浩旭為此特意寫了篇散文《玉成窯之謎》,刊發在本報副刊上,「據我所知,這是浙東地區唯一的製作紫砂壺的窯場」。

  據虞浩旭介紹,大約在清同治至光緒年間(1862-1908),梅調鼎出於文人愛好,得到當地和在上海的愛好紫砂壺的寧波同鄉資助,在慈城林家大院內創辦了浙寧玉成窯,聘請制壺藝人慈城人山農、紹興人何心舟和王東石等人,主要由他負責設計題銘,也有任伯年等一些上海文化名人參與其中。

  由於常有文壇名人為其紫砂壺題字作畫,加上梅調鼎本人也常將詩賦詞句刻於壺上,「玉成窯」的製品出世不久便受到追捧。梅調鼎還經常與制壺名家一起製作精品,從而使「玉成窯」紫砂壺達到了技藝和文化的同步精良。

  38歲的張生迷上了玉成窯

  兩年前,張生也是通過虞浩旭等人才第一次知道玉成窯。

  今年38歲的張生是樂清人,10多年前成了寧波女婿,從此以寧波人自居。張生曾經從事過工藝品和禮品的銷售,閒時也收藏紫砂壺。7年前,張生開始從事紫砂壺的設計和開發,「我幸運地將興趣愛好變成了終生職業。」他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兩年前,虞館長曾找我仿製過一批玉成窯紫砂壺。」張生告訴記者,當時虞浩旭給了他天一閣部分館藏玉成窯紫砂壺的照片,「我一下子就被玉成窯獨特的氣質吸引了。」如今,光是收集存世的玉成窯紫砂壺,張生就已經花了數百萬元了。

  70多項專利能否重振玉成窯?

  張生迷上玉成窯紫砂壺,並不停留于欣賞把玩上,他更大的雄心是重新挖掘和恢復玉成窯紫砂壺的製作技藝和傳統。「我想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梅調鼎的敬意。因為,是他讓寧波人在中國紫砂壺界有了重要的一頁。」張生告訴記者,玉成窯存世的時間很短,不過兩三年時間,但它在中國紫砂壺製作史上卻是公認的文人壺的代表。

  近年來,只要能看到的玉成窯紫砂壺的資料,張生全部熟記,「玉成窯和宜興產的紫砂壺完全不一樣,它更有文人氣質。」張生從造型、泥料、燒成溫度、書畫篆刻、印款和成形手法等方面,對玉成窯紫砂壺的特點做了全面總結,並將自己對玉成窯的理解變成了70多項實用外觀專利,成功地燒制出了玉成窯系列產品。張生本人也正在申報江北區玉成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重振玉成窯光靠這些專利還遠遠不夠。」張生坦言,梅調鼎玉成窯的成功是以當時浙東深厚的文化底蘊作支撐的,現在要重振玉成窯,肯定也需要寧波文化作為基礎,「要是能與寧波著名畫家合作,加上原汁原味的製作技藝,玉成窯肯定會重新煥發出它的光彩。」張生透露,他一直在謀劃創辦一個玉成窯紫砂壺博物館,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市民知道玉成窯,知道梅調鼎。記者 梅子滿 實習生 紀馭亞

相關焦點

  • 寧波紫砂瑰寶,玉成窯
    寧波玉成窯 在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的千年古鎮慈城縣裡有一座饅頭窯口,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以出產紫砂器具為主,它就是「玉成窯」。
  • 玉成窯——玉成其器,文蘊天趣
    爾後,復有瞿子治等諸公為之承,而晚清之玉成窯,則是文人紫砂之巔矣。玉成窯為小型饅頭窯,原址於寧波慈城林家後花院之一隅,曾與寧波天一閣博物館原館長虞浩旭先生、慈城收家羅豐年先生一道探訪査考窯址實地,現為閒置廠房,羅老先生和林家後人向有來往,曾親睹舊窯風貌,解放前尚存遺蹟。老先生見餘心存念想,特將有關玉成窯之見聞手信授餘,令人深深感動。
  • 傳承玉成窯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傳世至今,玉成窯一直被眾多藏家所追捧。玉成窯傳人張生也從收藏者而成為玉成窯文化的傳播者。他不僅建立了寧波茶文化博物院,讓湮沒於歷史煙塵的玉成窯重見天日;也通過傳承和創新,讓玉成窯再度激發活力,成為最受歡迎的文創產品。    「紫砂器物都是有生命的」    在張生看來,每一件紫砂器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有靈性。
  • 宜興之外的文人壺與作坊 玉成窯
    在網上收集了一些資料,感覺很有共享的價值,特意轉發於此浙寧玉成窯是同光時期寧波慈城鎮的紫砂名坊,該紫砂坊由清代寧波書法大家梅調鼎所創辦,日本書壇稱梅調鼎為」清代王羲之」。梅調鼎當年曾聘制壺名家何心舟、王東石為其作壺,他們都以制壺為樂,常與任伯年、胡公壽、虛谷等海上畫家往來密切。
  • 曼生之後第一人,他開創的玉成窯把文人壺推向了巔峰
    梅調鼎像今天要說的是一位像曼生一樣的文人——梅調鼎,他愛茶,更愛壺,開創設立了【玉成窯】,將紫砂藝術推到了一個頂峰。梅調鼎(1839-1906),字友竹,晚號赧翁,著名書法家、浙東書風開創者,玉成窯開創人,被稱為【清代王羲之】。
  • 海內外茶人來甬 三件玉成窯珍品亮相寧波茶文化博物院
    5月6日、7日兩天,「茶莊園、茶旅遊」暨寧波茶史茶事研討會在甬舉行,百餘名海內外嘉賓、茶人來甬共論茶文化,並出席寧波茶文化博物院「玉成窯金石文心」專題創作雅集。三件玉成窯珍貴藏品首次公開亮相。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孫忠煥,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秘書長王小玲,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姚靜波,澳大利亞茶文化研討會創始人、組委會主席大衛・萊恩斯,日本關西學院大學講師湯淺薰,中國國際茶藝會會長廖子芳,日本大阪觀光大學觀光學研究所副所長王靜,韓中茶文化交流協會會長俞晶壬等嘉賓出席活動。
  • 玉成窯到底有多經典?
    我們接著往下看~ 原來,這把方陳曼生的扁石壺出自玉成窯。玉成窯的名字,你總聽過吧,它是繼陳曼生後,紫砂文人壺的一大巔峰。 相比起陳曼生的赫赫有名,可能玉成窯的名聲就沒那麼大了。但是,玉成窯不僅僅是一個文人紫砂窯口,它更是一個有書畫大家、文化名人領銜,制壺名手、陶刻高手共同參與的制陶工坊。
  • 寧波藏家獨愛玉成窯壺 玉成窯壺拍場屢創天價
    2011年5月21日,玉成窯何心舟制段泥詩文扁石壺以57.5萬元成交。2011年6月5日,玉成窯何心舟小石瓢壺以168萬元成交。今年11月24日,玉成窯清同治王東石款段泥刻詩文扁石壺以340萬元成交。本月初,一把清代綠泥玉成窯壺拍出450萬元的天價。 寧波藏家也揮師各大拍賣場,參與了爭奪戰。他們競相高價收購珍藏玉成窯名壺。
  • 合而不同|玉成窯手摹心追曼生壺
    在曼生壺後五十年,宜興紫砂名家何心舟、王東石,在浙江慈谿(今寧波市江北區)創辦了著名的玉成窯,並由梅調鼎、任伯年、胡公壽、虛谷、徐三庚、陳山農等金石書畫家、文化名人參與,是藝術素養極高的藝術創作團隊。玉成窯制器極力追求曼生壺的文人味道,同時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名噪一時。
  • 紫泥新鐸傳漢音,汲來松泉試烹茗 世界最強大腦受贈玉成窯造文人紫砂
    圖說:藝術家和科學家的合影留念 主辦方供圖國禮「漢鐸壺」摹古清代玉成窯寧波玉成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生,設計監製玉成窯漢鐸紫砂壺摹古作品,作為本屆論壇組委會指定的國之禮器,贈予與會的70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和我國30位兩院院士。
  • 梭式窯、隧道窯、輥道窯適用範圍及節能比較
    北極星環保網訊:梭式窯、隧道窯、輥道窯是工業窯爐中比較重要的三種窯爐。下面我們從梭式窯、隧道窯、輥道窯的特點、適用範圍、節能比較等方面全面認識這三種窯爐。1、梭式窯間隙式生產窯爐,適合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由於生產的靈活性,現在很多中小陶瓷瓷廠都還採用這種窯爐。
  • NASA鉑金牛奶光,助女性重煥魅力光彩
    也正因此,以改善粗糙膚質、排除沉積色素、實現全身亮白為核心效用的日常肌膚護理項目——NASA鉑金牛奶光逐漸成為了女性們的醫美治療首選。認準專業高效的NASA鉑金牛奶光,讓你在安全無痛的治療過程中,悄然實現肌膚由內而外的白皙通透與細膩光澤,重煥魅力光彩!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 判斷預分解窯燒成帶溫度高低的指標
    雖然「熟料升重」可以用作游離氧化鈣測定值之外的附加指標,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熟料升重並不能精確判斷窯燒成帶的溫度。所以,在預分解窯操作中,通常可用高溫計讀數、窯尾廢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窯扭矩等來對其燒成帶溫度進行全面估計。1.高溫計讀數燒成帶熟料的散熱強度與它們的溫度之間存在非線性相互關係,因此可以通過測量散熱強度或顏色(波長)確定燒成帶溫度。
  • 海口玉成村已安裝路燈 解決3000多人夜間出行不便問題
    路燈亮起來夜晚散步的人多了  《1公裡村道沒路燈夜行不便》  新聞追蹤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田春宇)「玉成村道路上沒有路燈,到了晚上不敢出門。」6月初之前,這是海口瓊山區鳳翔街道紅星村委會居民出行的最大難題。但6月2日晚上,黑暗的一條長約1公裡的村道亮起了31盞路燈,途經的村民樂了,「晚上夜晚散步的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