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過後飼料需求飆升,中國玉米進口量史上首次超過世貿組織配額

2021-01-08 界面新聞

中國玉米採購規模史上首次超過世界貿易組織(WTO)設定的年度玉米進口配額。彭博稱,中國持續增加進口量以滿足不斷增加的生豬養殖飼料需求。

11月23日,海關總署公布的今年前10個月糧食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中國糧食進口總量為11514萬噸,其中,1-10月玉米進口累計782萬噸,已超過720萬噸的進口關稅配額。

彭博指出,782萬噸的進口量幾乎是一年前的兩倍,超過世貿組織720萬噸的配額。10月份進口量創下歷史第二高水平,且連續第三個月突破百萬噸,主要原因是生豬養殖行業從非洲豬瘟疫情中逐步恢復後,動物飼料需求膨脹。

「中國超過飼料糧進口配額就已經顯示需求十分龐大,」Rabobank資深穀物和油籽分析師Stephen Nicholson表示。「而且似乎沒有放緩的跡象。」

相關焦點

  • 非洲豬瘟下 玉米市場面臨的挑戰
    今年8月2日遼寧瀋陽發生第一起非洲豬瘟疫情,從此非洲豬瘟從東北逐漸擴散,目前已經涉足22省,一共爆發疫情101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目前超過70萬頭豬受到非洲豬瘟病毒威脅已做捕殺處理。據市場消息19年年初,黑龍江綏化市一家生豬存欄7.3萬的養殖戶,發病4676頭,死亡3766頭,病毒呈現加速爆發的態勢。  非洲豬瘟不同以往豬瘟,此病毒死亡率高,難控制。
  • 【聚焦玉米】非洲豬瘟疫情擴散—或致新玉米上行乏力
    【聚焦玉米】非洲豬瘟疫情擴散—或致新玉米上行乏力2018-10-18 15: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糧油市場報        瀏覽量: 2743 次 我要評論 特約分析師姜德重10月14日,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遼寧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送檢樣品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為非洲豬瘟
  • 非洲豬瘟影響豬肉供應 推動豬肉漲價 豬瘟防控具有兩個特點
    自從2018年8月非洲豬瘟疫情在中國爆發以來,已持續近6個月。這次疫情的複雜性和長期性,超出我們預期。對食品和肉類行業影響以及國人消費習慣,也將慢慢呈現出來。  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19版)》。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諸多因素共同決定了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複雜性和長期性。
  • 飼料運輸中非洲豬瘟病毒的半衰期
    我們一起看一下國外的一組研究數據: 該試驗對於暴露在30天裝運條件下的9種飼料成分進行研究,發現半衰期為9.6至14.2天,這表明飼料基質環境促進了病毒的穩定性。 自2013年在美國引入豬流行性腹瀉病毒以來,飼料和飼料成分已被公認為是跨界傳播豬疾病的潛在途徑。
  • 中國再無「淨土」,為何有海相隔的海南也會遭非洲豬瘟侵入?
    非洲豬瘟疫情首次「侵入」海南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4月19日發布,海南省萬寧市和儋州市發生非洲豬瘟疫情。4月19日,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確診, 海南省儋州市兩養殖戶和萬寧市兩養殖戶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 這些非瘟診斷製品一律停止生產,臨儲玉米首現流拍,正邦員工偷豬...
    3 農業農村部發文進一步打擊非洲豬瘟疫苗違法行為 截至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均未批准生產經營使用非洲豬瘟商品化疫苗,但非法使用非洲豬瘟疫苗問題時有反映。
  • 2019年中國生豬價格走勢 非洲豬瘟臨床症狀、防範措施及中國非洲...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2000-2018年我國豬糧比走勢圖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三、非洲豬瘟易擴散且難根除非洲豬瘟(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家豬和野豬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發病率高和死亡率可高達100%。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 中國團隊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三維結構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我國非洲豬瘟病毒科研攻關取得重要進展,科學家團隊成功分離國內生豬生產中發現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採用冷凍電鏡單顆粒三維重構的方法首次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的三維結構,為防治非洲豬瘟的新型疫苗開發創造條件。
  • 中國科學家首次「看清」非洲豬瘟病毒,是個「大塊頭」
    大約100年前,它在非洲肯亞被首次確定,而在2018年8月3日,中國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通報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隨後病毒很快傳播到全國大部分地區。動物疾病防控領域的頂級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所長步志高將非洲豬瘟病毒稱為「令人敬畏的對手」。
  • 吉林發力增供生豬 非洲豬瘟後首次海外引進種豬
    吉林發力增供生豬 非洲豬瘟後首次海外引進種豬 2020-05-14 16:24: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丁寶秀 責任編輯:丁寶秀
  • 防控非洲豬瘟,營養免疫這條路豬場不能忽視!
    因此,在非洲豬瘟形勢下,豬場需要更加關注營養免疫。防控非洲豬瘟,營養免疫這條路豬場不能忽視!《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唐文豪 統籌孫亮在非洲豬瘟爆發之前,正大康地就前瞻性地提出「營養免疫」,這與我一直以來提倡的提高動物營養的有效吸收率,是異曲同工的。通過營養手段提高動物本身的免疫能力,降低疫病風險,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 豆粕調研報告:「非洲豬瘟」蔓延 生豬補欄積極性重挫
    1調研目的近年來受國家「南豬北養」的政策鼓勵,大型農牧企業齊聚東北,紛紛增加產能,而在新增養殖產能尚未大量釋放之際,東北瀋陽卻出現國內首例「非洲豬瘟」,豆粕終端需求是否受到影響?豆粕價格反彈過後,飼料廠是否調整配方改變豆粕的摻兌比例?
  • 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
    重慶南方金山谷農牧有限公司吳榮傑分享《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旨在為養豬人提振信心,應對挑戰、化解風險,堅持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和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兩手抓。 縱觀之前所有瘟病,從局部感染到病毒血症都是很快的過程,大都是先發燒、再厭食,唯獨ASFV從局部(口咽)感染到病毒血症需要4-8天的時間,而且局部感染恰恰是在扁桃體(咽喉部),基本上是先出現拱料不吃,就是有食慾但不能採食,48小時過後再慢慢出現發熱症狀,這就是非洲豬瘟區別於其他瘟病的最大特徵。
  • 關於非洲豬瘟的5大謠言,簡直無語!
    Top5 非洲豬瘟可以傳染人這個說法其實官方早已經闢謠了,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患病,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既沒有把非洲豬瘟列入人畜共患病,也沒有列入多種動物共患病。
  • 非洲豬瘟防控知識問答
    非洲豬瘟(簡稱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2.非洲豬瘟的歷史發生與分布 1921年,東非國家肯亞首次確認非洲豬瘟疫情。
  • 2019-2023年中國非洲豬瘟疫情形勢分析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形勢  一、非洲豬瘟相關概述  非洲豬瘟(ASF)是一種急性、高度發熱和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起病時間短,急性病例如的致死亡率高達100%,嚴重危害了全球的養豬業  三、非洲豬瘟的特點分析  (一)非洲豬瘟傳播範圍廣  1921年肯亞首次報導發生非洲豬瘟疫情,隨後於1957年流傳至西歐和拉美國家,多數被及時撲滅。但2007年以來,非洲豬瘟在全球多個國家發生、擴散,特別是俄羅斯及其周邊地區。
  • 非洲豬瘟一周年:「南豬北養西進」受挑戰,行業迎來整合期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勢頭明顯減緩,生豬生產和運銷秩序正在逐步恢復政策。「這一年來,中國的非洲豬瘟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7月4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國新辦舉辦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給出這一評價。不過,我國非洲豬瘟防控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 2020年玉米價格最新行情預測 玉米價格最新行情走勢分析
    一、國際市場  近階段CBOT玉米整體走勢強勁,美國農業部發布的11月份供需報告中將玉米單產數據下調2.6蒲式耳,為175.8蒲式耳/英畝。收穫面積數據不變,仍為8250萬英畝,這造成產量數據下調到145億蒲式耳,比上月預測值低2.15億蒲式耳,因此玉米供應總量預計為165億蒲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