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生壺與
玉成窯
圖文 | 網絡
整編 | 紫砂中華
在紫砂界,「曼生壺」可以說是後世文人壺的典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創造了這難得一見的曼生壺文化現象的陳曼生也因為「曼生壺」而成為整個紫砂史上影響最為巨大的文人。
而儘管陳曼生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可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也同樣不容小覷,有篆刻、隸書和曼生壺這三絕。
陳曼生藝術涉獵廣泛,而且造詣極高,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可謂是清代文藝界的全能高手。
陳曼生,本名陳鴻壽,曼生為其號,浙江錢塘人,一生與紫砂壺結緣。
滿周歲時抓周,對書、銅錢、算盤、毛筆等諸物不感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
少年時,跟幾個舅舅住在一起,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喜歡喝茶,陳曼生就跟著大人們一起喝茶。
漸漸地,就愛上了茶。
由茶及壺,在未入仕之前,陳曼生擅長於金石收藏的品鑑、考證、交易,並成為其主要的生活來源。早年曾自己畫樣,請紫砂藝人製作紫砂壺,後來均未成氣候。
不僅如此,陳曼生還在居所專門空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
本是信佛之人,陳曼生室中懸掛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
陳曼生撫掌稱善,從此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
於「阿曼陀室」中,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在曼生壺後五十年,宜興紫砂名家何心舟、王東石,在浙江慈谿(今寧波市江北區)創辦了著名的玉成窯,並由梅調鼎、任伯年、胡公壽、虛谷、徐三庚、陳山農等金石書畫家、文化名人參與,是藝術素養極高的藝術創作團隊。
玉成窯制器極力追求曼生壺的文人味道,同時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名噪一時。
玉成窯仿曼生壺的落款,是玉成窯器物眾多落款中最為特別的,最常見的是底款為阿曼陀室,把款為彭年,正如扁石壺,還有如漢鐸壺等。
玉成窯仿曼生壺落款,在壺上記敘曼生藝術樂事,表達對曼生的傾慕與崇敬。
玉成窯阿曼陀室 扁石壺
成交價 :RMB 10,350,000
此壺壺身近扁方形,平蓋、橋形鈕,蓋、身以子母扣合。自肩部伸出流嘴與壺把,小彎流前凸,圈把自肩部收於腹底,流露靈秀韻勢。
肩部篆書銘「叔陶作壺其永寶用」
壺腹行書銘「嘉慶乙亥秋九月桑連理館制,茗壺第一千七百九十三頻迦識」。
桑連理館,是曼生在溧陽時的府邸之名,曼生經常在此會友、吟詩作畫。
底部楷書銘江聽香、錢叔美等曼生之朋友、門客15人。壺把印款「彭年」,底部款識「阿曼陀室」
與此件作品形制相似,鐫刻內容(除壺身數字)、落款相同的,還有兩件著名傳器,一是香港茶具文物館珍藏的,玉成窯阿曼陀室扁石壺,一是北京東正、江蘇和信拍賣會上的,另一件玉成窯阿曼陀室扁石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藏品
拍賣會拍品
此外,玉成窯扁石形制的傳器中,還有一件,只是壺身的銘文鐫刻不同,落款也不相同,落款為「陽羨王東石制」。
王東石制扁石壺
區分玉成窯
與曼生壺
玉成窯阿曼陀室 漢鐸壺
需要說明的是,玉成窯所落曼生款,並不是與曼生壺的款樣高度相似,很容易將其與曼生壺款識區分。
曼生壺真品落款
玉成窯仿曼生壺落款
玉成窯極力追求曼生壺的文人韻味,是曼生壺之後,又一個文人壺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