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雪雀的生活習性

2021-02-27 鳥哥傳說

點上方"藍色字"關注

黑喉雪雀(學名:Pyrgilauda davidiana,英文名:Pere David’s Snowfinch)是黑喉雪雀屬的鳥類。棲居多石的山區及有疏草的半荒漠,分布於俄羅斯的阿爾泰山至蒙古及中國北方。

外形特徵

中等體型(15釐米)的皮黃褐色雪雀。額、眼先、頦及喉純黑色。初級覆羽基部白色,外側尾羽偏白。幼鳥較成鳥色淡且臉上無黑色。與棕背雪雀及棕頸雪雀的幼鳥的區別為無眉紋或無白色的臉部。亞種potanini較指名亞種色淡且縱紋較少。

虹膜-褐色;嘴-皮黃,嘴端黑色;腳-黑色。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俄羅斯的阿爾泰山至蒙古及中國北方。

分布狀況:不常見於海拔1000-3000米。亞種davidiana於青海東部的祁連山、甘肅、寧夏(賀蘭山)、內蒙古東北部的呼倫湖區。

生活習性

棲居多石的山區及有疏草的半荒漠,通常於近水處。與鼠兔繁群相關聯。冬季成大群,甚不懼人地進入農莊及村莊。

素材來源:網絡

微信編輯:鳥哥傳說,平臺微信號:ngcs1314。

合作QQ2246114349。轉載需註明以上信息!

關注說明:讀完每篇文章後點左下角閱讀原文/再點藍色字鳥哥傳說/接著點進入公眾號就關注了;或長按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進入公眾號同樣可以關注。以後每天免費收閱健康、美圖、搞笑以及哥對各種鳥的講解!

編輯不易,隨手分享和點讚!!

下一篇更精彩

相關焦點

  • 黑喉潛鳥
    黑喉潛鳥外形:黑喉潛鳥夏羽額、頭頂、後頸灰色,頰灰黑色;肩、背黑包,具藍綠色光澤,上背兩側和肩部有呈瓦片狀排列的長方形白斑。腰部羽色較淺。兩翼覆羽黑色,其上具細小的白色斑點。兩翅黑褐色。黑喉潛鳥在北歐、亞洲和美國西部都較常見。叫聲:類似於重複的呱呱似鼾聲及鷗鳴的aah-oww聲。幼鳥:似冬羽,但頭頂和後頸較淡和較褐,背部具淡灰色羽緣。新出生的黑喉潛鳥當即能夠遊泳潛水,羽毛烏黑,能夠睜眼。生命之初小黑喉潛鳥主要餵它們為昆蟲。成鳥在躲避危險時能夠在翅膀下夾者幼鳥在水下潛逃。地理分布
  • 黑喉紅尾鴝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黑喉紅尾鴝
    黑喉紅尾鴝,拉丁學名(Phoenicurus hodgsoni),英文名Hodgson's Redstart,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鶲科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Moore,命名時間在1854年。黑喉紅尾鴝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和高原灌叢、疏林、河谷、灌叢、草叢和針葉林中,秋冬季節多下到中低山和山腳地帶的疏林、林緣灌叢和居民點及農田附近的小樹叢中活動,有時甚至出現在果園、庭院綠籬和路邊行道樹上。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意蜂黑蜂等蜂種的形態及生活習性
    一、中蜂的形態及生活習性中蜂即中華蜜蜂的簡稱,原產我國,是東方蜜蜂的一個地理亞種, 分布在我國南北各地以及印度、東南亞、朝鮮、日本等地。二、意蜂形態與生活習性意蜂即義大利蜂的簡稱,原產義大利的亞平寧半島,是西方蜜蜂的黃色蜂種,分布於世界各地,也是我國目前飼養量最大的蜂種。
  • 紅喉潛鳥
    1.形態特徵  紅喉潛鳥屬於鳥綱潛鳥目潛鳥科潛鳥屬。是潛鳥科中的大型水禽,體長54~69cm,體重可到2.5kg以上。虹膜紅色或慄色;嘴黑色或淡灰色,細而尖,微向上翹。夏羽頭頂、頭側、喉和頸淡灰色,枕至後頸有黑白色相間細縱紋;前頸有慄色三角形斑,從喉下直到上胸、背灰黑褐色有白色細斑點。冬羽頭部眼以下的側面、頸側、頸、喉至整個下體白色,上體黑褐色而具白斑點。腳綠黑色,跗蹠後面和趾上綴有白色或黃色。  2.生活習性善遊泳和潛水,遊泳時頸伸得很直,飛行亦很快,呈直線。
  • 驚呆了,大哥成龍的愛寵——黑喉巨蜥
    黑喉巨蜥(Varanus albigularis ionidesi)是白喉巨蜥(Varanus
  • 【名優新品種】淡水鯊魚生活習性生長習性介紹
    【名優新品種】淡水鯊魚生活習性生長習性介紹2015-02-28 11: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        瀏覽量: 29685 次 我要評論   ■&nbsp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畜牧獸醫水產局&nbsp賴春濤/文圖  淡水鯊魚屬圓腹屬,是蘇氏圓腹的俗稱,因體型似鯊而被稱為「淡水鯊魚」,其實和鯊魚並無親緣關係
  • 螞蟻的體貌特徵及生活習性
    體貌特徵:螞蟻是人們常見的一類昆蟲,很容易識別.一般體小(0.5cm-2.5cm),顏色有黑、黃、紅、白等,體壁具有彈性,且光滑或有微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全觸角分4~13節.腹部呈結節狀.有的有翅,有的無翅.前足的距大,梳狀,為淨角器(清理觸角用).為多態型的社會昆蟲.能搬動比自己重幾百倍的物體.
  • 黑眉錦蛇的生活習性及飼養方法
    生活習性此蛇異常喜食鼠類,常因追逐老鼠出現在農戶的居室內、屋簷及屋頂上,在南方素有"家蛇"之稱,被人們譽為"捕鼠大王",年捕鼠量多達150~200隻。吞食量大於250克時,便見其將喉伸出口角外,以保證正常呼吸,約需25~40分鐘才能將食物順利吞進腹內。繁殖狀況黑眉錦蛇每年5月左右交配,6~7月產卵,每次產卵6~12枚。孵化期約為35~50天,但卵的孵化受溫度影響很大,個別最長者可達2個月之久。
  • 攝影愛好者張清堂於中國犀鳥谷拍攝黑喉紅臀鵯
    黑喉紅臀鵯拍攝於中國犀鳥谷,是雲南盈江的一座大山深處,讓大家認識一下雲南盈江的這個在洛陽看不到的鳥! 黑喉紅臀鵯(學名:Pycnonotus cafer):體長19-23釐米,是一種中等體型的偏褐色鵯。額至頭頂、眼先、眼周、嘴基和頦、喉全為黑色,具羽冠,耳羽紅褐色。
  • 黃喉擬水龜區分南喉;北喉;小青頭和大青頭
    一、按遺傳背景分:(一)南喉:1、看外形:越南石龜大部分背殼是棕黑色滲透著美麗的蘋果紅,少部分 是蘋果紅的背殼滲雜著棕黑色,但不管是棕黑色還是蘋果紅,必定有一條黑色的脊稜從背殼頭部一直延伸至尾部(二)北喉,北喉又分為大青頭和小青頭;1、 大青頭:大青頭的主要特點為黑,除喉部側面花紋和四肢腋窩是黃色外,整個背殼有一種死黑的感覺,沒有明顯的黑色脊稜,整個腹甲很混濁,黑斑呈線條狀向腹甲中央放射,頭部圓形,沒有明顯的三角形,呈灰青色,面部花紋不清晰,眼睛瞳孔圓珠形。2、 小青頭:小青頭是最容易分辨的,它主要特點是全身偏青色或淡黃色,四肢花白,脊稜為黃色。
  • 春尺蠖的生活習性及綜合防控技術
    春尺蠖的生活習性及綜合防控技術賀金鵬等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 )屬鱗翅目,尺蛾科,是一種重要的有害生物,不僅危害槐、楊、柳等生態林樹種,還危害杏、棗、核桃、蘋果、梨等多種經濟林樹種。
  • 熊貓的生活習性 熊貓的生活習性有哪些
    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呢?1、食物習性雜食性。 4、繁殖習性大熊貓棲息於密林之中,生長到一定階段要進行婚配和生育,即發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
  • 椰子蟹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椰子蟹生活習性介紹
    那麼,椰子蟹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椰子蟹的生活習性介紹  椰子肉是椰子蟹的最佳鉺料,椰子蟹由於雙螯非常有力,所以能輕而易舉地爬上高樹剪下椰子,並鑿殼吃椰子肉。它食性很雜,幾乎任何有機物都吃,不論是植物的果實葉子,腐敗的動物屍體,甚至小於自己的同類,所以有「強盜蟹」的綽號。
  • 霓虹燈魚的性格,及其生活習性
    該魚也喜歡較黑的底層。水族箱內活動範圍中底層。水族箱內可餵養數量成群餵養至少5條。行為習慣比較溫順,安靜。能否在水族箱中繁殖可以.弱酸性的水及水草密集的環境會促進產卵.紅蓮燈魚魚類簡介這種魚能夠通過其身上明顯的紅藍條紋而與紅綠燈魚區別開來,這種紅藍條紋從頭至尾成條帶狀延展。最近幾年。
  • 蟑螂的形態特徵及生活習性——美洲大蠊
    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狀斑,斑的中線向後延伸成「小尾」,中線前方有一「T」形黃色條紋,後緣呈灰黃色,色斑較寬。翅發達,伸達腹端。卵鞘:美洲大蠊初產卵鞘呈白色,逐漸變為褐色至黑色,長約1cm,寬約0.5cm,深褐色,美洲大蠊一生產卵莢21-59隻,每隻卵莢的卵14-16粒。
  • 為吸引客戶,他非法收購「綠鬣蜥」「泰伽巨蜥」「黑喉巨蜥」
    2019年1月,丁某將這隻「泰伽巨蜥」放置在館內對外展示;2019年3月,丁某再一次以2.4萬元的價格從何某處收購了一隻「黑喉巨蜥」,同樣放置在館內對外展示。2019年9月,丁某到公安機關投案。經鑑定,丁某收購的「泰伽巨蜥」「黑喉巨蜥」均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
  • 白頭鵯的生活習性,以及我們要如何去飼養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樂樂,今天樂樂要給大家講的內容就是關於白頭鵯的生活習性,以及我們要如何去飼養它們,可能有的朋友不知道白頭鵯是什麼鳥,它還有一個別名就是(白頭翁),相信大家現在知道它什麼鳥了把。好了,下面樂樂就詳細給大家講講關於它的一些知識。身體特徵 體長16 ~22 釐米,體重26 ~43 克。